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适应连续输液器及利用其完成多瓶连续输液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165953阅读:1347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适应连续输液器及利用其完成多瓶连续输液的方法与制造工艺

本发明涉及医疗领域,特别涉及自适应连续输液器。

技术背景

输液器是用于静脉注射的常用的医疗器械,如图1所示,输液器一般均由瓶塞穿刺器2保护套、瓶塞穿刺器2、空气过滤器3、止水夹4、茂菲氏滴管8、输液长导管9、流量调节装置11、药液过滤器12、圆锥接头7组成。输液器通常只有一个输液通道,上端与输液瓶连接,下端通常与静脉输液针配套使用,主要用于临床重力式输液。静脉输液在临床使用的过程中,通常为多瓶输液瓶连续输液,并且由于药物对治疗的作用机理、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干扰等原因,多瓶输液瓶的输液必须按一定的次序,其次序不能够更改。当前多瓶输液临床多采用人工排气、人工更换输液瓶。存在如下问题:1、医护人员在输液前,需对输液器进行人工排气,通常为将茂菲氏滴管8横置,待滴管内存有足够的液体时,利用手指挤压滴管,使药液迅速进入滴斗,才能排出输液器内的大部分空气,其过程十分繁琐费时,并且当挤压动作稍有不慎时,造成了输液器茂菲氏滴管8下侧的输液管内壁附有大量的小气泡,为排出这些气泡,需要医护人员用手指弹输液器的管壁,非常耗时,并且效果不甚理想;2、同时多瓶输液时,需人工更换输液瓶,医护人员更换输液瓶的工作量非常大,由于医护人员多看护多个病房,所以更换输液瓶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非常大,造成了医护人员精力不必要的浪费;3、当前临床输液时,不能够自动停止输液,如果看护人员看护不及时,液面下降过低,造成回血现象,严重者造成了气体进入人体,引起气栓等不良后果,同时在多瓶输液瓶连续输液时,如液面低于茂菲氏滴管8的下部时,需要重新排气或重新进行进行静脉注射,此时如果仅仅比滴管低一小段的话,通常采用将输液管从下向上的缠绕在手指上,将空气逐渐挤出,过程非常耗时耗力,如果是液面下降到比滴管低一长段的话,那么需要将圆锥接头7打开,从下端将空气排出,造成药液的浪费。同时由于圆锥接头7打开,易造成接口感染,并且易造成少量空气经输液针进入人体。为了防止液面低于茂菲氏滴管8,医护人员、患者和家属需要实时进行看护,造成了三者不必要的紧张和心理负担。4、对于输血或是贵重药液时,在输液进行之前需用盐水等进行确认静脉输送是否正确,然后再进行正式的输送,输液结束时,输液管内有液体停滞现象,造成了药液的浪费,需要进行盐水冲洗,这个过程非常复杂,十分的费时费力。

针对多瓶连续输液情况,专利名称为“压差式免看护自动换瓶输液器与监护系统”(申请号:cn103705998a)进行了公告,其主要缺陷为:1、其仅能够实现多瓶连续输液的情况下的连续输液,减少了医护人员的更换输液瓶的工作量,并未涉及自动排气、自动停止输液和防止管内残留液体的问题;2、利用输液瓶悬挂高度的不同产生压力差的方式,一方面将对输液空间提出很大要求,另一方面在多瓶连续输液时,由于患者到医护人员正常悬挂的高度有限,所以将会护理人员悬挂输液瓶造成难度;3、采用浮力阀悬挂高度不同的方式而使多个浮力阀产生压力差,同样对输液空间和护理人员悬挂输液瓶造成难度;4、采用浮力阀作为单向控制或控制不同输液管产生压力差的方式,由于其结构复杂,受输液器布置以及输液瓶布置方式的影响,存在可靠性的问题,可靠性对于输液器是非常重要的,输液瓶连续输液如果没有及时进入输液器,使中间存在一段空气,将造成较大的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自适应多瓶连续输液问题、输液器自动排气问题、输液器自动停止输液及自动完成部分药液的输前确认和输后清洗工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自适应连续输液器,包括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其特征在于:上半部分设有瓶塞穿刺器,其上端用以刺穿待输液瓶瓶塞;瓶塞穿刺器保护套,固置于瓶塞穿刺器上,以保护瓶塞穿刺器;

