楔入式可调节椎间固定融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31297阅读:456来源:国知局
楔入式可调节椎间固定融合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用于脊柱椎间融合手术的椎间融合器,尤其是涉及楔入式可调节椎间固定融合器。



背景技术:

在脊柱外科中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技术(TLIF)相对于经前路椎体间融合(An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技术(ALIF)和经后路椎体间融合(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技术(PLIF)是一种较新的脊柱融合技术。TLIF技术具有创伤小、融合率高和符合脊柱生物力学的特点,在脊柱融合领域逐渐占主导地位(Christopher P,Ames,Frank L,et al.Biomechanical comparision of 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and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performed at 1 and 2 levels[J].Spine,2005,19:562-566)(Annette Kettler,Werner Schmoelz,ErichKast.In vitro stabilizing effect of a transforaminal compared with two 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cages[J].Spine,2005,22:665-670)。它是通过后路实行彻底的单侧关节突关节切除术,而不去显露神经根以及硬膜等椎管内结构。由此可降低了包括神经并发症在内的多种并发症的风险。TLIF可以提供前柱的支撑和稳定,并且可同时结合后路的融合可以Ⅰ期达到360°融合的效果。结合后路的内固定技术可以提高融合率。通过此技术还可以重建相应节段的正常解剖曲度从而维持或恢复腰椎整体的生理曲度。术中椎间盘切除后可以维持椎间隙的高度或恢复椎间孔的高度,从而改善或解除椎间孔的狭窄。由于椎间隙高度的恢复可以间接使得因椎间隙高度的丢失而致折叠的黄韧带和被压缩的纤维环恢复,从而使中央椎管的狭窄也可以得到明显的改善。从其发明至今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腰椎退变性疾病、腰椎不稳以及椎间盘源性疾病等。

椎间融合器有助于提高椎间的融合效果,是椎间融合手术的必要补充。肾形椎间融合器仿造椎体肾形解剖结构,更加符合脊柱的生物力学,与上下椎体的骨性接触面积更大,可有效分散应力,中间有植骨槽,可有效提高融合率。但是,固定高度的融合器不能很好地适应椎间隙高度的变化。太高的高度不太容易装进椎间隙,击打时易将内植骨震出来;太低的高度虽然容易装入椎间隙,但是与上下椎体接触不好,稳定性差,不易发生骨融合,有滑入椎管的风险。

因此,如果有可以全新可调节椎间高度的固定融合器装置,不仅可简化手术操作、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疗效,而且可以减少患者的医疗费用,这将会是医生和患者共同的福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椎间融合手术时用于简化手术操作和提高椎间融合效果的楔入式可调节椎间固定融合器。

本发明设有上肾形支撑平台、下肾形支撑平台和滑动支撑块;所述上肾形支撑平台和下肾形支撑平台的表面带齿状凸起,在上肾形支撑平台和下肾形支撑平台中间设有植骨孔,植骨孔用于植骨融合,上肾形支撑平台和下肾形支撑平台的前面、后面和左面各有1个限位结构,在上肾形支撑平台和下肾形支撑平台的右侧面设有开喇叭口的斜坡面,所述开喇叭口的斜坡面用于稳定上肾形支撑平台和下肾形支撑平台,上肾形支撑平台和下肾形支撑平台的相对面分别设有上滑槽和下滑槽,滑动支撑块通过上滑槽和下滑槽楔入上肾形支撑平台与下肾形支撑平台之间;所述滑动支撑块的上下端设有T形凸起,所述T形凸起与上滑槽和下滑槽相配合;设于上肾形支撑平台和下肾形支撑平台中间的植骨孔与设于滑动支撑块上的植骨孔相贯通。

