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智能手表消毒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95097发布日期:2020-10-28 15:31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智能手表消毒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手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智能手表消毒盒。



背景技术:

智能手表,是将手表内置智能化系统、搭载智能手机系统而连接于网络而实现多功能,能同步手机中的电话、短信、邮件、照片、音乐等。随着移动技术的发展,许多传统的电子产品也开始增加移动方面的功能,比如过去只能用来看时间的手表,现今也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或家庭网络与互联网相连,显示来电信息、twitter和新闻feeds、天气信息等内容。由于智能手表在使用时会长时间的与人体接触,导致黏附着各种细菌或病毒,这些细菌或病毒极易通过表面,从手部经由眼、鼻、口等进入到人体内,给人们身体带来危害。

目前人们对智能手表的消毒通常采用在手表表面涂擦消毒药水,这不仅会给智能手表的元件及表带来腐蚀,同时消毒效果非常差,而且现在人们只能消毒过后再对智能手表充电,充电与消毒不可以同时进行,因此效率很低,浪费时间;

本公司之前在申请日201921289740.6提出过一种带有消毒功能的智能手表座,通过在智能手表座外壳的内部空间设置消毒发光机构和控制电路板,实现对智能手表无液化消毒的同时进行充电,但是由于该智能手表座在对智能手表进行充电或者消毒时,是属于开放式的,即让智能手表立于智能手表座上,在充电或者消毒时只能放置在某一处,而不便于携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智能手表消毒盒,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成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智能手表消毒盒,包括扣合在一起的上盖和下壳体,所述上盖朝向下壳体的一面两侧分别设置挡边,所述下壳体呈凹槽结构,下壳体内凹底面中部设置用以放置智能手表表盘的凸起平台,下壳体两内凹侧面分别开设放置挡边的u形槽,并且u形槽的深度大于挡边的高度,用以形成穿设智能手表表带的间隙,其中下壳体内凹底面靠近u形槽的两侧边均设置消毒发光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智能手表消毒盒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壳体与上盖相扣合的两侧边内壁均设置消毒发光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智能手表消毒盒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盖朝向下壳体的一面中部设置消毒发光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智能手表消毒盒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盖和下壳体一端通过转轴铰接在一起,其相对的另一端通过磁扣盖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智能手表消毒盒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消毒发光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紫外线led,所述紫外线led表面安装透光膜,并且多个紫外线led并列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智能手表消毒盒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壳体内部设置蓄电池,并且下壳体的侧面设置充电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智能手表消毒盒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凸起平台内置用以智能手表充电的无线充电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智能手表消毒盒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凸起平台与上盖之间的垂直间距设置为10mm~15mm。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智能手表消毒盒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紫外线led采用顶视型紫外线led或者侧视型紫外线led,且其波长范围为200nm~450nm。

该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智能手表消毒盒的有益效果,可以对智能手表同时进行消毒和充电,尤其是易滋生细菌的手表表盘与空气接触面、手表表盘底面与手表表带结合处进行消毒;而相比现有技术中智能手表只能在竖立状态下进行消毒和充电,该消毒盒是让智能手表处于平铺状态下进行消毒和充电的,使得消毒盒体积更小,可以随身携带,消毒充电后能够立即进行佩戴,实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智能手表消毒盒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智能手表消毒盒合上状态的侧视图;

图3和图4为本实用新型智能手表消毒盒放置智能手表的两个状态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智能手表消毒盒上盖中部设置消毒发光装置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智能手表消毒盒上盖中部设置消毒发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现有技术手表座对智能手表进行充电消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盖,101、挡边,2、下壳体,201、凸起平台,202、u形槽,203、充电口,3、紫外线led,4、转轴,5、透光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实验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阐述,所述的实施例和实验例仅为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和实验例,这些实施例和实验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不构成任何限制。

实施例一

该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智能手表消毒盒,包括扣合在一起的上盖1和下壳体2,优选的,上盖1和下壳体2一端通过转轴4铰接在一起,其相对的另一端通过磁扣盖合;其中上盖1朝向下壳体2的一面,其两侧分别设置挡边101,下壳体2呈凹槽结构,下壳体2的内凹底面中部设置用以放置智能手表表盘的凸起平台201,优选的,凸起平台201与上盖1之间的垂直间距设置为10mm~15mm,优选的设置为13.5mm,适用于大众智能手表表盘的厚度。同时,下壳体2的两内凹侧面分别对应开设用以放置挡边101的u形槽202,u形槽202的深度大于挡边101的高度,使得u形槽202与挡边101之间形成穿设智能手表表带的间隙,该间隙高度设置为3mm~5mm,适用于大众智能手表表带的厚度;

