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婴儿输液用护理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95780发布日期:2020-07-07 14:28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婴儿输液用护理座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理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婴儿输液用护理座椅。



背景技术:

输液是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大剂量注射液,当婴儿生病时,要对婴儿进行输液,在输液的过程中,婴儿的哭闹晃动对输液带来不小的麻烦,这时,需要一种婴儿输液用护理座椅。

目前的婴儿输液用护理座椅虽然种类和数量非常多,但现有的婴儿输液用护理座椅仍存在了一定的问题,对婴儿输液用护理座椅的使用带来一定的不便。

但是大多数的婴儿输液用护理座椅在使用时,大都将婴儿放置在椅子上进行输液,婴儿在输液时易哭闹从椅子上滑出,同时在输液时易被针管吓到导致哭闹不止,给医护人员造成了很大的麻烦,这很大程度的限制了婴儿输液用护理座椅的使用范围,因此迫切需要能改进婴儿输液用护理座椅结构的技术,来完善此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婴儿输液用护理座椅,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婴儿输液用护理座椅在使用时,大都将婴儿放置在椅子上进行输液,婴儿在输液时易哭闹从椅子上滑出,同时在输液时易被针管吓到导致哭闹不止,给医护人员造成了很大的麻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婴儿输液用护理座椅,包括座椅主体,所述座椅主体的一侧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远离座椅主体的一侧固定有万向轮,所述座椅主体远离支架的一侧设置有椅背,其中,所述座椅主体远离椅背的一侧开设有通口,所述座椅主体远离支架的一侧设置有扶手架。

优选的,所述椅背远离座椅主体的一侧设置有弹力绑带,所述弹力绑带远离椅背的一侧连接有弹力绑带,所述椅背靠近座椅主体的一侧设置有安全带。

优选的,所述通口开设有两个,且通口与通口之间的距离大于15cm。

优选的,所述扶手架的一侧设置有软垫,所述软垫远离扶手架的一侧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靠近椅背的一侧开设有通孔,所述软垫靠近扶手架的一侧连接有卡块,所述扶手架靠近软垫的一侧开设有卡槽,所述卡块设置在卡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卡块靠近卡槽的一侧为球形,且卡块靠近卡槽一侧的外部尺寸与卡槽的内部尺寸相吻合,而且卡块与卡槽构成卡合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婴儿输液用护理座椅:

1.设置有通口,当将婴儿放置到座椅主体上时,座椅主体的一侧开设有两个通口,且通口与通口之间的距离大于15cm,便于将婴儿的双腿分别从通口伸出,便于将婴儿固定在座椅主体的内部,避免影响输液的进度,同时避免婴儿在输液时哭闹晃动从座椅主体上滑落造成磕碰摔伤;

2.设置有挡板,当婴儿坐在座椅主体上时,将婴儿的手从挡板一侧的通孔伸出搭在软垫上,便于输液时阻碍婴儿的视线,避免婴儿被针管吓到导致哭闹;

3.设置有卡块,卡块靠近卡槽的一侧为球形,且卡块与卡槽构成卡合结构,拉动软垫,将卡块从卡槽的内部拽出,便于对软垫进行更换,避免长时间的使用导致细菌滋生对婴儿产生感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2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座椅主体;2、支架;3、万向轮;4、椅背;401、弹力绑带;402、靠枕;403、安全带;5、通口;6、扶手架;601、软垫;602、挡板;603、通孔;604、卡块;605、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婴儿输液用护理座椅,包括座椅主体1、支架2、万向轮3、椅背4、通口5和扶手架6,所述座椅主体1的一侧连接有支架2,所述支架2远离座椅主体1的一侧固定有万向轮3,所述座椅主体1远离支架2的一侧设置有椅背4,所述椅背4远离座椅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弹力绑带401,所述弹力绑带401远离椅背4的一侧连接有弹力绑带401,所述椅背4靠近座椅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安全带403,其中,

