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肿瘤播散转移的电热凝切肌瘤钻撬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35468发布日期:2019-04-29 13:56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预防肿瘤播散转移的电热凝切肌瘤钻撬棒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腹腔镜手术用的手术器械。



背景技术:

传统开腹手术创伤大,近年来腹腔镜手术广泛应用,创伤小,恢复快,腹腔镜手术是经过腹壁数个“钥匙孔”微小的创口开展的手术,在腹腔镜手术中剔除肿瘤时,目前常需要采用肌瘤钻撬棒提举撬动肿瘤,从而辅助剔除肿瘤,由于肌瘤钻撬棒的螺旋钻头结构必需刺破肿瘤组织,因此必然造成组织损伤,特别是术中需要多次、多部位的插入肿瘤,就如同“牙齿”撕咬组织,所产生的肿瘤碎屑组织或细胞可以附着在肌瘤钻撬棒上,也可以粘附于肿瘤伤口,因此可以随着肿瘤损伤部位的出血及其冲洗带走的肿瘤碎屑或细胞扩散流入盆腹腔,也可以随着肌瘤钻撬棒的出入,或肿瘤位置变动等导致肿瘤组织细胞散落在腹腔内,即使是微量的肿瘤碎屑,或肿瘤细胞都具有生长活性,因此而成为肿瘤复发的重要原因,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严重违反了肿瘤手术操作应当遵循的无瘤原则。但是目前在腹腔镜下剔除实性肿瘤,如果缺少肌瘤钻撬棒的辅助,手术操作极其困难,实属不得已而为之。例如腹腔镜下“子宫肌瘤”的剔除术,美国fda已于2014年发布安全警告,其中接受这种手术治疗的病人中,大约352例患者中就有1位患者发生恶性肿瘤的腹腔内播散种植转移,显然问题非常严重,因此需要从多个方面寻找原因,目前认为其中肿瘤的粉碎取出,以及肿瘤的术中肌瘤钻撬棒穿刺损伤产生的肿瘤碎屑等都是扩散转移的重要原因,所以针对以上原因采取必要的措施,尽可能防患于未然,保障病人的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防肿瘤播散转移的电热凝切肌瘤钻撬棒,其特征是设置有螺旋钻头、金属撬杆、绝缘管、扭矩转轮、固定手柄、电极插座、电极连接线、电极发生器、脚踏开关、人体接触板。在螺旋钻头螺旋穿刺进入肿瘤组织时,脚踏开关接通电极发生器,螺旋钻头与人体接触板之间形成电流回路,螺旋钻头嵌入肿瘤组织部位产生热能,因此其所接触的周围肿瘤组织被烧灼凝固而失去生物生长活性。

本发明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1、一种预防肿瘤播散转移的电热凝切肌瘤钻撬棒,其特征是设置有螺旋钻头、金属撬杆、绝缘管、扭矩转轮、固定手柄、电极插座、电极连接线、电极发生器、脚踏开关、人体接触板。

2、一种预防肿瘤播散转移的电热凝切肌瘤钻撬棒,其特征是螺旋钻头为金属导电的螺旋状结构。

3、一种预防肿瘤播散转移的电热凝切肌瘤钻撬棒,其特征是金属撬杆为金属导电的杆状结构,与螺旋钻头为一体。

4、一种预防肿瘤播散转移的电热凝切肌瘤钻撬棒,其特征是电极插座固定连接金属撬杆,插口可插入电极连接线而与电极发生器连接。

5、一种预防肿瘤播散转移的电热凝切肌瘤钻撬棒,其特征是绝缘管为非导电材料组成的圆管状结构,完全包裹金属撬杆,并与固定手柄连接。

6、一种预防肿瘤播散转移的电热凝切肌瘤钻撬棒,其特征是扭矩转轮连接绝缘管和金属撬杆,旋转带动螺旋钻头。

7、一种预防肿瘤播散转移的电热凝切肌瘤钻撬棒,其特征是电极插座嵌于固定手柄,与金属撬杆连接,插口可插入电极连接线而与电极发生器连接。

8、一种预防肿瘤播散转移的电热凝切肌瘤钻撬棒,其特征是脚踏开关启动电极发生器后,电流经过电极连接线、电极插座、金属撬杆、由于人体组织的导电性,所以在螺旋钻头与人体接触板之间形成电流回路。

