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制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96075发布日期:2021-07-23 21:10阅读:69来源:国知局
吸收制品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诸如吸收制品的产品通常用于收集和保留包含例如尿液、粪便、月经和/或血液的人体流出物。在使用后这种吸收制品变脏并且需要以卫生的方式进行丢弃。丢弃可包括各种步骤,例如在将变脏的吸收制品放入废物容器之前折叠或卷起变脏的吸收制品。

为了防止变脏的吸收制品摊开或展开以保持身体流出物包含在变脏的吸收制品中并最大程度地减少难闻气味,许多吸收制品具有诸如带状舌片或钩件的紧固机构以将变脏的吸收制品保持在折叠或卷起形态中。但带状舌片和钩会打开,这会导致变脏的吸收制品无法保持折叠或卷起形态。

结果,仍然需要一种改进的产品,例如吸收制品,其可以在弄脏后折叠或卷起并且保持折叠或卷起的形态以用于丢弃弄脏的吸收制品。



技术实现要素:

在各不同实施例中,吸收制品可具有纵向和横向;第一主体裁片,其可以具有第一横向端部边缘和第二横向端部边缘;第一纵向侧边缘和第二纵向侧边缘;在第一纵向侧边缘与第二纵向侧边缘之间在横向上的第一宽度;第二主体裁片,其可以具有第三横向端部边缘和第四横向端部边缘;第三纵向侧边缘和第四纵向侧边缘;在第三纵向侧边缘与第四纵向侧边缘之间在横向上的第二宽度;吸收裁片,其横跨在第一主体裁片和第二主体裁片之间并连接第一主体裁片和第二主体裁片中的每一个,该吸收裁片可具有第五横向端部边缘和第六横向端部边缘;第五纵向侧边缘和第六纵向侧边缘;在第五纵向侧边缘与第六纵向侧边缘之间在横向上的第三宽度,该第三宽度小于第一宽度和第二宽度;顶片层、底片层和位于顶片层与底片层之间的吸收芯;第一附接区域,其将吸收裁片的底片层的第一部分结合到第一主体裁片的第一部分,该第一附接区域具有第一结合区域,该第一结合区域具有第一结合强度;第二附接区域,其将吸收裁片的底片层的第二部分结合到第二主体裁片的第一部分,该第二附接区域具有第二结合区域、第三结合区域和第四结合区域,该第二结合区域具有与第一结合强度相同的第二结合强度,该第三结合区域具有第三结合强度,该第四结合区域具有与第三结合强度相同的第四结合强度,其中第三结合强度和第四结合强度均大于第一结合强度和第二结合强度。

在各不同实施例中,第一主体裁片在第一纵向侧接缝和第二纵向侧接缝处结合到第二主体裁片。在各不同实施例中,第一纵向侧接缝和第二纵向侧接缝中的每一个都是易破裂的。

在各不同实施例中,使用粘合剂将吸收裁片的第一部分结合到第一主体裁片的第一部分,并将吸收裁片的第二部分结合到第二主体裁片的第一部分。在各不同实施例中,在第一结合区域、第二结合区域、第三结合区域和第四结合区域的每一个中使用相同的粘合剂。在各不同实施例中,在第一结合区域和第二结合区域的每一个中存在的粘合剂的量为0gsm至3gsm。在各不同实施例中,存在于第三结合区域和第四结合区域的每一个中的粘合剂的量为5gsm至10gsm。

在各不同实施例中,在第一结合区域和第二结合区域的每一个中使用第一粘合剂,并且在第三结合区域和第四结合区域的每一个中使用第二粘合剂,其中第二粘合剂不同于第一粘合剂。

在各不同实施例中,第二附接区域还包括无粘合剂区域。

在各不同实施例中,吸收裁片的第三宽度小于第一主体裁片的第一宽度的60%并且小于第二主体裁片的第二宽度的60%。

在各不同实施例中,第三结合区域具有第四宽度,该第四宽度是吸收裁片的第三宽度的至少10%,并且其中第四结合区域具有第五宽度,该第五宽度是吸收裁片的第三宽度的至少10%。

在各不同实施例中,无粘合剂区域具有第六宽度,该第六宽度是吸收裁片的第三宽度的至少10%。

附图说明

图1是处于穿戴形态的吸收制品的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2是吸收制品处于打开、拉伸和平放形态的实施例的俯视平面图。

图3是图2沿线3-3截取的吸收制品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4是吸收制品处于打开、拉伸和平放形态的实施例的仰视平面图

图5是吸收制品处于打开,拉伸和平放构造的实施例的底部平面图。

图6是吸收制品处于卷起形态的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7是吸收制品处于丢弃形态的实施例的透视图。

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重复使用附图标记旨在表示本文的相同或相似的特征或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大体涉及由三个裁片形成的吸收制品。吸收性物品可以具有第一主体裁片、第二主体裁片以及横跨在第一主体裁片与第二主体裁片之间并连接第一主体裁片和第二主体裁片的吸收裁片。吸收裁片的宽度比第一主体裁片和第二主体裁片中的每一个窄,并且吸收裁片在附接区域中结合至第一主体裁片和/或第二主体裁片中的至少一个,该附接区域具有至少一个具有第一结合强度的结合区域和至少两个具有第二结合强度的结合区域,该第二结合强度大于第一结合强度。在穿戴者使用吸收制品之后,在附接区域内,吸收裁片的以较弱的结合强度结合至主体裁片的那部分可以与主体裁片分开。当吸收制品被放置成卷起形态并且形成主体裁片的材料的已经从吸收裁片上分开的那部分在卷起的吸收制品上翻转时,吸收制品可以从穿戴形态造重新构造为丢弃形态。

定义:

如本文所用,术语“吸收制品”在本文中是指这样的制品:其可以紧贴或接近穿戴者的身体(即与身体邻接)放置,以吸收和包含从身体排放的各种液态、固态和半固态流出物。如本文所描述的此类吸收制品旨在过了有限使用期后丢弃,而非洗涤或以其他方式恢复以进行重复使用。应当理解,本文适用于各种一次性吸收制品,包括但不限于尿布、训练裤、青年裤、游泳裤和失禁裤。

