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袋及液体袋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48343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液体袋及液体袋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液体袋及液体袋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已知收纳例如生理盐水、电解质溶液、林格氏液、全胃肠外营养(intravenoushyperalimentation)、葡萄糖溶液、注射用水、腹膜透析液、口服营养补充剂等液体的液体袋(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液体袋为收纳用于人工肾脏的补充液、用于静脉注射的输注液制剂、液态营养液等液体的液体袋,并且是将由树脂材料构成的片材成型为袋状的液体袋。如上所述的液体袋例如将片材成型为筒状,并将其两端通过热熔接而接合,从而形成。即,在液体袋的两端部形成有熔接部。

另外,上述热熔接通过将片材在上侧模具与下侧模具之间重叠,将该重叠的部分在上侧模具及下侧模具的平坦加压面之间加压同时加热来进行。

然而,关于经如上所述的方法而形成的熔接部,当对液体袋施加外力的情况下,应力集中于熔接部与没有熔接的未熔接部的边界部。根据集中的程度,存在熔接部一举剥离、片材发生破裂而断裂的可能性。其结果,存在液体袋内的液体向外部泄漏的可能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2007-125206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所收纳的液体向外部泄漏的液体袋及液体袋的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如上所述的目的通过下述(1)~(11)的本发明来实现。

(1)一种液体袋,具备袋主体,所述袋主体是将软质片材彼此热熔接而成,且在其熔接部的内侧具有能够收纳液体的收纳部,所述液体袋的特征在于,所述熔接部具有设置于所述熔接部与所述收纳部的边界部的、且所述片材的厚度朝向所述袋主体的内侧而渐增的渐增部。

(2)根据上述(1)所述的液体袋,其中,所述熔接部具有第一熔接部和第二熔接部,所述第二熔接部设置于比所述第一熔接部更靠所述内侧、并且比所述第一熔接部的熔接强度低,所述渐增部设置于所述第二熔接部。

(3)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液体袋,其中,在所述渐增部处,所述片材的熔接强度朝向所述袋主体的内侧而渐减。

(4)根据上述(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袋,其中,当将所述渐增部的最大厚度与最小厚度之差设为a,将所述渐增部的从所述袋主体的内侧至外侧的范围的长度设为b时,二者之比即a/b满足0.05以上且0.25以下的关系。

(5)根据上述(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袋,其中,所述渐增部的厚度的渐增率是恒定的。

(6)根据上述(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袋,其中,所述片材的厚度为0.2mm以上且0.8mm以下。

(7)根据上述(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袋,其中,所述片材含有聚烯烃作为主材料。

(8)根据上述(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袋,其中,所述袋主体是整体形状成为扁平形状的袋主体,且具有所述收纳部的宽度从所述袋主体的内侧至外侧逐渐变窄的宽度缩小部,所述渐增部设置于面对所述宽度缩小部的部分。

(9)一种液体袋的制造方法,其为制造具有下述袋主体的液体袋的制造方法,所述袋主体由软质片材构成、且成为袋状,所述液体袋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热熔接工序,将所述片材彼此热熔接从而形成熔接部,并在所述熔接部的内侧形成能够收纳液体的收纳部,在所述热熔接工序中,形成设置于所述熔接部与所述收纳部的边界部的、且所述片材的厚度朝向所述袋主体的内侧而渐增的渐增部。

(10)根据上述(9)所述的液体袋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热熔接工序中,使用具有将所述片材彼此相向夹持、且在该夹持状态下加热的加压面的第一模具及第二模具,在所述第一模具及所述第二模具之中的一个模具的所述加压面上,形成向从另一个模具远离的方向倾斜的倾斜面,通过所述倾斜面,形成所述渐增部。

