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呼吸护理科湿化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86368发布日期:2020-11-03 23:50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呼吸护理科湿化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仪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呼吸护理科湿化治疗仪。



背景技术:

呼吸湿化治疗仪是通过利用内置高性能的气流发生器和氧气输送系统,经过舒适调温和柔性的自控压,给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持续正压的输送氧气直达肺泡,极大的改善了老年体弱患者咳痰困难,并减少痰液堵塞、窒息的风险,可明显促进肺部感染好转,湿化治疗仪在呼吸护理方面应用广泛;

现有的湿化治疗仪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治疗仪上的气管不够稳定,且气管易被碰触扯动影响治疗使用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呼吸护理科湿化治疗仪。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呼吸护理科湿化治疗仪,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湿化治疗仪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治疗仪上的气管不够稳定,且气管易被碰触扯动影响治疗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呼吸护理科湿化治疗仪,包括装置本体、气管,所述装置本体的顶部设有圆筒,所述气管靠近装置本体端部的外侧设有第一半环、第二半环,所述第一半环、第二半环的底部均设有连接板,所述第一半环与第二半环对立的表面均设有限位块,所述装置本体的表面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表面设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稳固板、移动杆、半环板、弹簧,所述稳固板位于固定板的表面。

优选的,所述第二半环的表面开设有“t”型的限位槽,所述限位块为“t”型结构且与限位槽匹配。

优选的,两个所述连接板贴合时组成一个空心的锥形形状,且锥形的顶端与第一半环、第二半环组成的圆形底部连接,所述连接板底端有半环形状的限位耳。

优选的,所述圆筒为中空结构,所述圆筒的顶端开设有环形的卡槽,两个所述连接板贴合时的环形底端与所述卡槽匹配。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为“l”型结构,所述固定板背离装置本体端部的侧面开设有半圆槽,所述稳固板位于固定板的端部。

优选的,所述移动杆一端为“t”型结构及另一端依次穿过稳固板、弹簧并与半环板连接,所述半环板与固定板贴合时组成一个整圆槽,所述圆槽直径与气管外圆直径相同,所述移动杆与稳固板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底部设有撑块,所述撑块的顶部开设有弧形的支撑槽,所述气管与支撑槽匹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设计的圆筒、第一半环、第二半环、连接板,第一半环、第二半环将气管夹住且使气管稳定的连接在装置本体上,使气管与装置本体连接紧密;

通过设计的固定板、移动机构,半环板与固定板贴合并将气管卡紧,避免湿化治疗仪在使用过程中气管被碰触扯动,避免了气管在意外碰触下晃动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半环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圆筒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半环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半环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撑块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装置本体;2、气管;3、圆筒;4、第一半环;5、第二半环;6、连接板;7、固定板;8、移动机构;9、稳固板;10、移动杆;11、半环板;12、弹簧;13、撑块;14、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呼吸护理科湿化治疗仪,包括装置本体1、气管2,装置本体1的顶部设有圆筒3,气管2靠近装置本体1端部的外侧设有第一半环4、第二半环5,第一半环4、第二半环5的底部均设有连接板6,第一半环4与第二半环5对立的表面均设有限位块14,第一半环4、第二半环5将气管2夹住且使气管2稳定的连接在装置本体1上,使气管2与装置本体1连接紧密,装置本体1的表面设有固定板7,固定板7的表面设有移动机构8,移动机构8包括稳固板9、移动杆10、半环板11、弹簧12,稳固板9位于固定板7的表面,半环板11与固定板7贴合并将气管2卡紧,避免湿化治疗仪在使用过程中气管2被碰触扯动,避免了气管2在意外碰触下晃动的情况发生。

本实施例中,第二半环5的表面开设有“t”型的限位槽,限位块14为“t”型结构且与限位槽匹配,第一半环4与第二半环5滑动卡合连接,第一半环4、第二半环5将气管2夹住且使气管2稳定的连接在装置本体1上。

本实施例中,两个连接板6贴合时组成一个空心的锥形形状,且锥形的顶端与第一半环4、第二半环5组成的圆形底部连接,连接板6底端有半环形状的限位耳,圆筒3为中空结构,圆筒3的顶端开设有环形的卡槽,两个连接板6贴合时的环形底端与卡槽匹配,限位耳嵌入卡槽内,使连接板6紧密的连接在圆筒3上。

