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心血管内科的除颤仪台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85642发布日期:2020-10-13 07:51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用于心血管内科的除颤仪台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心血管内科的除颤仪台车。



背景技术:

心血管内科是各级医院大内科为了诊疗心血管血管疾病而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治疗的疾病包括心绞痛、高血压、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早搏、心律不齐、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而在心内科经常会使用除颤仪,而现有的除颤仪一般用专配的台车进行放置,在使用时,一般先在除颤电极板上均匀涂抹导电膏,再启动除颤,但在情况紧急的情况的下,该涂膏方式易造成抢救时间的浪费;因此,为解决以上问题,需要一种用于心血管内科的除颤仪台车,能够方便除颤电极板快速均匀涂抹导电膏,节约准备时间,并且,涂膏操作方便,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用于心血管内科的除颤仪台车,方便除颤电极板快速均匀涂抹导电膏,节约准备时间,并且,涂膏操作方便,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心血管内科的除颤仪台车,包括车架和固定于车架顶端的放置板,还包括由绝缘材料制备而成的涂膏板,所述涂膏板固定于放置板且涂膏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左涂膏槽和右涂膏槽,所述左涂膏槽的形状和左电极板的底面形状适形配合,所述右涂膏槽的形状与右电极板的底面形状适形配合。

进一步,所述涂膏板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于放置板的前侧边缘。

进一步,所述放置板为矩形且放置板的前侧面凹陷形成断面为“t”型的条形卡槽,所述涂膏板的后侧固定设置有与所述条形卡槽适形配合的卡接头。

进一步,所述涂膏板的后侧面垂直固定设置有侧翼条,所述侧翼条与涂膏板的后侧边缘部共同形成断面为“t”型结构的卡接部。

进一步,所述涂膏板和侧翼条一体成型。

进一步,所述车架和放置板均由金属材料制备而成,所述放置板顶面中间设置有用于对除颤仪定位的定位槽。

进一步,所述定位槽、左涂膏槽和右涂膏槽均由对应顶面下凹形成。

进一步,所述涂膏板的顶面设置有防尘盖板。

进一步,所述涂膏板和防尘盖板均为矩形,且防尘盖板的前端左、右侧面均为垂直固定设置有铰接侧片,所述铰接侧片通过铰接轴与涂膏板铰接。

进一步,所述车架底部固定安装于用于行走的万向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用于心血管内科的除颤仪台车,通过设置绝缘的涂料板,利于左、右两个除颤电极板通过抹料,避免通过左、右两个除颤电极板互抹而造成漏电,而在涂膏板上设置适形配合的左涂膏槽和右涂膏槽,使用时,先在左涂膏槽和右涂膏槽内挤压适量导电膏,然后将左、右两个除颤电极板同时分别嵌入对应的左涂膏槽和右涂膏槽内并上下挤压几下即可实现除颤电极板的均匀涂膏,方便除颤电极板快速均匀涂抹导电膏,节约准备时间,并且,涂膏操作方便,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涂膏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涂膏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的俯视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用于心血管内科的除颤仪台车,包括车架1和固定于车架1顶端的放置板2,还包括由绝缘材料制备而成的涂膏板3,所述涂膏板3固定于放置板2且涂膏板3的上表面设置有左涂膏槽4和右涂膏槽5,所述左涂膏槽的形状和左电极板(未画出)的底面形状适形配合,所述右涂膏槽的形状与右电极板的底面形状适形配合,比如本实施例左、右涂膏槽的形状均为矩形;所述车架1和放置板2均由金属材料制备而成,金属材料利于保证结构强度高且材料成本低,所述放置板2顶面中间设置有用于对除颤仪定位的定位槽7,定位槽的形状为与除颤仪底部形状相同的结构,除颤仪嵌入定位槽内,避免除颤仪因拖拉而滑落摔坏;所述涂膏板3可为塑料板,涂膏板3可通过螺栓或卡接等现有结构固定于放置板2,通过设置绝缘的涂料板,利于左、右两个除颤电极板通过抹料,避免通过左、右两个除颤电极板互抹而造成漏电,而在涂膏板3上设置适形配合的左涂膏槽和右涂膏槽,使用时,先在左涂膏槽和右涂膏槽内挤压适量导电膏,然后将左、右两个除颤电极板同时分别嵌入对应的左涂膏槽和右涂膏槽内并上下挤压几下即可实现除颤电极板的均匀涂膏,方便除颤电极板快速均匀涂抹导电膏,节约准备时间,并且,涂膏操作方便,安全可靠。

