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内科用积液引流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94917发布日期:2020-07-07 14:27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心内科用积液引流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心内科医疗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心内科用积液引流设备。



背景技术:

心内科,即心血管内科,是各级医院大内科为了诊疗心血管血管疾病而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治疗的疾病包括心绞痛、高血压、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早搏、心律不齐、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扩张型心肌病、室性心动过速、预激综合征、室间隔缺损、心脏瓣膜性疾病、肥厚型心肌病、肺动脉高压、高血脂、动脉导管未闭、心脏神经官能症、心包积液、肺动脉口狭窄、继发性高血压、心包炎、动脉粥样硬化、心内膜炎、低血压、三尖瓣下移畸形、急性房颤、阵发性房颤、主肺动脉间隔缺损、药物性心肌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慢性房颤、主动脉瓣狭窄、特发性肺动脉高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原发性肺动脉高压均属于心内科疾病。

现有技术中心内科疾病患者腹腔中常会残留大量积液,容易引起腹腔不适,引发多种并发证,加重了患者的病情,综上所述,现急需一种心内科用积液引流设备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心内科用积液引流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技术中心内科疾病患者腹腔中常会残留大量积液,容易引起腹腔不适,引发多种并发证,加重了患者的病情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心内科用积液引流设备,包括装置主体和负压引流机构,所述装置主体包括外盒体、支脚、储液管、引流管和穿刺针,所述支脚设置在外盒体下端面,所述储液管设置在外盒体内部左侧,所述引流管连接在储液管下端,且所述引流管穿过外盒体,并与穿刺针连接,所述负压引流机构设置在外盒体内部,所述负压引流机构包括转轴、驱动电机、气囊、顶杆、齿条、传动齿轮、滑轨和滑块,所

述气囊设置在储液管顶端,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外盒体内部底端面右侧,所述转轴转动连接在外盒体内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传动齿轮安装于转轴上,所述滑轨设置在外盒体内部后端面,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滑轨前端面,所述齿条固定设置在滑块前端面,所述传动齿轮位于齿条上,所述顶杆固定设置在齿条左端。

进一步地,所述支脚设有四个,四个所述支脚分别设置在外盒体下端面四个棱角处。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齿轮在齿条上做啮合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气囊与储液管接触处设置有密封垫圈。

进一步地,所述滑轨前端面开设有滑槽,且所述滑块位于滑槽内部,且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滑槽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外盒体内部设置有蓄电池,且所述驱动电机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脚下端设置有减震垫。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外盒体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转轴、驱动电机、气囊、顶杆、齿条、传动齿轮、滑轨和滑块,该设计利用负压将患者腹腔内部的积液吸出,减轻患者的痛苦,加速患者的恢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中:1.外盒体;2.转轴;3.驱动电机;4.支脚;5.储液管;6.引流管;7.穿刺针;8.气囊;9.顶杆;10.齿条;11.传动齿轮;12.滑轨;13.滑块;a.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心内科用积液引流设备,包括装置主体和负压引流机构,装置主体包括外盒体1、支脚4、储液管5、引流管6和穿刺针7,支脚4设置在外盒体1下端面,储液管5设置在外盒体1内部左侧,引流管6连接在储液管5下端,且引流管6穿过外盒体1,并与穿刺针7连接。

负压引流机构设置在外盒体1内部,负压引流机构包括转轴2、驱动电机3、气囊8、顶杆9、齿条10、传动齿轮11、滑轨12和滑块13,气囊8设置在储液管5顶端,驱动电机3设置在外盒体1内部底端面右侧,转轴2转动连接在外盒体1内部,驱动电机3的输出端与转轴2固定连接,传动齿轮11安装于转轴2上,滑轨12设置在外盒体1内部后端面,滑块13滑动连接在滑轨12前端面,齿条10固定设置在滑块13前端面,传动齿轮11位于齿条10上,顶杆9固定设置在齿条10左端,该设计利用负压将患者腹腔内部的积液吸出,减轻患者的痛苦,加速患者的恢复。