另外,下壳体2的内凹底面在靠近u形槽202的两侧边分别设置消毒发光装置,因为通过紫外线led3消毒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如在冰箱内安装的紫外线消毒灯,此处优选的,消毒发光装置采用紫外线led3。

在使用时,首先将智能手表从手腕取下,打开消毒盒的上盖1,然后将智能手表的表盘平铺放置在下壳体2的凸起平台201上,且将智能手表的表带展开并放置在u形槽202上,盖上上盖1,进一步的,可以将智能手表的表带在下壳体的背面扣上,从而减小整体的体积,便于携带,放在口袋中或拿在手上也更加稳定,最后打开开关,紫外线led3发光,对智能手表进行消毒。

其中下壳体2内部设置蓄电池,并且下壳体2的侧面设置充电口203,从而对紫外线led3进行供电,由于紫外线消毒技术已经很成熟且功耗小,其电路原理不做具体阐述;在对智能手表进行消毒的时候还可以配置充电线同时对智能手表或者其他电子产品进行充电,并且进一步的,为了适应智能手表的发展,尤其是智能手表的无线充电功能,随着智能手表的无线充电器技术日益成熟及其体积日益减小,可以在下壳体2的凸起平台201内设置智能手表的无线充电器,对智能手表进行消毒的同时满足充电的需求。

进一步的,紫外线led3包括一个或多个顶视型紫外线led或者侧视型紫外线led,且并列设置,同时在其表面安装透光膜5,一方面是对紫外线led3进行保护,另一方面也是通过软介质,防止走路时的抖动对表盘造成损坏,并且优选的,采用光线波长为200nm~450nm的紫外线led3,这个波长范围的紫外线杀菌效果更好。

实施例二

除了在下壳体2的内凹底面在靠近u形槽202的两侧边分别设置消毒发光装置外,下壳体2与上盖1转轴铰接的侧面和下壳体2与上盖1磁扣盖合的侧面内壁也分别设置消毒发光装置,同样的消毒发光装置均采用紫外线led3,其中下壳体2的内凹底面在靠近u形槽202的两侧边所安装的紫外线led3用以对手表表盘底面与手表表带结合处进行消毒;下壳体2与上盖1转轴铰接的侧面和下壳体2与上盖1磁扣盖合的侧面内壁所设置的紫外线led3用以对手表表盘的侧面和正面进行消毒。

实施例三

除了在下壳体2的内凹底面在靠近u形槽202的两侧边分别设置消毒发光装置外,上盖1朝向下壳体2的一面中部也设置消毒发光装置,同样的消毒发光装置均采用紫外线led3,其中下壳体2的内凹底面在靠近u形槽202的两侧边所安装的紫外线led3用以对手表表盘底面与手表表带结合处进行消毒;上盖1朝向下壳体2的一面中部所述安装的紫外线led3用以对手表表盘的侧面和正面进行消毒。

实施例四

除了在下壳体2的内凹底面在靠近u形槽202的两侧边分别设置消毒发光装置外,上盖1朝向下壳体2的一面中部也设置消毒发光装置,同时下壳体2与上盖1转轴铰接的侧面和下壳体2与上盖1磁扣盖合的侧面内壁也分别设置消毒发光装置,同样的消毒发光装置均采用紫外线led3,其中下壳体2的内凹底面在靠近u形槽202的两侧边所安装的紫外线led3用以对手表表盘底面与手表表带结合处进行消毒;下壳体2与上盖1转轴铰接的侧面和下壳体2与上盖1磁扣盖合的侧面内壁所设置的紫外线led3,以及上盖1朝向下壳体2的一面中部所述安装的紫外线led3共同对手表表盘的侧面和正面进行消毒。

其中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的区别在于紫外线led3的安装位置不同,而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智能手表消毒盒的紫外线led3安装方式并不仅仅局限于以上所描述的四种,也可以是其它用以对智能手表进行消毒的安装方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