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多齿钩额头拉皮定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39354发布日期:2020-07-04 01:12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的多齿钩额头拉皮定位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进的多齿钩额头拉皮定位器。



背景技术: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面部皮肤组织开始逐渐松弛下垂,开始出现老化状态。尤其是额头上的皱纹非常显著,而且额头上的皱纹已经不是老年人有的现象,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工作的巨大压力下,额头也开始慢慢出现皱纹,这样非常影响美观。

目前的额头拉皮手术的技术已经日趋成熟,但是术后固定的一直不理想。现在额头皮肤组织的固定技术有缝线和穿皮式骨钉固定两种,但其效果皆不甚理想。无论是单点缝线固定,还是采用钛螺丝固定,它们都属于单点式固定,其额头皮肤组织承受的张力都很大,容易造成组织逐渐断裂分离,而使固定点松脱,丧失原来的维持效果,或是提早回复原状,影响其持久性,从而使手术失败。并且钛螺丝不可降解,不能被人体吸收,患者拉皮手术后总有异物感觉,增加心理负担,1-2年后还需要对患者进行第二次手术,将骨内的钛螺丝钉取出,大大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1160877y中公开了一种多齿钩额头拉皮定位器,其特征是它包括有齿钩板,齿钩板正面上设有倾斜的齿钩,齿钩与齿钩板正面的倾斜夹角为10-90°,在齿钩板的背面上设有底柱钉。上述实用新型在固定时,需要将齿钩板上的底钉放入到头骨外板上面钻的一个孔中,再将头部松弛下坠的皮肤拉至理想位置,该步骤需要在头骨外板上面钻孔,操作难度较大,这容易在手术过程中出现大出血的风险,同时加重了患者的心理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被人体吸收,并不用在患者颅骨外板上钻一个孔进行额部拉皮手术的改进的多齿钩额头拉皮定位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改进的多齿钩额头拉皮定位器,它包括有齿钩板和齿钩,所述齿钩板正面上设有多个呈向上倾斜的齿钩,所述齿钩板由两个部分重叠的三角板组成,所述齿钩板的上部呈驼峰状,所述齿钩板上设有两个三角形孔和多个圆孔,所述三角形孔设置在三角形顶角与齿钩之间。

所述齿钩板上部呈驼峰状的凹形口底部与底边的距离为10~16mm。

所述圆孔设置在齿钩之间。

所述齿钩与齿钩板正面的倾斜夹角为5~60°,优选52~56°。

所述三角板的形状呈等腰三角形或正三角形,所述齿钩板两条斜边长度为12~26mm,底边长度为12~48mm。

所述齿钩板的厚度为1~2mm。

所述齿钩的齿尖长度为1~5mm。

所述齿钩板和齿钩的材质为医用高分子材料,优选聚己内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

1、本实用新型柔软韧性强,压力分布比较均匀,提升力度大,固定效果更好。

2、本实用新型中的三角形孔有利于缝合和固定,医护人员可采用缝合线进行固定,避免在患者颅骨外板上钻孔,降低了手术难度,这样安全性更高,出血量低。

3、本实用新型中的圆孔,可使手术后的软组织更加牢固的贴附在新的骨膜位置上,达到额头皮肤向上提升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中1、齿钩板;2、齿钩;3、三角形孔;4、圆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它包括有齿钩板1和齿钩2,所述齿钩板1正面上设有多个呈向上倾斜的齿钩2,所述齿钩2与齿钩板1正面的倾斜夹角为5~60°,优选52~56°,以使皮肤软组织与齿钩2接触后不会滑落。该齿钩2均匀分布在齿钩板1上,可分为多排且并列排列,以使与接触的软组织受力均匀,不会由于受力过大而发生组织断裂分离。

所述齿钩2的齿尖长度为1~5mm,可根据具体需要选用合适长度,其中齿钩2的尖端可以设置成倾斜的尖状,既可以方便进入到皮肤软组织内,也加强了拉皮效果。

所述齿钩板1由两个部分重叠的三角板组成,并将其中一块三角板重叠的部分割去,使两块三角板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齿钩板1的上部呈驼峰状,用于更好的固定在额头内。所述齿钩板1上部呈驼峰状的凹形口底部与底边的距离为10~16mm。

