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疝气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91343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疝气的中药,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治疗疝气有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两种方式。手术治疗能够有效的治疗疝气,但存在着治疗费用高、患者较为痛苦等问题,此外,小儿疝气采用手术治疗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小儿各部位器官和组织都较细微,输精管、精索动脉等极易受到损伤,疝气手术有可能影响到患者将来的生育,造成不育。药物疗法能缓解疝气导致的腹胀、腹痛、便秘等症状,从而使疝气减轻。常用中成药有疝气内消丸、桔核丸、补中益气丸等;或用肉桂研末醋调,纱布包敷脐部等。但是现有的用于治疗疝气的中成药大多不同程度的存在疗效差、见效慢等缺陷,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疝气的中药,其特征是,它由下述原料药制成:丝瓜络20g,琥珀15g,小曲香2g,广木香6g,炒山楂5g,赤茯苓6g,当归尾6g,吴茱萸8g,荔枝核2g,青皮3g,葫芦巴3g,黄芪3g,乳香3g,茴香根6g,巴茅果10g。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益效果是成本低,使用方便,能有效的治疗疝气,达到行气止痛,消肿散结目的,疗效好,缓解症状,有效率99.25%,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例:一种治疗疝气的中药,其特征是,它由下述原料药制成:丝瓜络20g,琥珀15g,小曲香2g,广木香6g,炒山楂5g,赤茯苓6g,当归尾6g,吴茱萸8g,荔枝核2g,青皮3g,葫芦巴3g,黄芪3g,乳香3g,茴香根6g,巴茅果10g。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益效果是成本低,使用方便,能有效的治疗疝气,达到行气止痛,消肿散结目的,疗效好,缓解症状,有效率99.25%,无毒副作用。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疝气的中药,它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物制成的:丝瓜络20g,琥珀15g,小曲香2g,广木香6g,炒山楂5g,赤茯苓6g,当归尾6g,吴茱萸8g,荔枝核2g,青皮3g,葫芦巴3g,黄芪3g,乳香3g,茴香根6g,巴茅果10g。益效果是成本低,使用方便,能有效的治疗疝气,达到行气止痛,消肿散结目的,疗效好,缓解症状,有效率99.25%,无毒副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冒新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如皋普惠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7.08.18
技术公布日:2018.01.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