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脐带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06918发布日期:2019-02-19 18:24阅读:5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脐带夹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夹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医用脐带夹。



背景技术:

刚出生的婴儿生命比较脆弱,容易受到感染,尤其是脐带部位。临床上新生儿的脐带切断后便形成了创面,这是细菌侵入新生儿体内的一个重要门户,轻者可造成脐炎,重者可造成败血症或死亡,所以脐带的消毒十分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医用脐带夹。本发明结构新颖,能够有效持续的对脐带进行消炎,保障新生儿的脐带不受感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医用脐带夹,包括2个脐带夹板,2个脐带夹板一端通过扭簧连接,脐带夹板内部中空,2个脐带夹板的中部对应向外隆起形成弧状,脐带夹板内设置2个气囊,2个气囊将脐带夹板分为3个舱室分别为第一舱室、第二舱室和第三舱室,第一舱室内内设置压缩气体,第二舱室内设置消毒液体,第三舱室内设置消毒液体,靠近扭簧的气囊的左端设置有导向球,脐带夹板弧状位置的内侧设置有弧状的固定块,固定块朝向圆弧中心的一面设置有弧状的输液通道,输液通道面向圆弧中心一面设置有纱布,输液通道朝向纱布一面设置有若干孔,固定块的中部为空腔结构,固定块的空腔内设置有输液通道与脐带夹板连通的流通管,流通管呈锥形结构且其大开口位于脐带夹板一侧,流通管内设置阻挡板,阻挡板通过弹簧与脐带夹板连接,连接杆通过凸起设置在固定块的空腔内,连接杆与凸起铰连接,连接杆的一端呈弧状穿过输液管道并伸入流通管内与阻挡板连接,连接杆另一端与封堵块连接,封堵块穿过脐带夹板上开的孔深入脐带夹板内部,脐带夹板内位于封堵块的左侧设置限位板,2个脐带夹板的左端相对应的一面均设置有若干引流孔和顶杆,其中1个脐带夹板上的顶杆与另1个脐带夹板上的引流孔相对应,引流孔内设置有密封层,2个脐带夹板的左端相对应的一面还设置围板,2个脐带夹板上的围板闭合后形成扣合通道,扣合通道与输液通道连通。

具体的,所述连接杆穿过输液管道并与输液管道形成滑动密封。

具体的,所述连接杆成弧形,且弧形的隆起与脐带夹板的隆起方向相反。

具体的,所述连接杆与凸起用连接销连接。

具体的,所述封堵块与脐带夹板开的孔能形成滑动密封。

本发明结构新颖,能够有效持续的对脐带进行消炎,保障新生儿的脐带不受感染,减少医疗工作人员的劳动量,并且本发明能持续对新生儿脐带进行消毒,减少换药这一环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医用脐带夹。

图1中:1-脐带夹板、2-扭簧、3-气囊、4-伸缩杆、5-输液通道、6-固定块、7-封堵块、8-连接杆、9-凸起、10-流通管、11-阻挡板、12-弹簧、13-围板、14-引流孔、15-密封层、16-顶杆、17-第一舱室、18-第二舱室、19-第三舱室、20-纱布、21-限位板。

图2为图1的a区放大图。

图2中:13-围板、14-引流孔、15-密封层、16-顶杆。

图3为图1的b区放大图。

图3中:13-围板、14-引流孔、15-密封层、16-顶杆。

图4为图1的c区放大图。

图4中:5-输液通道、6-固定块、8-连接杆、9-凸起、10-流通管、11-阻挡板、12-弹簧、20-纱布。

图5为扣合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中:13-围板、14-引流孔、15-密封层、16-顶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一种医用脐带夹的附图对本装置做详细说明。