如本文所用,术语“气流成网”在本文中是指通过气流成网工艺制造的网。在气流成网工艺中,将具有范围为约3毫米至约52毫米的典型长度的小纤维束分开并夹带在气源中,然后通常借助于真空源沉积到成形丝网上。然后将随机沉积的纤维用例如热空气来激活粘结剂组分或胶乳粘合剂而结合到彼此。气流成网在例如授予laursen等人的美国专利4,640,810中提出,所述专利全文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中以用于所有目的。

如本文所用,术语“结合的”在本文中是指两个元件的接合、粘附、连接或附接等。当它们彼此直接或间接地接合、粘附、连接、附接等时,诸如当结合到中间元件时,两个元件将被认为结合在一起。结合可通过例如粘合剂、压力结合、热结合、超声波结合、拼接、缝合和/或焊接进行。

如本文所用,术语“结合梳理网”在本文中是指由短纤维制成的网,这些短纤维穿过精梳或梳理单元输送,所述单元将短纤维分开或断开并沿机器方向对齐,从而形成大体沿机器方向取向的纤维非织造网。该材料可以通过这样的方法结合在一起,所述方法可包括点结合、穿透空气结合、超声波结合、粘合剂结合等。

如本文所用,术语“共成形”在本文中是指包括热塑性纤维和第二非热塑性材料的混合物或稳定化基质的复合材料。例如,共成形材料可通过这样的工艺制成,其中所述将至少一个熔喷模头布置在斜槽附近,通过该斜槽在形成网的同时向网添加其他材料。这样的其他材料可包括但不限于纤维有机材料,诸如木质或非木质纸浆,诸如棉、人造丝、再生纸、浆绒毛,以及超吸收性颗粒、无机吸收材料和/或有机吸收材料、经丢弃的聚合物短纤维等。这样的共成形材料的一些示例在授予anderson等人的美国专利4,100,324、授予lau的美国专利4,818,464、授予everhart等人的美国专利5,284,703和授予georger等人的美国专利5,350,624中有所公开,这些专利中的每一份均全文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以用于所有目的。

如本文所用,术语“复合纤维”在本文是指从分开的挤出机挤出的至少两个聚合物来源形成并纺在一起以形成一根纤维的纤维。复合纤维有时也称为双组分纤维或多组分纤维。聚合物布置在跨复合纤维横截面的基本上恒定定位的不同区中,并沿着复合纤维的长度连续地延伸。这样的复合纤维的构型例如可以为皮/芯布置,其中所述一种聚合物被另一种聚合物围绕,或可以为并排布置、饼式布置或“海中岛”布置。复合纤维由授予kaneko等人的美国专利5,108,820、授予krueger等人的美国专利4,795,668、授予marcher等人的美国专利5,540,992、授予strack等人的美国专利5,336,552、授予shawver等人的美国专利5,425,987和授予pike等人的美国专利5,382,400进行了教导,每份专利全文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以用于所有目的。对于双组分纤维来说,聚合物可以以75/25、50/50、25/75的比率或任何其它期望的比率存在。另外,诸如加工助剂的聚合物添加剂可包括在每个区中。

如本文所用,术语“膜”是指使用挤出和/或成形工艺例如流延膜或吹塑膜挤出工艺制成的热塑性膜。该术语包括构成液体转移膜的孔膜、狭缝膜和其它多孔膜,以及不转移流体的膜例如但不限于阻挡膜、填充膜、透气膜和取向膜。

如本文所用,术语“亲水的”是指具有等于或小于90°的水接触角的表面。

如本文所用,术语“疏水的”是指具有排斥流体性质的表面,其中水接触角为等于或大于90°。

如本文所用,术语“液体不可渗透的”是指其中液体的身体流出物例如尿液,在通常的使用条件下,在液体接触点沿大体上垂直于层或层压体的平面的方向上,不会通过该层或层压体的层或多层层压体。

如本文所用,术语“液体可渗透的”在本文中是指不是液体不可渗透的任何材料。

如本文所用,术语“机器方向(md)”是指织物在其被制造的方向上的长度,而不是“横跨机器方向(cd)”,所述横跨机器方向是指织物在大体上垂直于机器方向的方向上的宽度。

如本文所用,术语“熔喷网”在本文中是指通过这样的工艺形成的非织造网,在该工艺中将熔融的热塑性材料通过多个细的、通常为圆形的模头毛细管作为熔融纤维挤出到会聚的高速气体(例如空气)流中,空气流使熔融热塑性材料的纤维变细,以减小其直径,所述直径可以是微纤维直径。之后,熔融的纤维由高速气体流携带并沉积在收集表面上以形成随机分散的熔融纤维的网。这样的工艺例如在授予buten等人的美国专利3,849,241中有所公开,所述专利全文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以用于所有目的。一般来讲,熔喷网可以是基本上连续的或不连续的、直径通常小于10微米的并在沉积到收集表面上时通常发粘的微纤维。

如本文所用,术语“非织造织物”或“非织造网”在本文是指具有成夹层的但不是以可识别方式的(如在针织织物中)各纤维或线的结构的网。非织造织物或网已由许多工艺形成,例如熔喷工艺、纺粘工艺、空气穿透粘结梳理网(也称为bcw和tabcw)工艺等。非织造网的基重通常可以例如约5gsm、10gsm或20gsm至约120gsm、125gsm或150gsm变化。

