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风心病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29560发布日期:2019-07-10 10:09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一种中药,特别涉及一种治疗风心病的中药。



背景技术:

风心病指由风湿性心脏炎后引起的慢性心脏瓣膜病变,其实质系指风湿性

心脏炎在心脏辩膜上留下疤痕所造成的后遗症,使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辫膜受累情况以

二尖辫及主动脉瓣最为常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方便、效果明显的治疗风心病的中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风心病的中药,它是由以下重量克数的原

料制成:青皮8-12克,白芍10-14克,制半夏7-11克,川芎7-11克,茯苓28-32克,干姜7-11克,丹参13-17克,香附10-14克,赤芍7-11克,五味子7-11克,甘草4-8克。

优选的是所述的中药由如下重量克数的原料制成:青皮10克,白芍12克,制半夏

9克,川芎9克,茯苓30克,干姜9克,丹参15克,香附12克,赤芍9克,五味子9克,甘草6克。

本发明中各原料药的药性如下:

青皮:疏肝破气,散结消痰。治胸胁胃脘疼痛,疝气,食积,乳肿,乳核,久疟癖块。

白芍: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制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治咳喘痰多,呕吐反胃,胸脘痞满头痛眩晕,夜卧不安,瘿瘤痰核,痈疽肿毒。

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癥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茯苓: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逆,恶阻,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等症。

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温消痰。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泻泄,肢冷脉微,痰饮喘咳。

丹参:活血祛瘀,养血安神,凉血消肿。治瘀血头、胸、胁、腹疼痛,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瘀滞腹痛,关节痹痛,跌打瘀肿,温病心烦,血虚心悸,疮疡肿毒,丹疹疥癣。

香附:理气解郁,调经止痛。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脘腹胀痛,消化不良,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寒疝腹痛,乳房胀痛。

赤芍:止痛,凉血,消肿。治瘀滞经闭,疝瘕积聚,腹痛,胁痛,衄血,血痢,肠风下血,目赤,痈肿。

五味子:敛肺,滋肾,生津,收汗,涩精。治肺虚喘咳,口干作渴,自汗,盗汗,劳伤羸瘦,梦遗滑精,久泻久痢。

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治疗风心病的中药:青皮8克,白芍10克,制半夏7克,川芎7克,茯苓28克,干姜7克,丹参13克,香附10克,赤芍7克,五味子7克,甘草4克。

实施例2、一种治疗风心病的中药:青皮10克,白芍12克,制半夏9克,川芎9克,茯苓30克,干姜9克,丹参15克,香附12克,赤芍9克,五味子9克,甘草6克。

实施例3、一种治疗风心病的中药:青皮12克,白芍14克,制半夏11克,川芎11克,茯苓32克,干姜11克,丹参17克,香附14克,赤芍11克,五味子11克,甘草8克。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风心病的中药,所述配方是按以下重量组成:青皮8‑12克,白芍10‑14克,制半夏7‑11克,川芎7‑11克,茯苓28‑32克,干姜7‑11克,丹参13‑17克,香附10‑14克,赤芍7‑11克,五味子7‑11克,甘草4‑8克。

技术研发人员:宋春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宋春玲
技术研发日:2017.12.29
技术公布日:2019.07.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