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诊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422571发布日期:2019-12-14 01:43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诊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诊系统及方法,属于智慧医疗领域。



背景技术:

急诊分级分诊是急诊病人救治的首要环节,是指预检护士根据病人的生命体征指标结合主要症状或主诉,快速评估疾病严重程度,进而合理安排病人就诊次序。急危重病人救治时,成功与否往往就在分秒之间,在急诊高峰期,确保这些病人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及时有效救治直接关系到整个急诊科的健康运行和发展。

为保证病情急危重病人能得到及时救治,目前欧美国家以及少数国内急诊科已建立了各自的急诊分级分诊评估标准,依据病人病情的轻重缓急安排就诊的先后次序,从而保证急危重病人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同时,少许急诊科还建立了基于有线网络模式的信息化分级分诊管理系统,如急诊自动医学信息录入软件与专家系统软件包的病情检查信息系统和分诊护士的质量保证等。

但这些分级分诊管理系统中客观的量化指标相对较少,预检护士分诊时仍主要依据病人主诉或症状以及临床经验进行病情评估,缺乏足够的病人生命体征数据的支撑,很容易出现分诊过度或分诊不足现象。同时,病人生命体征数据主要由预检护士手工录入计算机,容易出现录入错误,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诊系统及方法,以急诊预检时采集的病人生命体征参数作为分诊基础,通过自动采集病人生命体征数据,依据病人生命体征参数的临床动态变化范围进行分层分级,结合主要症状或主诉评估病情严重程度,从而决定病人就诊次序,有效提高分诊准确性、完整性、客观性以及工作效率,以适应国内急诊临床实际需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分诊系统,包括生命体征数据采集模块、分诊量化指标配置模块和就诊优先级排序模块;所述生命体征数据采集模块用于自动采集用作分诊量化指标的患者的生命体征数据;所述分诊量化指标配置模块用于配置定量就诊优先级与分诊量化指标的对应关系,定量就诊优先级中的多个级别与分诊量化指标中的多个取值一一对应,所述分诊量化指标为生命体征参数的临床动态变化范围;所述就诊优先级排序模块用于将患者的所述生命体征数据与所述分诊量化指标进行比较,若所述生命体征数据落入分诊量化指标的其中一个取值的范围内,则该患者的分诊级别为与该分诊量化指标的该取值对应的定量就诊优先级中的级别。

进一步地,所述分诊量化指标配置模块适于配置多套分诊量化指标,每套分诊量化指标基于不同的生命体征参数。

进一步地,患者的每个生命体征参数对应一个定量就诊优先级中的级别,从多个级别中选择最高的级别作为患者的分诊级别。

进一步地,还包括主要症状配置模块,所述主要症状配置模块用于配置定性就诊优先级与分诊定性指标的对应关系,定性就诊优先级中的多个级别与分诊定性指标中的多个选项一一对应,所述分诊定性指标为疾病或创伤的主要症状;所述就诊优先级排序模块将患者的主要症状与所述分诊定性指标的选项进行比对以确定患者的定性就诊优先级,根据患者的定性就诊优先级来调整患者的所述分诊级别。

进一步地,所述就诊优先级排序模块适于从患者的定量就诊优先级和定性就诊优先级中选择较高者作为患者的分诊级别。

进一步地,所述生命体征数据包括体温、血压、末梢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脉率、意识状态评分、末梢血糖和疼痛评分。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分诊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自动采集患者的生命体征数据;(2)配置定量就诊优先级与分诊量化指标的对应关系,使定量就诊优先级中的多个级别与分诊量化指标中的多个取值一一对应,所述分诊量化指标为生命体征参数的临床动态变化范围;(3)将患者的所述生命体征数据与所述分诊量化指标进行比较,若所述生命体征数据落入分诊量化指标的其中一个取值的范围内,则该患者的分诊级别为与该分诊量化指标的该取值对应的定量就诊优先级中的级别。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配置多套分诊量化指标,每套分诊量化指标基于不同的生命体征参数。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患者的每个生命体征参数对应一个定量就诊优先级中的级别,从多个级别中选择最高的级别作为患者的分诊级别。

进一步地,还配置定性就诊优先级与分诊定性指标的对应关系,定性就诊优先级中的多个级别与分诊定性指标中的多个选项一一对应,所述分诊定性指标为疾病或创伤的主要症状;将患者的主要症状与所述分诊定性指标的选项进行比对以确定患者的定性就诊优先级,从患者的定量就诊优先级和定性就诊优先级中选择较高者作为患者的分诊级别。

