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痔漏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73196发布日期:2018-08-28 22:41阅读:127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痔漏的中药,属于中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肛瘘即肛门直肠瘘,是发生在肛门直肠周围的脓肿溃破或切口引流的后遗病变。肛瘘是肛周脓肿的进一步表现,属同一个疾病的不同阶段。传统医学认为,凡孔窍内生瘘,脓水淋漓不止,久不收口,称为瘘。病发于肛门的,称为痔漏或肛瘘。痔漏的发病人群多在20-40岁的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目前痔漏治疗的常用方法仍然是手术,但是,患者术后易发生出血、疼痛、肿胀、感染及假性愈合等并发症。发明人的临床和实践经验得出,中药治疗痔漏具有良好效果且无毒副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且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的防治痔漏的中药。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根据中医理论及中药的性味归经和配伍理论,采用茯苓,丹皮,桂枝,白芍,干姜,甘草,赤石脂,升麻按照一定的配伍要求,经过加工制成。

一种治疗痔漏的中药,由下列各味药材为原料制备的,其组份为:茯苓9-15份,丹皮1-3份,桂枝9-15份,白芍12-18份,干姜6-12份,甘草6-12份,赤石脂9-15份,升麻1-3份。

本发明中药原料药的最佳重量份为:茯苓9份,丹皮3份,桂枝9份,白芍12份,干姜6份,甘草6份,赤石脂9份,升麻3份。

本发明中药的药理作用如下:

茯苓:为多孔菌科卧孔属真菌茯苓的菌核。性平,味甘淡。主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健脾和胃,心悸不安。(《中药大辞典》2152-2155页,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二版,2006)。

牡丹皮:为芍药科芍药属牡丹的根皮。性微寒,味苦、辛。归心、肝、肾经。主治温热病热入血分,发斑,吐衄,热病后期热伏阴分发热,骨蒸潮热,血滞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风湿热痹。(《中药大辞典》1576-1579页,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二版,2006)。

桂枝:为樟科樟属植物肉桂的嫩枝。性温,味辛、苷。归膀胱、心、肺经。主治风寒表证,寒湿痹痛,四肢厥冷,经闭痛经,胸痹,心悸,痰饮,小便不利。(《中药大辞典》2521-2524页,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二版,2006)。

白芍:为芍药科芍药属植物芍药(栽培种)及毛果芍药的根。性微寒,味苦、酸。养血和营、缓急止痛、敛阴平肝。主治血虚寒热、头痛眩晕、自汗盗汗。(《中药大辞典》946-949页,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二版,2006)。

干姜:为姜科姜属植物姜根茎的干燥品。性热,味辛。归脾、胃、心、肺经。主治脘腹冷痛,呕吐,泄泻,亡阳厥逆,寒湿痹痛,寒饮喘咳。(《中药大辞典》98-101页,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二版,2006)。

甘草:为豆科甘草属植物甘草、光果甘草、胀果甘草的根及根茎。性平,味甘。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主治脾胃虚弱,倦怠少食。(《中药大辞典》788-793页,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二版,2006)。

赤石脂:为硅酸盐类多水高岭石族矿石多水高岭石与氧化物类赤铁矿或含氢氧化物类褐铁矿共同组成的细分散多矿物集合体。主治久泻久痢,脱肛,崩漏,带下,遗精,疮疡久溃不敛,湿疹,外伤出血。(《中药大辞典》1444-1445页,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二版,2006)。

升麻:为毛茛科升麻属植物大三叶升麻、兴安升麻和升麻的根茎。性微寒,味辛、甘。归肺、脾、大肠、胃经。主治外感风热,头痛寒热,咽痛,斑疹,麻疹透发不畅,时疫火毒,口疮,痈肿疮毒,中气下陷,脾虚泄泻,脱肛,内脏下垂,妇女带下,崩中。(《中药大辞典》621-625页,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二版,2006)。

配方中,茯苓和丹皮,泻热除湿;桂枝,白芍和调和营卫;干姜,甘草,除寒湿痹痛;赤石脂,升麻,止痔血。

中医认为痔漏者,手太阳之病也。手太阳病则丙火下陷,不上升而化寒水,是以小肠有热。五脏六腑,病则传其所胜,以丙火而化庚金,是以移热于大肠。魄门处大肠之末,丙火传金,陷于至下之地,是以痔生于肛也。此病一成,凡遇中气寒郁,则火陷而痔发。经血陷流,习为熟路,岁久年深,时常滴漏,则为漏病。本方基于以上病机,以清热除湿为主,标本兼治。根据中医理论组方,按照一定的重量配比配制而成。经过临床实践发现,本发明对痔漏具有独特的疗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下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对本发明没有限制。

实施例1:

一种治疗痔漏的中药,由下列各味药材为原料制备的,其组份为:茯苓9份,丹皮3份,桂枝9份,白芍12份,干姜6份,甘草6份,赤石脂9份,升麻3份。

实施例2:

一种治疗痔漏的中药,由下列各味药材为原料制备的,其组份为:茯苓15份,丹皮5份,桂枝15份,白芍18份,干姜12份,甘草12份,赤石脂15份,升麻5份制成。

本发明中药于2014年至2017年临床观察40例痔漏患者,临床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4例患者中,年龄20-70岁,男性27例,女性13例,发病平均时间6个月-3年。

2、治疗方法

2.1处方:茯苓9份,丹皮3份,桂枝9份,白芍12份,干姜6份,甘草6份,赤石脂9份,升麻3份。

2.2制备及使用方法:上述药物按常规工艺制成汤剂,每日1剂,每日2次,1个月为1疗程。

3、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参照按照1975年全国首届肛肠学术会议制定的疗效标准:

⑴痊愈:症状消失,肛瘘愈合

⑵无效:经治疗后肛瘘未愈

3.2结果:40例患者中,痊愈38例(95%),无效2例(5%)。

4、经典病例

4.1马某,男,23岁,经诊断为痔漏伴肿痛、下血。服用本发明药物,治疗1个疗程,痊愈,至今未复发。

4.2王某,女,56岁,经诊断为痔漏伴肿痛、下血。服用本发明药物,每日1剂,1个疗程后,症状有所缓解;继续服用2个疗程,症状消失,痊愈,至今未复发。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中药应用领域,提供一种治疗痔漏的中药。该治疗痔漏的中药,以茯苓,丹皮,桂枝,芍药,干姜,甘草,赤石脂,升麻为原料,按照一定的重量配比混合制成。本发明配制简单,疗效明显,无毒副作用,安全性高,生产成本低,可用于治疗痔漏。

技术研发人员:高健美;龚其海;徐应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遵义医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8.05.04
技术公布日:2018.08.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