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外科拇指矫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46431发布日期:2020-08-21 15:36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骨外科拇指矫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科手部拇指骨折矫正支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骨外科拇指矫正装置。



背景技术:

骨科是各大医院最常见的科室之一,主要研究骨骼肌肉系统的解剖、生理与病理,运用药物、手术及物理方法保持和发展这一系统的正常形态与功能。

其中人体手部拇指骨折的矫正,便是通过物理方法进行矫正治疗。市场上虽然有一些用来进行骨折矫正用的支具,能够起到简单支护的作用,但是仍存在以下不足:

一、支具需要用纱布完全缠绕绑固,系绑较为麻烦,且多层的缠绕不利于手部的透气;

二、由于每位患者的拇指直径并不相同,因此需要严格更加患者的手指直径进行定制,制作较为麻烦费时;

三、对于手部偏瘦但骨架偏大的人群而言,其大拇指的第一指节和第二指节的关节处的两侧会呈向外凸出状,而市场的支具无法对该部位进行有效支护。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骨外科拇指矫正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骨外科拇指矫正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支具需要用纱布完全缠绕绑固,系绑较为麻烦,且多层的缠绕不利于手部的透气;由于每位患者的拇指直径并不相同,因此需要严格更加患者的手指直径进行定制,制作较为麻烦费时;对于手部偏瘦但骨架偏大的人群而言,其大拇指的第一指节和第二指节的关节处的两侧会呈向外凸出状,而市场的支具无法对该部位进行有效支护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骨外科拇指矫正装置,包括医用魔术贴带和支杆,所述支杆均匀安装在医用魔术贴带的袋体上,所述支杆包括支杆a和支杆b,所述支杆a的两端开设有穿接口a,所述支杆b包括弹力绷带,所述弹力绷带的两端均连接有旋转块,所述旋转块的外端部安装有支杆c,所述支杆c的中部开设有穿接口c。

优选的,所述医用魔术贴带共两组,所述医用魔术贴带为勾毛一体式的条带状医用魔术贴。

优选的,所述弹力绷带为圆筒状结构,所述弹力绷带的端部缝制在旋转块的内侧壁上。

优选的,所述医用魔术贴带贯穿穿接口a和穿接口c,所述支杆b共两组。

优选的,所述旋转块为医用硅胶件,所述支杆c的内端开设有凹槽,所述旋转块的外端部嵌入在支杆c内端的凹槽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医用魔术贴带和支杆的使用,能够实现对手部大拇指的支护,且医用魔术贴带与皮肤之间会形成间隙,方便透气;无需根据患者手部大拇指的直径进行定制,仅需根据需求在医用魔术贴带串上数量相对的支杆即可,较为方便便捷;弹力绷带的设置,使得支杆b的中部能够有效地贴合在患者手部大拇指的关节侧位,达到对大拇指关节处的两侧进行支护的目的。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杆a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杆b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支杆b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5的a处放大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00-医用魔术贴带,200-支杆,300-支杆a,301-穿接口a,400-支杆b,410-弹力绷带,420-旋转块,430-支杆c,431-穿接口c。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骨外科拇指矫正装置,包括医用魔术贴带100和支杆200,支杆200均匀安装在医用魔术贴带100的袋体上,支杆200包括支杆a300和支杆b400,支杆a300的两端开设有穿接口a301,支杆b400包括弹力绷带410,弹力绷带410的两端均连接有旋转块420,旋转块420的外端部安装有支杆c430,支杆c430的中部开设有穿接口c431。

医用魔术贴带100共两组,医用魔术贴带100为勾毛一体式的条带状医用魔术贴,用来串接捆绑支杆200,以使支杆200对患者的大拇指进行夹固。

弹力绷带410为圆筒状结构,弹力绷带410的端部缝制在旋转块420的内侧壁上,通过弹力绷带410的物理弹性,使得支杆400的中部能发生弯曲,并使400的中部对患者大拇指关节处的两侧凸起部位进行支护。