(11)根据上述(9)或(10)所述的液体袋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热熔接工序中的熔接温度为180℃以上且240℃以下,在所述热熔接工序中加热所述片材的时间为2秒以上且30秒以下。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熔接部处形成渐增部时,渐增部的熔接强度比熔接部中的渐增部以外的部分的熔接强度弱。因此,在熔接部,收纳部侧的部分成为熔接强度低的弱熔接部,弱熔接部的与收纳部相反一侧的部分成为熔接强度高的强熔接部。

当压迫收纳部这样的外力施加至袋主体的情况下,应力集中于收纳部与熔接部的边界部,但在这种情况下,在本发明中,通过弱熔接部的剥离,从而缓和上述应力集中。即,在本发明中,通过强迫弱熔接部剥离,从而缓和上述应力集中,由此能够防止发生剥离至强熔接部、片材发生断裂的情况。结果,能够防止熔接部整体发生断裂,能够防止收纳部的液体向外部泄漏。

附图说明

图1:图1为本发明的液体袋的主视图。

图2:图2为图1中的a-a线截面图,(a)为示出自然状态的图,(b)为示出弱熔接部剥离后的状态的图。

图3:图3为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液体袋的制造方法的截面图,(a)为示出配置工序的图,(b)为示出热熔接工序的图。

图4:图4为示出实施例中的进行着拉伸试验的试验片的侧视图。

图5:图5为示出实施例中的进行落下试验的液体袋的截面图。

图6:图6为示出以往的液体袋的熔接部的截面图,(a)为示出自然状态的图,(b)为示出熔接部断裂后的状态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液体袋

1’液体袋

10片材

11袋主体

111收纳部

111’收纳部

112宽度缩小部

113收纳部

114收纳部

12口部

121圆筒部

122固定部

13口部

131管状部

132固定部

14管

15盖

2熔接部

2’熔接部

21强熔接部

22弱熔接部

221渐增部

23分隔部

3热熔接装置

31第一模具

310加压面

311平坦面

312倾斜面

32第二模具

320加压面

321平坦面

100液体

101液体

200箱体

201分隔部

g间隙

p压力

s收纳空间

w宽度

θ倾斜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所附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液体袋及液体袋的制造方法。

<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的液体袋的主视图。图2为图1中的a-a线截面图,(a)为示出自然状态的图,(b)为示出弱熔接部剥离后的状态的图。图3为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液体袋的制造方法的截面图,(a)为示出配置工序的图,(b)为示出热熔接工序的图。图4为示出实施例中的进行着拉伸试验的试验片的侧视图。图5示出实施例中的进行落下试验的液体袋的截面图。图6为示出以往的液体袋的熔接部的截面图,(a)为示出自然状态的图,(b)为示出熔接部断裂后的状态的图。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为了便于说明,将图1~图6的上侧称为“上”或“上方”,将下侧称为“下”或“下方”。

如图1所示,液体袋1具有:将软质片材彼此热熔接而成,且在其熔接部2的内侧具有能够收纳液体的收纳部111(收纳空间)的袋状的袋主体11、和设置于袋主体11的口部12及口部13。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一个例子,液体袋1为收纳腹膜透析液的液体袋。

以下,针对各部进行说明。袋主体11可通过例如将由软质材料形成的片材10成型为筒状,将其两端部熔接的方法、或将2片片材10的缘部熔接的方法等而获得。对于液体袋1而言,袋主体11利用下述方法形成,将由软质材料形成的片材10成型为筒状,在其两端部,将片材10彼此重合的部分热熔接。因此,对于袋主体11而言,在上端及下端的缘部形成了带状的熔接部2(热熔接部)。

另外,袋主体11成为扁平形状,在俯视中,成为大致矩形。另外,在袋主体11的两端部,收形成有收纳部111的宽度w(未收纳液体的状态下的最大宽度)随着向两端侧向前而逐渐缩小宽度的宽度缩小部112。在袋主体11的角部,熔接部2成为沿宽度缩小部112而弯曲的形状。