输液长导管,输液长导管包括第一段输液长导管、第二段输液长导管、第三段输液长导管;

第一段输液长导管一端固连于瓶塞穿刺器2的下端出口;

空气过滤器,一端悬置于空中,另一端固连于瓶塞穿刺器下端出口,以排除第一段输液长导管中空气;

止水夹,固置于第一段输液长导管,以临时断流;

输液瓶液位计,固置于止水夹下端的第一段输液长导管上,以监控第一段输液长导管内的液位情况;

输液器控制机构,固置于输液瓶液位计下端的第一段输液长导管上,以控制第一段输液长导管的输液情况;

圆锥接头,固连于第一段输液长导管的下端出口。

长导管空气过滤器,上端悬置于空中,下端通过圆锥接头与下方的茂菲氏滴管相连接,以实现通气,加速液体的流入。

下半部分包括茂菲氏滴管,其一端固连于圆锥接头,另一端固连于第二段输液长导管一端;流速传感器,固置于第二段输液长导管,以监测第二段输液长导管内输液的流速;流量调节装置,固置于流速传感器后的第二段输液长导管上,以调节第二段输液长导管内输液流量。

还包括药液过滤器,一端固连于第二段输液长导管另一端,另一端固连于第三段输液长导管;出口圆锥接头,一端固连于第三段输液长导管另一端,另一端与穿刺针相连。

进一步地,输液器控制机构包括:底板,以支撑输液器控制机构;电机,固置于底板,凸轮,固连于电机输出轴底端;限位板,固连于电机输出轴,以限制凸轮转动角度;限位销连接于限位板,以配合限位板限制凸轮转动;限位销弹簧,连于限位销,压缩时为限位销提供移动动力;位移传感器,固置于限位销另一端,以测定限位销移动位移;控制气缸,用以拔出限位销致使销弹簧为压缩状态,控制气缸连接有位移传感器;中心控制器,固置于底板顶端,以控制电机的转停。

进一步地,还包括人工控制开关,固置于底板,以手动调节输液器控制机构;连接柱,一端固连于底板;第二底板,固连于连接柱另一端;轴承,固置于电机输出轴与凸轮之间,以分离电机输出轴与凸轮。

进一步地,还包括压杆,固置于第二底板,一端连于凸轮,另一端紧贴于第一段输液长导管或长导管空气过滤器,以控制第一输液长导管或长导管空气过滤器的通断;压杆弹簧,固置于压杆,压缩时为压杆提供移动动力。

进一步地,中心控制器根据输液器液位计和位移传感器的信号控制电机和控制气缸工作状态。

进一步地,输液瓶液位计包括了止液膜和压力传感器以及传感器接线部分,止液膜将输液的液体与压力传感器进行分离。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自适应连续输液器进行多瓶连续输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输液器上半部分中的第一段输液长导管和长导管空气过滤器按次序放入输液器控制机构中的第二底板与压杆之间的卡槽内;

步骤2,多瓶输液瓶一次性悬挂就位,利用瓶塞穿刺器将多瓶输液瓶与自动排气止液自适应连续输液器相连接,此时第一输液瓶将开始自动排气,快速进入茂菲氏滴管,达到长导管空气过滤器的下端位置;

步骤3,医护人员确认输液正常后,手动调整一下输液控制结构的人工控制开关,自动排气止液自适应连续输液器将打开第二瓶的输液开关,关闭第一瓶的开关;

步骤4,第二输液瓶输液完成,液位下降至低于输液器液位计位置,压力传感器将控制电机转动,从而控制凸轮转动一角度,开启第二个输液器。

步骤5,连续工作实现多瓶输液瓶的连续自适应输液,完成最后一瓶输液瓶的输液后,凸轮转至空位,此时输液器上部和长导管空气过滤器均为关闭状态,自动停止输液;

步骤6,待医护人员清洗输液器残留药液时,将输液控制机构的人工控制开关调整第一瓶第一段输液长导管为打开状态,此时输液器自动进行残留药液的清洗工作。

本发明提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利用固连于输液管上的控制机构实现对同时连接的多瓶输液瓶输液顺序的控制,实现多瓶输液瓶按设定顺序的连续输液,如此大大降低医护人员的换瓶的工作量,此工作量占输液工作量的一半以上;

2、实现输液前的自动排气,输液管内的空气将自动排除,减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同时大大降低了输液的操作难度,避免了由于未排除的气泡所造成的医疗事故,同时也降低了病人的医疗;

