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胃部疾病的药物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632683发布日期:2020-07-29 02:42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治疗胃部疾病的药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指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中医认为胃痛是脾胃受损、气血不调所引起的胃脘部的疼痛,多以外感寒邪,饮食所伤、情志不畅和脾胃素虚等病因而引发,喜食辛辣燥热加上天气干燥,胃火不降;西医的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功能性消化障碍等以上腹部疼痛为主要症状,属于中医学胃部疼痛范围;

中药治疗胃部疾病在我国具有较为悠久的历史。中药在治疗胃部疾病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但目前的中药药组方简单、效果单一,在反复应用或长期使用中对机体可产生慢性毒性的副作用,且使用过程中还存在着起效慢,渗透吸收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寻找一种易吸收、药效好、无毒的治疗胃部疾病的药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胃部疾病的药物的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提出的药组方简单、效果单一、副作用、起效慢,渗透吸收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胃部疾病的药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主料:甘草20-30份、黄连15-18份、丹参12-15份、白术8-12份、黄芪6-11份、白芍5-8份、柴胡4-7份、大黄4-7份、党参3-6份和半夏2-5份,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的辅料:蔗糖3-7份、红枣2-8份、山楂1-5份。

优选的,所述主料按以下最佳重量份组成:甘草23-27份、黄连16-17份、丹参13-14份、白术10-12份、黄芪7-9份、白芍6-7份、柴胡5-6份、大黄5-6份、党参4-5份和半夏3-4份。

优选的,所述辅料按以下最佳重量份组成:蔗糖4-6份、红枣4-7份、山楂3-5份。

优选的,所述主料与辅料的比例为18-22:1。

一种治疗胃部疾病的药物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备料并将上述重量份的主料和辅料进行干燥;

步骤(2)、将上述的主料和辅料按照重量份分别粉碎后研磨制成药粉,并将主料和辅料分别进行混合搅拌均匀;

步骤(3)、分段熬制处理;

第一段:将主料放置到初始温度为50度中药熬制机内并加入水,以每分钟30度的速度升高至温1200-1500度加热0.5-1h;

第二段:以每分钟升高20度的速度升高至1600-1800度的温度加热0.5-1h并加入辅料;

第三段:以每分钟升高20度的速度降温至600-800度的温度保温1-1.5h;

步骤(4)、将中药的药渣与药液过滤分离,并将过滤好的药液进行提纯,并进行浓缩至密度为1.3-1.5g/ml,并进行喷雾干燥或烘干;

步骤(5)、将得到的粉体冷却到常温状态,并利于气流磨进行粉碎和分离得到中药粉末;

步骤(6)、对得到的中药粉末进行灭菌,然后制粒后进行常规压片或装胶囊。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干燥的温度为50-80度,时间为2-3h。

优选的,步骤(4)中,过滤采用常规的三道过滤后增加2-4层滤布过滤。

优选的,步骤(6)中,灭菌和制粒的过程中应在较低的温度条件下进行,以防止药物的挥发损失。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治疗胃部疾病的药物的制备方法,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各组方之间协同互补,对治疗胃部疾病疗效好、无毒副作用,具有无毒、直达病灶、治疗效果好的特点,胃部疾病可以明显改善;

2、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具有成本低、治愈率高、局限性小、无不良反应等优点,利用中药相互间的作用,提高了治疗效果,减轻了不良反应,标本兼治,便于在临床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治疗胃部疾病的药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主料:甘草25份、黄连16份、丹参14份、白术11份、黄芪8份、白芍7份、柴胡6份、大黄5份、党参4份和半夏3份,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的辅料:蔗糖5份、红枣6份、山楂4份;

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备料并将上述重量份的主料和辅料进行干燥,燥的温度为60度,时间为2.3h;步骤(2)、将上述的主料和辅料按照重量份分别粉碎后研磨制成药粉,并将主料和辅料分别进行混合搅拌均匀;步骤(3)、分段熬制处理;第一段:将主料放置到初始温度为50度中药熬制机内并加入水,以每分钟30度的速度升高至温1350度加热0.8h;第二段:以每分钟升高20度的速度升高至1700度的温度加热0.6h并加入辅料;第三段:以每分钟升高20度的速度降温至650度的温度保温1.2;步骤(4)、将中药的药渣与药液过滤分离,过滤采用常规的三道过滤后增加3滤布过滤,并将过滤好的药液进行提纯,并进行浓缩至密度为1.4/ml,并进行喷雾干燥或烘干;步骤(5)、将得到的粉体冷却到常温状态,并利于气流磨进行粉碎和分离得到中药粉末;步骤(6)、对得到的中药粉末进行灭菌,然后制粒后进行常规压片或装胶囊,灭菌和制粒的过程中应在较低的温度条件下进行,以防止药物的挥发损失。