另外,收纳部111通过片材10彼此熔接而形成的带状的分隔部23而分隔。由此,收纳部111分为彼此处于非连通状态的收纳部113及收纳部114。另外,与后文所述的强熔接部21相比,分隔部23的熔接强度低,通过向袋主体11施加压力而发生断裂,从而收纳部113能够与收纳部114连通。

收纳部113及收纳部114从图1中的下侧起排列配置。另外,收纳部113的容积大于收纳部114的容积。作为收纳于收纳部113的液体100,能够使用以葡萄糖等为主成分的液体。另外,作为收纳于收纳部114的液体101,例如,能够使用以氯化钠及乳酸钠等为主成分的液体。如前文所述,通过将收纳部113与收纳部114连通,能够将液体100与液体101混合。

作为片材10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0.2mm以上且0.8mm以下,更优选为0.3mm以上且0.7mm以下。若片材10过厚,则相对而言,利用热熔接而进行的熔接需要耗费时间。另一方面,若片材10过薄,则存在难以充分确保利用热熔接而形成的熔接部2的强度的可能性。

作为袋主体11的构成材料,没有特别限定,能够使用具有适度的耐热性的软质合成树脂。作为上述软质合成树脂,可举出例如,聚烯烃(例如、聚乙烯、聚丙烯、聚丁二烯、乙烯-丙烯共聚物、聚丙烯与聚乙烯或聚丁烯的混合物等、包含聚烯烃的混合物),以及它们的部分交联物、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聚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软质氯乙烯树脂、聚乙酸乙烯酯、聚偏二氯乙烯、有机硅、聚氨酯、聚酰胺弹性体、聚酯弹性体、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这样的苯乙烯系弹性体等各种热塑性弹性体,或者将它们任意组合而得到的物质(共混树脂、聚合物合金、层叠体等)等。

口部12由圆筒状的部件构成,且固定于袋主体11的缘部。另外,关于口部12,一端部面向袋主体11内,另一端部位于袋主体11的外侧。由此,能够将袋主体11的内外连通。

如图1所示,口部12具有成为圆筒的圆筒部121,和向圆筒部121的外周部突出形成的固定部122。

圆筒部121作为其内侧供液体流过的流路而发挥功能。由此,液体能够从袋主体11向外部排出,能够将液体注入袋主体11。

另外,在圆筒部121的基端外周部形成扁平形状的固定部122。固定部122为在被片材10夹持的状态下固定于片材10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未使用状态下,圆筒部121上装有盖15,从而将收纳部111液密地密封。

口部13由内径及外径比口部12的内径及外径细的管状部件构成。另外,口部13固定于(固定有袋主体11的口部12的)缘部的附近。关于口部13,一端部向袋主体11内突出设置,另一端部位于袋主体11的外侧。由此,能够将袋主体11的内外连通。

另外,口部13具有成为管状的管状部131,和向管状部131的外周部突出形成的固定部132。

管状部131作为其内侧供液体流过的流路而发挥功能。由此,液体能够从袋主体11向外部排出,能够将液体注入袋主体11。

另外,在管状部131的长度方向的中途形成有扁平形状的固定部132。固定部132为在被片材10夹持的状态下固定于片材10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口部13的位于外侧的端部连接具有挠性的管14。由此,能够经由管14而将液体袋1与其他医疗器械等连接。另外,位于口部13的内侧的端部具有断裂部件,该断裂部件能够通过弯折并断裂从而使上述端部开口,由此将袋主体11内与管14内连通。