3、实现输液完成时的自动停止输液,避免由于看护人员看护不及时,液面下降过低,造成回血现象,严重者造成了气体进入人体,引起气栓等不良后果,或者在多瓶输液瓶连续输液时,如液面低于茂菲氏滴管的下部时,需要重新排气或重新进行静脉注射,同时为了防止液面低于茂菲氏滴管,医护人员、患者和家属需要实时进行看护,造成了三者不必要的紧张和心理负担,所以自动停止输液能够大大降低就医的心理负担,提高就医的舒适度。

4、对于输血或是贵重药液时,本输液器能够在输液进行之前自动用盐水等进行确认静脉输送是否正确,然后再进行正式的输送,输液结束时,自动用盐水进行冲洗,减少药液的浪费,大大节省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十分的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就医的舒适度,减少了医患矛盾。

5、本输液器结构简单,可靠性好,制造成本低,并且核心机构——输液器控制机构6可以重复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输液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输液器结构示意图;

图3-1是输液器控制机构立体示意图;

图3-2是输液器控制机构立体(无底板6.1)示意图;

图3-3是输液器控制机构立体示意图中a-a剖面;

图3-4是输液器控制机构立体示意图中c-c剖面;

图3-5是输液器控制机构立体示意图中b-b剖面;

图4是输液瓶液位计示意图;

图5是输液器控制机构关闭状态示意图;

图6是输液器控制机构打开状态示意图;

图7是控制气缸、限位销及弹簧安装示意图。

其中:瓶塞穿刺保护器1’、瓶塞穿刺器2’、空气过滤器3’、止水夹4’、茂菲氏滴管85’、输液长导管96’、流量调节装置117’、药液过滤器128’、圆锥接头79’;瓶塞穿刺器保护套1、瓶塞穿刺器2、空气过滤器3、止水夹4、输液瓶液位计5、止液膜5.1、输液器控制机构6、底板6.1、电机6.2、压杆6.3、压杆6.3弹簧6.4、凸轮6.5、限位板6.6、轴承6.7、中心控制器6.8、控制气缸6.9、限位销6.10、限位销弹簧6.11、位移传感器6.12、人工控制开关6.13、第二底板6.14、连接柱6.15、圆锥接头7、茂菲氏滴管8、输液长导管9、第一段液长导管9.1、第二段输液长导管9.2、第三段输液长导管9.3、流速传感器10、流量调节装置11、药液过滤器12、长导管空气过滤器13、长导管空气过滤器下端13.1、输液器上半部分14、出口圆锥接头1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一种自适应连续输液器,包括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上半部分设有:

瓶塞穿刺器2,以刺穿待输液瓶瓶塞;

瓶塞穿刺器保护套,固置于瓶塞穿刺器2上,以保护瓶塞穿刺器2;

输液长导管9,输液长导管9包括第一段输液长导管9.1、第二段输液长导管9.2、第三段输液长导管9.3,第一段输液长导管9.1一端固连于瓶塞穿刺器2另一出口;

空气过滤器3,一端悬置于空中,另一端固连于瓶塞穿刺器2一出口,以排除第一段输液长导管9.1中空气;

止水夹4,固置于第一段输液长导管9.1,以临时断流;

输液瓶液位计5,固置于止水夹4下端的第一段输液长导管9.1上,以监控第一段输液长导管9.1内的液位情况;

输液器控制机构6,固置于输液瓶液位计5下端的第一段输液长导管9.1上,以控制第一段输液长导管9.1的输液情况;

圆锥接头7,固连于第一段输液长导管9.1另一端。

长导管空气过滤器13,一端悬置于空中,另一端通过圆锥接头7与下半部分的茂菲氏滴管8相连接,以实现通气,加速液体的流入;

其中,输液器控制机构6包括:底板6.1,以支撑输液器控制机构6;电机6.2,固置于底板6.1,为本发明提供动力;凸轮6.5,固连于电机6.2输出轴底端;限位板6.6,固连于电机6.2输出轴,以限制凸轮6.5转动角度;限位销6.10,一端连接于限位板6.6,以配合限位板6.6限制凸轮6.5转动;

限位销弹簧6.11,连于限位销6.10,压缩时为限位销6.10提供移动动力;

