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侧卧位下肢体位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91051发布日期:2020-05-26 17:55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一种侧卧位下肢体位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侧卧位下肢体位垫。



背景技术:

目前医院手术室在进行侧卧位手术时,缺少对下肢的保护,通常情况下,护理人员在进行体位摆放时,在双侧下肢之间垫凝胶减压垫或垫以被子等柔软物质,以避免双侧下肢之间的点状压迫,但是,此方法不能改变位于下方的下肢需要承担双侧下肢的重量,导致下方肢体受压严重,发生损伤的风险上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侧卧位下肢体位垫,可有效减少手术过程中被迫体位造成的压疮发生率,有效减少护士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侧卧位下肢体位垫,包括隧道垫、踝膝垫;所述隧道垫包括承重板、立板,两块所述立板分别垂直固连所述承重板两端,两块立板位于承重板的同一侧,两块立板平行,所述承重板、立板均由木质底板和覆盖在木质底板上的弹性材料层组成;所述踝膝垫包括垫板,所述垫板由木质底板和覆盖在木质底板上的弹性材料层组成,所述垫板长度<所述隧道垫长度,所述垫板宽度等于两个所述立板内壁之间的距离,所述垫板的顶面设有条形凸起,所述条形凸起垂直于所述垫板长度方向。

优选的,所述弹性材料层材质为高回弹泡沫。

优选的,所述承重板的弹性材料层厚5cm,所述立板的弹性材料层厚2cm。

优选的,所述条形凸起宽度为8cm。

优选的,所述条形凸起为半径为4cm的半圆柱。

优选的,所述垫板长度比所述隧道垫长度小15cm。

优选的,所述承重板、立板一体制造。

优选的,所述踝膝垫与所述条形凸起一体制造。

优选的,所述条形凸起与所述踝膝垫的弹性材料层一体制造。

优选的,所述条形凸起的一个侧壁与所述垫板的一端齐平。

优选的,所述弹性材料层附着在所述木质底板的一个侧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可有效减少护士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可有效减少手术过程中被迫体位造成的压疮发生率。

3、本实用新型有效降低资金成本,经济适用,适合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隧道垫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方向的剖视图;

图3为踝膝垫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方向的剖视图。

图中:1-承重板、2-立板、3-条形凸起、4-垫板、5-弹性材料层、6-木质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隧道垫、踝膝垫;所述隧道垫包括承重板1、立板2,两块所述立板2分别垂直固连所述承重板1两端,两块立板2)位于承重板1的同一侧,两块立板2平行,所述承重板1、立板2均由木质底板6和覆盖在木质底板6上的弹性材料层5组成;所述踝膝垫包括垫板4,所述垫板4由木质底板6和覆盖在木质底板6上的弹性材料层5组成,所述垫板4长度<所述隧道垫长度,所述垫板4宽度等于两个所述立板2内壁之间的距离,所述垫板4的顶面设有条形凸起3,所述条形凸起3垂直于所述垫板4长度方向,所述弹性材料层5材质为高回弹泡沫,所述承重板1的弹性材料层5厚5cm,所述立板2的弹性材料层5厚2cm,所述条形凸起3宽度为8cm,所述条形凸起3为半径为4cm的半圆柱,所述垫板4长度比所述隧道垫长度小15cm,所述承重板1、立板2一体制造,所述踝膝垫与所述条形凸起3一体制造,所述条形凸起3的一个侧壁与所述垫板4的一端齐平,所述弹性材料层5附着在所述木质底板6的一个侧面。

实际使用时,踝膝垫长度比隧道垫长度小15cm,侧卧位时下肢需弯曲45度,将下侧踝关节置于条形凸起3上,避免手术过程中踝关节受压,减少皮肤损伤,降低压疮的发生率,将隧道垫置于下侧下肢上,将上侧下肢置于承重板1上。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侧卧位下肢体位垫,其特征在于:包括隧道垫、踝膝垫;

所述隧道垫包括承重板(1)、立板(2),两块所述立板(2)分别垂直固连所述承重板(1)两端,两块立板(2)位于承重板(1)的同一侧,两块立板(2)平行,所述承重板(1)、立板(2)均由木质底板(6)和覆盖在木质底板(6)上的弹性材料层(5)组成;

所述踝膝垫包括垫板(4),所述垫板(4)由木质底板(6)和覆盖在木质底板(6)上的弹性材料层(5)组成,所述垫板(4)长度<所述隧道垫长度,所述垫板(4)宽度等于两个所述立板(2)内壁之间的距离,所述垫板(4)的顶面设有条形凸起(3),所述条形凸起(3)垂直于所述垫板(4)长度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卧位下肢体位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材料层(5)材质为高回弹泡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卧位下肢体位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板(1)的弹性材料层(5)厚5cm,所述立板(2)的弹性材料层(5)厚2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卧位下肢体位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凸起(3)宽度为8c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侧卧位下肢体位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凸起(3)为半径为4cm的半圆柱。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卧位下肢体位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4)长度比所述隧道垫长度小15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卧位下肢体位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板(1)、立板(2)一体制造。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卧位下肢体位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踝膝垫与所述条形凸起(3)一体制造。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卧位下肢体位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凸起(3)的一个侧壁与所述垫板(4)的一端齐平。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卧位下肢体位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材料层(5)附着在所述木质底板(6)的一个侧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侧卧位下肢体位垫,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包括隧道垫、踝膝垫;所述隧道垫包括承重板、立板,两块所述立板分别垂直固连所述承重板两端,两块立板位于承重板的同一侧,两块立板平行,所述承重板、立板均由木质底板和覆盖在木质底板上的弹性材料层组成;所述踝膝垫包括垫板,所述垫板由木质底板和覆盖在木质底板上的弹性材料层组成,所述垫板长度<所述隧道垫长度,所述垫板宽度等于两个所述立板内壁之间的距离,所述垫板的顶面设有条形凸起,所述条形凸起垂直于所述垫板长度方向。本实用新型可有效减少手术过程中被迫体位造成的压疮发生率,有效减少护士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杨桂蓉;谢晓玲;巫文华;方明洪;周畅;林庆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市新都区中医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9.05.13
技术公布日:2020.05.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