如本文所用,术语“纺粘网”在本文中是指包含小直径的基本上连续的纤维的网。所述纤维通过以下方式形成:将熔融的热塑性材料从多个细的、通常为圆形的且具有挤出纤维直径的喷丝头的毛细管挤出,然后通过例如引出拉伸(eductivedrawing)和/或其它熟知的纺粘机制迅速变细。纺粘网的制备例如在授予appel等人的美国专利号4,340,563、授予dorschner等人的美国专利3,692,618、授予matsuki等人的美国专利3,802,817、授予kinney的美国专利3,338,992、授予kinney的美国专利3,341,394、授予hartman的美国专利3,502,763、授予levy的美国专利3,502,538、授予dobo等人的美国专利3,542,615和授予pike等人的美国专利5,382,400中描述和示出,这些专利全文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以用于所有目的。纺粘纤维在沉积到收集表面上时通常是不发粘的。纺粘纤维有时可具有小于约40微米的直径,并通常介于约5至约20微米之间。

如本文所用,术语“超吸收聚合物”、“超吸收剂”或“sap”应可互换地使用,并且应指可吸收并保持相对于其自身质量极大量的液体的聚合物。吸水聚合物被归类为可交联的水凝胶,其通过氢键和与水分子的其它极性力吸收水溶液。sap吸收水的能力部分地基于电离度(水溶液离子浓度的系数)和具有水亲和力的sap功能性极性基团。sap通常由在存在引发剂的情况下丙烯酸与氢氧化钠共混的聚合化制成,以形成聚丙烯酸钠盐(有时称为聚丙烯酸钠)。其它材料也用来制备超吸收聚合物,例如聚丙烯酰胺共聚物、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交联羧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共聚物、交联聚氧化乙烯以及聚丙烯腈的淀粉接枝共聚物。sap可以以颗粒或纤维形式存在于吸收制品中或者作为涂层或另一材料或纤维。

吸收制品:

本文大体上涉及由三个裁片形成的吸收制品。吸收制品可以具有第一主体裁片、第二主体裁片以及横跨在第一主体裁片与第二主体裁片之间并连接第一主体裁片和第二主体裁片的吸收裁片。吸收裁片的宽度比第一主体裁片和第二主体裁片中的每一个窄,并且吸收裁片在附接区域中结合至第一主体裁片和/或第二主体裁片中的至少一个,该附接区域具有至少一个具有第一结合强度的结合区域和至少两个具有第二结合强度的结合区域,该第二结合强度大于第一结合强度。在穿戴者使用吸收制品之后,在附接区域内,吸收裁片的以较弱的结合强度结合至主体裁片的部分可以与主体裁片分开。当吸收制品被放置成卷起形态并且形成主体裁片的材料的已经从吸收裁片上分开的那部分在卷起的吸收制品上翻转时,吸收制品可以从穿戴形态造重新构造为丢弃形态。

参考图1和图2,图1提供了处于穿戴形态的吸收制品10的正视图的图示,并且图2提供了处于打开、拉伸和平放的形态的图1的吸收制品10的俯视平面图的图示。吸收制品10可具有纵向(l)和横向(t)。吸收制品10可以由三个裁片形成。吸收制品10可具有第一主体裁片20和第二主体裁片30,该第二主体裁片30在纵向(l)上与第一主体裁片20分开并且间隔开。吸收裁片40可以横跨在第一主体裁片20与第二主体裁片30之间并且连接第一主体裁片20和第二主体裁片30中的每一个。在穿戴形态中,第一主体裁片20和第二主体裁片30可以在一对纵向侧接缝12和14处彼此结合。侧接缝12和14可通过机械手段形成,例如通过施加超声能、压力能或热能或它们的组合。在各不同实施例中,侧接缝12和14是易破裂的,使得它们在将吸收制品10的形态从穿戴形态改变为丢弃形态的过程中可以容易地被撕开。

吸收制品10的穿戴形态提供了腰部开口16和一对腿部开口18。在穿戴形态中,主体裁片20或30中的一个可以穿在穿戴者身体的前部区域,而主体裁片20或30中的另一个可以穿在穿戴者身体的后部区域,并且吸收裁片40可以定位在穿戴者的两腿之间,以捕获来自吸收制品10的穿戴者的身体流出物。在使用吸收性物品10之后,穿戴者可以将吸收裁片40的一部分与主体裁片20或30中的一个至少部分地分开,以在吸收裁片40和形成主体裁片20或30的材料之间分别形成袋100。穿戴者可以例如通过将吸收性制品10折叠或卷起成比未折叠或未展开的吸收制品10更小的尺寸形态来重新构造吸收制品10,并且形成袋100的主体裁片材料可以在重新构造的吸收制品10上翻转,以将吸收制品10置于丢弃形态。

主体裁片:

第一主体裁片20可具有第一横向端部边缘22和在纵向(l)上与第一横向端部边缘22间隔开的第二横向端部边缘24。第一主体裁片20还可以具有第一纵向侧边缘26和在横向(t)上与第一纵向侧边缘26间隔开的第二纵向侧边缘28。纵向侧边缘26和28中的每一个在第一横向端部边缘22与第二横向端部边缘24之间延伸并连接第一横向端部边缘22和第二横向端部边缘24。第一主体裁片20可具有定义为第一纵向侧边缘26和第二纵向侧边缘28之间的距离的横向宽度w1。

第二主体裁片30可具有第一横向端部边缘32和在纵向(l)上与第一横向端部边缘32间隔开的第二横向端部边缘34。第二主体裁片30还可具有第一纵向侧边缘36和在横向(t)上与第一纵向侧边缘36间隔开的第二纵向侧边缘38。纵向侧边缘36和38中的每一个在第一横向端部边缘32与第二横向端部边缘34之间延伸并连接第一横向端部边缘32和第二横向端部边缘34。第二主体裁片30可具有定义为第一纵向侧边缘36与第二纵向侧边缘38之间的距离的横向宽度w2。在各不同实施例中,第一主体裁片20的宽度w1与第二主体裁片30的宽度w2相同。在各不同实施例中,第一主体裁片20的宽度w1大于第二主体裁片30的宽度w2。在各不同实施例中,第一主体裁片20的宽度w1小于第二主体裁片30的宽度w2。