通过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快速测量病人客观量化指标参数以及自动采集生命体征数据功能,进行统一高效地管理,提高了急诊分级分诊管理系统准确性、完整性、客观性以及工作效率,适应了国内急诊临床实际需求,可持续性能满足日益增加的急诊病人进行分级分诊,防止分诊不足或过度分诊,避免急诊资源的提前耗尽,保证急诊医疗安全。

本发明实施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实施例,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系统一实施例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发明系统另一实施例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发明分诊系统的一个实施例,包括生命体征数据采集模块、分诊量化指标配置模块和就诊优先级排序模块;所述生命体征数据采集模块用于自动采集用作分诊量化指标的患者的生命体征数据;所述分诊量化指标配置模块用于配置定量就诊优先级与分诊量化指标的对应关系,定量就诊优先级中的多个级别与分诊量化指标中的多个取值一一对应,所述分诊量化指标为生命体征参数的临床动态变化范围;所述就诊优先级排序模块用于将患者的所述生命体征数据与所述分诊量化指标进行比较,若所述生命体征数据落入分诊量化指标的其中一个取值的范围内,则该患者的分诊级别为与该分诊量化指标的该取值对应的定量就诊优先级中的级别。具体地,生命体征数据采集模块自动采集由监护仪测量的病人脉搏(或称脉率)、体温、血压和末梢血痒饱和度等,生命体征数据采集模块与监护仪之间具有通讯连接关系。

如,某患者经生命体征数据采集模块获得的体温参数为40℃,分诊量化指标配置模块对体温参数的定量就诊优先级与分诊量化指标的配置如下:

体温取值范围:

≤34.0℃或≥41.0℃时为ⅰ级,分诊要求为立刻诊治;

40℃≤t<41.0℃时为ⅱ级,分诊要求为优先诊治(<10分钟);

39.5℃≤t<40.0℃时为ⅲ级,分级要求为优先诊治(<30分钟);

38.5℃≤t<39.5℃时为ⅳ级,分诊要求为按序就诊,每30分钟评估病情,除非有变化,否则候诊时间长;

<38.5℃时为ⅴ级,分诊要求为病人无需急诊处理,如有要求,可等待就诊。

就诊优先级排序模块将患者的体温40℃与上述体温参数的分诊量化指标进行比较,40℃落入分诊量化指标中的一个取值(此处为取值范围)40℃≤t<41.0℃中,而该取值范围对应的级别是ⅱ级,则得出对应的定量就诊优先级中的级别是ⅱ级。

在本发明分诊系统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诊量化指标配置模块适于配置多套分诊量化指标,每套分诊量化指标基于不同的生命体征参数。患者的每个生命体征参数对应一个定量就诊优先级中的级别,从多个级别中选择最高的级别作为患者的分诊级别。所述生命体征数据包括体温、血压、末梢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脉率、意识状态评分、末梢血糖和疼痛评分。如,上述患者的实测血压与血压的分诊量化指标比较后对应的是定量就诊优先级中的ⅲ级,则该患者最终的分诊级别是体温和血压二者中较高的ⅱ级。

如图2所示,本发明分诊系统的一个实施例,在图1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包括主要症状配置模块,所述主要症状配置模块用于配置定性就诊优先级与分诊定性指标的对应关系,定性就诊优先级中的多个级别与分诊定性指标中的多个选项一一对应,所述分诊定性指标为疾病或创伤的主要症状;所述就诊优先级排序模块将患者的主要症状与所述分诊定性指标的选项进行比对以确定患者的定性就诊优先级,根据患者的定性就诊优先级来调整患者的所述分诊级别。如,某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主要症状是癫痫持续状态,主要症状配置模块对神经系统疾病的定性就诊优先级与分诊定性指标的配置如下:

神经系统优先级症状或主诉:

ⅰ级:全身抽搐强直及意识丧失、癫痫持续状态;

ⅱ级:神志不清、晕厥、突发言语表达不清(<4.5h)、突发肢体功能障碍(<4.5h)、突发视物不清(<4.5h);

ⅲ级:头晕伴视物旋转感及恶心呕吐、头痛伴恶心(呕吐)、肢体(或面部)局部抽搐、突然动作停止伴意识障碍、突发言语表达不清(4.5小时<t<7天)、突发肢体功能障碍(4.5小时<t<7天)、突发视物不清(4.5小时<t<7天)。

就诊优先级排序模块将患者的主要症状“癫痫持续状态”与上述分诊定性指标进行比对,与分诊定性指标中的选项“全身抽搐强直及意识丧失、癫痫持续状态”匹配,而该选项对应的级别是ⅰ级,则得出对应的定量就诊优先级中的级别是ⅰ级。