作为口部12及口部13的构成材料,可举出各种热塑性树脂、及/或热固性树脂、光固化性树脂等各种固化性树脂。具体而言,可举出例如聚乙烯、聚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等聚烯烃,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酰胺、聚酰亚胺、聚碳酸酯、聚-(4-甲基-1-戊烯)、离聚物、丙烯酸系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树脂)、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as树脂)、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等聚酯、聚醚、聚醚酮(pek)、聚醚醚酮(peek)、聚醚酰亚胺、聚缩醛(pom)、聚苯醚、聚砜、聚醚砜、聚苯硫醚、聚芳酯、芳香族聚酯(液晶聚合物)、聚四氟乙烯、聚偏氟乙烯、其他氟系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脲醛树脂、三聚氰胺树脂、有机硅树脂、聚氨酯等,或以上述这些为主的共聚物、共混体、聚合物合金等,也能够使用上述这些中的一种或将上述这些中的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在运送时,如上所述的液体袋1在分隔部23处折叠、从而设成对折的状态。另外,折叠时,如图5所示,优选以管14被夹持在内侧的方式折叠。

对于液体袋1而言,在收纳部113收纳液体100、收纳部114收纳液体101的状态下,当例如在运送中等对袋主体11施加外力的话,根据其程度的不同,存在熔接部2发生剥离、及/或片材发生断裂,从而液体100或液体101向外部泄漏的可能性,但对于液体袋1而言,其成为有效防止或抑制这种现象的构成。

以下,对此进行说明。图2(a)及(b)为图1中的a-a线截面图。如图2(a)所示,熔接部2为将片材10重叠的部分热熔接的部分,从与收纳部111的边界起至袋主体11的外缘为止为熔接部2。

上述熔接部2具有熔接强度较高的强熔接部21(第一熔接部),熔接强度比强熔接部21的熔接强度(片材10的面方向上的平均熔接强度)低的弱熔接部22(第二熔接部)。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强熔接部21及弱熔接部22遍及熔接部2的长度方向的全长而形成。

强熔接部21在熔接部2之中位于片材10的外缘侧,弱熔接部22在熔接部2之中位于袋主体11的内侧(即,位于收纳部111侧)。

关于强熔接部21的、片材10的长度l21(从袋主体11的内侧至外侧的平均长度),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3mm以上且30mm以下,更优选为5mm以上且25mm以下。另外,关于弱熔接部22的片材10的长度l22(从袋主体11的内侧至外侧的平均长度),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0.1mm以上且20mm以下,更优选为0.5mm以上且10mm以下。

长度l21与长度l22之比l22/l21既可以是沿熔接部2的长度方向为恒定,也可以具有不同的部分。上述比l22/l21优选为0.01以上且2.5以下。由此,能够防止或抑制后文所述的液体泄漏。

强熔接部21的厚度沿片材10的面方向而为恒定。另外,弱熔接部22具有渐增部221,该渐增部221的厚度朝向袋主体11的内侧(即,收纳部111)而渐增。上述渐增部221通过后文所述的液体袋的制造方法来形成,彼时,渐增部221是成为弱熔接部22的部分。

当将渐增部221的最大厚度与最小厚度之差设为a,将渐增部221的片材的、从袋主体11的内侧至外侧的范围的长度设为b时,二者之比即a/b优选满足0.05以上且0.25以下的关系,更优选满足0.07以上且0.23以下的关系。由此,能够防止或抑制后文所述的液体泄漏。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长度l22与b为相同的值。

这里,如图6(a)所示,若从不对以往的液体袋1’施加外力的自然状态、转为对液体袋1’施加对其进行压迫的外力的话,则应力集中于熔接部2’与收纳部111’的边界部。根据其程度及/或熔接强度等的不同,如图6(b)所示,有时熔接部2’的片材发生断裂从而内部的液体发生泄漏。另外,(未进行图示)由于上述应力集中,有时熔接部2’处的片材彼此剥离。其原因之一为,熔接部2’的熔接强度是恒定的。若熔接强度恒定,则熔接部2’从内侧开始剥离、并一举剥离至外侧。