如每个附图所示,第一主体裁片20和第二主体裁片30可各自具有长度l1和l2,该长度l1和l2在纵向(l)上分别从它们各自的第二横向端部边缘24和34延伸至形成第一主体裁片20和第二主体裁片30中的每一个的材料中的折叠,例如第一主体裁片中的折叠70和第二主体裁片30中的折叠72。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形成第一主体裁片20和第二主体裁片30中的每一个的每种材料的第一横向端部边缘22和32分别在纵向方向(l)上定位于折叠70、72与第一主体裁片20和第二主体裁片30的每一个的第二横向端部边缘24和34之间。在各不同实施例中,不需要折叠形成第一主体裁片20和第二主体裁片30中的每一个的材料,因此,第一主体裁片20和第二主体裁片30中的每一个将具有纵向(l)长度l1和l2,它们分别从第二横向端部边缘24和34分别延伸到第一横向端部边缘22和32中的每一个。

第一主体裁片20和第二主体裁片30中的每一个通常是至少部分地弹性化的材料。第一主体裁片20和第二主体裁片30中的每一个通常可以包括多个材料层,其中一个或多个弹性元件60被夹在各层之间。图3示出了沿线3-3截取的图2的吸收制品10的一部分的横截面视图的实施例。如在图3所示,主体裁片例如第二主体裁片30可以由多层形成。例如,如图所示,第二主体裁片30可具有提供面向衣服表面64的面向衣服层62和提供面向吸收裁片表面68的面向吸收裁片层66。虽然在图3中仅示出了第二主体裁片30,但是第一主体裁片20可以类似地构造成具有提供面向衣服表面64的面向衣服层62和提供面向吸收裁片表面68的面向吸收裁片层66。

在各不同实施例中,第一主体裁片20和第二主体裁片30中的每一个的面向衣服层可以由任何合适的纤维非织造纤网形成。例如,在各不同实施例中,第一主体裁片20和第二主体裁片30中的每一个的面向衣服层可以由非织造纤网,例如短纤维纤网和更连续的纤维或长丝纤维纤网形成,诸如在熔喷纤网或纺粘纤网中发现的。通过空气结合的梳理短纤维纤网也可以适合于第一主体裁片20和第二主体裁片30中的每一个的面向衣服层,因为可以使用诸如双组分纤维之类的纤维,其中包括用于护层的聚乙烯基聚合物,以提供更柔软的感觉和手感,而双组分纤维的芯可以由诸如聚丙烯和聚酯的聚合物制成,以提供其它性能例如刚性和压缩回弹性。在各不同实施例中,第一主体裁片20和第二主体裁片30中的每一个的面向吸收裁片层可以由与第一主体裁片20和第二主体裁片30中的每一个的面向衣服层相同的材料制成。在各不同实施例中,面向吸收裁片层可以由纺粘网或纺粘网和熔喷网的组合制成,其通常由基于聚丙烯的聚合物制成。在各不同实施例中,第一主体裁片20和第二主体裁30中的每一个的基重可为约10gsm或15gsm至约35gsm、50gsm或100gsm。

弹性元件60可以定位在面向衣服层62与面向吸收裁片层66之间。尽管在图中被示为弹性股线,但是弹性元件60可以是弹性股线、弹性带、弹性片或弹性膜。弹性元件60可以具有氨纶、天然或合成橡胶、热塑性弹性材料或热活化弹性材料。在各不同实施例中,弹性元件60可以是能够伸长至少约50%的任何弹性材料,并且在各不同实施例中能够伸长至少350%,且在伸长后能够恢复至其原始长度的至少约250%,并且在各不同实施例中能够恢复至其原始长度的至少约150%。

作为吸收制品10的第三裁片,吸收裁片40可以横跨在第一主体裁片20与第二主体裁片30之间并连接第一主体裁片20和第二主体裁片30。吸收裁片40可具有第一横向端部边缘42和在纵向(l)上与第一横向端部边缘42间隔开的第二横向端部边缘44。吸收裁片40还可以具有第一纵向侧边缘46和在横向(t)上与第一纵向侧边缘46间隔开的第二纵向侧边缘48。纵向侧边缘46和48中的每一个在第一横向端部边缘42与第二横向端部边缘44之间延伸并连接第一横向端部边缘42和第二横向端部边缘44。吸收裁片40可具有定义为第一纵向侧边缘46与第二纵向侧边缘48之间的距离的横向宽度w3。在各不同实施例中,吸收裁片40的宽度w3小于第一主体裁片20的宽度w1和第二主体裁片30的宽度w2中的每一个。在各不同实施例中,吸收裁片40的宽度w3小于第一主体裁片20的宽度w1和第二主体裁片30的宽度w2中的每一个的60%、55%或52%。

通常,吸收裁片40可具有面向穿戴者的液体可渗透的顶片层50和面向衣服的液体不可渗透的底片层54。吸收芯56可以位于顶片层50与底片层54之间。顶片层50和底片层54都可以延伸超过吸收芯56的最外围边缘,并且可以使用已知的结合技术将其全部或部分地外围结合在一起,以形成密封的外围区域。例如,顶片层50和底片层54可以通过粘合剂结合、超声结合或本领域已知的任何其它合适的结合方法结合在一起。

顶片层50限定了吸收裁片40的面向穿戴者表面,该表面可以直接接触穿戴者的身体并且是液体可渗透的以接收身体流出物。期望提供顶片层50以提供舒适性和贴合性,并具有引导身体流出物离开穿戴者的身体、通过其自身的结构朝向吸收芯56的功能。顶片层50期望在其结构中几乎不保留液体,从而其在吸收制品10的穿戴者的皮肤附近提供相对舒适且无刺激性的表面。