一种医用脐带夹,包括2个脐带夹板1,2个脐带夹板1一端通过扭簧2连接,脐带夹板1内部中空,2个脐带夹板1的中部对应向外隆起形成弧状,脐带夹板1内设置2个气囊3,2个气囊3将脐带夹板1分为3个舱室分别为第一舱室17、第二舱室18和第三舱室19,第一舱室内17内设置压缩气体,第二舱室18内设置消毒液体,第三舱室19内设置消毒液体,靠近扭簧2的气囊3的左端设置有导向球4,脐带夹板1弧状位置的内侧设置有弧状的固定块6,固定块6朝向圆弧中心的一面设置有弧状的输液通道5,输液通道5面向圆弧中心一面设置有纱布20,输液通道5朝向纱布20一面设置有若干孔,固定块6的中部为空腔结构,固定块6的空腔内设置有输液通道5与脐带夹板1连通的流通管10,流通管10呈锥形结构且其大开口位于脐带夹板1一侧,流通管10内设置阻挡板11,阻挡板11通过弹簧12与脐带夹板1连接,连接杆8通过凸起9设置在固定块6的空腔内,连接杆8与凸起9铰连接,连接杆8的一端呈弧状穿过输液管道5并伸入流通管10内与阻挡板11连接,连接杆8另一端与封堵块7连接,封堵块7穿过脐带夹板1上开的孔深入脐带夹板1内部,脐带夹板1内位于封堵块7的左侧设置限位板21,2个脐带夹板1的左端相对应的一面均设置有若干引流孔14和顶杆16,其中1个脐带夹板1上的顶杆16与另1个脐带夹板1上的引流孔14相对应,引流孔14内设置有密封层15,2个脐带夹板1的左端相对应的一面还设置围板13,2个脐带夹板1上的围板13闭合后形成扣合通道,扣合通道与输液通道5连通。

所述连接杆8穿过输液管道5并与输液管道5形成滑动密封。

所述连接杆8成弧形,且弧形的隆起与脐带夹板1的隆起方向相反。

所述连接杆8与凸起9用连接销连接。

所述封堵块7与脐带夹板1开的孔能形成滑动密封。

第一舱室17内盛装有压缩气体,第二舱室18内盛装消毒液体,第三舱室19内仓装消毒液体。打开脐带夹板1,将脐带固定于脐带夹板1的弧状位置。此时顶杆16顶开密封层15,消毒液体经引流孔14流入扣合通道13,然后经扣合通道13流入输液通道5内,最后经输液通道开的孔流入纱布20。随着第三舱室19内的消毒液减少,第一舱室17内的压缩气体推动气囊3向第三舱室19方向移动,当气囊3一侧的导向球4碰到封堵块7和限位板21,限位板21阻挡气囊3的移动。封堵块7向固定块6内部方向移动,随着封堵块7的回缩,封堵块7压迫连接杆8,根据杠杆原理连接杆8的另一端向上运动,同时带动阻挡板11向上运动,挤压弹簧,这样第二舱室18内的消毒液体经流通管10流入输液通道5内,然后经输液通道5上开的孔流入纱布20内,纱布5上浸有消毒液后能很好的对脐带进行消毒。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医疗夹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医用脐带夹,包括2个脐带夹板,2个脐带夹板通过扭簧连接,脐带夹板内部中空,2个脐带夹板的中间对应向外隆起形成弧状,1个脐带夹板内设置2个气囊,2个气囊脐带夹板分为3个舱室,靠近扭簧的气囊的左端设置有伸缩杆,脐带夹板弧状位置的内侧设置一层成弧状的固定块,固定块朝向圆弧中心的一面设置输液管道,输液管道上设置纱布,2个脐带夹板的左端相对应的一面均设置有引流孔和顶杆,引流孔内设置密封层,2个脐带夹板的左端相对应的一面还设置围板,围板闭合形成扣合通道,本发明结构新颖,能够有效持续的对脐带进行消炎,保障新生儿的脐带不受感染。

技术研发人员:韦德华;王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韦德华
技术研发日:2018.09.25
技术公布日:2019.0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