在本发明分诊系统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就诊优先级排序模块适于从患者的定量就诊优先级和定性就诊优先级中选择较高者作为患者的分诊级别。如,某患者的定量就诊优先级中的级别是ⅱ级,而其定性就诊优先级中的级别是ⅰ级,则就诊优先级排序模块将该患者的分诊级别确定为二者中较高的ⅰ级。

在本发明分诊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包括如下步骤:(1)自动采集患者的生命体征数据;(2)配置定量就诊优先级与分诊量化指标的对应关系,使定量就诊优先级中的多个级别与分诊量化指标中的多个取值一一对应,所述分诊量化指标为生命体征参数的临床动态变化范围;(3)将患者的所述生命体征数据与所述分诊量化指标进行比较,若所述生命体征数据落入分诊量化指标的其中一个取值的范围内,则该患者的分诊级别为与该分诊量化指标的该取值对应的定量就诊优先级中的级别。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配置多套分诊量化指标,每套分诊量化指标基于不同的生命体征参数。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患者的每个生命体征参数对应一个定量就诊优先级中的级别,从多个级别中选择最高的级别作为患者的分诊级别。

优选地,还配置定性就诊优先级与分诊定性指标的对应关系,定性就诊优先级中的多个级别与分诊定性指标中的多个选项一一对应,所述分诊定性指标为疾病或创伤的主要症状;将患者的主要症状与所述分诊定性指标的选项进行比对以确定患者的定性就诊优先级,从患者的定量就诊优先级和定性就诊优先级中选择较高者作为患者的分诊级别。

具体举例如下:

a.将病人生命体征参数均纳入分级分诊标准中,实现方法为:

a1.自动采集获得病人的体温、收缩压、舒张压、呼吸频率、脉搏、末梢血氧饱和度、意识状态、末梢血糖值、疼痛评分的生命体征参数;

a2.根据各项生命体征参数动态变化时有着不同的临床意义,以此为基础,设定不同分诊级别取值范围。其中:

体温取值范围:≤34.0℃或≥41.0℃时为ⅰ级,分诊要求为立刻诊治;

40℃≤t<41.0℃时为ⅱ级,分诊要求为优先诊治(<10分钟);

39.5℃≤t<40.0℃时为ⅲ级,分级要求为优先诊治(<30分钟);

38.5℃≤t<39.5℃时为ⅳ级,分诊要求为按序就诊,每30分钟评估病情,除非有变化,否则候诊时间长;

<38.5℃时为ⅴ级,分诊要求为病人无需急诊处理,如有要求,可等待就诊。

收缩压取值范围:<60mmh或≥220mmhg时为ⅰ级;

60mmhg<sbp≤85mmhg或200mmhg<sbp<220mmhg时为ⅱ级;

170mmhg≤sbp≤200mmhg时为ⅲ级,分级要求为优先诊治(<30分钟);

85mmhg<sbp<90mmhg或140mmhg<sbp<170mmhg时为ⅳ级;

90mmhg≤sbp≤140mmhg时为ⅴ级。

呼吸频率取值范围:≤5次/分或≥36次/分ⅰ级;

30次/分<r<36次/分时为ⅱ级;

6次/分<r<10次/分或24次/分<r≤30次/分时为ⅲ级;

10次/分≤r≤24次/分时为ⅳ级;

脉搏取值范围:≤40次/分或≥180次/分时为ⅰ级;

140次/分<hr<180次/分时为ⅱ级;

40次/分<hr≤50次/分或110次/分≤hr≤140次/分时为ⅲ级;

50次/分<hr<60次/分或100次/分<hr<110次/分时为ⅳ级;

60次/分≤hr≤100次/分时为ⅴ级。

末梢血氧饱和度取值范围:非copd病人≤85%或copd病史≤75%时为ⅰ级;

非copd病人85%<sp02<90%或copd病人75%<sp02<85%时为ⅱ级;

非copd病人90%≤sp02<95%或copd病人85%≤sp02<90%时为ⅲ级;

≥95%时为ⅳ级。

意识状态取值范围:gcs≤6分(持续时间≤7天)时为ⅰ级;

7≤gcs≤8(持续时间≤7天)或gcs≤6分(持续时间>7天)时为ⅱ级;9≤gcs≤11(持续时间≤7天)或7≤gcs≤8(持续时间>7天)时为ⅲ级;12≤gcs≤15或9≤gcs≤11(持续时间>7天)时为ⅳ级;

12≤gcs≤15时为ⅴ级。

末梢血糖值取值范围:≤2.0mmol/l时为ⅰ级;

2.0mmol/l≤bg≤3.9mmol/l或bg>30.0mmol/l)时为ⅱ级;

20.0mmol/l≤bg≤30.0mmol/l时为ⅲ级;

6.1mmol/l<bg<20mmol/l时为ⅳ级;