所述三角板的形状可设置成等腰三角形或正三角形,以保证固定时的稳定。所述齿钩板1两条斜边长度为12~26mm,底边长度为12~48mm以及厚度为1~2mm,可设置成各种型号,根据具体的手术需要选择不同的型号。

所述齿钩板1上设有两个三角形孔3和多个圆孔4,所述三角形孔3设置在三角形顶角与齿钩2之间,用于缝合线进行固定。所述圆孔4设置在齿钩2之间,可使手术后的软组织更加牢固的贴附在新的骨膜位置上,达到额头皮肤向上提升的效果。

所述齿钩板1和齿钩2的材质为医用高分子材料,优选为聚己内酯,该材质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记忆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同时具有柔软度高,结晶性强以及降解缓慢等优点。聚己内酯在体内的降解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表现为分子量不断下降,不发生形变和失重;第二阶段,分子量降到一定数值后,材料开始失重,并逐渐被机体吸收和排泄,不会对人体产生任何副作用,保持时间长。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

术前准备工作,医护人员根据患者手术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齿钩板1的形状、大小和厚度,齿钩2与齿钩板1的倾斜角度。

手术时,医护人员在患者头顶发际线后的2cm处,取正中及左右共4个1.1~1.8cm的伤口,用剥离器进入头皮在骨膜下剥离,将头皮由前额至后枕部完全与头骨分离,接着切除部分头皮,然后用缝合线穿过三角形孔3将齿钩板1进行固定,再将头部松弛下坠的皮肤拉至理想位置,此后将额头部分的皮下软组织按到齿钩2上,最后将伤口进行缝合,从而达到额部拉皮的目的。

经过6-12个月后,本实用新型会被人体自行溶化,降解吸收,此时额头位置手术后的软组织已经牢固的贴附在新的骨膜位置上,达到额部皮肤向上提升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其它未说明部分与现有技术相同。



技术特征:

1.一种改进的多齿钩额头拉皮定位器,它包括有齿钩板(1)和齿钩(2),所述齿钩板(1)正面上设有多个呈向上倾斜的齿钩(2),其特征是所述齿钩板(1)由两个部分重叠的三角板组成,所述齿钩板(1)的上部呈驼峰状,所述齿钩板(1)上设有两个三角形孔(3)和多个圆孔(4),所述三角形孔(3)设置在三角形顶角与齿钩(2)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多齿钩额头拉皮定位器,其特征是所述齿钩板(1)上部呈驼峰状的凹形口底部与底边的距离为10~16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多齿钩额头拉皮定位器,其特征是所述圆孔(4)设置在齿钩(2)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多齿钩额头拉皮定位器,其特征是所述齿钩(2)与齿钩板(1)正面的倾斜夹角为5~6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进的多齿钩额头拉皮定位器,其特征是所述齿钩(2)与齿钩板(1)正面的倾斜夹角为52~5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多齿钩额头拉皮定位器,其特征是所述三角板的形状呈等腰三角形或正三角形,所述齿钩板(1)两条斜边长度为12~26mm,底边长度为12~48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多齿钩额头拉皮定位器,其特征是所述齿钩板(1)的厚度为1~2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多齿钩额头拉皮定位器,其特征是所述齿钩(2)的齿尖长度为1~5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多齿钩额头拉皮定位器,其特征是所述齿钩板(1)和齿钩(2)的材质为医用高分子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改进的多齿钩额头拉皮定位器,其特征是所述齿钩板(1)和齿钩(2)的材质为聚己内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的多齿钩额头拉皮定位器,它包括有齿钩板和齿钩,所述齿钩板正面上设有多个呈向上倾斜的齿钩,其特征是所述齿钩板由两个部分重叠的三角板组成,所述齿钩板的上部呈驼峰状,所述齿钩板上设有两个三角形孔和多个圆孔,所述三角形孔设置在三角形顶角与齿钩之间。本实用新型柔软韧性强,压力分布比较均匀,提升力度大,而且不用在患者颅骨外板上钻一个孔进行额部拉皮手术,这样安全性更高,手术过程中出血不多,恢复时间短,固定效果好,同时降低了患者的心理负担。

技术研发人员:王月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王月玲;南京医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18
技术公布日:2020.07.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