所述座椅主体1远离椅背4的一侧开设有通口5,所述通口5开设有两个,且通口5与通口5之间的距离大于15cm,当将婴儿放置到座椅主体1上时,座椅主体1的一侧开设有两个通口5,且通口5与通口5之间的距离大于15cm,便于将婴儿的双腿分别从通口5伸出,便于将婴儿固定在座椅主体1的内部,避免影响输液的进度,同时避免婴儿在输液时哭闹晃动从座椅主体1上滑落造成磕碰摔伤,所述座椅主体1远离支架2的一侧设置有扶手架6,所述扶手架6的一侧设置有软垫601,所述软垫601远离扶手架6的一侧连接有挡板602,所述挡板602靠近椅背4的一侧开设有通孔603,所述软垫601靠近扶手架6的一侧连接有卡块604,所述扶手架6靠近软垫601的一侧开设有卡槽605,所述卡块604设置在卡槽605的内部,所述卡块604靠近卡槽605的一侧为球形,且卡块604靠近卡槽605一侧的外部尺寸与卡槽605的内部尺寸相吻合,而且卡块604与卡槽605构成卡合结构,当拉动软垫601时,卡块604靠近卡槽605的一侧为球形,且卡块604与卡槽605构成卡合结构,便于将卡块604从卡槽605的内部拽出,对软垫601进行更换,避免长时间的使用导致细菌滋生对婴儿产生感染。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婴儿输液用护理座椅时,首先,当将婴儿放置到座椅主体1上,座椅主体1的一侧开设有两个通口5,且通口5与通口5之间的距离大于15cm,便于将婴儿的双腿分别从通口5伸出,便于将婴儿固定在座椅主体1的内部,避免影响输液的进度,同时避免婴儿在输液时哭闹晃动从座椅主体1上滑落造成磕碰摔伤,之后,将婴儿的手从挡板602一侧的通孔603伸出搭在软垫601上,便于输液时阻碍婴儿的视线,避免婴儿被针管吓到导致哭闹,当该婴儿输液用护理座椅使用完毕后,拉动软垫601,将卡块604从卡槽605的内部拽出,便于对软垫601进行更换,避免长时间的使用导致细菌滋生对婴儿产生感染,本说明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婴儿输液用护理座椅,包括座椅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主体(1)的一侧连接有支架(2),所述支架(2)远离座椅主体(1)的一侧固定有万向轮(3),所述座椅主体(1)远离支架(2)的一侧设置有椅背(4),其中,

所述座椅主体(1)远离椅背(4)的一侧开设有通口(5),所述座椅主体(1)远离支架(2)的一侧设置有扶手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婴儿输液用护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椅背(4)包括弹力绑带(401)、靠枕(402)和安全带(403),所述椅背(4)远离座椅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弹力绑带(401),所述弹力绑带(401)远离椅背(4)的一侧连接有弹力绑带(401),所述椅背(4)靠近座椅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安全带(4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婴儿输液用护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口(5)开设有两个,且通口(5)与通口(5)之间的距离大于15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婴儿输液用护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架(6)包括软垫(601)、挡板(602)、通孔(603)、卡块(604)和卡槽(605),所述扶手架(6)的一侧设置有软垫(601),所述软垫(601)远离扶手架(6)的一侧连接有挡板(602),所述挡板(602)靠近椅背(4)的一侧开设有通孔(603),所述软垫(601)靠近扶手架(6)的一侧连接有卡块(604),所述扶手架(6)靠近软垫(601)的一侧开设有卡槽(605),所述卡块(604)设置在卡槽(605)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婴儿输液用护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604)靠近卡槽(605)的一侧为球形,且卡块(604)靠近卡槽(605)一侧的外部尺寸与卡槽(605)的内部尺寸相吻合,而且卡块(604)与卡槽(605)构成卡合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婴儿输液用护理座椅,包括座椅主体,所述座椅主体的一侧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远离座椅主体的一侧固定有万向轮,所述座椅主体远离支架的一侧设置有椅背,其中,所述座椅主体远离椅背的一侧开设有通口。该婴儿输液用护理座椅,设置有通口,当将婴儿放置到座椅主体上时,座椅主体的一侧开设有两个通口,且通口与通口之间的距离大于15cm,便于将婴儿的双腿分别从通口伸出,便于将婴儿固定在座椅主体的内部,避免影响输液的进度,同时避免婴儿在输液时哭闹晃动从座椅主体上滑落造成磕碰摔伤,设置有挡板,当婴儿坐在座椅主体上时,将婴儿的手从挡板一侧的通孔伸出搭在软垫上,便于输液时阻碍婴儿的视线,避免婴儿被针管吓到导致哭闹。

技术研发人员:李萍;李成月;张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滨州市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9.09.12
技术公布日:2020.07.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