位移传感器6.12,固置于限位销6.10另一端,以测定限位销6.10移动位移;

控制气缸6.9,固连于位移传感器6.12,以拔出限位销6.10致使销弹簧为压缩状态;

中心控制器6.8,固置于底板6.1顶端,以控制电机6.2的转停;

人工控制开关6.13,固置于底板6.1,以手动调节输液器控制机构6;

连接柱6.15,一端固连于底板6.1;第二底板6.14,固连于连接柱6.15另一端;轴承6.7,固置于电机6.2输出轴与凸轮6.5之间,以分离电机6.2输出轴与凸轮6.5;

压杆6.3,固置于第二底板6.14,一端连于凸轮6.5,另一端紧贴于第一段输液长导管9.1或长导管空气过滤器13,以控制第一输液长导管9或长导管空气过滤器13的通断;压杆6.3弹簧,固置于压杆6.3,压缩时为压杆6.3提供移动动力。

下半部分包括茂菲氏滴管8,一端固连于圆锥接头7,另一端固连于第二段输液长导管9.2一端;

流速传感器10,固置于第二段输液长导管9.2,以监测第二段输液长导管9.2内输液的流速;

流量调节装置11,固置于流速传感器10后的第二段输液长导管9.2上,以调节第二段输液长导管9.2内输液流量;

药液过滤器12,一端固连于第二段输液长导管9.2另一端,另一端固连于第三段输液长导管9.3;

出口圆锥接头15,一端固连于第三段输液长导管9.3另一端,另一端与穿刺针相连;

瓶塞穿刺器保护套、瓶塞穿刺器2、空气过滤器3、第一段输液导管、止水夹4、输液瓶液位计5和圆锥接头7组成一套输液系统,本发明包含若干套此系统。

长导管空气过滤器13一端悬空,另一端伸入茂菲氏滴管8。

第二底板6.14上开有若干缺口,缺口数量多于输液系统数量。

压杆6.3与压杆弹簧有个数与第二底板6.14上缺口数相同,第二底板6.14上每个缺口处固连压杆6.3,压杆6.3由压杆6.3弹簧固定在第二底板6.14上,使压杆6.3紧紧压紧第二底板6.14的缺口位置。

第一段输液长导管9.1和长导管空气过滤器13置于第二底板6.14缺口和压杆6.3之间,利用第二底板6.14上缺口位置与压杆6.3的挤压作用将第一段输液长导管9.1和长导管空气过滤器13隔断。

连接柱6.15设有若干个,第二底板6.14通过连接柱6.15固定于底板6.1上。

压杆6.3与第二底板6.14之间的槽为迷宫式,保证第一段输液长导管9.1和长导管空气过滤器13的关闭状态能够严格关闭。

限位板6.6与电机6.2输出轴固定连接,凸轮6.5与电机6.2输出轴固定连接,以使限位板6.6的转动角度能够严格限制凸轮6.5的转动角度。

限位板6.6上开有若干槽,限位板6.6开槽数目与位置与第二底板6.14的缺口一一对应,以保证控制机构对输液管控制的可靠性。

限位销6.10端部为楔形机构,限位板6.6开槽为楔形槽,限位由限位销6.10销弹簧固定在限位板6.6上,以使限位销6.10的楔形端部严格与限位板6.6楔形槽贴合。

限位销6.10尾部与控制气缸进行铰接。

中心控制器6.8根据输液器液位计和位移传感器6.12的信号控制电机6.2和控制气缸工作状态。

输液瓶液位计5包括了止液膜5.1和压力传感器以及传感器接线部分,止液膜5.1将输液的液体与压力传感器进行分离。

自动排气止液自适应连续输液器发货时分为输液器上半部分14和其余发送。

茂菲氏滴管8应分为4接口和8接口两个类型,临床使用时根据连续输液瓶的个数选择茂菲氏滴管8类型。

本发明具有自动排气功能,具体而言:

输液开始前,输液器上半部分14中的第一段输液长导管9.1和长导管空气过滤器13放入输液器控制机构6中的第二底板6.14与压杆6.3之间的卡槽内;

具体的,第二底板6.14与压杆6.3之间的卡槽只有一个位置为打开,长导管空气过滤器13和最先输液的输液器的第一段输液长导管9.1共同放置于打开位置的卡槽内;

