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房隔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02124发布日期:2018-07-24 20:22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疗手术辅助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前房隔离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临床上广泛应用的白内障手术方式主要是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超声乳化晶体核时对角膜内皮细胞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使白内障治愈率低,给病人带来更大的痛苦。过去医生用空气或平衡盐液来维持前房手术空间,但是其对角膜内皮的保护作用很弱。

目前在进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之前需要了解患者的角膜内皮细胞情况,如果角膜内皮密度低则不能进行该手术,使患者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地治疗。后来,粘弹剂成为超声乳化术中理想的辅助剂,虽然粘弹剂是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中较理想的辅助剂,但也对患者角膜及其相邻组织带来很多不良反应。例如,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清理不干净、自身成分及分子结构等原因也会导致角膜内皮保护不足而损伤角膜等。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前房隔离装置,其用于辅助白内障手术,具有通过性好、手术操作简单、手术创口小、降低手术风险、不会损伤角膜的优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前房隔离装置,包括球囊、推送杆、t接头、导丝、导丝手柄和充气接头,所述球囊和推送杆一体成型,所述推送杆为中空结构,所述推送杆一端与所述t接头的第一接口连接,所述推送杆另一端相对所述球囊边缘突出,与所述t接头第一接口相对的t接头第二接口接连有所述导丝手柄,所述导丝贯穿于所述推送杆内,所述导丝的一端与所述导丝手柄连接,所述t接头中间的第三接头与所述充气接头连接。其中,导丝的主要作用一方面在于方便医生手术操作,另一方面利于球囊的固定。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球囊直径为8~9mm,所述球囊充气后的厚度为0.5~1.5mm。球囊充气后的厚度优选为1mm。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球囊的侧面为弧形,优选半圆形。由此,给手术区预留更多的空间。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推送杆经过所述球囊的中心。由此,便于准确调节球囊的位置。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导丝手柄和所述t接头上设有相对应的标记;更进一步地,所述导丝手柄和所述t接头上分别设有两条线段,所述两条线段相互平行且位于同一平面上。由此,通过标记可以指示球囊的打开方向,便于及时通过导丝手柄调节球囊的位置。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球囊以所述推送杆为轴折叠在一起。由此,当球囊折叠在一起时,便于从更小的手术创口通过,降低手术风险。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导丝和推送杆之间设有间隙。由此,气体或液体经间隙达到球囊,以膨胀球囊至适合手术的状态。其中,导丝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导丝中空,且所述导丝上设有多个小孔。由此,通过小孔可以提高球囊通气与放气的效率,缩短手术时间。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技术:
的前房隔离装置中推送杆与球囊为一体式中空结构,内部有导丝,方便球囊固定,球囊最终以推送杆为轴折叠,导丝手柄可以及时调节球囊的打开位置,充气接头可以方便地调节球囊的充气状态,使手术过程中通过性好、手术操作简单、手术创口小、降低手术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前房隔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前房隔离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球囊折叠状态的剖视图;

其中,1、球囊,2、推送杆,3、t接头,4、导丝,5、导丝手柄,6、充气接头,7、线段。

具体实施方式

球囊导管是一种特殊的精密医用导管,主要广泛用于血管治疗和体腔的扩张,但是目前的球囊形状还不能满足临床上要求。基于临床需求,本申请的发明人设想将球囊放置在前房中并贴合角膜内皮细胞,同时,预留足够手术操作空间,使该球囊导管能够有效保护角膜内皮细胞。

本申请中的球囊直径为8~9mm,吹胀后的厚度为1mm左右,能够贴合角膜内皮,前房隔离装置中的推送杆与球囊为一体式中空结构,且内部设有导丝,推送杆侧面设有一个单向阀,方便球囊充放气;球囊最终以推送杆为轴折叠,以减小手术创口,采用本申请的前房隔离装置能够有效保护角膜内皮细胞,显著提高手术适用范围、安全性和治愈率。

为更好的说明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前房隔离装置,包括球囊1、推送杆2、t接头3、导丝4、导丝手柄5和充气接头6,球囊1和推送杆2一体成型,推送杆2为中空结构,推送杆2一端与t接头3的第一接口连接,推送杆2另一端相对球囊1边缘突出,与t接头3第一接口相对的t接头3第二接口接连有导丝手柄4,导丝4贯穿于推送杆2内,导丝4的一端与导丝手柄5连接,t接头3中间的第三接头与充气接头6连接;

球囊1的侧面为弧形,优选半圆形;球囊1直径为8~9mm,球囊1充气后的厚度为0.5~1.5mm,这样,在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时,不仅能够给手术留存足够的空间,也能很好的保护角膜内皮细胞;球囊1与推送杆2为一体成型,构成前房隔离装置的膨胀结构;球囊1在非工作状态时处于折叠状态(如图3所示);工作状态下达到额定压力后膨胀到标称尺寸;球囊1以所述推送杆2为轴折叠在一起,推送杆2经过球囊1的中心;本申请的球囊1透明度达到90%,医生能够清楚观察手术操作过程;并且球囊1充放气效果好,方便医生手术操作;

导丝手柄5和t接头上3分别设有两条线段7,两条线段相互平行且位于同一平面上,导丝4和推送杆2之间设有间隙,导丝4中空,且导丝4上设有多个小孔(图中未示出),导丝4采用医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本申请的前房隔离装置具体使用步骤如下:

(1)在患者眼角膜边缘开1-2mm的切口,通过推送杆将球囊从切口推送入前房中;

(2)转动推送杆,导丝手柄标识朝上,使用注射器通过充气接头充气,使球囊扩张,球囊半球面贴合眼角膜内皮细胞层;

(3)导丝顶端突出部分插入对应的部分角膜,最终使球囊固定,方便医生手术;

(4)手术完成后,使用注射器将球囊放气,取出导丝,抽出球囊。

最后所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前房隔离装置,包括球囊、推送杆、T接头、导丝、导丝手柄和充气接头,球囊和推送杆一体成型,推送杆为中空结构,推送杆一端与T接头的第一接口连接,推送杆另一端相对球囊边缘突出,与T接头第一接口相对的T接头第二接口接连有导丝手柄,导丝贯穿于推送杆内,导丝的一端与导丝手柄连接,T接头中间的第三接头与充气接头连接。本申请的前房隔离装置中推送杆与球囊为一体式中空结构,内部有导丝,方便球囊固定,球囊最终以推送杆为轴折叠,导丝手柄可以及时调节球囊的打开位置,充气接头可以方便地调节球囊的充气状态,使手术过程中通过性好、手术操作简单、手术创口小、降低手术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然;曾晨光;李少军;郑亚新;李锐聪;郭少成;杨习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锐澄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3.07
技术公布日:2018.07.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