顶片层50可以由容易被可能与顶片层50的面向身体表面52接触的身体流出物渗透的任何织造、非织造或薄膜片材构成。在各不同实施例中,顶片层50可由诸如熔喷纤网、纺粘纤网、水刺纤网或空气穿透结合梳理纤网的各种非织造纤网构造而成。合适的顶片层50材料的例子可包括但不限于天然纤维纤网(诸如棉)、人造丝、水刺网、聚酯、聚丙烯、聚乙烯、尼龙或其它可热粘结的纤维(诸如双组分纤维)、聚烯烃、聚丙烯与聚乙烯的共聚物、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和脂族酯(诸如聚乳酸)的结合梳理纤网。也可使用细孔膜和网状材料,还可使用这些材料的层压物或它们的组合。合适的用作顶片层50的材料的例子是多孔聚乙烯膜材料。合适的顶片层50的例子可以是由聚丙烯和聚乙烯制成的结合梳理纤网,诸如可得自德国sandlercorp.的结合梳理纤网。授予datta等人的美国专利4,801,494和授予sukiennik等人的美国专利4,908,026以及授予texol的wo2009/062998教导了可用作顶片层50的多种其它材料,这些专利的每一份据此全文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另外的顶片层50材料可包括但不限于在授予matthews等人的美国专利4,397,644、授予curro等人的美国专利4,629,643、授予vaniten等人的美国专利5,188,625、授予pike等人的美国专利5,382,400、授予kirby等人的美国专利5,533,991、授予daley等人的美国专利6,410,823和授予abuto等人的美国公布号2012/0289917中描述的那些,这些专利的每一份据此全文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在各不同实施例中,顶片层50可包含穿过其形成的多个孔(未示出),以允许身体流出物更容易地进入吸收芯56。这些孔可以随机地或均匀地布置在整个顶片层50上,或者它们可以位于沿着吸收制品10的纵向中心线布置的狭窄的纵向带或条中。孔的尺寸、形状、直径和数量可以变化,以适应吸收制品的10种特殊需求。

在各不同实施例中,顶片层50的基重可以在约5gsm、10gsm、15gsm、20gsm或25gsm至约50gsm、100gsm、120gsm、125gsm或150gsm的范围内。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顶片层50可以由基重在约15gsm至约100gsm范围内的空气穿透结合梳理纤网构造而成。在另一个例子中,顶片层50可由基重在约20gsm至约50gsm范围内的空气穿透结合梳理纤网构造而成,诸如可容易地从非织造材料制造商诸如厦门延江工贸有限公司(xiamenyanjanindustry)、北京大源非织造有限公司(beijingdayuannonwovenfabrics)等获得的空气穿透结合梳理纤网。替代地,可以利用开孔膜,诸如可得自诸如意大利的texol和美国的tredegar的膜供应商的那些膜。在各不同实施例中,顶片层50可以由基重在约15gsm至约30gsm范围内的打孔的聚乙烯膜构成。在各不同实施例中,顶片层50可以由棉材料构成并且具有约25gsm至约35gsm的基重。

在各不同实施例中,顶片层50是亲水的。顶片层50可以由固有地为亲水性的材料形成,或者可以由疏水性材料形成,该疏水性材料然后用亲水性涂层丢弃,例如表面活性剂丢弃。

吸收芯56可定位在顶片层50与底片层54之间。吸收芯56通常可以为任何单层结构或层部件的组合,其可以展示出一定程度的可压缩性、贴合性、对穿戴者皮肤无刺激并且能够吸收并保持液体和其它身体流出物。在各不同实施例中,吸收芯56可由多种不同的材料形成并可包含任何数量的所需层。例如,吸收芯56可包括以下吸收纤网材料的一层或多层(例如两层):纤维素纤维(例如木浆纤维)、其它天然纤维、合成纤维、织造或非织造片、稀松布结网或其它稳定化结构、超吸收材料、粘结剂材料、表面活性剂、选定的疏水性和亲水性材料、颜料、洗剂、气味控制剂等以及它们的组合。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收网材料可包括纤维素绒毛的基质并且还可包括超吸收材料。纤维素绒毛可包括木浆绒毛的共混物。木浆绒毛的例子可以得自weyerhaeusercorp.的商品名nb416标识,并且是经漂白的、高度吸收性的主要含软木纤维的木浆。

在各不同实施例中,如果需要,吸收芯56可包括任选量的超吸收材料。合适的超吸收材料的例子可包括聚(丙烯酸)、聚(甲基丙烯酸)、聚(丙烯酰胺)、聚(乙烯基醚)、马来酸酐与乙烯基醚和α-烯烃的共聚物、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乙烯基吗啉酮)、聚(乙烯醇)、以及它们的盐和共聚物。其它超吸收材料可包括未改性的天然聚合物和改性的天然聚合物,例如水解丙烯腈接枝淀粉、丙烯酸接枝淀粉、甲基纤维素、脱乙酰壳多糖、羧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以及诸如藻胶、黄原胶、刺槐豆胶的天然胶等等。也可使用天然和完全或部分合成的超吸收聚合物的混合物。超吸收材料可根据需要以任何量存在于吸收芯56中。

无论用于吸收芯56的吸收材料的组合如何,吸收材料均可通过采用各种常规方法和技术形成纤网结构。例如,吸收纤网可通过诸如但不限于干法成形技术、空气成形技术、湿法成形技术、泡沫成形技术等以及它们的组合的技术形成。也可采用共成形非织造材料。用于执行此类技术的方法和设备在本领域中是熟知的。

吸收芯56的形状可以根据需要变化,并且可以包括各种形状中的任何一种,包括但不限于三角形、矩形、狗骨形和椭圆形。在各不同实施例中,吸收芯56可具有大体上与吸收裁片40的整体形状相对应的形状。吸收芯56的尺寸可以基本上与吸收裁片40的尺寸相似,但是应当理解,吸收芯56的尺寸虽然相似,但是通常小于整个吸收裁片40的尺寸,以便被充分地容纳在其中。

举例来说,吸收芯56的合适材料和/或结构可包括但不限于在授予weisman等人的美国专利4,610,678、授予yahiaoui等人的美国专利6,060,636、授予latimer等人的美国专利6,610,903、授予krueger等人的美国专利7,358,282和授予diluccio等人的美国公布号2010/0174260中所述的那些,这些专利中每一篇的全文据此以引用方式并入。