也就是说,输液开始时,长导管空气过滤器13和最先输液的输液器的第一段输液长导管9.1均处于打开状态,长导管空气过滤器13连通大气,实现了通气和自动排气,加速液体的流入。

本发明还具有自动连续输液和自动停止输液功能,具体而言:

结合图3-1、3-2、3-3所示,第二底板6.14上开有若干个缺口,对应的缺口位置固连压杆6.3,压杆6.3由弹簧6.4固定在第二底板6.14上,使压杆6.3紧紧压紧第二底板6.14的缺口的位置;

结合图3-4所示,第一输液长导管9.1置于底板6.1的缺口和压杆6.3之间,利用第二底板6.14上开口位置与压杆6.3的挤压作用将第一输液长导管9.1隔断;

结合图3-1、3-2、3-3所示,在压杆6.3的底部固连有凸轮6.5,当凸轮6.5的突起部将压杆6.3顶起时,压杆6.3与第二底板6.14的缺口之间的间隙打开,则对应缺口内的第一输液长导管9.1或长导管空气过滤器13连通,从而实现对第一输液长导管9.1或长导管空气过滤器13的通断状态的控制;

结合图3-1、3-2、3-4所示,凸轮6.5安装于电机6.2的传动轴上,从而电机6.2带动凸轮6.5顺时针转动,如此凸轮6.5随电机6.2的逐步转动,实现了压杆6.3位置的按顺时针逐一打开完毕,从而实现了对输液的控制;

结合图5和图6所示,压杆6.3与第二底板6.14之间的槽为迷宫式,迷宫式的孔槽结构保证了第一输液长导管9的关闭状态能够严格关闭;

该控制结构中,凸轮6.5的突起位置需严格对应于第二底板6.14上迷宫式孔槽开口位置打开处,结合图3-2所示,在凸轮6.5的转动轴上固连限位板6.6,限位板6.6与电机6.2输出轴固定连接,限位板6.6、凸轮6.5及电机6.2传动轴均为固定连接,则限制限位板6.6的转动角度则能够限制凸轮6.5的转动角度。

结合图3-1、3-2、3-5所示,底板6.1固连有限位销6.10、限位销6.10弹簧6.11、控制气缸6.9、位移传感器6.12等对限位板6.6的转动角度进行限制。限位销6.10由弹簧6.11固定于底板6.1上,在弹性力的作用下限位销6.10伸至限位板6.6上固连的槽内,在限位销6.10的端部装有控制气缸6.9和位移传感器6.12,当限位销6.10进入限位板6.6的槽内时,位移传感器6.12发出信号使电机6.2停止转动,限位板6.6的槽位置与底板6.1的缺口一一对应,如此保证了电机6.2的转动的角度严格等于α角度,从而保证了控制机构6对输液管控制的可靠性。

结合图3-3所示,限位销6.10的端部为楔形机构,而限位板6.6的槽为楔形槽,如此在弹簧弹性力的作用下,限位销6.10的楔形端部将严格与限位板6.6的楔形槽贴合,保证了凸轮6.5旋转的角度的精度;

结合图7所示,控制气缸6.9与限位销6.10尾部进行铰接,由中心控制器6.8使控制气缸6.9产生拉力的情况下,控制气缸收缩受力,将限位销6.10向外拉出限位板6.6卡槽;控制气缸6.9保持受力s秒后,气缸恢复为自由状态,如此限位销6.10将在弹簧6.11的作用下与限位板6.6压紧,直至进入下一限位板6.6的槽;

结合图4所示,利用止液膜5.1将输液的液体与压力传感器进5.2行分离,压力传感器5.2通过测量输液导管内的压力测量液位的,当液位高于输液瓶液位计5位置时,此处为正压力,当液位低于输液瓶液位计5位置时,此处为负压力,此处由正压变为负压时,压力传感器5.2向控制结构发出控制信号,从而实现了对电机6.2的自动控制。

中心控制器6.8为设备的核心控制结构,其根据输液器液位计5和位移传感器6.12的信号控制电机6.2和控制气缸6.9的运行,从而控制整个控制机构6的运行;