3.9mmol/l<bg≤6.1mmol/l时为ⅴ级。

疼痛评分取值范围:>5分时为ⅲ级;

3分≤疼痛评分≤5分时为ⅳ级;

≤2分时为ⅴ级。

a3.疼痛评分采用数字评分法(vas),分为3个等级。vas≤2分时为ⅴ级;3分≤vas≤5分时

为ⅳ级;vas>5分时为ⅲ级。

a4.病人处在特殊状态下时,如有呕血、黑便、低血压休克等,计算平均动脉压和休克指数,两者由本人血压和脉率延生而来。

平均动脉压(map)=(收缩压+2x舒张压)/3;110mmhg≤map≤129mmhg50mmhg≤map≤69mmhg时为ⅲ;130mmhg≤map≤159mmhg时为ⅱ级;map≥160mmhg或map≤49mmhg时为ⅰ级。

休克指数=脉搏/收缩压;1≤休克指数<1.5时为ⅲ级;1.5≤休克指数≤2时为ⅱ级休克指数>2时为ⅰ级。

b.归纳和总结全科病人(ⅰ级、ⅱ级和ⅲ级)最常见症状,实现方法为:

神经系统优先级及对应的症状:

ⅰ级病人:全身抽搐强直及意识丧失、癫痫持续状态;

ⅱ级病人:神志不清、晕厥、突发言语表达不清(<4.5h)、突发肢体功能障碍。

(<4.5h)、突发视物不清(<4.5h);

ⅲ级病人:头晕伴视物旋转感及恶心呕吐、头痛伴恶心(呕吐)、肢体(或面部)局部抽搐、突然动作停止伴意识障碍、突发言语表达不清(4.5小时<t<7天)、突发肢体功能障碍(4.5小时<t<7天)、突发视物不清(4.5小时<t<7天)。

心血管系统优先级及对应的症状:

ⅰ级病人:心跳呼吸骤停、明确心梗(救护车转来)、ecg提示急性心肌梗塞、休克以及胸部撕裂样剧痛;

ⅱ级病人:剧烈胸痛伴气促(含服硝酸甘油不缓解);

ⅲ级病人:剧烈胸痛伴气促(含服硝酸甘油后缓解)、胸闷伴胸痛、胸闷伴气促、胸闷伴心悸出汗以及双下肢浮肿(≤1周)。

呼吸系统优先级及对应的症状:

ⅰ级病人:急性呼吸急促伴面部紫绀、气道异物梗阻;

ⅲ级病人:急性呼吸急促伴面部无紫绀、急性多次咯血。

消化系统优先级及对应的症状:

ⅱ级病人:消化道大出血;

ⅲ级病人:呕血、黑便、鲜血便、肛门停止排便排气、突发剧烈腹痛、腹痛伴发热(或黄染)以及肾绞痛为。

妇产科优先级及对应的症状:

ⅱ级病人:下腹痛伴阴道不规则流血;

ⅲ级病人:突发剧烈下腹痛、早产以及流产。

综合科优先级及对应的症状:

ⅰ级病人:急性中毒(<6小时);

ⅱ级病人:急性中毒(6小时<t<24小时);

ⅲ级病人:急性酒精中毒、急性无尿(尿储留)、突发双下肢无力(年轻人)、年老体弱无家属陪同、血小板减少(≤20×109/l)以及低钾血症(<3.0mmol/l)。

c.归纳和总结创伤病人(ⅰ级、ⅱ级和ⅲ级)最常见症状,实现方法为:

ⅰ级病人:心跳呼吸骤停、昏迷、胸腹联合伤、胸部开放性损伤、休克、腹部开放性损伤、颅脑外伤伴昏迷、严重胸闷气短、腹痛伴腹肌紧张;

ⅱ级病人:创伤伴有活动性大出血、严重创伤、腹部疼痛伴呼吸受限、髋部疼痛伴活动受限、开放性骨折;

ⅲ级病人:神志淡漠,无反应、坠落伤、挤压伤、溺水、肢体疼痛伴活动受限、外伤后头痛(伴呕吐)、头部外伤伴呕吐、胸部疼痛伴呼吸受限。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a中预检分诊时各量化指标均可对应各自的分诊级别,但以其中最高的级别作为最终进行病情严重程度评估的要素。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b中预检分诊时病人可能会有多个不同的症状,但以其中最高的级别作为最终进行病情严重程度评估的要素。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c中预检分诊时病人可能会有多个不同的症状,但以其中最高的级别作为最终进行病情严重程度评估的要素。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对于全科病人,结合步骤a和b,以其中最高的级别作为最终分诊级别。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对于创伤病人,结合步骤a和c,以其中最高的级别作为最终分诊级别。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实施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实施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