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确种植牙开窗式取模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693160发布日期:2019-05-17 21:14阅读:9773来源:国知局
一种精确种植牙开窗式取模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精确种植牙开窗式取模方法。



背景技术:

牙列缺损是指在上颌或下颌的牙列内有数目不等的牙缺失,当牙齿全部缺失时则称为牙列缺失。牙列缺损和缺失是老年人常见的口腔问题,龋病和牙周病是造成老年人牙缺失的主要原因。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缺失牙数增多。当失牙数占全口牙的1/4以上时就会影响口腔的正常功能,尤其是咀嚼功能,进而影响食物的消化与吸收。长期多数牙缺失还会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调查显示,全国65~74岁老年人有牙缺失的比例为86.1%。目前针对牙列缺损和缺失的修复方式主要有固定义齿修复、活动义齿修复及种植义齿修复。而种植义齿修复因其不伤邻牙、固位性和稳定性好、咀嚼效率高、自然美观等优势,为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

1966年,branemark教授提出骨结合理论,即在光镜下观察发现,种植体和周围骨组织紧密接触,没有任何纤维组织等非骨组织介入种植体和骨组织之间。迄今,骨结合界面仍被作为人工牙种植成功的标志。而正是由于种植体周围不存在牙周膜,不能补偿上部结构的轻微动度,因此种植体与上部结构之间达到被动就位是种植修复长期成功的重要条件。没有被动就位,会造成过多的循环应力,导致种植体过载以及一系列的机械性并发症,如修复螺丝、支架及植体的松动和折断,边缘骨吸收甚至是骨结合的丧失。为了提高修复体的精密性,获得被动就位,学者们在临床操作和义齿制作等方面进行了多项研究,其中最重要的步骤就是提高印模的精确性。研究表明,植体的数量及角度、印模技术和印模材料等均能影响种植取模的精确性,其中,印模技术的影响作用最大。目前常用的印模方法很多,根据使用的托盘是否开窗,可分为开窗式印模和非开窗式印模。开窗式印模是指使用开窗的托盘和中央带有固定螺丝的转移体制取的印模。研究已经证实,相比于非开窗式印模,开窗式印模的精度更高。1985年,branemark教授提出了夹板印模技术,即在口内使用牙线绑定转移杆,再用自凝丙烯酸树脂连接转移杆,固定转移杆之间的相对位置,以此提高印模的精确性。但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发现,该方法存在椅旁操作时间长、牙线不易绑定、树脂聚合收缩产生应力导致转移杆移位等问题。因此有学者对该方法进行了改进。先用非开窗式印模方法获得阴模,连接替代体,灌出石膏模型,在模型上制作树脂夹板,待树脂完全固化后断开以释放聚合收缩产生的应力,将断开的夹板分别在口内就位后进行重连。最后用开窗式印模方法获得终印模。改良式的夹板技术使得椅旁操作时间缩短,降低了树脂聚合收缩产生的应力。然而该方法仍存在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如树脂夹板的体积过大影响托盘的就位以及口内软组织形态的获取、树脂聚合收缩的应力大大降低但是仍然存在、转移杆与托盘之间为弹性印模材料,石膏灌注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形变移位。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精确种植牙开窗式取模方法,该方法能够更易获得清晰准确的软硬组织形态以及植体的穿龈形态,尤其适用于种植体支持的覆盖义齿的印模制取。

本发明提供的取模方法不再需要在转移杆之间制作夹板,从而在根源上解决了树脂聚合收缩变形导致种植体角度发生改变的问题,并且使取模步骤简单方便。除去树脂夹板体积的阻碍,托盘就位更加容易,并且更易获得清晰准确的软硬组织形态以及植体的穿龈形态,尤其适用于种植体支持的覆盖义齿的印模制取。

本发明方法根据初印模制作出符合患者牙弓形态的个性化托盘,能够更加完整地获得口腔组织解剖结构,提高模型的精度。

本发明方法在转移杆上半部分与托盘之间形成刚性连接,取代了传统方法中的弹性印模材料,使得模型在从口内取出、连接替代体以及灌注石膏过程中均不会发生形变位移,极大地提高了印模的精确性。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精确种植牙开窗式取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口内制取初印模;

(2)制作个别托盘,在植体处开窗;

(3)将高流动性印模材料注入到转移杆下半部分获得穿龈形态,将自凝塑料注入到转移杆上半部分和托盘之间的空隙以形成刚性连接,即制得终印模。

步骤(1)用于制作适合于患者牙弓形态的个性化托盘,并获得植体的粗略位置。

步骤(2)在植体处开窗使转移杆能够顺利通过。

具体的,所述步骤(2)的开窗范围足够大,以使得托盘能在患者口内轻易就位。

具体的,所述步骤(3)中的高流动性的印模材料选自聚醚精细印模材、硅橡胶印模材和藻酸盐印模材中的一种,其作用是取出植体颈部周围及口腔硬软组织的精细结构。

具体的,所述步骤(3)中的自凝塑料为室温固化型流动树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方法无需制作夹板,解决了树脂聚合收缩的问题,且托盘就位更加容易,能够获得更加清晰准确的软硬组织形态和植体的穿龈形态;

(2)采用自凝塑料以使转移杆和托盘之间形成刚性连接,极大地减少了模型在使用过程中的位移和形变,极大地提高了印模的精确性;

(3)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模拟无牙颌情况,在两侧尖牙区植入两颗种植体;

图2为制作个别托盘示意图;a:在初印模上覆盖一层基托蜡;b:利用光固化树脂膜片制作个别托盘;

图3为取印模的示意图;a:种植体穿龈处注入印模材料获得植体的穿龈形态;b:转移杆上半部分与托盘之间注入流动性的自凝树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内容完全不限于此。

实施例1

种植牙开窗取模

制备步骤如下:

(1)口内制取初印模;

(2)制备个别托盘,在植体处开窗;

图2-a为在初印模上覆盖一层基托蜡,预留印模材料的空间;图2-b为利用光固化树脂模型材料制作个别托盘,种植体基台处开窗,开窗范围需要足够大,以使得转移杆顺利通过;

(3)制取终印模;

图3-a为将高流动性的印模材料(聚醚精细印模材、硅橡胶印模材和藻酸盐印模材中的一种)注入在种植体穿龈处,图3-b为转移杆上半部分与托盘之间注入流动性的自凝树脂(室温固化型流动树脂),以达到转移杆与托盘之间形成刚性连接。

应用实施例1

本研究纳入5例患者,3例为后牙区牙列缺损,2例为半口牙列缺失,修复体均为螺丝固位,结果显示所有修复体均能达到被动就位,未出现不能就位或者边缘不密合而返工制作的情况。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精确种植牙开窗式取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口内制取初印模,用于制作适合于患者牙弓形态的个性化托盘,并获得植体的粗略位置;2)制作个别托盘,并在植体处开窗,使转移杆能够顺利通过;3)利用个性化托盘制取终印模,转移杆下半部分周围用高流动性的印模材料获得穿龈形态,上半部分用自凝塑料将转移杆与托盘之间形成刚性连接,确保转移杆的位置和方向准确。该方法尤其适用于植体支持的覆盖义齿模型的制取,简单精确,具有广泛的临床适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革;程孟文;艾玉洁;褚金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01.29
技术公布日:2019.05.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