在本发明中,若从图2(a)所示的自然状态施加外力的话,如图2(b)所示,应力集中于面向收纳部111的弱熔接部22(渐增部221)。此时,片材10在弱熔接部22发生剥离。由此,能够缓和应力过度地集中于熔接部2。即,对于液体袋1而言,通过在弱熔接部22强迫片材10剥离,从而缓和上述过度的应力集中,由此能够防止剥离到强熔接部21、片材10发生断裂。结果,能够防止熔接部2整体发生断裂或剥离,能够防止收纳部111的液体100向外部泄漏。

特别的,宽度缩小部112为易于发生上述应力集中的部分。对于液体袋1而言,由于在该宽度缩小部112形成有强熔接部21和弱熔接部22,因此在宽度缩小部112,能够防止或抑制液体100向外部泄漏。

另外,对于弱熔接部22而言,熔接强度朝向收纳部111而渐减。即,对于弱熔接部22而言,在面对收纳部111的部分中,熔接强度最低,随着从收纳部111朝向外侧向前熔接强度增高。根据如上所述的构成,在弱熔接部22片材10发生剥离时,成为逐渐剥离的状态。因而,能够更加确实地防止弱熔接部22一举剥离从而剥离至强熔接部21。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渐增部221的厚度的渐增率恒定。因此,对于弱熔接部22而言,熔接强度朝向外侧而以恒定比例变低。即,对于弱熔接部22而言,从袋主体11的内侧至外侧的范围内的熔接强度的渐减率恒定。由此,当弱熔接部22的片材10剥离时,能够稳定地剥离,能够更确实地发挥上述效果。

接下来,使用图3,对液体袋1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液体袋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图3为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液体袋的制造方法的截面图,(a)为示出配置工序的图,(b)为示出热熔接工序的图。

液体袋1的制造方法具有[1]配置工序,[2]热熔接工序,和[3]冷却工序。

以下,首先说明液体袋1的制造方法,然后说明本制造方法中使用的热熔接装置3。

如图3(a)及(b)所示,热熔接装置3具有将片材10相向夹持,在该夹持状态下进行热熔接的第一模具31及第二模具32。

第一模具31由在内侧内置有加热器的块状的模具构成。第一模具31配置在第二模具32的上方,并构成为能够上下移动。另外,作为第一模具31的下表面的加压面310具有与第二模具32相对的平坦的平坦面311、和倾斜面312,该倾斜面312相对于平坦面311而向从第二模具32远离的方向上倾斜。平坦面311位于图3(a)中左侧,倾斜面312位于图3(a)中右侧。

需要说明的是,倾斜面312相对于平坦面311的倾斜角度θ,倾斜面312的与平坦面311平行的方向(图3中左右方向)的长度l1,及倾斜面312的与平坦面311垂直的方向的长度l2,可配合渐增部221的形状而适当设定。

第二模具32由包含硅的块体构成。第二模具32的上表面即加压面320由平坦的平坦面321构成。该平坦面321为配置有熔接以前的片材10的部分。

以下,对使用了上述热熔接装置3的、液体袋1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1]配置工序

首先,将成型为筒状的片材10载置于第二模具32的平坦面321上。此时,通过未图示的第二模具32的定位部(例如突起等),能够将成为熔接部2的部分正确地配置在第一模具31与第二模具32之间。

另外,(未进行图示)通过预先将口部12配置在片材10之间,通过以下工序而将口部12固定于袋主体11。

[2]热熔接工序

次に,如图3(a)及(b)所示,将被加热的第一模具31压靠于第二模具32上的片材10。由此,在片材10的重叠部分彼此被夹持的夹持状态下进行加热,从而形成熔接部2。

此时,首先,如图3(a)所示,片材10的被第一模具31的平坦面311挤压的部分熔融或软化。并且,如图3(b)所示,如图3(b)中箭头所示,片材10的熔融或软化了的部分向第二模具32的平坦面321与第一模具31的倾斜面312之间的间隙g移动。该移动了的部分经后文所述的冷却工序而成为渐增部221。