如上所述,在各不同实施例中,吸收芯56可以是单层结构,并且可以包括例如纤维素绒毛和超吸收材料的基质。在各不同实施例中,吸收芯56可具有至少两层材料,例如面向身体层和面向衣服层。在各不同实施例中,两个层可以彼此相同。在各不同实施例中,两个层可以彼此不同。在这样的实施例中,两层可以为吸收制品10提供被认为合适的不同吸收特性。在各不同实施例中,吸收芯56的面向身体层可以由气流成网的材料构成,吸收芯56的面向衣服层可以由包含超吸收聚合物的压缩片材构成。在这样的实施例中,气流成网的材料可以具有约40gsm至约200gsm的基重,并且包含超吸收聚合物的压缩片材可以是基于纤维素绒毛的材料,该材料可以是纤维素纸浆和被组织载体包裹的sap的组合,其基重为约40gsm至约400gsm。

底片层54通常为液体不可渗透的并且为吸收裁片40面向穿戴者衣物的部分。底片层54可允许空气或蒸气通过吸收裁片40,同时仍阻挡液体的通过。任何液体不可渗透的材料通常都可以用来形成底片层54。底片层54可由单层或多层构成,并且这些一个或多个层自身可包括类似的或不同的材料。可以使用的合适的材料可以是微孔聚合物膜,诸如聚乙烯或聚丙烯的聚烯烃膜、非织造物和非织造层合物以及膜/非织造层合物。底片层54的特定结构和组成可以选自各种已知的膜和/或织物,特定的材料被适当地选择为提供期望水平的液体阻隔、强度、耐磨性、触觉特性、美观性等。在各不同实施例中,可使用聚乙烯膜,所述膜可具有在从约0.2密耳或0.5密耳至约3.0密耳或5.0密耳范围内的厚度。底片层54的例子可以是聚乙烯膜,诸如可得自pliantcorp.,schaumburg,il,usa的聚乙烯膜。另一个例子可包括填充了碳酸钙的聚丙烯膜。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底片层54可以是具有阻水性质的疏水性非织造材料,诸如非织造层合物,其例子可以是纺粘、熔喷、熔喷、纺粘四层层合物。底片层54可因此具有单层或多层构造,诸如具有多个膜层或膜和非织造纤维层的层合物。合适的底片层54可由诸如授予whitehead等人的美国专利4,578,069、授予tusim等人的美国专利4,376,799、授予shawver等人的美国专利5,695,849、授予mccormack等人的美国专利6,075,179和授予cheung等人的美国专利6,376,095中所述的那些材料构造而成,这些专利中的每一份据此以引用方式全文并入本文。

吸收裁片40还可以具有一对防漏翼片58,以帮助将身体流出物保持在吸收裁片40内。在各不同实施例中,防漏翼片58可以具有各种构型和形状,并且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构造。例如,防漏翼片58可以类似于在授予popp等人的美国专利5,895,382、授予popp等人的美国专利9,168,181和授予popp等人的美国专利9,259,362中描述的那些防漏翼片,这些专利中的每一份据此以引用方式全文并入本文。防漏翼片58可以由纤维材料构成,该纤维材料可以类似于形成顶片层50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纺粘-熔喷-纺粘(“sms”)材料。包括多层膜和/或非织造材料的其它常规材料可以用于形成防漏翼片材料。

防漏翼片58可包括一个或多个翼片弹性件(未示出),例如1个、2个、3个或更多个翼片弹性件。翼片弹性件可以位于翼片远端边缘附近,但是它们也可以位于防漏翼片58的任何其它部分中,包括邻近的翼片近端部分和翼片中间部分。

吸收裁片40可进一步包括腿部弹性件74,该腿部弹性件74可固定至底片层54,例如通过通常在吸收裁片40的纵向侧边缘46和48的横向向内通过粘合剂结合至其上。腿部弹性件74可以形成弹性的腿翻边,其进一步帮助将身体流出物容纳在吸收裁片40中。在各不同实施例中,腿部弹性件74可设置在底片层55的内层与外层之间,或吸收裁片40的其它层之间例如顶片层50与底片层54之间。腿部弹性件74可以使用多种弹性材料。合适的弹性材料可以包括天然橡胶、合成橡胶或热塑性弹性体材料的片、股或带。弹性材料可以被拉伸并固定到基底上,固定到聚集的基底上,或固定到基底上,然后例如通过加热而弹性化或收缩,从而将弹性回缩力施加到基底上。另外,可以想到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腿部弹性件74可以与防漏翼片58一起形成,然后附接至吸收裁片40。在各不同实施例中,可以在不脱离本文的范围的情况下从吸收裁片40中省去腿部弹性件74。

为了形成吸收制品10,吸收裁片40的第一部分可以重叠并且结合至第一主体裁片20的一部分,吸收裁片40的第二部分可以重叠并结合至第二主体裁片30的一部分。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吸收裁片40的底片层54结合到第一主体裁片20和第二主体裁片30中的每一个的面向吸收裁片层66。在各不同实施例中,第一主体裁片20和第二主体裁片30中的每一个的弹性元件60可以与吸收裁片40的吸收芯56重叠。在各不同实施例中,第一主体裁片20和第二主体裁片30中的每个的弹性元件60可以不与吸收裁片40的吸收芯56重叠。

图4提供了处于打开、平放和拉伸形态的吸收制品10的实施例的图示的仰视平面图。如图4所示,第一主体裁片20的一部分重叠并结合至吸收裁片40的第一部分,从而形成第一附接区域80,并且第二主体裁片30的一部分重叠并结合到吸收裁片40的第二部分上,从而形成第二附接区域90。