9、一种预防肿瘤播散转移的电热凝切肌瘤钻撬棒,其特征是绝缘管、固定手柄具有绝缘保护作用,当脚踏开关启动电极发生器,并在螺旋钻头与人体接触板之间形成电流回路后,在螺旋钻头嵌入肿瘤组织部位产生热能,因此其所接触的周围肿瘤组织被烧灼凝固而失去生物生长活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能够在腹腔镜手术切除或剔除肿瘤过程中,继续传承使用肌瘤钻撬棒嵌入肿瘤、保障牵拉撬动肿瘤的基本辅助操作步骤,以便手术的顺利快速实施,但是传统的肌瘤钻撬棒的螺旋钻头嵌入肿瘤组织时不能够产生热损伤,由于本发明的肌瘤钻撬棒的螺旋钻头具有热凝固作用,在螺旋钻头嵌入、撬动和牵拉肿瘤组织的过程中,应用高频电,或其它方式在嵌入肿瘤的螺旋钻头的局部产生高热,从而将其周围局部的肿瘤组织凝固坏死而失去生长活性,包括了附着于肌瘤钻撬棒的螺旋钻头表面的肿瘤碎屑、以及肿瘤细胞也被热凝固坏死;同时,由于钻入嵌合的肿瘤伤口局部组织的凝固,也包括了损伤局部血管的凝固,从而减少或避免肿瘤钻入嵌合伤口部位的出血,以及由此而导致的出血裹挟着肿瘤组织细胞流动扩散到盆腹腔的可能性。因此,本发明的具有热凝固功能的肌瘤钻撬棒显著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在切除或剔除肿瘤时辅助使用的螺旋钻头嵌入、撬动和牵拉环节有效避免了肿瘤扩散转移。

附图说明

图1电热凝切肌瘤钻撬棒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腹腔镜下观察,经过腹壁穿刺鞘管置入电热凝切肌瘤钻撬棒,术者握持固定手柄(1),在腹腔内将电热凝切肌瘤钻撬棒的螺旋钻头(2)刺入肿瘤组织(4)表面,持续旋转扭矩转轮(3)将螺旋钻头(2)深深旋转刺入肿瘤组织(4)中,此时脚踏开关(5)接通电源,电极发生器(6)产生的能量经过电极连接线(7)和电极插座(8),传递到电热凝切肌瘤钻撬棒的金属撬杆(9)和螺旋钻头(2),由于绝缘管(10)的防护作用,电热凝切肌瘤钻撬棒的其它部位不产生热损伤,但是在电热凝切肌瘤钻撬棒的螺旋钻头(2)与人体接触板(11)之间,由于肿瘤组织(4)和人体具备的导电性而形成了电流回路,因此在电热凝切肌瘤钻撬棒的螺旋钻头(2)局部产生热能,在肿瘤组织(4)中的电热凝切肌瘤钻撬棒的螺旋钻头(2)嵌入处周围接触的组织和血管被热凝固坏死,从而使螺旋钻头(2)嵌入处损伤部位的肿瘤细胞丧失了生长活性,有效预防螺旋钻头(2)损伤造成的脱落的肿瘤组织碎屑或细胞的播散转移。

上述实施例只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实质的前提下,对本发明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防肿瘤播散转移的电热凝切肌瘤钻撬棒,其特征是设置有螺旋钻头、金属撬杆、绝缘管、扭矩转轮、固定手柄、电极插座、电极连接线、电极发生器、脚踏开关、人体接触板。在螺旋钻头螺旋穿刺进入肿瘤组织时,脚踏开关接通电极发生器,螺旋钻头与人体接触板之间形成电流回路,螺旋钻头嵌入肿瘤组织部位产生热能,因此其所接触的周围肿瘤组织被烧灼凝固而失去生物生长活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斌;凌安东;徐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赫博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3.02
技术公布日:2019.04.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