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芳香固体的备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852739发布日期:2019-02-12 22:52阅读:41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药芳香固体的备制方法。



背景技术:

用香药制作的香珠,不仅做道人的数珠,还很受女性的喜爱,用来香身或装饰。但是传统方式制作的香珠硬度较低、香味持续性差、香珠颗粒感强,美观度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制做可起到提神醒脑、芳香入脾、清热避暑、通经开窍、静心养神的效果的中药芳香固体的备制方法。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一种中药芳香固体的备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佩兰10份、白豆蔻10份、山奈5份、白芷10份、肉桂10份、石菖蒲10份、丁香5份,按比例打成粉末;b、将苏叶10份、艾叶20份、藿香10份、薄荷15份放入锅中,加入其体积的3倍水,旺火烧开后,文火煎煮5-15分钟;c、将滤液与粉末混合后制得香泥;d、香泥放置8至12小时后,加入蜂蜜7份、冰片1份进行揉捏捶打,至香粉粘性析出;e、在粘性香粉上添加粘粉或糯米粉或树脂粉揉搓成需要形状的固体;f、放置在避光、干燥、透风处阴干;g、在日光下或烘烤房中进一步完全干燥。

所述粘粉中添加有金箔或者银箔。

所述步骤d或e中,添加有精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对薄荷、藿香、艾叶、苏叶进行煎煮,滤液加入香粉的形式进行制作,有效提取其芳香类物质的同时,避免了薄荷、藿香、艾叶、苏叶过大纤维组织在香粉中的加入,导致香珠制作后容易裂开的现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中药芳香固体的备制方法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中药芳香固体的备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佩兰10份、白豆蔻10份、山奈5份、白芷10份、肉桂10份、石菖蒲10份、丁香5份,按比例打成粉末,通常过120目筛即可;b、再将苏叶10份、艾叶20份、藿香10份、薄荷15份放入锅中,加入其体积的3倍水,旺火烧开后,文火煎煮5-15分钟,进行过滤后取其滤液;c、将滤液与粉末混合后制得香泥;d、香泥放置8至12小时后,加入蜂蜜7份、冰片1份进行揉捏捶打,至香粉粘性析出;e、在粘性香粉上添加粘粉揉搓成需要形状的固体,根据需要,可以做成圆珠或椭圆形牌状或随形手把件等饰物;当然根据不同作用对象,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材料,比如用糯米粉替代粘粉,这样可以用于小孩佩带,即使嘴咬也没关系,另外也可以用树脂粉替代粘粉。f、放置在避光、干燥、透风处阴干到一定程度;g、最后拿到强日光下或烘烤房中进一步完全干燥,手捏不碎既可以了,在使用中,随着中药芳香固体的进一步干燥,硬度会进一步提高。

为了延缓香味的释放,可以在粘粉或糯米粉或树脂粉中添加金箔或者银箔。另外,还可以在步骤d或e中,添加精油,进一步延长香味的可持续时间。

使用本发明备制方法制作的中药芳香固体,使用的原料均为天然的香材,完全环保,用于制作手串、项链、挂件等带在身上或者放在汽车、房间等地方,可起到提神醒脑,芳香入脾,清热避暑,扶正祛邪,通经开窍,静心养神的效果。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芳香固体的备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佩兰10份、白豆蔻10份、山奈5份、白芷10份、肉桂10份、石菖蒲10份、丁香5份,按比例打成粉末;b、将苏叶10份、艾叶20份、藿香10份、薄荷15份放入锅中,加入其体积的3倍水,旺火烧开后,文火煎煮5‑15分钟;c、将滤液与粉末混合后制得香泥;d、香泥放置8至12小时后,加入蜂蜜7份、冰片1份进行揉捏捶打,至香粉粘性析出;e、在粘性香粉上添加粘粉或糯米粉或树脂粉揉搓成需要形状的固体;f、放置在避光、干燥、透风处阴干;g、在日光下或烘烤房中进一步完全干燥。采用该备制方法制作的芳香固体,可起到提神醒脑、芳香入脾、清热避暑、通经开窍、静心养神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汤军;陈洁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汤军;陈洁茹
技术研发日:2018.10.17
技术公布日:2019.02.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