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晰自动变光LCD电焊护目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32381发布日期:2020-07-10 16:02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高清晰自动变光LCD电焊护目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清晰自动变光lcd电焊护目镜。



背景技术:

在焊接过程中,会产生强光、紫外线、红外线等射线,对人体的眼睛和面部皮肤造成直接威胁,目前国内使用较多的焊接防护面具应以手持式面罩为主,这种面罩是以各种添加剂和色素制成的被动式遮光镜片如黑玻璃片作为镜组,不仅需要用收拿,而且不具备变光的特点。随着人们劳动保护意识的提高和对焊接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自动变光护目镜应运而生,自动变光护目镜不但能够将紫外线,红外线等射线过滤掉,而且能过根据不同的焊接方式设置不同的遮光号,保证合适的可见光线光度,使焊接工人的眼镜得到充分的保护。

随着自动变光护目镜近些年不断发展,已经开始逐步取代这种手持式面罩,但是由于其自身结构等特点,亮态的透过率不是很高,导致在一些特殊的工作环境或精密焊接时不能准确清晰的看清焊接物体的表面,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时造价又昂贵,使其应用范围仍然很局限,推广的速度并不快。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清晰自动变光lcd电焊护目镜(23%透过率,遮光号2.5#),可以在亮态的情况下更清晰的观看物体,可以使产品适应不同的亮度环境,增加产品的应用范围及安全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高清晰自动变光lcd电焊护目镜,由上至下依次包括uv滤光片、第一偏光片、第一lcd液晶盒、第二偏光片、第二lcd液晶盒、第三偏光片、垫片素玻璃。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

(1)所述的第一lcd液晶盒和第二lcd液晶盒均为tn-lcd液晶盒。

(2)第一偏光片吸收轴与第一lcd液晶盒内摩擦轴夹角垂直;第二偏光片吸收轴与第一lcd液晶盒、第二lcd液晶盒内摩擦轴夹角均为85~88°;第三偏光片吸收轴与第二lcd液晶盒内摩擦轴夹角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lcd液晶盒和第二lcd液晶盒的盒厚厚度均为4.5~5μm。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lcd液晶盒和第二lcd液晶盒的δn*d为540nm~550nm。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lcd液晶盒和第二lcd液晶盒的扭曲角度为80°~90°。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偏光片、第二偏光片和第三偏光片的单体透过率为44%—45%,偏光度99%以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利用tnlcd的原理制成的液晶盒,在亮态时液晶分子平行于玻璃的上下基板,同时偏光片吸收轴垂直于lcd液晶盒摩擦轴,可以减小光损失,使之达到更高的透过率,本产品可以在亮态的情况下更清晰的观看物体,可以使产品适应不同的亮度环境。

2、常规产品使用4μ合厚,本实用新型的tn-lcd液晶盒盒厚为4.5~5μm,以提高整个画面的均匀性及亮度。

3、常规产品δn*d大约400nm,本实用新型δn*d为540nm~550nm,根据图5可见光的光谱透过率可以看出此时的透过率最大,可以使玻璃更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层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偏光片原理图;

图3是现有技术中相关产品的偏光片原理图;

图4是现有技术中另一个相关产品的偏光片原理图;

图5是可见光的光谱透过率曲线图。

图中:1-uv滤光片2-第一偏光片3-第一lcd液晶盒4-第二偏光片5-第二lcd液晶盒6-第三偏光片7-垫片素玻璃8-偏光片的吸收轴9-液晶盒的摩擦轴3-1-第一lcd液晶盒上片3-2-第一lcd液晶盒下片4-1-相关产品的第二偏光片4-2-相关产品的多出的偏光片5-1-第二lcd液晶盒上片5-2-第二lcd液晶盒下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高清晰自动变光lcd电焊护目镜,护目镜固定在安全帽上。由上至下依次包括uv滤光片1、第一偏光片2、第一lcd液晶盒3、第二偏光片4、第二lcd液晶盒5、第三偏光片6、垫片素玻璃7。所述的第一lcd液晶盒3和第二lcd液晶盒5均为tn-lcd液晶盒。