第一附接区域80可以由第一横向端部边缘82、第二横向端部边缘84、第一纵向侧边缘86和第二纵向侧边缘88限定,其中第一横向端部边缘82对应于吸收裁片40的第一横向端部边缘42,第二横向端部边缘84对应于第一主体裁片20的第二横向端部边缘24的一部分,第一纵向侧边缘86对应于吸收裁片40的第一纵向侧边缘46的一部分,第二纵向侧边缘88对应于吸收裁片40的第二纵向侧边缘48的一部分。在各不同实施例中,在第一附接区域80中,可在整个第一附接区域80中使用粘合剂,以将吸收裁片40的第一部分的底片层54结合到第一主体裁片20的面向吸收裁片层66的一部分。在各不同实施例中,吸收裁片40的第一部分与第一主体裁片20的一部分的结合可以提供第一附接区域80,第一附接区域80具有第一结合区域102,第一结合区域102具有第一结合强度。

第二附接区域90可以由第一横向端部边缘92、第二横向端部缘94、第一纵向侧边缘96和第二纵向侧边缘98限定,其中该第一横向端部边缘92对应于吸收裁片40的第二横向端部边缘44,该第二横向端部缘94对应于第二主体裁片30的第二横向端缘34的一部分,该第一纵向侧边缘96对应于吸收裁片40的第一纵向侧边缘46的一部分,该第二纵向侧边缘98对应于吸收裁片40的第二纵向侧边缘48的一部分。在各不同实施例中,在第二附接区域90中,可以使用粘合剂将吸收裁片40的第二部分的底片层54结合至第二主体裁片30的面向吸收裁片层66的一部分。

在各不同实施例中,吸收裁片40的第二部分与第二主体裁片30的一部分的结合可以提供第二附接区域90,该第二附接区域90具有第一结合区域104,该第一结合区域104具有第一结合强度。在各不同实施例中,第二附接区域90的第一结合区域104的第一结合强度可以与第一附接区域80的第一结合区域102的第一结合强度相同。第二附接区域90的第一结合区域104可具有小于第二附接区域90的尺寸大小。在各不同实施例中,第一结合区域104在纵向(l)上的长度可以与第二附接区域90在纵向(l)上的长度相同,但是第一结合区域104在横向(t)上的宽度可以小于第二附接区域90在横向(t)上的宽度。在这样的实施例中,第二附接区域90的第一结合区域104可以在第二附接区域90的横向(t)上居中,并且可以由第二附接区域90的第一横向端部边缘92的一部分、第二附接区域90的第二横向端部边缘94的一部分、在横向(t)上从第二附接区域90的第一纵向侧边缘96向内定位的纵向侧边缘110和在横向(t)上从第二附接区域90的第二纵向侧边缘98向内定位的第二纵向侧边缘112所限定。在这样的实施例中,第二附接区域90可具有在横向(t)上彼此分开的一对第二结合区域106和108。第二结合区域106可以由第二附接区域90的第一横向端部边缘92的一部分、第二附接区域90的第二横向端部边缘94的一部分、第二附接区域90的纵向侧边缘96和第一结合区域104的纵向侧边缘110限定。第二结合区域108可以由第二附接区域90的第一横向端部边缘92的一部分、第二附接区域90的第二横向端部边缘94的一部分、第二附接区域90的纵向侧边缘98和第一结合区域104的纵向侧边缘112限定。可以使用粘合剂将吸收裁片40的底片层54在第二结合区域106和108中结合到第二主体裁片30的面向吸收裁片层66。第二结合区域106和108的结合强度可大于第一结合区域104的结合强度。

在各不同实施例中,第一附接区域80和第二附接区域90中的每一个可以使用相同的粘合剂将吸收裁片40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底片层54结合到第一主体裁片20和第二主体裁片30。可以使用不同量的粘合剂,因为相同的粘合剂可以用于将吸收裁片20结合到第一主体裁片20和第二主体裁片30中的每一个上,以在第一附接区域80和第二附接区域90中的每一个的各个结合区域中提供结合强度的差异。在各不同实施例中,第一附接区域80的第一结合区域102的结合强度和第二附接区域90的第一结合区域104的结合强度可以相同。在第一附接区域80的第一结合区域102和第二附接区域90的第一结合区域104的每一个中,粘合剂可以以约0gsm或1gsm至约2gsm或3gsm的量存在。在第二附接区域90的第二结合区域106和108的每一个中,粘合剂可以以约5gsm、6gsm或7gsm至约8gsm、9gsm或10gsm的量存在。在第二结合区域106和108中使用的粘合剂的量大于在第二附接区域90的第一结合区域104中使用的粘合剂的量。当吸收制品10从穿戴形态重新构造为丢弃形态时,在第二附接区域90中的第一结合区域104中粘合剂的较少存在可以允许吸收裁片40的底片层54与第二主体裁片30的面向吸收裁片层66分开以形成袋100。然而,当吸收制品10从穿戴形态重新构造为丢弃形态时,在第二附接区域90的第二结合区域104和106的每一个中粘合剂的较高存在将保持吸收裁片40的底片层54和第二主体裁片30的面向吸收裁片层66之间的结合。在吸收制品10从穿戴形态到丢弃形态的重新构造期间,保持吸收裁片40的底片层54与第二主体裁片30的面向吸收裁片层66之间的结合将防止第二主体裁片30与吸收裁片40完全分开。