本实施例中,固定板7为“l”型结构,固定板7背离装置本体1端部的侧面开设有半圆槽,稳固板9位于固定板7的端部,移动杆10一端为“t”型结构及另一端依次穿过稳固板9、弹簧12并与半环板11连接,半环板11与固定板7贴合时组成一个整圆槽,圆槽直径与气管2外圆直径相同,移动杆10与稳固板9滑动连接,气管2位于圆槽内保持稳定,避免湿化治疗仪在使用过程中意外碰触下导致气管2晃动,避免气管2被碰触。

本实施例中,固定板7底部设有撑块13,撑块13的顶部开设有弧形的支撑槽,气管2与支撑槽匹配,将气管2支持住。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

在湿化治疗仪使用过程中,气管2插在装置本体1的进气管上,第一半环4与第二半环5滑动卡合连接,第一半环4、第二半环5将气管2夹住且使气管2稳定的连接在装置本体1上,另外连接板6底端的限位耳嵌入圆筒3顶端的卡槽内,使连接板6紧密的连接在圆筒3上,使第一半环4、第二半环5保持稳固状态,使气管2与装置本体1连接紧密;

另外将半环板11移动,移动杆10移动及弹簧12处于收缩状态,将气管2置于固定板7的半圆槽内,松开半环板11,弹簧12由收缩状态伸展开,半环板11与固定板7贴合并将气管2卡紧,避免湿化治疗仪在使用过程中气管2被碰触扯动,避免了气管2在意外碰触下晃动的情况发生。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呼吸护理科湿化治疗仪,包括装置本体(1)、气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的顶部设有圆筒(3),所述气管(2)靠近装置本体(1)端部的外侧设有第一半环(4)、第二半环(5),所述第一半环(4)、第二半环(5)的底部均设有连接板(6),所述第一半环(4)与第二半环(5)对立的表面均设有限位块(14),所述装置本体(1)的表面设有固定板(7),所述固定板(7)的表面设有移动机构(8),所述移动机构(8)包括稳固板(9)、移动杆(10)、半环板(11)、弹簧(12),所述稳固板(9)位于固定板(7)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护理科湿化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半环(5)的表面开设有“t”型的限位槽,所述限位块(14)为“t”型结构且与限位槽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护理科湿化治疗仪,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板(6)贴合时组成一个空心的锥形形状,且锥形的顶端与第一半环(4)、第二半环(5)组成的圆形底部连接,所述连接板(6)底端有半环形状的限位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护理科湿化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3)为中空结构,所述圆筒(3)的顶端开设有环形的卡槽,两个所述连接板(6)贴合时的环形底端与所述卡槽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护理科湿化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7)为“l”型结构,所述固定板(7)背离装置本体(1)端部的侧面开设有半圆槽,所述稳固板(9)位于固定板(7)的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护理科湿化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杆(10)一端为“t”型结构及另一端依次穿过稳固板(9)、弹簧(12)并与半环板(11)连接,所述半环板(11)与固定板(7)贴合时组成一个整圆槽,所述圆槽直径与气管(2)外圆直径相同,所述移动杆(10)与稳固板(9)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护理科湿化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7)底部设有撑块(13),所述撑块(13)的顶部开设有弧形的支撑槽,所述气管(2)与支撑槽匹配。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呼吸护理科湿化治疗仪,包括装置本体、气管,所述装置本体的顶部设有圆筒,所述气管靠近装置本体端部的外侧设有第一半环、第二半环,所述第一半环、第二半环的底部均设有连接板,所述第一半环与第二半环对立的表面均设有限位块,所述装置本体的表面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表面设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稳固板、移动杆、半环板、弹簧,所述稳固板位于固定板的表面;设计的圆筒、第一半环、第二半环、连接板,第一半环、第二半环将气管夹住且使气管稳定的连接在装置本体上,使气管与装置本体连接紧密。

技术研发人员:陈云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福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25
技术公布日:2020.11.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