支脚4设有四个,四个支脚4分别设置在外盒体1下端面四个棱角处,传动齿轮11在齿条10上做啮合运动,气囊8与储液管5接触处设置有密封垫圈,滑轨12前端面开设有滑槽a,且滑块13位于滑槽a内部,且滑块13滑动连接在滑槽a内部,外盒体1内部设置有蓄电池,且驱动电机3与蓄电池电性连接,支脚4下端设置有减震垫,转轴2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外盒体1内部。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运行驱动电机3,驱动电机3的输出端转动带动转轴2转动,转轴2带动传动齿轮11转动,传动齿轮11在齿条10上做啮合运动,齿条10将啮合力传递至滑块13,滑块13在滑轨12的滑槽a内向左移动,滑块13带动齿条10向左移动,齿条10通过顶杆9挤压气囊8,气囊8将储液管5内部的气体排出,并将穿刺针7插入患者腹腔内部,反向运行驱动电机3,同理滑块13带动齿条10向右移动,齿条10带动顶杆9向右移动,气囊8体积膨胀,储液管5内部产生负压,并将患者腹腔内部的积液抽入储液管5内部,并排出,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心内科疾病患者腹腔中常会残留大量积液,容易引起腹腔不适,引发多种并发证,加重了患者病情的问题。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心内科用积液引流设备,包括装置主体和负压引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包括外盒体(1)、支脚(4)、储液管(5)、引流管(6)和穿刺针(7),所述支脚(4)设置在外盒体(1)下端面,所述储液管(5)设置在外盒体(1)内部左侧,所述引流管(6)连接在储液管(5)下端,且所述引流管(6)穿过外盒体(1),并与穿刺针(7)连接;

所述负压引流机构设置在外盒体(1)内部,所述负压引流机构包括转轴(2)、驱动电机(3)、气囊(8)、顶杆(9)、齿条(10)、传动齿轮(11)、滑轨(12)和滑块(13),所述气囊(8)设置在储液管(5)顶端,所述驱动电机(3)设置在外盒体(1)内部底端面右侧,所述转轴(2)转动连接在外盒体(1)内部,所述驱动电机(3)的输出端与转轴(2)固定连接,所述传动齿轮(11)安装于转轴(2)上,所述滑轨(12)设置在外盒体(1)内部后端面,所述滑块(13)滑动连接在滑轨(12)前端面,所述齿条(10)固定设置在滑块(13)前端面,所述传动齿轮(11)位于齿条(10)上,所述顶杆(9)固定设置在齿条(10)左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用积液引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4)设有四个,四个所述支脚(4)分别设置在外盒体(1)下端面四个棱角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用积液引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齿轮(11)在齿条(10)上做啮合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用积液引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8)与储液管(5)接触处设置有密封垫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用积液引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12)前端面开设有滑槽(a),且所述滑块(13)位于滑槽(a)内部,且所述滑块(13)滑动连接在滑槽(a)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用积液引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盒体(1)内部设置有蓄电池,且所述驱动电机(3)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用积液引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4)下端设置有减震垫。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积液引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2)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外盒体(1)内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心内科用积液引流设备,包括外盒体、支脚、储液管、引流管、穿刺针、转轴、驱动电机、气囊、顶杆、齿条、传动齿轮、滑轨和滑块,支脚设置在外盒体下端面,储液管设置在外盒体内部左侧,引流管连接在储液管下端,且引流管穿过外盒体,并与穿刺针连接,气囊设置在储液管顶端,驱动电机设置在外盒体内部底端面右侧,转轴转动连接在外盒体内部,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转轴固定连接,传动齿轮安装于转轴上,滑轨设置在外盒体内部后端面,滑块滑动连接在滑轨前端面,齿条固定设置在滑块前端面,传动齿轮位于齿条上,顶杆固定设置在齿条左端,该设计利用负压将患者腹腔内部的积液吸出,减轻患者的痛苦,加速患者的恢复。

技术研发人员:郭景红;陈素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郭景红
技术研发日:2019.06.11
技术公布日:2020.07.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