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纸尿裤及其分区施胶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92501发布日期:2019-04-03 04:04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一种纸尿裤及其分区施胶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卫生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纸尿裤及其分区施胶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纸尿裤是一次性用品,使用后即可抛弃的产品。现有纸尿裤结构主要由五部分组成,由顶层到底层的顺序排列是:表层、导流层、中间吸收芯层、立体护围和背层。表层所用材料通常是双组分合成纤维热风无纺布、聚丙烯热轧布或纺粘无纺布;导流层主要使用双组分合成纤维热风无纺布;中间吸收芯层由绒毛浆加超强吸收树脂组成;立体护围时带有橡筋的拒水sms;背层主要是pp透气薄膜。五部分通过热熔胶复合在一起,从而制成纸尿裤。

现有技术中,为了能够很好地将各层复合为一体,所以采用了均匀施胶的形式进行加工,然而施胶过多会造成芯体的吸收能力变差,而施胶过少又会导致纸尿裤复合不牢靠。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纸尿裤及其分区施胶制作工艺。

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纸尿裤分区施胶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通过喷胶机对芯体的下面喷胶并与底膜胶粘连接,其中,前腰部区域的喷胶量大于裆部区域的喷胶量;

b).通过喷胶机对芯体的上面喷胶并与亲水无纺布胶粘连接,其中,前腰部区域的喷胶量大于裆部区域的喷胶量;

c).通过喷胶机对亲水无纺布喷胶并与导流层胶粘连接,其中,前腰部区域的喷胶量大于裆部区域的喷胶量;

d).通过喷胶机对前腰部区域的导流层喷胶并与热风无纺布胶粘连接;

e).通过喷胶机对后腰部区域的亲水无纺布和导流层之间、导流层和底膜之间以及底膜和热风无纺布之间喷胶并形成胶粘连接,喷胶量大于裆部区域的喷胶量。

进一步的,前腰部区域和后腰部区域的喷胶量为2~5g/m2,裆部区域的喷胶量为0.5~1.5g/m2

另外,提出了一种纸尿裤的结构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纸尿裤,包括前腰部、后腰部和裆部,所述裆部按由内到外的顺序由导流层、亲水无纺布层、芯体层、底膜层和热风无纺布层组成,各层之间胶粘连接分别形成胶粘层,所述前腰部按由内到外的顺序由亲水无纺布层、导流层、亲水无纺布层、芯体层、底膜层和热风无纺布层组成,各层之间胶粘连接分别形成胶粘层,所述后腰部按由内到外的顺序由亲水无纺布层、导流层、底膜层和热风无纺布层组成,各层之间胶粘连接分别形成胶粘层,所述裆部各胶粘层的厚度小于前腰部各胶粘层的厚度。

进一步的,所述裆部各胶粘层的厚度小于后腰部各胶粘层的厚度。

进一步的,所述裆部的热风无纺布层均匀设有若干贯穿其内外表面的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的直径为0.5~1.5mm。

进一步的,所述裆部的导流层均匀设有若干贯穿其内外表面的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的直径为0.5~1.5mm。

进一步的,所述裆部的亲水无纺布层为网状结构。

有益效果:纸尿裤的前腰区域和后腰区域的施胶量较高,能够更好地防止尿液渗漏;而裆部吸收芯体周边的施胶量较低有利于尿液的导流吸收。本发明主要用于婴儿用品领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纸尿裤的示意图;

图2是纸尿裤裆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纸尿裤前腰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纸尿裤后腰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参考图1,一种纸尿裤分区施胶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通过喷胶机对芯体的下面喷胶并与底膜胶粘连接,其中,前腰部001区域的喷胶量大于裆部003区域的喷胶量;

b).通过喷胶机对芯体的上面喷胶并与亲水无纺布胶粘连接,其中,前腰部001区域的喷胶量大于裆部003区域的喷胶量;

c).通过喷胶机对亲水无纺布喷胶并与导流层胶粘连接,其中,前腰部001区域的喷胶量大于裆部003区域的喷胶量;

d).通过喷胶机对前腰部001区域的导流层喷胶并与热风无纺布胶粘连接;

e).通过喷胶机对后腰部002区域的亲水无纺布和导流层之间、导流层和底膜之间以及底膜和热风无纺布之间喷胶并形成胶粘连接,喷胶量大于裆部003区域的喷胶量。

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进一步优化,前腰部区域和后腰部区域的喷胶量为3.5g/m2,裆部区域的喷胶量为1g/m2

另外,提出了一种纸尿裤的结构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纸尿裤,包括前腰部001、后腰部002和裆部003,所述裆部003,如图2所示,按由内到外的顺序由导流层310、亲水无纺布层320、芯体层330、底膜层340和热风无纺布层350组成,各层之间胶粘连接分别形成胶粘层311,所述前腰部001,如图3所示,按由内到外的顺序由亲水无纺布层100、导流层110、亲水无纺布层120、芯体层130、底膜层140和热风无纺布层150组成,各层之间胶粘连接分别形成胶粘层111,所述后腰部002,如图4所示,按由内到外的顺序由亲水无纺布层210、导流层220、底膜层240和热风无纺布层250组成,各层之间胶粘连接分别形成胶粘层211,所述裆部各胶粘层311的厚度小于前腰部各胶粘层111的厚度。

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裆部各胶粘层311的厚度小于后腰部各胶粘层211的厚度。

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裆部的热风无纺布层均匀设有若干贯穿其内外表面的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直径为1mm。传统的制作方法是先将裆部的热风无纺布层与其它层进行复合,然后对裆部的热风无纺布层进行扎孔。而在本实施例中,先对裆部的热风无纺布层进行了扎孔,形成圆形通孔,然后在裆部的热风无纺布层与其它层进行复合后对圆形通孔再次进行扎孔,防止圆形通孔被胶堵塞。裆部的热风无纺布层的圆形通孔可以保证在对热风无纺布层进行喷胶时,多余的胶可以通过圆形通孔排出,进一步降低裆部的喷胶量,同时,复合后对圆形通孔的再一次扎孔保证了裆部的热风无纺布层的透气性。

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裆部的导流层均匀设有若干贯穿其内外表面的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直径为1mm。传统的制作方法是先将裆部的导流层与其它层进行复合,然后对裆部的导流层进行扎孔。而在本实施例中,先对裆部的导流层进行了扎孔,形成圆形通孔,然后在裆部的导流层与其它层进行复合后对圆形通孔再次进行扎孔,防止圆形通孔被胶堵塞。裆部的导流层的圆形通孔可以保证在对导流层进行喷胶时,多余的胶可以通过圆形通孔排出,进一步降低裆部的喷胶量,同时,复合后对圆形通孔的再一次扎孔保证了裆部的导流层的透气性。

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裆部的亲水无纺布层为网状结构。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纸尿裤及其分区施胶制作工艺。在喷胶机对纸尿裤各层进行喷胶复合时,对纸尿裤前腰部区域和后腰部区域以及裆部区域进行分区喷胶,其前腰部区域和后腰部区域的喷胶量大于裆部区域的喷胶量。本发明的纸尿裤提高了前腰部区域和后腰部区域的施胶量并且降低了裆部的施胶量,使得纸尿裤的裆部更有利于尿液的导流吸收,纸尿裤的前腰部区域和后腰部区域则能够更好地防止尿液渗漏。本发明主要用于婴儿用品领域。

技术研发人员:张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波
技术研发日:2018.12.06
技术公布日:2019.04.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