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康复辅助的自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93656发布日期:2020-07-24 16:41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康复辅助的自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临床护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康复辅助的自理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下肢不便的患者,轮椅是必不可少的自理装置,不过现有的轮椅大多仅具有替代行走的功能,对康复辅助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与难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康复辅助的自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康复辅助的自理装置,包括椅身、若干条支撑杆、若干组车轮、底架,底架将各组车轮架接起来,支撑杆将椅身与底架之间连接起来;椅身由椅靠、扶手、坐具构成,坐具前端安装两组腿托,腿托包括设置在坐具两侧的轴承座、一根通过轴承安装在两组轴承座上的转轴、通过连接块固定在转轴上的两组弧形的托板,托板包括弧板体,弧板体为半圆筒结构,弧板体内壁上沿着设置若干组凹槽,凹槽的长度方向与弧板体长度方向一致,凹槽内设置电动滑轨、与电动滑轨匹配的滑块,滑块上安装滚轮;底架前端设置向前延伸的脚踏,脚踏包括框体、设置在框体框内左右侧的两组踏板、设在两组踏板之间的搓排。

进一步地,弧板体内壁上包裹软垫,软垫将弧板体内壁、滚轮覆盖。

进一步地,托板的底部设有伸缩臂,伸缩臂的移动端与托板的底部固定相连,伸缩臂的固定端与底架用动轴连接形成转动副。

进一步地,支撑杆为升降机构,其采用套筒式结构。

进一步地,两两支撑杆之间由两组水平的平衡杆进行固定相连,其中一组平衡杆靠近坐具底部、另外一组平衡杆位于支撑杆固定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包括:

(1)本实用新型在轮椅上设置用于对小腿进行康复训练的腿托和用于脚部活动的脚踏,使得患者在轮椅上可进行相应的康复活动。

(2)本实用新型舒适性好、功能多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腿托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托板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脚踏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示说明:1-椅身,101-椅靠,102-扶手,103-坐具,2-支撑杆,3-车轮,4-底架,5-腿托,501-轴承座,502-转轴,503-托板,504-连接块,505-弧板体,506-凹槽,507-滚轮,508-滑块,509-电动滑轨,510-软垫,6-脚踏,601-框体,602-踏板,603-搓排,7-平衡杆,8-伸缩臂。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康复辅助的自理装置,包括椅身1、若干条支撑杆2、若干组车轮3、底架4,椅身1用于患者坐和依靠,车轮3用于驱动装置移动,底架4用于将车轮3架接起来并对支撑杆2进行连接支撑,支撑杆2将椅身1与底架4之间连接起来并对椅身1进行支撑。

椅身1由椅靠101、扶手102、坐具103构成,其结构、连接、组成单元为靠背扶手椅体的常用结构,不详细描述。

为了在自理轮椅上兼具康复理疗作用,坐具103前端安装两组腿托5,腿托5包括设置在坐具103两侧的轴承座501、一根通过轴承安装在两组轴承座501上的转轴502、通过连接块504固定在转轴502上的两组弧形托板503。具体实施中,患者双腿可置于托板503内,随着转轴502旋转带动腿托5以连接块504为支点转动进而带动患者双腿上下活动,作为小腿康健动作;为了优化小腿康复功能,托板503包括弧板体505,弧板体505类似半圆筒结构,弧板体505内壁上沿着设置若干组凹槽506,凹槽506的长度方向与弧板体505长度方向一致,凹槽506内设置电动滑轨509、与电动滑轨509匹配的滑块508,滑块508上安装滚轮507,随着滑块508沿着电动滑轨509滑动,滚轮507在移动过程滚动,对小腿进行按摩。腿托5还包括驱动转轴502旋转的微型电机、转轴502配套的零件如联轴和花键等,其结构、连接、组成单元为靠背扶手椅体的常用结构,不详细描述。为了具有舒适性,弧板体505内壁上包裹软垫510,软垫510将弧板体505内壁、滚轮507覆盖,避免滚轮507直接与人体接触。

此外,底架4前端设置向前延伸的脚踏6,用于患者双脚踏上,为了具有康复效果,脚踏6包括框体601、设置在框体601框内左右侧的两组踏板602、设在两组踏板602之间的搓排603,踏板602用于患者常规下对脚部支撑,排603便于对患者脚底进行按摩。

由于腿托5中托板503支点就是端口处的连接块504,为了避免使用过程中对托板503支撑不足,托板503的底部设有伸缩臂8,伸缩臂8的移动端与托板503的底部固定相连,伸缩臂8的固定端与底架4用动轴连接形成转动副,伸缩臂8一方面对托板503进行撑托,使其更加稳定,另一方面伸缩臂8的伸缩与转轴502旋转同步动作,为托板503翻转提供部分动力。

为了适应不同高度人群,用来对椅身1支撑的支撑杆2为升降机构,其采用液压驱动或电力驱动或机械力驱动的套筒式结构,如液压缸、电动缸、手摇升降杆等,有利于调节椅身1的高度。

为了保证升降过程中整体的平稳,两两支撑杆2之间由两组水平的平衡杆7进行固定相连,其中一组靠近坐具103底部、另外一组位于支撑杆2固定端。

以上所述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康复辅助的自理装置,包括椅身、若干条支撑杆、若干组车轮、底架,所述底架将各组所述车轮架接起来,所述支撑杆将所述椅身与所述底架之间连接起来,其特征在于:所述椅身由椅靠、扶手、坐具构成,所述坐具前端安装两组腿托,所述腿托包括设置在坐具两侧的轴承座、一根通过轴承安装在两组所述轴承座上的转轴、通过连接块固定在所述转轴上的两组弧形的托板,所述托板包括弧板体,所述弧板体为半圆筒结构,所述弧板体内壁上沿着设置若干组凹槽,所述凹槽的长度方向与弧板体长度方向一致,所述凹槽内设置电动滑轨、与所述电动滑轨匹配的滑块,所述滑块上安装滚轮;所述底架前端设置向前延伸的脚踏,所述脚踏包括框体、设置在所述框体框内左右侧的两组踏板、设在两组所述踏板之间的搓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康复辅助的自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板体内壁上包裹软垫,所述软垫将所述弧板体内壁、所述滚轮覆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康复辅助的自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的底部设有伸缩臂,所述伸缩臂的移动端与所述托板的底部固定相连,所述伸缩臂的固定端与所述底架用动轴连接形成转动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康复辅助的自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为升降机构,其采用套筒式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康复辅助的自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两所述支撑杆之间由两组水平的平衡杆进行固定相连,其中一组所述平衡杆靠近所述坐具底部、另外一组所述平衡杆位于所述支撑杆固定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康复辅助的自理装置,包括椅身、若干条支撑杆、若干组车轮、底架;椅身由椅靠、扶手、坐具构成,坐具前端安装两组腿托,腿托包括设置在坐具两侧的轴承座、一根通过轴承安装在两组轴承座上的转轴、通过连接块固定在转轴上的两组弧形的托板,托板包括弧板体,弧板体内壁上沿着设置若干组凹槽,凹槽的长度方向与弧板体长度方向一致,凹槽内设置电动滑轨、与电动滑轨匹配的滑块,滑块上安装滚轮;底架前端设置向前延伸的脚踏,脚踏包括框体、设置在框体框内左右侧的两组踏板、设在两组踏板之间的搓排。本实用新型在轮椅上设置用于对小腿进行康复训练的腿托和用于脚部活动的脚踏,使得患者在轮椅上可进行相应的康复活动。

技术研发人员:聂建军;陆镇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9.11.05
技术公布日:2020.07.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