另外,若在图3(b)所示的状态下进一步通过第一模具31而继续加热的话,能够将上下重叠的片材10的双方熔融或软化。

另外,加热温度优选为180℃以上且240℃以下,更优选为190℃以上且230℃以下。由此,虽然也与片材10的构成材料及/或厚度相关,然而能够确实地将片材10熔融,能够以较短的时间形成熔接部2。

利用第一模具31来加热片材10的时间(即,将第一模具31压靠于片材10的时间)优选为2.0秒以上且6.0秒以下,更优选为3.0秒以上且5.0秒以下。由此,能够将片材10确实地熔融。若加热时间过短的话,则虽然也与第一模具31的温度相关,但存在片材10的熔融或软化变得不充分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若加热时间过长,则热熔接工序中耗费的时间变得较长,表现出生产率下降的倾向。

另外,如图3(b)所示,片材10被夹持时的压力p优选为0.05pa以上且2.00pa以下,更优选为0.10pa以上且1.00pa以下。由此,能够提高熔接部2的熔接强度。

若压力过高,则虽然也与片材10的厚度相关,但所得到的熔接部2的厚度表现出变薄的倾向。另一方面,若压力过弱,熔接部2的熔接强度存在不充分的可能性。

[3]冷却工序

接下来,将片材10的处于熔融或软化后的状态的部分冷却。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与常温的金属板抵接,从而进行冷却。

本工序中的冷却温度优选为50℃以上且100℃以下,更优选为60℃以上且90℃以下。由此,能够充分确保熔接部2的熔接强度。

本工序中的冷却时间优选为3.0秒以上且7.0秒以下,更优选为4.0秒以上且6.0秒以下。能够确实地进行熔接部2的冷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冷却工序中,既可通过未图示的冷却装置吹扫冷风从而进行冷却,也可以通过自然冷却而进行冷却。

并且,向收纳部113供给液体100、同时向收纳部114供给液体101,将该供给口熔接。

在经以上工序[1]~[3]而得到的液体袋1中,形成如上文所述的渐增部221。另外,渐增部221处的厚度,比熔接部2中的渐增部221以外的部分的厚度更厚。因此,在热熔接工序中传导的热量较小。因而,形成了渐增部221的部分成为熔接强度较低的弱熔接部22,其他部分成为熔接强度比弱熔接部22的熔接强度高的强熔接部21。

另外,伴随渐增部221的厚度的增减,弱熔接部22的熔接强度也发生变化。在渐增部221之中,对于厚度较薄的部分而言,在弱熔接部22之中也是熔接强度较高的部分,对于厚度较厚的部分而言,在弱熔接部22之中也是熔接强度较弱的部分。因此,能够得到下述弱熔接部22:其中,收纳部111侧的熔接强度较弱,随着向与收纳部111相反一侧向前而熔接强度逐渐变高。

根据如上所述的液体袋1,如前文所述,能够防止或抑制熔接部2整体发生断裂或剥离,能够防止收纳部111的液体100向外部泄漏。

以上,基于图示的实施方式而对本发明的液体袋及液体袋的制造方法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各部的构成可以置换为具有同样功能的任意构成、或任意工序。另外,也可以向本发明附加其他任意构成物及/或工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收纳腹膜透析液的液体袋对袋主体11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收纳生理盐水、电解质溶液、林格氏液、全胃肠外营养、葡萄糖溶液、注射用水、口服营养补充剂等的液体袋。

实施例

以下,基于实施例更具体地说明本发明。

1.具有形成了渐增部的熔接部的液体袋的研究

1-1.液体袋的形成

[实施例1]

[1]首先,准备将由厚度为300μm的聚丙烯构成的片材成型为筒状的物体。

[2]接下来,使用图3(a)及(b)所示的热熔接装置3,利用热熔接而将筒状的端部熔接,之后进行冷却,从而得到实施例1的液体袋。

另外,作为第一模具31,使用了倾斜面312的长度l1为3.0mm,倾斜面的长度l2为0.5mm的模具。关于所得的液体袋的熔接部的渐增部,当将其最大厚度与最小厚度之差设为a,将渐增部的在片材的面方向的长度(从袋主体11的内侧至外侧的范围内的长度)设为b时,二者之比即a/b为0.17(参见图2(a))。另外,强熔接部与弱熔接部的长度(带状的熔接部的宽度方向的长度)之比为3:1。