本实施例中,所述涂膏板3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于放置板2的前侧边缘;前侧表示除颤仪前面板一侧,将涂膏板3放在放置板2的前侧边缘,方便手持除颤电极板抹膏,而将涂膏板3设置成可拆卸的结构,利于实现涂膏板3拆卸后清理。

本实施例中,所述放置板2为矩形且放置板2的前侧面凹陷形成断面为“t”型的条形卡槽,所述涂膏板3的后侧固定设置有与所述条形卡槽适形配合的卡接头;条形卡槽的两端均开口,涂膏板3的后侧固定至少两个“t”形的卡接头,所述卡接头从条形卡槽的端部开口嵌入并实现卡接固定(卡接后涂膏板3不可翻转,但可横向滑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涂膏板3的后侧面垂直固定设置有侧翼条6,所述侧翼条6与涂膏板3的后侧边缘部共同形成断面为“t”型结构的卡接部;所述涂膏板3和侧翼条6一体成型;通过该结构的卡接部,能够大大提高涂膏板3和放置板2之间的卡接强度,避免涂膏板3与放置板2之间的连接处易断裂,并且涂膏板3结构易于加工。

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槽、左涂膏槽和右涂膏槽均由对应顶面下凹形成;加工方便,易于成型。

本实施例中,所述涂膏板3的顶面设置有防尘盖板8;所述涂膏板3和防尘盖板8均为矩形,且防尘盖板8的前端左、右侧面均为垂直固定设置有铰接侧片9,所述铰接侧片9通过铰接轴与涂膏板3铰接;如图所述,所述涂膏板3的前端中间开设有避让缺口10,通过该避让缺口10使得涂膏板3能旋转270°以上,通过防尘盖板8,利于保证涂膏板3上的涂膏槽内的清洁,避免积灰,使用前,翻转防尘盖板8即可使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车架1底部固定安装于用于行走的万向轮;所述万向轮为现有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心血管内科的除颤仪台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和固定于车架顶端的放置板,还包括由绝缘材料制备而成的涂膏板,所述涂膏板固定于放置板且涂膏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左涂膏槽和右涂膏槽,所述左涂膏槽的形状和左电极板的底面形状适形配合,所述右涂膏槽的形状与右电极板的底面形状适形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心血管内科的除颤仪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膏板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于放置板的前侧边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心血管内科的除颤仪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板为矩形且放置板的前侧面凹陷形成断面为“t”型的条形卡槽,所述涂膏板的后侧固定设置有与所述条形卡槽适形配合的卡接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心血管内科的除颤仪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膏板的后侧面垂直固定设置有侧翼条,所述侧翼条与涂膏板的后侧边缘部共同形成断面为“t”型结构的卡接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心血管内科的除颤仪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膏板和侧翼条一体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心血管内科的除颤仪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和放置板均由金属材料制备而成,所述放置板顶面中间设置有用于对除颤仪定位的定位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心血管内科的除颤仪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左涂膏槽和右涂膏槽均由对应顶面下凹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心血管内科的除颤仪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膏板的顶面设置有防尘盖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心血管内科的除颤仪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膏板和防尘盖板均为矩形,且防尘盖板的前端左、右侧面均为垂直固定设置有铰接侧片,所述铰接侧片通过铰接轴与涂膏板铰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心血管内科的除颤仪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底部固定安装于用于行走的万向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心血管内科的除颤仪台车,包括车架和固定于车架顶端的放置板,还包括由绝缘材料制备而成的涂膏板,所述涂膏板固定于放置板且涂膏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左涂膏槽和右涂膏槽,所述左涂膏槽的形状和左电极板的底面形状适形配合,所述右涂膏槽的形状与右电极板的底面形状适形配合;利于除颤电极板快速均匀涂抹导电膏,节约准备时间,并且,涂膏操作方便,安全可靠。

技术研发人员:朱莉;王丽萍;曹立芳;易静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9.12.31
技术公布日:2020.10.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