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换艾芯的滤烟艾灸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19143阅读:6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换艾芯的滤烟艾灸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换艾芯的滤烟艾灸器。



背景技术:

艾灸是古法,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和传统,明火艾灸最符合古典艾灸的精神。点燃艾灸条对应到身体穴位,能刺激经络,调动人体的免疫系统。艾灸时的热感及燃烧时产生的油雾复合成分,能起到温经通络、调和气血、补充能量的作用,达到防病保养的目的。

明火悬灸是传统艾灸常用的方法之一,使用时一般是手持点燃艾柱,靠近穴位进行艾灸。优点是不限制位置,可以针对身体任何部分,最为灵活。明火悬灸的工具发展,主要方向是使用支架代替人力,没有往外观及烟雾、气味处理的方向进行创新。烟雾大的问题,在室内使用很容易出发烟雾警报器,使用场景有很大的制约。点燃的艾柱外露时,也容易造成意外。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换艾芯的滤烟艾灸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换艾芯的滤烟艾灸器,包括艾芯、滤烟罩;所述艾芯的顶部伸入滤烟罩内,且艾芯的中部与滤烟罩可拆卸连接。

具体地,所述艾芯包括塑体;所述塑体为中空结构,所述塑体内部设有位于塑体上部且用于安装艾绒管的“u”型槽;所述“u”型槽底部设有竖直贯穿“u”型槽的通孔;所述“u”型槽的底部与塑体内壁相连,所述“u”型槽上部侧壁与塑体内壁之间存在间隙;所述滤烟罩分别与塑体相连。采用上述艾芯进行艾绒管燃烧时,艾绒管会被“u”型槽固定,插入深度可控制在4~6mm,距离人体皮肤距离可达到10mm以上,热的烟雾下流时有更长的冷却距离,使用更粗的艾绒管也不至于容易灼伤。

优选的,所述“u”型槽底部两侧设有的角耳;所述“u”型槽通过角耳与塑体内壁相连。采用角耳,不仅能够确保“u”型槽与塑体之间固定的稳定性,还能够确保“u”型槽上部与塑体之间存在间隙。

优选的,所述塑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相连的中空上塑体、中空中塑体、中空下塑体;所述“u”型槽与中空上塑体内壁相连;所述中空中塑体外侧设有突出结构。设置突出结构,能够便于与接口进行连接,提高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中空中塑体底部边缘设有竖向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开口位于中空中塑体的底面。设置凹槽能够加强底部与外部设备(例如:艾灸座)连接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中空上塑体的顶部和中空下塑体的底部均设有缺口。设置缺口不仅美观,而且能够便于烟雾流动。

优选的,所述通孔的孔径小于“u”型槽的槽口内径。采用上述设计,能够防止艾绒管伸入到塑体的中部或下部。

优选的,所述“u”型槽底部内径小于“u”型槽槽口的内径。采用上述设置,能够是艾绒管愈插愈紧。

具体地,所述滤烟罩包括罩体,设置于罩体底部并与罩体内部连通的接口;所述罩体外壁设有若干个散气孔;所述罩体内部设有过滤层,且在罩体的底部侧壁设有进气孔;所述艾芯与接口相连。采用上述滤烟罩可以将艾芯罩住,起到滤烟、去味、隔档艾灰等作用,令艾灸更加安全、环保。

优选的,所述罩体包括罩壳,设置于罩壳底部的“v”型罩底;所述“v”型罩底的侧壁设有进气孔,且“v”型罩底顶部侧壁与罩壳底部内壁相连;所述“v”型罩底为中空状,且其内部与罩壳内部连通;所述接口内壁设有挂钩。采用挂钩能够方便与艾芯进行固定,保证整个装置在艾灸时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过滤层包括设置于罩壳内壁的中空圆柱形过滤层,以及设置于中空圆柱形过滤层顶部的圆盘形过滤层。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对个方向烟雾进行过滤,提高了过滤效果。

优选的,所述圆盘形过滤层通过横置圈固定于罩体内部。采用横置圈能够轻松将圆盘形过滤层进行固定,制作方便。

优选的,所述的“u”型槽内设有带孔的艾绒管。采用上述结构的艾绒管,能够使烟油在燃烧时顺孔下滑,人体能够更好的吸收。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艾芯、滤烟罩相互之间为可拆卸结构,可根据情况进行更换艾芯,操作方便,能够满足广大人们的需求。

(2)本发明采用滤烟罩能够起到滤烟、去味、隔档艾灰的作用,令艾灸更加安全、环保。

(3)本发明采用艾芯对艾绒管进行固定,使得艾绒管插入深度可控制在4~6mm,距离人体皮肤距离可达到10mm以上,热的烟雾下流时有更长的冷却距离,使用更粗的艾绒管也不至于容易灼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艾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艾芯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滤烟罩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中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为:1-塑体,2-“u”型槽,3-中空上塑体,4-中空中塑体,5-中空下塑体,6-突出结构,7-凹槽,8-接口,9-散气孔,10-进气孔,11-罩壳,12-“v”型罩底,13-挂钩,14-中空圆柱形过滤层,15-圆盘形过滤层,16-艾绒管,17-横置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可换艾芯的滤烟艾灸器,包括艾芯、滤烟罩;所述艾芯的顶部伸入滤烟罩内,且艾芯的中部与滤烟罩可拆卸连接。采用本发明的艾灸器,在实际使用时,可根据情况进行艾芯的更换,从而满足不同状况的需求;滤烟罩能够过滤、除味,实现环保;同时设置了滤烟罩,能够方便手持机连接支架,不容易烫手,艾烟也不容易熏到眼镜及呛到呼吸系统,极其安全。

