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外阴瘙痒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77707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外阴瘙痒的药物。



背景技术:

外阴瘙痒是妇科很常见的症状。瘙痒部位以阴蒂、阴阜、大小阴唇多见,面积大者可波及肛门周围。症状时轻时重,重者会使患者坐卧不宁,影响工作和休息。而外阴皮肤经反复搔抓会出现皮肤增厚,有抓痕、血痂,及苔藓样硬化等改变。

引起外阴瘙痒的原因有很多,如日常生活中理化因素的刺激、全身性疾病、外阴局部病变及感染等都可能成为致病因素,但也有无原因可查的外阴瘙痒。

目前,治疗外阴瘙痒药物存在疗效不稳定、易复发、副作用大等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外阴瘙痒的药物。

一种治疗外阴瘙痒的药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金银花18-22份、首乌藤18-22份、蛇床子18-22份、黄芩18-22份、滑石13-17份、炙甘草13-17份、香附13-17份、丹参13-17份、白鲜皮13-17份、薏苡仁8-12份、赤茯苓8-12份、牡丹皮8-12份、泽泻8-12份、通草8-12份、知母8-12份、苍术8-12份、川牛膝8-12份、白芷8-12份、泽泻8-12份、荆芥8-12份、车前子8-12份、全蝎5-7份。

所述的治疗外阴瘙痒的药物,其优选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金银花20份、首乌藤20份、蛇床子20份、黄芩20份、滑石15份、炙甘草15份、香附15份、丹参15份、白鲜皮15份、薏苡仁10份、赤茯苓10份、牡丹皮10份、泽泻10份、通草10份、知母10份、苍术10份、川牛膝10份、白芷10份、泽泻10份、荆芥10份、车前子10份、全蝎6份。

所述的治疗外阴瘙痒的药物的制备方法是:按照所述重量份数称取各原料药,将称取好的各原料药混合、杀菌后装袋即可。

用法及用量:将制成的药物加适量水煎煮,加热至沸点后继续煎煮20-30分钟,过滤得药液,用此方法连续煎煮三次,将三次煎煮所得药液合并,平均分为两份,患者每天早、晚各服用一份;3天为一个疗程。

本发明用上述各原料药及其配比所制成的药物,具有清热利湿、杀虫的作用,从而达到治疗外阴瘙痒的目的。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具有疗效显著、不易复发、无毒副作用、制备方法简单的优点。

下面结合临床实验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临床资料:本发明共治疗外阴瘙痒患者50例,年龄为24-60岁。

(2)治疗方法:将制成的药物加适量水煎煮,加热至沸点后继续煎煮20-30分钟,过滤得药液,用此方法连续煎煮三次,将三次煎煮所得药液合并,平均分为两份,患者每天早、晚各服用一份,3天为一个疗程。

(3)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正常。

好转:症状减轻,实验室检查明显好转。

未愈:症状未见改善。

(4)治疗结果:本发明共治疗外阴瘙痒患者50例,经过2-4个疗程的治疗,治愈46例,占92%,好转4例,占8%,有效率为100%。治愈患者随访半年以上均未见复发。结果表明,本发明具有疗效显著、不易复发、无毒副作用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治疗外阴瘙痒的药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金银花18份、首乌藤18份、蛇床子18份、黄芩18份、滑石13份、炙甘草13份、香附13份、丹参13份、白鲜皮13份、薏苡仁8份、赤茯苓8份、牡丹皮8份、泽泻8份、通草8份、知母8份、苍术8份、川牛膝8份、白芷8份、泽泻8份、荆芥8份、车前子8份、全蝎5份。

所述的治疗外阴瘙痒的药物的制备方法是:按照所述重量份数称取各原料药,将称取好的各原料药混合、杀菌后装袋即可。

实施例2:

一种治疗外阴瘙痒的药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金银花20份、首乌藤20份、蛇床子20份、黄芩20份、滑石15份、炙甘草15份、香附15份、丹参15份、白鲜皮15份、薏苡仁10份、赤茯苓10份、牡丹皮10份、泽泻10份、通草10份、知母10份、苍术10份、川牛膝10份、白芷10份、泽泻10份、荆芥10份、车前子10份、全蝎6份。

所述的治疗外阴瘙痒的药物的制备方法是按照所述重量份数称取各原料药,将称取好的各原料药混合、杀菌后装袋即可。

实施例3:

一种治疗外阴瘙痒的药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金银花22份、首乌藤22份、蛇床子22份、黄芩22份、滑石17份、炙甘草17份、香附17份、丹参17份、白鲜皮17份、薏苡仁12份、赤茯苓12份、牡丹皮12份、泽泻12份、通草12份、知母12份、苍术12份、川牛膝12份、白芷12份、泽泻12份、荆芥12份、车前子12份、全蝎7份。

所述的治疗外阴瘙痒的药物的制备方法是按照所述重量份数称取各原料药,将称取好的各原料药混合、杀菌后装袋即可。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外阴瘙痒的药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金银花18‑22份、首乌藤18‑22份、蛇床子18‑22份、黄芩18‑22份、滑石13‑17份、炙甘草13‑17份、香附13‑17份、丹参13‑17份、白鲜皮13‑17份、薏苡仁8‑12份、赤茯苓8‑12份、牡丹皮8‑12份、泽泻8‑12份、通草8‑12份、知母8‑12份、苍术8‑12份、川牛膝8‑12份、白芷8‑12份、泽泻8‑12份、荆芥8‑12份、车前子8‑12份、全蝎5‑7份。本发明具有疗效显著、不易复发、无毒副作用、制备方法简单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马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马丽
技术研发日:2017.08.01
技术公布日:2017.11.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