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柱状抓握的手功能矢量评定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326245发布日期:2020-09-25 17:55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柱状抓握的手功能矢量评定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柱状抓握的手功能矢量评定方法。



背景技术:

临床上主要存在的手功能问题有异常的张力增高、部分肌肉的无力、关节活动的不充分和功能运动下相关肌肉的代偿等。人体肌筋膜线包括前表线、后表线、体侧线、螺旋线、功能线、手臂线(浅背臂线、深背臂线、浅前臂线、深前臂线)及前深线,每条肌筋膜线均有数个乃至十余个肌筋膜“轨道”与骨骼“车站”组成,一条肌筋膜线上的某个“轨道”发生病变可能导致此条肌筋膜线上其它的“轨道”病变,这与“头病脚治、左病右治”不谋而合;身体某个部位发生病变时会由邻近部位进行代偿,进而引起站立姿势和走路姿态的改变,通过姿态和步态评估可以推理出患者可能的病变部位,结合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可以最终确定患者病变部位,为临床精准医学治疗提供依据,也为医务工作者进行疼痛诊疗拓宽了思路。

目前,临床上对手指功能的评定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种是手握压力器。优点是可以精确测量中高力量的数值,但是这种电子器材无法对微弱的握力进行测评,也不能对具体关节形态学进行分析。

第二种是手握气囊测压器,通过握力排除一部分气体从而测试压力,虽然比较精确但是仍然不能通过形态学上分析具体精细关节的恢复变化。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柱状抓握的手功能矢量评定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一种基于柱状抓握的手功能矢量评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制作柱状压力泥;

步骤s2、建立手部功能力线,抓握步骤s1制作的柱状压力泥,在压力泥上留下标记力线;

步骤s3、沿柱状压力泥上的标记力线进行横切,对比横截面,评定手功能情况。

作为改进,所述步骤s1中,对不同程度的患者,采用不同颜色的塑性泥制成不同握力阻力的柱状压力泥。

作为改进,所述柱状压力泥的高度为10-15cm,直径为3-5cm。

作为改进,所述柱状压力泥的高度为12cm,直径为3.5cm。

作为改进,所述步骤s2中建立手部功能力线,具体是以解剖列车中功能线为基准,用荧光笔标记功能力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利用不同压力的塑性泥制成不同握力阻力的柱状压力泥,在被测患者手心建立功能力线,并进行标记,后嘱被测患者在柱状压力泥进行手功能最大限度的抓握,待柱状压力泥定型后可见各个手指的标记力线,沿标记力线进行横切,得到横截面积,通过对比这些横截面积可以得知每个手指的力量程度,也可对前期康复治疗进行参照,即同种压力泥下横截面积越小,力量越大。同时,也可以参考横截面积的形状来分析手指精细关节的力量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评定流程示意图;图中a为柱状压力泥,b为在手上标记功能力线,c为抓握柱状压力泥,d为对抓握后的柱状压力泥横切;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对比横截面示意图;图中e1为抓握前柱状压力泥的横截面,e2为患者训练前抓握柱状压力泥的横截面,e3为训练一周后抓握柱状压力泥的横截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一种基于柱状抓握的手功能矢量评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制作柱状压力泥;

步骤s2、建立手部功能力线,抓握步骤s1制作的柱状压力泥,在压力泥上留下标记力线;

步骤s3、沿柱状压力泥上的标记力线进行横切,对比横截面,评定手功能情况。

作为改进,所述步骤s1中,对不同程度的患者,采用不同颜色的塑性泥(如橡皮泥)制成不同握力阻力的柱状压力泥。

作为改进,所述柱状压力泥的高度为10-15cm,直径为3-5cm。

作为改进,所述柱状压力泥的高度为12cm,直径为3.5cm。

作为改进,所述步骤s2中建立手部功能力线,具体是以解剖列车中功能线为基准,用荧光笔标记功能力线。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基于柱状抓握的手功能矢量评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由于不同程度患者的手功能情况不同,为了做到因人而异,可以选用不同颜色的塑性泥代表不同的握力阻力,制作成高度为12cm,直径为3.5cm柱状压力泥;

步骤s2、以解剖列车(作者(美)thomaswmyers,中国出版于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中功能线为基准,在手上用荧光笔标记功能力线,对选取的柱状压力泥进行抓握,随后成型,观察留在柱状压力泥上的功能力线;

步骤s3、沿柱状压力泥上的标记力线进行横切,对比横截面,评定手功能情况。

具体应用案例:

1、康复科患者马某,两月余前口角歪斜,四肢无力,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脑出血,经神经内科进行两周治疗后临床指征稳定转入康复医学科进行进一步康复治疗。入科初步评估手功能抓握情况,最小粘度压力泥,仅有中指出现压力,评估表面积为2.968派平方厘米,一周后同一体位下再次评估,中指得到改善为2.766派平方厘米,并且直观反映出每个精细关节的弯曲程度,同时其他手指也分别出现了抓握力量。

2、康复科患者李某,三天余前四肢无力,头晕麻木,ct见左侧脑多发梗死,诊断脑梗死,急诊进行一周治疗后临床指征稳定转入康复医学科进行进一步康复治疗。入科初步评估手功能抓握情况,最小粘度压力泥,食指、中指出现压力,分别评估表面积为2.308、2.226派平方厘米,一周后同一体位下再次评估,食指、中指得到改善为1.766,1.573派平方厘米,并且直观反映出每个精细关节的弯曲程度,同时其他手指也分别出现了抓握力量。

采用本发明的评定方法,可以对临床康复手功能柱状抓握的精细关节进行定位定量,直观反映出每个关节的抓握情况。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柱状抓握的手功能矢量评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制作柱状压力泥;

步骤s2、建立手部功能力线,抓握步骤s1制作的柱状压力泥,在压力泥上留下标记力线;

步骤s3、沿柱状压力泥上的标记力线进行横切,对比横截面,评定手功能情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柱状抓握的手功能矢量评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对不同程度的患者,采用不同颜色的塑性泥制成不同握力阻力的柱状压力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柱状抓握的手功能矢量评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状压力泥的高度为10-15cm,直径为3-5c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柱状抓握的手功能矢量评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状压力泥的高度为12cm,直径为3.5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柱状抓握的手功能矢量评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建立手部功能力线,具体是以解剖列车中功能线为基准,用荧光笔标记功能力线。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柱状抓握的手功能矢量评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制作柱状压力泥;步骤S2、建立手部功能力线,抓握步骤S1制作的柱状压力泥,在压力泥上留下标记力线;步骤S3、沿柱状压力泥上的标记力线进行横切,对比横截面,评定手功能情况。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得知每个手指的力量程度,也可对前期康复治疗进行参照,即同种压力泥下横截面积越小,力量越大。同时,也可以参考横截面积形状来分析手指精细关节的力量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毛家祺;项洁;胡小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0.06.29
技术公布日:2020.09.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