医用魔术贴带100贯穿穿接口a301和穿接口c431,支杆b400共两组,穿接口a301和穿接口c431均为两侧开口的方形孔腔,方便医护人员利用医用魔术贴带100将各组支杆200串接起来。

旋转块420为医用硅胶件,支杆c430的内端开设有凹槽,旋转块420的外端部嵌入在支杆c430内端的凹槽中,支杆c430坚硬的金属材质,弹力绷带410为布料,两者不能直接连接,因此旋转块420起到将弹力绷带410与支杆c430连接的作用。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在本实用新型中,医用魔术贴带100共两组,支杆200共六组。其中,支杆a300共四组,支杆b400共两组,两组医用魔术贴带100分别串接在支杆200的两端。使用时,医护人员将安装两组支杆b400之间隔有两组支杆a300的排布方式,将六组支杆200串接起来,根据患者拇指的粗细滑动调整支杆200之间的相互距离,保证两组支杆a300位于拇指的指肚上,两组支杆a300位于拇指的指背上,两组支杆b400分别位于拇指的两侧,将六组支杆200围绕在患者的大拇指上,此时,两组弹力绷带410分别处于患者大拇指第一指节和第二指节的关节处的两侧,并对其进行支护。

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医用魔术贴带100与皮肤之间会形成间隙,方便透气;无需根据患者手部大拇指的直径进行定制,仅需根据需求在医用魔术贴带100串上各组支杆200即可,较为方便便捷;弹力绷带410的设置,使得支杆b400的中部能够有效地贴合在患者手部大拇指的关节侧位,达到对大拇指关节处的两侧进行支护的目的。

制作时,支杆a300及支杆b400中的两端支杆c430采用金属或其他硬质材料制作,支杆a300的直径在1-3mm之间,长度4-6cm,支杆c430与拇指的接触面宽度控制在0.6-1cm之间,魔术贴带100的宽度为1-3cm之间,魔术贴带长度8-12cm。通过上述尺寸基本能够满足各种粗细拇指的矫正需要,并且能够保证拇指的牢固固定,整个装置固定后结构紧凑,避免给患者的行动带来影响。



技术特征:

1.一种骨外科拇指矫正装置,包括医用魔术贴带(100)和支杆(20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200)均匀安装在医用魔术贴带(100)的袋体上,所述支杆(200)包括支杆a(300)和支杆b(400),所述支杆a(300)的两端开设有穿接口a(301),所述支杆b(400)包括弹力绷带(410),所述弹力绷带(410)的两端均连接有旋转块(420),所述旋转块(420)的外端部安装有支杆c(430),所述支杆c(430)的中部开设有穿接口c(4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外科拇指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魔术贴带(100)共两组,所述医用魔术贴带(100)为勾毛一体式的条带状医用魔术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外科拇指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绷带(410)为圆筒状结构,所述弹力绷带(410)的端部缝制在旋转块(420)的内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外科拇指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魔术贴带(100)贯穿穿接口a(301)和穿接口c(431),所述支杆b(400)共两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外科拇指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块(420)为医用硅胶件,所述支杆c(430)的内端开设有凹槽,所述旋转块(420)的外端部嵌入在支杆c(430)内端的凹槽中。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骨科手部拇指骨折矫正支具技术领域的一种骨外科拇指矫正装置,包括医用魔术贴带和支杆,所述支杆均匀安装在医用魔术贴带的袋体上,所述支杆包括支杆a和支杆b,所述支杆a的两端开设有穿接口a,所述支杆b包括弹力绷带,所述弹力绷带的两端均连接有旋转块,所述旋转块的外端部安装有支杆c,所述支杆c的中部开设有穿接口c,通过对医用魔术贴带和支杆的使用,能够实现对手部大拇指的支护,且医用魔术贴带与皮肤之间会形成间隙,方便透气;无需根据患者手部大拇指的直径进行定制,仅需根据需求在医用魔术贴带串上数量相对的支杆即可,较为方便便捷。

技术研发人员:庞全瑭;卢红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庞全瑭
技术研发日:2019.12.30
技术公布日:2020.08.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