所述滑动支撑块可采用楔入式滑动支撑块。

所述植骨孔可采用1个或2个。

所述上滑槽可采用弧形上滑槽,下滑槽可采用弧形下滑槽。

所述T形凸起可由多个独立构件串联而成,T形凸起可弯曲适应弧形滑槽,T形凸起的中间为镂空植骨槽,T形凸起的前端为锥状面,所述锥状面与上肾形支撑平台与下肾形支撑平台之间的开喇叭口的斜坡面相配合,T形凸起的尾端设有卡簧片,所述卡簧片用于防止滑动支撑块向后滑脱。

为了适应TLIF手术,本发明的上下支撑平台设计成肾形结构,肾形结构是仿造椎体肾形解剖结构,更加符合脊柱的生物力学,与上下椎体的骨性接触面积更大,可有效分散应力,提高融合率。

为了提高融合器的融合效果,在融合器的上下表面中间预留有植骨槽(上下滑槽),有利于椎体间上下椎体骨组织与植骨槽的骨组织融合,形成一个整体。

为了适应不同椎间隙高度,融合器的上、下肾形支撑平台间设计成楔入式滑动支撑块,当滑动支撑块楔入到支撑平台间时,肾形支撑平台就会分离并升高了高度,不同高度的楔入支撑块可以使椎间融合器达到理想的高度,从而适应不同的椎间隙高度。

为了实现滑动支撑块在肾形支撑平台间的支撑及稳定作用,肾形支撑平台的相对面中间设计成弧形T型滑槽,而滑动支撑块的两端设计成T形凸起,与T型滑槽相耦合,不但稳定楔入式滑动支撑块,而且可以稳定上下肾形支撑平台。

为了稳定上、下肾形支撑平台,平台间四面中有三面为限位结构,限位结构之间是可以活动的,可以让上、下肾形支撑平台之间可以分开或合拢,实现高度的变化。

楔入式滑动支撑块由多个独立单元串联而成,可以弯曲以适应肾形支撑平台中间弧形的T型滑槽,其上下端为T型凸起,与T型滑槽相耦合,其头端为锥状,方便楔入肾形支撑平台间,尾端为卡环,防止楔入式滑动支撑块向后滑脱,其中间为植骨槽,与上下肾形支撑平台植骨槽贯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分解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分解结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参见图1和2,本发明实施例1设有上肾形支撑平台1、下肾形支撑平台2和滑动支撑块3;所述上肾形支撑平台1和下肾形支撑平台2的表面带齿状凸起,在上肾形支撑平台1和下肾形支撑平台2中间设有2个植骨孔6,植骨孔6用于植骨融合,上肾形支撑平台1和下肾形支撑平台2的前面、后面和左面各有1个限位结构4,在上肾形支撑平台1和下肾形支撑平台2的右侧面设有开喇叭口的斜坡面,所述开喇叭口的斜坡面用于稳定上肾形支撑平台1和下肾形支撑平台2,上肾形支撑平台1和下肾形支撑平台2的相对面分别设有上滑槽11和下滑槽12,滑动支撑块3通过上滑槽11和下滑槽12楔入上肾形支撑平台1与下肾形支撑平台2之间;所述滑动支撑块3的上下端设有T形凸起,所述T形凸起与上滑槽11和下滑槽12相配合;设于上肾形支撑平台1和下肾形支撑平台2中间的2个植骨孔6与设于滑动支撑块3上的植骨孔相贯通,由PEEK材料构成。所述滑动支撑块3采用楔入式滑动支撑块。

所述上滑槽11采用弧形上滑槽,下滑槽12采用弧形下滑槽。

所述T形凸起可由多个独立构件串联而成,T形凸起可弯曲适应弧形滑槽,T形凸起的中间为镂空植骨槽,T形凸起的前端为锥状面7,所述锥状面7与上肾形支撑平台1与下肾形支撑平台2之间的开喇叭口的斜坡面相配合,T形凸起的尾端设有卡簧片5,所述卡簧片5用于防止滑动支撑块3向后滑脱。

实施例2

参见图3和4,与实施例1类似,其区别在于在上肾形支撑平台1和下肾形支撑平台2中间设有1个植骨孔6。

所述上滑槽采用直线形上滑槽,下滑槽采用直线形下滑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