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灸针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80171发布日期:2020-07-31 21:51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针灸针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针灸针刀。



背景技术:

针刀医学是将东方医学的基本理论和西方医学的基本理论融为一体并再创造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医学理论体系。目前的针灸针刀虽然种类和数量非常多,但现有的针灸针刀仍存在了一定的问题,对针灸针刀的使用带来一定的不便。

但是大多数的针灸针刀在使用时,大都通过将针刀直接插入病人穴位内,在插入不同穴位时不易判断插入的深浅,同时不易区分使用前后是否消毒且消毒后不易存放,这很大程度的限制了针灸针刀的使用范围,因此迫切需要能改进针灸针刀结构的技术,来完善此器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灸针刀,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针灸针刀在使用时,大都通过将针刀直接插入病人穴位内,在插入不同穴位时不易判断插入的深浅,同时不易区分使用前后是否消毒且消毒后不易存放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针灸针刀,包括持柄、针刀盖和持柄盖,所述持柄的一侧连接有针身,所述针身远离持柄的一侧设置有针刀,所述持柄的表面设置有螺纹圈,其中,

所述持柄与针身的连接处设置有防滑纹,所述针身与针刀的表面设置有刻度针;

所述针刀盖安装在针刀远离针身的一侧,所述针刀盖靠近针刀的一侧开设有针刀槽,所述持柄盖连接在针刀盖远离针刀的一侧,所述持柄盖远离针刀盖的一侧开设有持柄槽。

优选的,所述持柄的长度有为5cm,且持柄的直径为略大于针身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针刀的外部尺寸与针刀槽的内部尺寸相吻合,且针刀与针刀槽构成过盈结构。

优选的,所述防滑纹的一部分设置在持柄靠近针身的一侧,且另一部分设置在针身靠近持柄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刻度针共设置有八个,从针刀到针身上依次分布,针身与针刀上各分布有四个且每个刻度针的距离为1cm。

优选的,所述持柄槽的内部与持柄的外部螺纹圈构成螺纹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针灸针刀:

1.设置有刻度针,在插入针刀的过程中,不同的穴位插入的深浅也不同,刻度针共设置有八个,针身与针刀上各分布有四个刻度针,且每个刻度针的距离为1cm,便于医生观察的同时还增加了针灸针刀使用的准确度;

2.设置有针刀槽,在使用针灸针刀时,先需取下套在针刀外部的针刀盖,针刀与针刀槽构成过盈结构,之后在进行操作,避免针刀在使用前存放的过程中被划伤;

3.设置有持柄槽,将与针刀盖连接的持柄盖通过持柄槽与持柄的外部螺纹圈构成的螺纹结构盖在持柄上,避免针刀盖在放置时不慎遗失,同时可以很好的区分针灸针刀是否被使用过,避免因消毒不及时导致二次使用时使病人发生感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针刀盖打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2中a处局部放大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持柄;2、针身;3、针刀;4、螺纹圈;5、防滑纹;6、刻度针;7、针刀盖;8、针刀槽;9、持柄盖;10、持柄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针灸针刀,包括持柄1、针身2、针刀3、螺纹圈4、防滑纹5、刻度针6、针刀盖7、针刀槽8、持柄盖9和持柄槽10,所述持柄1的一侧连接有针身2,所述持柄1的长度有为5cm,且持柄1的直径为略大于针身2的直径,当使用针灸针刀时,持柄1的长度有为5cm,且持柄1的直径为略大于针身2的直径,避免在拿取过程中手部直接与针刀3发生接触导致病人发生感染,所述针身2远离持柄1的一侧设置有针刀3,所述针刀3的外部尺寸与针刀槽8的内部尺寸相吻合,且针刀3与针刀槽8构成过盈结构,在使用针灸针刀时,先需取下套在针刀3外部的针刀盖7,针刀3与针刀槽8构成过盈结构,之后在进行操作,避免针刀3在使用前存放的过程中被划伤,所述持柄1的表面设置有螺纹圈4,其中,

所述持柄1与针身2的连接处设置有防滑纹5,所述防滑纹5的一部分设置在持柄1靠近针身2的一侧,且另一部分设置在针身2靠近持柄1的一侧,持柄1与针身2的连接处设置有防滑纹5,在使用针灸针刀时,加重了手部与防滑纹5之间的摩擦,便于拿捏住针灸针刀来进行操作,所述针身2与针刀3的表面设置有刻度针6,所述刻度针6共设置有八个,从针刀3到针身2上依次分布,且每个刻度针6的距离为1cm,在插入针刀3的过程中,不同的穴位插入的深浅也不同,针身2与针刀3上各分布有四个刻度针6,且每个刻度针6的距离为1cm,便于医生观察的同时还增加了针灸针刀使用的准确度;