如图2、3所示,所述艾芯包括塑体1;所述塑体为中空结构,所述塑体内部设有位于塑体上部且用于安装艾绒管16的“u”型槽2;所述“u”型槽底部设有竖直贯穿“u”型槽的通孔;所述“u”型槽的底部与塑体内壁相连,所述“u”型槽上部侧壁与塑体内壁之间存在间隙;所述滤烟罩分别与塑体相连。采用上述结构,艾绒管会被“u”型槽固定,插入深度可控制在4~6mm,距离人体皮肤距离可达到10mm以上,热的烟雾下流时有更长的冷却距离,使用更粗的艾绒管也不至于容易灼伤。另外,由于采用“u”型槽对艾绒管进行固定,而“u”型槽与塑体之间存在间隙,这样不仅有隔热作用,还具有散气的作用。

具体地,所述“u”型槽底部两侧设有的角耳;所述“u”型槽通过角耳与塑体内壁相连。采用角耳,不仅能够确保“u”型槽与塑体之间固定的稳定性,还能够确保“u”型槽上部与塑体之间存在间隙,从而更好的实现隔热、散气的作用。在实际中,塑体内壁设有供角耳插入的角耳槽,从而使得两者固定的更加牢固。由于是角耳与角耳槽相配合进行固定的,还可根据实际情况对“u”型槽进行更换。

具体地,所述塑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相连的中空上塑体3、中空中塑体4、中空下塑体5;所述中空上塑体顶部和下塑体底部沿外缘周间隔设有缺口;所述“u”型槽与中空上塑体内壁相连。在使用时,中空上塑体中伸入到滤烟罩内,通过设置于中空中塑体外壁与虑烟罩的罩口进行固定。

具体地,所述中空上塑体、中空中塑体、中空下塑体为一体结构。采用一体结构,能够确保塑体的牢固和稳定性,也能提高其使用寿命,具体的可以一次注塑成型。

优选的,所述中空中塑体、中空上塑体、中空下塑体的外径依次减小。将中空下塑体设置成外径最小,是为了与艾座进行很好的配合,能够直接插入到艾座中,安装、拆卸方便。另外,中空中塑体行对中空上塑体的外径要大,这样在艾芯上套接滤烟罩时,从上向下套的时候能够越来越紧,使得两者能够固定的更加牢固。

优选的,所述的“u”型槽内设有带孔的艾绒管。具体设置是艾绒管中心设有穿管艾绒管顶端和低端的中孔,采用上述结构的艾绒管,能够使烟油在燃烧时顺着中孔下滑,人体皮肤能够更好的吸收艾绒管的有效成分,提高艾灸的效果。

如图4所示,所述滤烟罩包括罩体,设置于罩体底部并与罩体内部连通的接口8;所述罩体外壁设有若干个散气孔9;所述罩体内部设有过滤层,且在罩体的底部侧壁设有进气孔10;所述艾芯与接口相连,也可理解为艾芯的外壁与接口的内壁紧密接触,卡紧。在进行艾灸时,上述滤烟罩能够将艾绒管罩住,燃烧所产生的烟雾则会通过过滤层过滤后再通过散气孔排出,从而达到滤烟、去味的作用,由于艾绒管和艾芯是被本发明罩住的,燃烧所产生的艾灰会被隔档在罩体内,使得艾灸更加安全、环保。

具体地,所述罩体包括罩壳11,设置于罩壳底部的“v”型罩底12;所述“v”型罩底的侧壁设有进气孔,且“v”型罩底顶部侧壁与罩壳底部内壁相连;所述“v”型罩底为中空状,且其内部与罩壳内部连通。采用上述结构,艾绒管燃烧时是伸入到罩壳内的,而燃烧所产生的艾灰则会自然掉落到“v”型罩底内,这样能够阻挡艾灰散落的到处都是,也能防止艾灰散落到患者皮肤上,确保了整个艾灸的安全。另外,由于进气孔是设置在“v”型罩底侧壁的,这样便更好的形成了由下向上进入空气的形式,便于烟雾从散气孔排出。

所述过滤层包括设置于罩壳内壁的中空圆柱形过滤层14,以及设置于中空圆柱形过滤层顶部的圆盘形过滤层15。采用上述结构的过滤层,能够对从侧边和顶部排出的烟雾进行很好的过滤,避免了未经过滤的烟雾排出罩体,提高了过滤效果。优选的,所述圆盘形过滤层通过横置圈17固定于罩体内部。采用横置圈,能够轻松的将圆形过滤层进行固定,避免固定不牢固影响过滤效果。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点在于,为了加强艾芯、滤烟罩二者连接的稳定性,所述中空中塑体外侧设有突出结构6;所述接口内壁设有挂钩13。采用上述结构,滤烟罩与艾芯进行固定时,可以通过突出结构与挂钩的配合加强二者的牢固性。这样设置,使用者即可放心大胆的手持滤烟罩,然后进行悬灸,也不怕烫手,也不用担心艾芯与会滤烟罩脱离。

另外,所述中空中塑体底部边缘设有竖向的凹槽7;所述凹槽的开口位于中空中塑体的底面。设置凹槽能够加强底部与外部设备(例如:艾灸座)连接的稳定性。如果需要与外部艾灸座进行固定时,那么配合中空下塑体和凹槽的设置,便能很好的将艾芯与艾灸座进行固定。

按照上述实施例,便可很好地实现本发明。值得说明的是,基于上述结构设计的前提下,为解决同样的技术问题,即使在本发明上做出的一些无实质性的改动或润色,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的实质仍然与本发明一样,故其也应当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