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授精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61970发布日期:2020-09-01 17:51阅读:703来源:国知局
一种人工授精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妇科手术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工授精管。



背景技术:

在进行人工授精手术的过程中,需要将人工授精管插入患者宫腔内,通过注射器将精子注入到宫腔内,现有的人工授精管为一直管,末端侧开口,吸取精子标本时不能完全抽取精子标本管里的标本,注入精子标本时偏向宫腔的一侧且精子标本可能会发生反流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人工授精管,有效的解决了精子标本吸取不完全、注入精子标本不均匀及可能会发生反流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上下轴向的套筒,套筒下端同轴设有可转动的连接管,连接管与套筒内部连通,连接管下端同轴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输精管,输精管下侧外缘面上设有气囊,输精管外侧壁上同轴开设有位于气囊上侧且与气囊连通的充气腔,充气腔上端经进气管与充气装置连通,输精管下端外缘面上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多个呈网状分布的通槽,输精管下端同轴开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贯穿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合理,使用方便,设置可转动的输精管、通槽及贯穿槽,使本装置可充分的抽取出试管内的精子标本且能将精子标本均匀的注入宫腔内,同时设有气囊及与其配和的充气装置,防止精子标本在注入时发生返流,输精管的下端为球体,避免了因平头管对患者的子宫内膜造成损害,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切右视轴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切俯视轴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a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b的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c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6给出,包括上下轴向的套筒1,套筒1下端同轴设有可转动的连接管2,连接管2与套筒1内部连通,连接管2下端同轴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输精管3,输精管3下侧外缘面上设有气囊4,输精管3外侧壁上同轴开设有位于气囊4上侧且与气囊4连通的充气腔5,充气腔5上端经进气管6与充气装置连通,输精管3下端外缘面上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多个呈网状分布的通槽7,输精管3下端同轴开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贯穿槽8。

为了使连接管2可前后转动,所述的连接管2上端同轴设有扇叶9,扇叶9外缘面与连接管2固定,套筒1下端同轴开设有滑槽10,连接管2上端与滑槽10滑动连接。

为了对气囊4进行充气与排气,所述的充气装置包括左右轴向且可左右伸缩的外壳11,外壳11内同轴设有压簧12。

为了使外壳11压缩后气囊4始终处于充满气的状态,所述的外壳11右端前后两侧分别设有限位块13,限位块13上开设有左右贯通的插槽14,外壳11左端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可插入其对应侧的插槽14内的限位爪15。

为了便于套筒1安装在注射器上,所述的套筒1外缘面上开设有多个沿上下方向均布的防滑槽16。

为了减少对患者子宫内膜的损伤,所述的输精管3下端为半圆球形。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设置充气装置处于充满气的状态,将本装置安装在注射器上,使输精管3伸入盛装精子标本的试管内,对精子标本进行吸取;

在精子标本吸取过程中,精子经贯穿槽8与通槽7流入输精管3内,并通过输精管3流入连接管2中,在精子通过扇叶9的过程中,因注射器向上的吸力,精子通过扇叶9两个相邻叶片之间的缝隙流入套筒1内,同时向上的力可推动扇叶9顺时针转动,扇叶9带动输精管3顺时针转动;

在抽取过精子标本之后,将输精管3插入患者宫腔内,此时挤压充气装置,外壳11向内压缩并挤压压簧12,外壳11内的气体经进气管6、充气腔5流入气囊4内,当限位爪15插入插槽14内时,充气装置的压缩状态被固定,此时气囊4处于充满气的状态;

当气囊4膨胀后,向宫腔内注入精子标本,精子标本经套筒1流入连接管2,通过扇叶9流入输精管3内,并通过通槽7及贯穿槽8流入患者宫腔内,随着精子流过扇叶9,因注射器向下的推力,精子通过扇叶9两相邻叶片之间的缝隙流入连接管2内,同时向下的力可以推动扇叶9逆时针转动,扇叶9带动输精管3逆时针转动,使精子均匀的注入到患者宫腔内,在精子注入的过程中,因气囊4处于充满气的状态且与宫腔壁紧密贴合避免了精子发生返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合理,使用方便,设置可转动的输精管、通槽及贯穿槽,使本装置可充分的抽取出试管内的精子标本且能将精子标本均匀的注入宫腔内,同时设有气囊以及与其配和的充气装置,防止精子标本在注入时发生返流,输精管的下端为球体,避免了因平头管对患者的子宫内膜造成损害,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技术特征:

1.一种人工授精管,包括上下轴向的套筒(1),其特征在于,套筒(1)下端同轴设有可转动的连接管(2),连接管(2)与套筒(1)内部连通,连接管(2)下端同轴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输精管(3),输精管(3)下侧外缘面上设有气囊(4),输精管(3)外侧壁上同轴开设有位于气囊(4)上侧且与气囊(4)连通的充气腔(5),充气腔(5)上端经进气管(6)与充气装置连通,输精管(3)下端外缘面上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多个呈网状分布的通槽(7),输精管(3)下端同轴开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贯穿槽(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授精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管(2)上端同轴设有扇叶(9),扇叶(9)外缘面与连接管(2)固定,套筒(1)下端同轴开设有滑槽(10),连接管(2)上端与滑槽(10)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授精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气装置包括左右轴向且可左右伸缩的外壳(11),外壳(11)内同轴设有压簧(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人工授精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11)右端前后两侧分别设有限位块(13),限位块(13)上开设有左右贯通的插槽(14),外壳(11)左端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可插入其对应侧的插槽(14)内的限位爪(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授精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筒(1)外缘面上开设有多个沿上下方向均布的防滑槽(1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授精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精管(3)下端为半圆球形。


技术总结
一种人工授精管,有效的解决了精子标本吸取不完全、注入精子标本不均匀及可能会发生反流的问题;包括上下轴向的套筒,套筒下端同轴设有可转动的连接管,连接管与套筒内部连通,连接管下端同轴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输精管,输精管下侧外缘面上设有气囊,输精管外侧壁上同轴开设有位于气囊上侧且与气囊连通的充气腔,充气腔上端经进气管与充气装置连通,输精管下端外缘面上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多个呈网状分布的通槽,输精管下端同轴开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贯穿槽;能充分的抽取出试管内的精子标本且能将精子标本均匀的注入宫腔内,防止精子标本在注入时发生返流,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彭兆锋;陈思;康晶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彭兆锋
技术研发日:2019.10.22
技术公布日:2020.09.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