见图2的本实用新型的偏光片原理图,第一偏光片2吸收轴8与第一lcd液晶盒上片3-1内摩擦轴9夹角垂直;第二偏光片4吸收轴8与第一lcd液晶盒下片3-2、第二lcd液晶盒上片5-1内摩擦轴9夹角均为85~88°;第三偏光片6吸收轴8与第二lcd液晶盒下片5-2内摩擦轴9夹角垂直。

见图3为现有技术中的常规方案偏光片原理图,比本实用新型多了一层偏光片4-2,位于第二偏光片4-1和第二lcd液晶盒3中间,角度同第二偏光片4-1;同时第一偏光片2、第四偏光片(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偏光片6)吸收轴8与第一、第二lcd液晶盒3和5内摩擦轴9为平行,第二偏光片4-1、多出的偏光片4-2与第一、第二lcd液晶盒3和5内摩擦轴9的夹角为2~5°。

见图4,为现有技术中与本实用新型结构接近的偏光片原理图,比本实用新型少了一层垫片素玻璃7,并且第一偏光片2、第三偏光片6吸收轴8与第一、第二lcd液晶盒3、5内摩擦轴9夹角平行,第二偏光片4吸收轴8与第一、第二lcd液晶盒3、5内摩擦轴夹角为2~5°。

对比图2,图3,图4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透过lcd液晶盒的光为p光,常规方案为s光。这种现象在光学中可以称为e光和o光。在单轴晶体结构中e光的透过率要大于o光的透过率,向列液晶为单轴晶体结构,所以可以达到更高的透过率。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tn-lcd液晶盒3、5盒厚厚度为4.5~5μm,以提高整个画面的均匀性及亮度。常规产品使用4μ合厚,δn*d大约400nm,本实用新型δn*d为540nm~550nm,根据图5可见光的光谱透过率可以看出此时的透过率最大,可以使玻璃更透。

本实用新型的tn-lcd液晶盒3、5的扭曲角度为80°~90°。第一~第三偏光片2、4、6单体透过率44%—45%,偏光度99%以上。

本实用新型利用tnlcd的原理制成的液晶盒,在亮态时液晶分子平行于玻璃的上下基板,同时偏光片吸收轴垂直于lcd液晶盒摩擦轴,可以减小光损失,使之达到更高的透过率。

以上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上述实施例中所用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技术特征:

1.一种高清晰自动变光lcd电焊护目镜,由上至下依次包括uv滤光片、第一偏光片、第一lcd液晶盒、第二偏光片、第二lcd液晶盒、第三偏光片、垫片素玻璃;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lcd液晶盒和第二lcd液晶盒均为tn-lcd液晶盒;

第一偏光片吸收轴与第一lcd液晶盒内摩擦轴夹角垂直;

第二偏光片吸收轴与第一lcd液晶盒、第二lcd液晶盒内摩擦轴夹角均为85~88°;

第三偏光片吸收轴与第二lcd液晶盒内摩擦轴夹角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清晰自动变光lcd电焊护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lcd液晶盒和第二lcd液晶盒的盒厚厚度均为4.5~5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清晰自动变光lcd电焊护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lcd液晶盒和第二lcd液晶盒的δn*d为540nm~55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清晰自动变光lcd电焊护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lcd液晶盒和第二lcd液晶盒的扭曲角度为80°~9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清晰自动变光lcd电焊护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偏光片、第二偏光片和第三偏光片的单体透过率为44%—45%,偏光度99%以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清晰自动变光LCD电焊护目镜,由上至下依次包括UV滤光片、第一偏光片、第一LCD液晶盒、第二偏光片、第二LCD液晶盒、第三偏光片、垫片素玻璃。所述的第一LCD液晶盒和第二LCD液晶盒均为TN‑LCD液晶盒。第一偏光片吸收轴与第一LCD液晶盒内摩擦轴夹角垂直;第二偏光片吸收轴与第一LCD液晶盒、第二LCD液晶盒内摩擦轴夹角均为85~88°;第三偏光片吸收轴与第二LCD液晶盒内摩擦轴夹角垂直。可以在亮态的情况下更清晰的观看物体,可以使产品适应不同的亮度环境,增加产品的应用范围及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晓峰;白健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亚世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26
技术公布日:2020.07.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