需要说明的是,将熔接时的加热温度设为238.0℃,将加热时间及加压时间设为3.5秒,将冷却温度设为20℃,将冷却时间设为3.00秒,从而得到实施例1的液体袋。

[实施例2]

在所述工序[2]中,作为第一模具31使用了倾斜面312的长度l1为3.0mm,倾斜面的长度l2为0.2mm的模具,除此以外,按与上述实施例1同样的方式,得到实施例2的液体袋。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实施例2的液体袋,二者之比即a/b为0.07。

[实施例3]

所述工序[2]中,作为第一模具31使用了倾斜面312的长度l1为3.0mm,倾斜面的长度l2为0.7mm的模具,除此以外,按与上述实施例1同样的方式,得到实施例3的液体袋。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实施例3的液体袋,二者之比即a/b为0.23。

[比较例1]

以下,基于实施例更具体地说明本发明。

1.具有形成了渐增部的熔接部的液体袋的研究

1-1.液体袋的形成

[1]首先,准备将由厚度为300μm的聚丙烯构成的片材成型为筒状的物体。

[2]接下来,使用具有平行的夹持面的上侧模具及下侧模具、从而在筒状的两端部形成宽度为3.0mm的熔接部。

需要说明的是,将熔接时的加热温度设为238.0℃,将加热时间及加压时间设为3.5秒,将冷却温度设为20℃,将冷却时间设为3.00秒,从而获得比较例1的液体袋。并且,利用一下方法评价各实施例及比较例的液体袋。

<拉伸试验>

首先,如图4所示,将包含熔接部2的片材10切成10mm见方,从而制作熔接有2片片材10的试验片。该试验片を,使用自动绘图精密万能试验机(岛津制作所公司制,autographags-j),以25n的拉伸力10秒钟的条件,对该试验片进行将各片材的两端部朝相反方向拉伸的180°拉伸试验。此时,关于实施例1~3的液体袋,从弱熔接部22侧拉伸。然后,测定剥离了的部分的长度(即,在试验片之中从剥离了的端部至熔接着的部分位置的最大长度)。

<落下试验>

如图5所示,向箱体200(其中,在中央部具有分隔部201,且具有2个收纳空间s)中,在各收纳空间s内在折叠的状态下分别收纳2个、总计4个液体袋,并进行密封。在各收纳空间s中,将液体袋1每2个进行重叠从而收纳。并且,在该状态下,以液体袋1的厚度方向朝向铅直方向、使箱体沿图5中箭头方向落下。

准备5个如上所述的、收纳有4个液体袋1的箱体200。并且,在总计20个液体袋1之中,在收纳空间s中,对铅直方向下侧的、即在上侧加载有其他液体袋液体袋的液体袋(总计5个),验证是否发生液体泄漏,并测定发生液体泄漏的数目。

需要说明的是,将液体袋的温度设为5℃,将落下的高度设为80cm,按各箱体200中的每个落下10次,测定由于熔接部2的断裂而发生液体泄漏的液体袋的个数。

将由以上方式获得的各实施例及比较例的液体袋的评价结果分别示于下述表1。

表1

如表1所示,对于各实施例的液体袋而言,与比较例的液体袋相比,不易发生由熔接部发生断裂或剥离而导致的液体泄漏。另外,在拉伸试验中,剥离了的长度越长,越能够缓和被施加了冲击时的应力集中。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确认到可获得如下都液体袋,只要熔接部具有渐增部,即比现有的液体袋优异。

另外,在上文中,举出了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当然,在不超出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改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