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胸腔细管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25200发布日期:2020-07-17 16:02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胸腔细管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胸腔细管连接器。



背景技术:

目前胸腔穿刺操作除了准备传统的胸穿包外,需另外准备三通、输液器、两通等多个物品进行连接,过程繁琐且需要多个管腔相连增加感染几率。三通体积偏大,不易固定,且长期留置易对皮肤造成损伤。三通开关为t型外置,导致卧床患者患侧翻身不便,不利于胸水的排空。传统抽吸胸水和注药均需打开三通侧段护帽,操作后回扣护帽,操作复杂,胸水易污染操作环境。目前临床使用的引流袋多为一次性负压引流袋,连接口为圆锥形,无法与现有三通实现连接,需借助两通管,容易导致脱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上述技术缺点,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操作复杂,使用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胸腔细管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胸腔细管连接器,包括连通阀,所述连通阀上端开设有第一连通孔,所述第一连通孔上设有上连接管,所述上连接管上设有相匹配的螺扣,所述连通阀下端开设有第二连通孔,所述第二连通孔通过下连接管与软胶管相连接,所述连通阀一侧壁封闭,另一侧壁开设有第三连通孔,所述连通阀内设与其相配合的导通阀,所述导通阀外壁开设有第一导通孔、第二导通孔、第三导通孔,所述导通阀一侧封闭,另一侧为分隔膜抽吸孔,所述导通阀在所述连通阀内通过旋转与上下连接管实现导通或夹闭功能,与侧端抽吸孔导通时实现抽吸胸水、注药及向引流袋内排弃废液功能。

可选地,所述连接管背离所述连通阀的一端设有安全帽。

可选地,所述导通阀上方设有指示凸起,方便旋转调节连通孔位置的同时指示管路方向的阻断。

可选地,所述连通阀为中空圆柱体,所述导通阀为中空可旋转式圆柱体,所述导通阀可在所述连通阀内部360°旋转,所述导通阀与所述连通阀转动连接,起到控制所述胸腔细管连接器各项管道开关的作用。

可选地,所述软胶管成锥形,锥形软胶管适用于临床多用的插拔型引流袋,软胶弹性好,易于包裹,防止脱管。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

本技术:
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细管连接器取消原有三通外置导通阀改为内置旋转型导通阀,控制液体贯通与闭合的同时,导通阀自带分隔膜能够与常规的注射器、输液器相连接完成胸水的抽吸、注药、排液等常规工作,不需要连接注射器时能保持通道无菌密闭,是安全便捷的连接器。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主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侧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中连通阀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中连通阀示意图。

图中标号:1-连通阀;2-第一连通孔;3-第二连通孔;4-第三连通孔;5-导通阀;6-第一导通孔;7-第二导通孔;8-第三导通孔;9-上连接管;10-下连接管;11-螺扣;12-软胶管;13-分隔膜抽吸孔;14-指示凸起;15-安全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胸腔细管连接器,包括连通阀1,所述连通阀1上端开设有第一连通孔2,所述第一连通孔2上设有上连接管9,所述上连接管9上设有相匹配的螺扣11,所述上连接管9背离所述连通阀1的一端设有安全帽15。所述连通阀1下端开设有第二连通孔3,所述第二连通孔3通过下连接管9与软胶管12相连接,所述软胶管12成锥形,锥形软胶管适用于临床多用的插拔型引流袋,软胶弹性好,易于包裹,防止脱管。所述连通阀1一侧壁封闭,另一侧壁开设有第三连通孔4,所述连通阀1内设与其相配合的导通阀5,所述导通阀5外壁开设有第一导通孔6、第二导通孔7、第三导通孔8,所述导通阀5一侧封闭,另一侧为分隔膜抽吸孔13,所述导通阀5上方设有指示凸起14,方便旋转调节连通孔位置的同时指示管路方向的阻断。所述导通阀5在所述连通阀1内通过旋转与上连接管9、下连接管10实现导通或夹闭功能,与侧端抽吸孔导通时实现抽吸胸水、注药及向引流袋内排弃废液功能。所述连通阀1为中空圆柱体,所述导通阀5为中空可旋转式圆柱体,所述导通阀5可在所述连通阀1内部360°旋转,所述导通阀5与所述连通阀1转动连接,起到控制所述胸腔细管连接器各项管道开关的作用。

使用时,假设指示凸起14向上为0°,连通第三导通孔8与软胶管12、分隔膜抽吸孔13,实现废弃胸水的排放。转动导通阀5,使指示凸起14顺时针向右90°旋转,连通第一导通孔6与第二连通孔3,同时连通第二导通孔7和第一连通孔2,实现引流管的贯通,胸水的引流和排放。转动导通阀5,使指示凸起顺时针向右180°旋转,连通第一导通孔6与第一连通孔2、分隔膜抽吸孔13,实现药物的注入和抽吸。指示凸起14顺时针向右270°旋转时,功能等同90°旋转。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胸腔细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连通阀(1),所述连通阀(1)上端开设有第一连通孔(2),所述第一连通孔(2)上设有上连接管(9),所述上连接管(9)上设有相匹配的螺扣(11),所述连通阀(1)下端开设有第二连通孔(3),所述第二连通孔(3)通过下连接管(10)与软胶管(12)相连接,所述连通阀(1)一侧壁封闭,另一侧壁开设有第三连通孔(4),所述连通阀(1)内设与其相配合的导通阀(5),所述导通阀(5)外壁开设有第一导通孔(6)、第二导通孔(7)、第三导通孔(8),所述导通阀(5)一侧封闭,另一侧为分隔膜抽吸孔(1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胸腔细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管(9)背离所述连通阀(1)的一端设有安全帽(1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胸腔细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通阀(5)上方设有指示凸起(14)。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胸腔细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阀(1)为中空圆柱体,所述导通阀(5)为中空可旋转式圆柱体,所述导通阀(5)可在所述连通阀内部360°旋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胸腔细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胶管(12)成锥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胸腔细管连接器,属于医疗器件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操作复杂,使用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包括连通阀,所述连通阀上端开设有第一连通孔,所述第一连通孔上设有上连接管,所述上连接管上设有相匹配的螺扣,所述连通阀下端开设有第二连通孔,所述第二连通孔通过下连接管与软胶管相连接,所述连通阀一侧壁封闭,另一侧壁开设有第三连通孔,所述连通阀内设与其相配合的导通阀,所述导通阀外壁开设有第一导通孔、第二导通孔、第三导通孔,所述导通阀一侧封闭,另一侧为分隔膜抽吸孔。本实用新型内置旋转型导通阀控制液体贯通与闭合,不需要连接注射器时能保持通道无菌密闭,是安全便捷的连接器。

技术研发人员:胡孝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市胸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9.10.24
技术公布日:2020.07.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