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疥疮的外用药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44677发布日期:2019-05-24 20:33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疥疮的外用药方,属于传统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疥疮(scabies)系由疥螨引起的接触传染性皮肤病,易在家庭及集体中传播。国外于1687年才使疥疮成为一有明确病因的疾病,我国早在隋朝已发现。疥疮主要是疥螨与人体密切传染,还可通过衣服、内衣、毛巾而传播,雌虫在离开人体后至少可存活数天,潜伏期约1个月左右,也可长达2个月。皮肤剧烈瘙痒,可能是人体对虫体所引起的获得敏感性所致。发病多从手指间开始,好发于手腕屈侧、腋前缘、乳晕、脐周、阴部及大腿内侧。幼儿和婴儿疥疮常继发湿疹样变化,分布部位不典型,可累及头、颈、掌及趾。皮损损害初发为米粒大红色丘疹、水疱、脓疱和疥虫隧道。严重者偶可伴发急性肾炎。皮损夜间奇痒,白天轻微瘙痒。损害处查到疥虫可以确诊。局部治疗原则为杀虫,止痒,处理并发症。

我国作为传统中医药大国,治疗疥疮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年来传统的中医公开了多种配方,治疗疥疮的中药配方均各不相同,治疗效果也不尽相同,各有特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治疗疥疮的外用药方,由以下药材按质量配比制成:

白矾30-40克、白芷20-30克、吴茱萸25-30克、黄莲根15-20克、茶油30-35克;

将上述药材研成细末,然后用茶油煎,待冷却后即可。

本发明中药药理如下:

白矾

性味:酸涩,寒,有毒;

归经:肺经、脾经、肝经、大肠经、膀胱经;

功能主治:消痰,燥湿,止泻,止血,解毒,杀虫。

白芷

性味:辛,温;

归经:入肺经、脾经、胃经;

功能主治:祛风,燥湿,消肿,止痛。

吴茱萸

性味:辛,苦,热,小毒;

归经:肝经、胃经、脾经、大肠经、肾经;

功能主治:温中,止痛,理气,燥湿。

茶油

性味:甘,凉,苦;

归经: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润肠,杀虫。

黄莲根

性味:苦,寒;

归经: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

功用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本发明通过各组份的合理配伍,可以有效治疗、缓解疥疮,有效率90%,一周为一个疗程,1-2个疗程可以治愈。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白矾30克、白芷25克、吴茱萸25克、黄莲根15克、茶油30克;

将上述药材研成细末,然后用茶油煎,待冷却后即可。

典型病例:

1张某,男16岁,学生,患疥疮,使用该中药三天后,疼痛红肿明显减轻,继续使用一周后,治愈。

2肖某,男21岁,学生,患疥疮,使用眼药水一天后,疼痛红肿明显减轻,继续使用一周后,治愈。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疥疮的外用药方,由以下药材按质量配比制成:白矾30‑40克、白芷20‑30克、吴茱萸25‑30克、黄莲根15‑20克、茶油30‑35克;将上述药材研成细末,然后用茶油煎,待冷却后即可。本发明通过各组份的合理配伍,可以有效治疗、缓解疥疮,有效率90%,一周为一个疗程,1‑2个疗程可以治愈。

技术研发人员:刘跃奇;李春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省台江县乡土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1.17
技术公布日:2019.05.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