实施例2,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治疗胃部疾病的药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主料:甘草27份、黄连16份、丹参13份、白术10份、黄芪9份、白芍7份、柴胡5份、大黄5份、党参5份和半夏4份,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的辅料:蔗糖6份、红枣4份、山楂5份;

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备料并将上述重量份的主料和辅料进行干燥,燥的温度为68时间为2-3h;步骤(2)、将上述的主料和辅料按照重量份分别粉碎后研磨制成药粉,并将主料和辅料分别进行混合搅拌均匀;步骤(3)、分段熬制处理;第一段:将主料放置到初始温度为50度中药熬制机内并加入水,以每分钟30度的速度升高至温1450.5-1h;第二段:以每分钟升高20度的速度升高至1750加热0.5-1h并加入辅料;第三段:以每分钟升高20度的速度降温至700度保温1h;步骤(4)、将中药的药渣与药液过滤分离,过滤采用常规的三道过滤后增加4层滤布过滤,并将过滤好的药液进行提纯,并进行浓缩至密度为1.35g/ml,并进行喷雾干燥或烘干;步骤(5)、将得到的粉体冷却到常温状态,并利于气流磨进行粉碎和分离得到中药粉末;步骤(6)、对得到的中药粉末进行灭菌,然后制粒后进行常规压片或装胶囊,灭菌和制粒的过程中应在较低的温度条件下进行,以防止药物的挥发损失。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治疗胃部疾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主料:甘草20-30份、黄连15-18份、丹参12-15份、白术8-12份、黄芪6-11份、白芍5-8份、柴胡4-7份、大黄4-7份、党参3-6份和半夏2-5份,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的辅料:蔗糖3-7份、红枣2-8份、山楂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胃部疾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料按以下最佳重量份组成:甘草23-27份、黄连16-17份、丹参13-14份、白术10-12份、黄芪7-9份、白芍6-7份、柴胡5-6份、大黄5-6份、党参4-5份和半夏3-4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胃部疾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料按以下最佳重量份组成:蔗糖4-6份、红枣4-7份、山楂3-5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胃部疾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料与辅料的比例为5-8:1。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治疗胃部疾病的药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备料并将上述重量份的主料和辅料进行干燥;

步骤(2)、将上述的主料和辅料按照重量份分别粉碎后研磨制成药粉,并将主料和辅料分别进行混合搅拌均匀;

步骤(3)、分段熬制处理;

第一段:将主料放置到初始温度为50度中药熬制机内并加入水,以每分钟30度的速度升高至温1200-1500度加热0.5-1h;

第二段:以每分钟升高20度的速度升高至1600-1800度的温度加热0.5-1h并加入辅料;

第三段:以每分钟升高20度的速度降温至600-800度的温度保温1-1.5h;

步骤(4)、将中药的药渣与药液过滤分离,并将过滤好的药液进行提纯,并进行浓缩至密度为1.3-1.5g/ml,并进行喷雾干燥或烘干;

步骤(5)、将得到的粉体冷却到常温状态,并利于气流磨进行粉碎和分离得到中药粉末;

步骤(6)、对得到的中药粉末进行灭菌,然后制粒后进行常规压片或装胶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治疗胃部疾病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干燥的温度为50-80度,时间为2-3h。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治疗胃部疾病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过滤采用常规的三道过滤后增加2-4层滤布过滤。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治疗胃部疾病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灭菌和制粒的过程中应在较低的温度条件下进行,以防止药物的挥发损失。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胃部疾病的药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主料:甘草20‑30份、黄连15‑18份、丹参12‑15份、白术8‑12份、黄芪6‑11份、白芍5‑8份、柴胡4‑7份、大黄4‑7份、党参3‑6份和半夏2‑5份,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的辅料:蔗糖3‑7份、红枣2‑8份、山楂1‑5份。本发明各组方之间协同互补,对治疗胃部疾病疗效好、无毒副作用,具有无毒、直达病灶、治疗效果好的特点,胃部疾病可以明显改善,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具有成本低、治愈率高、局限性小、无不良反应等优点,利用中药相互间的作用,提高了治疗效果,减轻了不良反应,标本兼治,便于在临床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技术研发人员:刘金军;刘晓丽;刘欣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刘金军
技术研发日:2020.05.11
技术公布日:2020.07.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