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科临床用循环除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27167发布日期:2020-08-28 17:02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科临床用循环除菌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儿科临床用循环除菌车。



背景技术:

大多数医院是不区分儿科和其他科室之间的除菌,都是使用消毒也进行除菌,但消毒液对人体是有害的,特别是对于儿童来说。

紫外线除菌原理主要作用于微生物的核酸,导致其破坏,同时对蛋白质、酶和其它生命攸关的物质作用,致使微生物死亡,达到除菌的目的。目前医用紫外线消毒范围具有局限性,导致消毒效果较差,且安全性较低,影响使用,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气体具有较强的氧化、催化等作用,对各类细菌和病毒都具有极强的杀灭作用,对空间空气进行杀菌消毒,使细菌、真菌等多种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氧化,从而杀灭细菌繁殖体和芽孢、病毒、真菌,不留任何死角,且无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儿科临床用循环除菌车,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包括底座、紫外线灯台和臭氧发生器,所述底座上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紫外线灯台,所述底座上表面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臭氧发生器,所述紫外线灯台的内部设置有紫外线灯方向调节装置,所述紫外线灯台的一侧通过紫外线灯方向调节装置活动连接有紫外线灯具,所述臭氧发生器的输出端活动连接有软管,所述软管的一端活动连接有臭氧输出板。

可选的,所述紫外线灯方向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支撑杆、套杆、第一阻尼器和第二阻尼器,所述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啮合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一阻尼器,所述第一阻尼器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套杆的一端贯穿第二转轴延伸至第二转轴的上表面,所述套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阻尼器。

可选的,所述臭氧输出板的外表面设置有出气孔。

可选的,所述紫外线灯台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软管放置勾。

可选的,所述底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的数量为四个。

可选的,所述臭氧发生器的型号为oz-112。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儿科临床用循环除菌车,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儿科临床用循环除菌车,通过紫外线灯方向调节装置的设置,使用时,通过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可以使紫外线灯具与紫外线灯台之间实现90°的旋转,通过第一阻尼器,可以防止紫外线灯具旋转时滑落,对装置造成损坏,通过第二阻尼器与套杆,可以使紫外线灯具进行360°旋转,从而实现大范围,无死角的除菌,通过臭氧发生器的设置,可以对空气中的细菌进行消除,实现不同细菌的清除,提高了除菌的范围,提升了除菌效果,且无二次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紫外线灯方向调节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紫外线灯具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紫外线灯台;3、臭氧发生器;4、紫外线灯方向调节装置;401、第一转轴;402、第二转轴;403、支撑杆;404、套杆;405、第一阻尼器;406、第二阻尼器;5、紫外线灯具;6、软管;7、臭氧输出板;8、出气孔;9、软管放置勾;10、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儿科临床用循环除菌车,包括底座1、紫外线灯台2和臭氧发生器3,底座1上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紫外线灯台2,底座1上表面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臭氧发生器3;

通过臭氧发生器3的设置,可以对空气中的细菌进行消除,实现不同细菌的清除,提高了除菌的范围,提升了除菌效果,且无二次污染;

紫外线灯台2的内部设置有紫外线灯方向调节装置4,紫外线灯台2的一侧通过紫外线灯方向调节装置4活动连接有紫外线灯具5,臭氧发生器3的输出端活动连接有软管6,软管6的一端活动连接有臭氧输出板7,紫外线灯方向调节装置4,包括第一转轴401、第二转轴402,支撑杆403、套杆404、第一阻尼器405和第二阻尼器406,第一转轴401与第二转轴402啮合连接,第一转轴401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一阻尼器405,第一阻尼器40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403,套杆404的一端贯穿第二转轴402延伸至第二转轴402的上表面,套杆40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阻尼器406;

通过紫外线灯方向调节装置4的设置,使用时,通过第一转轴401和第二转轴402,可以使紫外线灯具5与紫外线灯台2之间实现90°的旋转,通过第一阻尼器405,可以防止紫外线灯具5旋转时滑落,对装置造成损坏,通过第二阻尼器406与套杆404,可以使紫外线灯具5进行360°旋转,从而实现大范围,无死角的除菌;

臭氧输出板7的外表面设置有出气孔8,紫外线灯台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软管放置勾9,底座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万向轮10,万向轮10的数量为四个,臭氧发生器3的品牌为青岛中科,臭氧发生器3的型号为oz-112。

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紫外线灯具的外表面设置有防虫网,通过防虫网的设置,可以防止装置再不用时,蚊虫对紫外线灯造成损坏

综上所述,该儿科临床用循环除菌车,使用时,通过紫外线灯方向调节装置4的设置,使用时,通过第一转轴401和第二转轴402,可以使紫外线灯具5与紫外线灯台2之间实现90°的旋转,通过第一阻尼器405,可以防止紫外线灯具5旋转时滑落,对装置造成损坏,通过第二阻尼器406与套杆404,可以使紫外线灯具5进行360°旋转,从而实现大范围,无死角的除菌,通过臭氧发生器3的设置,可以对空气中的细菌进行消除,实现不同细菌的清除,提高了除菌的范围,提升了除菌效果,且无二次污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儿科临床用循环除菌车,包括底座(1)、紫外线灯台(2)和臭氧发生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紫外线灯台(2),所述底座(1)上表面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臭氧发生器(3),所述紫外线灯台(2)的内部设置有紫外线灯方向调节装置(4),所述紫外线灯台(2)的一侧通过紫外线灯方向调节装置(4)活动连接有紫外线灯具(5),所述臭氧发生器(3)的输出端活动连接有软管(6),所述软管(6)的一端活动连接有臭氧输出板(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临床用循环除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线灯方向调节装置(4),包括第一转轴(401)、第二转轴(402),支撑杆(403)、套杆(404)、第一阻尼器(405)和第二阻尼器(406),所述第一转轴(401)与第二转轴(402)啮合连接,所述第一转轴(401)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一阻尼器(405),所述第一阻尼器(40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403),所述套杆(404)的一端贯穿第二转轴(402)延伸至第二转轴(402)的上表面,所述套杆(40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阻尼器(40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临床用循环除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输出板(7)的外表面设置有出气孔(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临床用循环除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线灯台(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软管放置勾(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临床用循环除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万向轮(10),所述万向轮(10)的数量为四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临床用循环除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发生器(3)的型号为oz-11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儿科临床用循环除菌车,包括底座、紫外线灯台和臭氧发生器,所述底座上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紫外线灯台,所述底座上表面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臭氧发生器,所述紫外线灯台的内部设置有紫外线灯方向调节装置,所述紫外线灯台的一侧通过紫外线灯方向调节装置活动连接有紫外线灯具,该儿科临床用循环除菌车,通过紫外线灯方向调节装置的设置,使用时,通过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可以使紫外线灯具与紫外线灯台之间实现90°的旋转,通过第一阻尼器,可以防止紫外线灯具旋转时滑落,对装置造成损坏,通过第二阻尼器与套杆,可以使紫外线灯具进行360°旋转,从而实现大范围,无死角的除菌。

技术研发人员:赵远敏;罗海燕;田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赵远敏;罗海燕;田伟
技术研发日:2019.12.27
技术公布日:2020.08.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