在各不同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多种粘合剂将吸收裁片40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底片层54结合到第一主体裁片20和第二主体裁片30中的每一个上。第一粘合剂可以设置在第一附接区域80的第一结合区域102和第二附接区域90的第一结合区域104中。第一粘合剂可以是低强度粘合剂,例如衣服粘合剂,有时称为衣服附接粘合剂或衣服定位粘合剂。在各不同实施例中,第一粘合剂的剥离强度可以小于约8n、6n、4n或2n。第二粘合剂可以设置在第二附接区域90的第二结合区域106和108的每一个中。第二粘合剂可以是较高强度的粘合剂,例如结构粘合剂或弹性粘合剂。这种较高强度的粘合剂可以具有比衣服粘合剂相对更高的剥离性能特征。在各不同实施例中,第二粘合剂的剥离强度可以大于8n、10n或12n。当吸收制品10从穿戴形态重新构造为丢弃形态时,在第二附接区域90的第一结合区域104中低剥离强度粘合剂的存在可允许吸收裁片40的底片层54与第二主体裁片30的面向吸收裁片层66分开以形成袋100。然而,当吸收制品10从穿戴形态重新构造为丢弃形态时,在第二附接区域90的第二结合区域104和106的每一个中高剥离强度粘合剂的存在将保持吸收裁片40的底片层54与第二主体裁片30的面向吸收裁片层66之间的结合。在吸收制品10从穿戴形态到丢弃形态的重新构造期间,保持吸收裁片40的底片层54与第二主体裁片30的面向吸收裁片层66之间的结合将防止第二主体裁片30与吸收裁片40完全分开。

第二附接区域90的第二结合区域106和108的每一个可在横向(t)上具有宽度w5,其中第二粘结区域106和108中的每一个的宽度w5可以至少是吸收裁片40的总宽度w3的10%、12%或14%,其中宽度w3也对应于第二附接区域90的宽度。第二结合区域106和108一起可具有的总组合宽度为吸收裁片40的总宽度w3的至少20%、24%或28%,其中宽度w3也对应于第二附接区域90的宽度。第二附接区域90的第一结合区域104可在横向(t)上具有宽度w4,该宽度w4可小于吸收裁片40的宽度w3,其中宽度w3也对应于第二附接区域90的宽度。在各不同实施例中,第一结合区域104的宽度w4可以小于吸收裁片40的总宽度w3的大约80%、76%或72%,其中吸收裁片40的宽度w3也对应于第二附接区域90的宽度。

参考图5,在各不同实施例中,附接区域(例如图5中所示的第二附接区域90)可以具有无粘合剂区域120。无粘合剂区域120可以定位在第二附接区域90的第一结合区域104内。无粘合剂区域120可以由第一横向端部边缘122、第二主体裁片30的第二横向端部边缘34的一部分、第一纵向侧边缘124和第二纵向侧边缘126限定。通常,无粘合剂区域120限定出吸收裁片40的底片层54与第二主体裁片34的面向吸收裁片层66之间未结合的区域。无粘合剂区域120被示为具有矩形形状,但是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形状,例如但不限于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半圆形或半椭圆形。无粘合剂区域120可具有被认为适合于容纳穿戴者的一根或多根手指的任何尺寸,以提供易于开始将吸收裁片40的底片层54与第二主体裁片30的面向吸收裁片层66分开的位置。在各不同实施例中,无粘合剂区域120可具有宽度w6,宽度w6可以是吸收裁片40的总宽度w3的约10%或12%至约14%或16%,其中宽度w3也对应于第二附接区域90的宽度。

在使用吸收制品10之后,穿戴者可以通过破坏第二附接区域90中的第一结合区域104中的粘合剂附接,将吸收裁片40的底片层54与第二主体裁片30的面向吸收裁片层66分开。破坏吸收裁片40的底片层54与第二主体裁片30的面向吸收裁片层66之间的粘合剂附接将形成袋100。为了维持第二主体裁片30与吸收裁片40之间的结合,吸收裁片40的底片层54与第二主体裁片30的面向吸收裁片层66之间的粘合剂附接在第二附接区域90中的第二结合区域106和108中不应被破坏。在各不同实施例中,使吸收制品10保持在穿戴形态的侧接缝12和14也可以被破坏。由于吸收裁片40的宽度w3小于第一主体裁片20的宽度w1的60%、55%或52%,并且小于第二主体裁片30的宽度w2的60%、55%或52%,侧接缝12和14的破坏不应对第二结合区域106和108产生影响,保持吸收裁片40与第二主体裁片30之间的结合附接,或不应对第一结合区域102产生影响,保持吸收裁片40与第一主体裁片20之间的结合附接。然后可以将吸收制品10放置成如图6所示的卷起形态。如图6所示,吸收裁片40的底片层54已经与第二主体裁片30的面向吸收裁片层66分开,从而破坏第一结合区域104,并在吸收裁片40的底片层54与第二主体裁片30之间形成袋100。形成袋100的第二主体裁片30的材料可以在卷起的吸收制品10上翻转,使得第二主体裁片30的面向吸收裁片层66的面向吸收裁片表面68现在位于吸收制品10的外部,该吸收制品10现在处于诸如图7所示的丢弃形态。

为了简洁和简明起见,在本文中提及的任何值的范围均考虑了在该范围内的所有值,并且应被解释为支持列举任何子范围的权利要求,所述子范围的端点是在所考虑的规定范围内的全部数值。借助假设的例子,范围是1至5的公开应当被视为支持任何以下范围的权利要求:1至5、1至4、1至3、1至2、2至5、2至4、2至3、3至5、3至4和4至5。

本文所公开的尺寸和值不应被理解为严格地限于所述的精确数值。相反,除非另外指明,否则每个这样的尺寸旨在表示所述值和围绕该值的功能上等同的范围。例如,公开为“40毫米”的尺寸旨在表示“约40”毫米。

在具体实施方式引用的所有文件的相关部分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任何文件的引用不应被理解为承认它是关于本发明的现有技术。在本书面文件中的术语的任何含义或定义与以引用方式并入的文件中的术语的任何含义或定义冲突的情况下,应当以赋予本书面文件中的术语的含义或定义为准。

虽然已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但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显而易见的是,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做出各种其它改变和修改。因此,预期在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涵盖处于本发明的范围内的所有此类改变和修改。

当介绍本文或其优选实施例的元件时,冠词“一个”、“一种”、“该”和“所述”旨在表示存在该元件中的一个或多个。词语“包括”、“包含”和“具有”旨在为包含性的,意指可能存在所列元件之外的额外元件。在不脱离本文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本文进行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上述实施例不应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