中心控制器6.8收到液位计5反馈信号时,控制电机6.2转动,每次电机6.2转动α角度;同时控制气缸6.9向外拉限位销6.10,将使限位销6.10移出限位板6.6的槽,电机6.2可以实现顺时针转动,此处气缸将保持受力s秒(s秒根据电机6.2转速固连,即当限位板6.6的当前对应的槽离开限位销6.10后,且下一个限位板6.6的槽未到达限位销6.10位置),控制气缸6.9恢复不受力状态,限位销6.10在弹簧6.11的作用下与限位板6.6压紧,当下一个限位板6.6的槽对应限位销6.10的位置时,限位销6.10将自动进入限位板6.6的槽内,当限位销6.10进入限位板6.6的槽内时,位移传感器6.12发出信号使控制电机6.2停止运转;

输液控制机构6设置为手动控制模式,底板6.1上的人工控制开关6.13,每按一次将发送控制信号至中心控制器6.8,中心控制器6.8将控制电机6.2转动,每次电机6.2转动α角度;同时控制气缸6.9向外拉限位销6.10,将使限位销6.10移出限位板6.6的槽,电机6.2可以实现顺时针转动,此处气缸将保持受力s秒(s秒根据电机6.2转速固连,即当限位板6.6的当前对应的槽离开限位销6.10后,并且下一个限位板6.6的槽未到达限位销6.10位置),控制气缸6.9恢复不受力状态,限位销6.10在弹簧6.11的作用下与限位板6.6压紧,当下一个限位板6.6的槽对应限位销6.10的位置时,限位销6.10将自动进入限位板6.6的槽内,当限位销6.10进入限位板6.6的槽内时,位移传感器6.12发出信号使控制电机6.2停止运转。如此一来,本发明实现了自动连续输液和自动停止输液功能。

本发明还提供多瓶药液连续输液和输血或贵重药液多瓶连续输液,具体而言:

多瓶药液连续输液

结合实际要求,选取合适的茂菲氏滴管88和输液器上半部分14的个数,其中茂菲氏滴管88的接口输液瓶的个数相较于输液瓶数多一个;

输液器上半部分14中的第一段输液长导管9.1和长导管空气过滤器13放入输液器控制机构6中的第二底板6.14与压杆6.3之间的卡槽内;

第二底板6.14与压杆6.3之间的卡槽只有一个位置为打开,长导管空气过滤器13和最先输液的输液器的第一段输液长导管9.1共同放置于打开位置的卡槽内,其余的第一段输液长导管9.1按输液顺序放置于第二底板6.14与压杆6.3之间的卡槽内,同时,至少要保持一个空卡槽,且为最后一个位置;

多瓶输液瓶一次性悬挂就位,利用瓶塞穿刺器2将多瓶输液瓶与自动排气止液自适应连续输液器相连接,此时第一输液瓶将开始自动排气,快速进入茂菲氏滴管8,达到长导管空气过滤器13的下端位置;

第一输液瓶输液完成,液位下降至低于输液器液位计5位置,压力传感器5.2将控制电机6.2转动,从而控制凸轮6.5转动α角度,开启第二个输液器。

压力传感器5.2反馈液位信息于中心控制器6.8,中心控制控制控制气缸6.9运作,将限位销6.10拉出,此时,限位销6.10弹簧6.11成压缩状态。同时,位移传感器6.12反馈位移信息至中心控制器6.8,中心控制器6.8控制电机6.2转动;

具体的,电机6.2带动限位板6.6转动α角度,限位销6.10弹簧6.11带动限位销6.10抵入动限位板6.6下一卡槽内,同时,位移传感器6.12反馈位移信息至中心控制器6.8,中心控制器6.8控制电机6.2,使其停止工作。

具体的,电机6.2带动凸轮6.5转动α角度,压杆6.3弹簧6.4带动第二底板6.14上打开状态的卡槽的压杆6.3贴紧第二底板6.14,使长导管空气过滤器13和最先输液的输液器的第一段输液长导管9.1关闭。同时,凸轮6.5顶起第二底板6.14的下一压杆6.3,使下一输液的输液器的第一段输液长导管9.1打开。

进一步地,连续工作实现多瓶输液瓶的连续自适应输液,完成最后一瓶输液瓶的输液后,凸轮6.5转至空位,此时输液器上部14和长导管空气过滤器13均为关闭状态,自动停止输液;

进一步地,医护人员拔针时,将输液控制机构6的人工控制开关6.13调整至输液长导管9打开位置,此时输液器内的残留药液将继续输入人体。

需要说明的是,凸轮6.5和限位板6.6转动的角度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设定。

2)输血或贵重药液多瓶连续输液

根据输液瓶的个数(包括了用于输液前确认和输液后清洗的盐水,简称确认清洗用盐水)选择合适的茂菲氏滴管88和输液器上半部分14的个数,其中茂菲氏滴管88的接口相较于输液瓶的个数多一个;