所述针刀盖7安装在针刀3远离针身2的一侧,所述针刀盖7靠近针刀3的一侧开设有针刀槽8,所述持柄盖9连接在针刀盖7远离针刀3的一侧,所述持柄盖9远离针刀盖7的一侧开设有持柄槽10,所述持柄槽10的内部与持柄1的外部螺纹圈4构成螺纹结构,当取下套在针刀3外部的针刀盖7使用针灸针刀时,将与针刀盖7连接的持柄盖9通过持柄槽10与持柄1的外部螺纹圈4构成的螺纹结构盖在持柄1上,避免针刀盖7在放置时不慎遗失,同时可以很好的区分针灸针刀是否被使用过,避免因消毒不及时导致二次使用时使病人发生感染。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针灸针刀时,首先,将针灸针刀放置在一个固定的地方,先取下套在针刀3外部的针刀盖7,针刀3与针刀槽8构成过盈结构,避免针刀3在使用前存放的过程中被划伤,之后,将与针刀盖7连接的持柄盖9通过持柄槽10与持柄1的外部螺纹圈4构成的螺纹结构盖在持柄1上,避免针刀盖7在放置时不慎遗失,同时可以很好的区分针灸针刀是否被使用过,避免因消毒不及时导致二次使用时使病人发生感染,然后,捏住有防滑纹5的一侧,通过手部与防滑纹5之间的摩擦,便于拿捏住针灸针刀来进行操作,在插入针刀3的过程中,不同的穴位插入的深浅也不同,针身2与针刀3上各分布有四个刻度针6,且每个刻度针6的距离为1cm,便于医生观察的同时还增加了针灸针刀使用的准确度,使用完毕之后将套有持柄盖9的针刀3和针刀盖7上的针刀槽8进行清洗消毒,之后将针刀盖7盖在针刀3上,便于下次使用,本说明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针灸针刀,包括持柄(1)、针刀盖(7)和持柄盖(9),其特征在于:所述持柄(1)的一侧连接有针身(2),所述针身(2)远离持柄(1)的一侧设置有针刀(3),所述持柄(1)的表面设置有螺纹圈(4),其中,

所述持柄(1)与针身(2)的连接处设置有防滑纹(5),所述针身(2)与针刀(3)的表面设置有刻度针(6);

所述针刀盖(7)安装在针刀(3)远离针身(2)的一侧,所述针刀盖(7)靠近针刀(3)的一侧开设有针刀槽(8),所述持柄盖(9)连接在针刀盖(7)远离针刀(3)的一侧,所述持柄盖(9)远离针刀盖(7)的一侧开设有持柄槽(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灸针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持柄(1)的长度有为5cm,且持柄(1)的直径为略大于针身(2)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灸针刀,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刀(3)的外部尺寸与针刀槽(8)的内部尺寸相吻合,且针刀(3)与针刀槽(8)构成过盈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灸针刀,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纹(5)的一部分设置在持柄(1)靠近针身(2)的一侧,且另一部分设置在针身(2)靠近持柄(1)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灸针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刻度针(6)共设置有八个,从针刀(3)到针身(2)上依次分布,且每个刻度针(6)的距离为1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灸针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持柄槽(10)的内部与持柄(1)的外部螺纹圈(4)构成螺纹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针灸针刀,包括持柄、针刀盖和持柄盖,所述持柄的一侧连接有针身,所述针身远离持柄的一侧设置有针刀,所述持柄的表面设置有螺纹圈,其中,所述持柄与针身的连接处设置有防滑纹,所述针身与针刀的表面设置有刻度针,所述针刀盖安装在针刀远离针身的一侧,所述针刀盖靠近针刀的一侧开设有针刀槽,所述持柄盖连接在针刀盖远离针刀的一侧,所述持柄盖远离针刀盖的一侧开设有持柄槽。该针灸针刀,设置有刻度针,在插入针刀的过程中,不同的穴位插入的深浅也不同,刻度针共设置有八个,针身与针刀上各分布有四个刻度针,且每个刻度针的距离为1cm,便于医生观察的同时还增加了针灸针刀使用的准确度。

技术研发人员:徐善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巨野福尔娜医用器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02
技术公布日:2020.07.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