步骤1,输液器上半部分14中的第一段输液长导管9.1和长导管空气过滤器13按次序放入输液器控制机构6中的第二底板6.14与压杆6.3之间的卡槽内;

具体的,第二底板6.14与压杆6.3之间的卡槽只有一个位置为打开,长导管空气过滤器13和最先输液的输液器的第一段输液长导管9.1共同放置于打开位置的卡槽内,其余的第一段输液长导管9.1按输液顺序放置于第二底板6.14与压杆6.3之间的卡槽内,同时,至少要保持一个空卡槽,且为最后一个位置;

步骤2,多瓶输液瓶一次性悬挂就位,利用瓶塞穿刺器2将多瓶输液瓶与自动排气止液自适应连续输液器相连接,此时第一输液瓶(确认清洗用盐水)将开始自动排气,快速进入茂菲氏滴管88,达到长导管空气过滤器13的下端位置;

步骤3,医护人员确认输液正常后,手动调整一下输液控制结构6的人工控制开关6.13,自动排气止液自适应连续输液器将打开第二瓶的输液开关,关闭第一瓶(确认清洗用盐水)的开关;

步骤4,第二输液瓶输液完成,液位下降至低于输液器液位计5位置,压力传感器5.2将控制电机6.2转动,从而控制凸轮6.5转动α角度,开启第二个输液器。

具体的,压力传感器5.2反馈液位信息于中心控制器6.8,中心控制控制控制气缸6.9运作,将限位销6.10拉出,此时,限位销6.10弹簧6.11成压缩状态。同时,位移传感器6.12反馈位移信息至中心控制器6.8,中心控制器6.8控制电机6.2转动;

具体的,电机6.2带动限位板6.6转动α角度,限位销6.10弹簧6.11带动限位销6.10抵入动限位板6.6下一卡槽内,同时,位移传感器6.12反馈位移信息至中心控制器6.8,中心控制器6.8控制电机6.2,使其停止工作。

具体的,电机6.2带动凸轮6.5转动α角度,压杆6.3弹簧6.4带动第二底板6.14上打开状态的卡槽的压杆6.3贴紧第二底板6.14,使第二输液瓶的第一段输液长导管9.1关闭。同时,凸轮6.5顶起第二底板6.14的下一压杆6.3,使下一输液的输液器的第一段输液长导管9.1打开。

步骤5,连续工作实现多瓶输液瓶的连续自适应输液,完成最后一瓶输液瓶的输液后,凸轮6.5转至空位,此时输液器上部14和长导管空气过滤器13均为关闭状态,自动停止输液;

步骤6,待医护人员清洗输液器残留药液时,将输液控制机构6的人工控制开关6.13调整第一瓶(确认清洗用盐水)第一段输液长导管9.1为打开状态,此时输液器自动进行残留药液的清洗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凸轮6.5和限位板6.6转动的角度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设定。

本发明是在传统输液器的基础上,增加了输液器液位计、输液器控制机构6、长导管空气过滤器13和一组锥形接头,同时对茂菲氏滴管8进行了一定的改进。此外,对传统输液器的茂菲氏滴管8进行的改进,将茂菲氏滴管8加大,并且固连多个旁路接口,可以同时连接多个输液器和输液瓶,也就是将多个输液瓶同时连接到同一个茂菲氏滴上,实现一次性使多个输液瓶输液就位,并且在茂菲氏滴管8上连接排空支路,利用该支路的开闭,实现输液器的自动排气;同时利用输液器控制结构,控制多条输液器按设定次序逐渐进行输液控制,当最后一瓶输液完成时,利用控制结构实现自动停止输液;在输血或贵重药液时,利用输液控制机构自动完成输液前的确认和输液后的清洗工作,大大的节约了人力财力。

尽管已经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地是,本发明并非仅限于特定实施例,相反,在没有超出本申请精神和实质的各种修正,变形和替换都落入到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中。虽然上面结合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上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示意性实现方式的解释,并非对本发明包含范围的限定。实施例中的细节并不构成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任何基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等效变换、简单替换等显而易见的改变,均落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