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后肢伤残犬类的助行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01525发布日期:2020-11-27 13:13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针对后肢伤残犬类的助行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宠物辅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针对后肢伤残犬类的助行器。



背景技术:

犬类作为人类的朋友,除了有陪伴的功能外,还有搜救、排毒、导盲等作用。当宠物犬、工作犬高龄,或者因意外而导致后肢残障后,伤残的犬类会因为运动不变而造成身心的创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的针对后肢伤残犬类的助行器,能够支持后肢残障的犬类辅助完成日常活动所需的动作。

本发明提供的针对后肢伤残犬类的助行器,包括:

支架,用于支撑犬类的后肢;

多个智能传导模块,用于获取犬类的肌肉信号,预判犬类行为;

以及,根据肌肉信号,调节支架辅助犬类完成预判的行为。

进一步地,每个智能传导模块都安装在支架上,分别对应位于犬类的关节处。

更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包括:后肢固定部,用于支撑并固定犬类的后肢;

所述后肢固定部,包括:两条可调节支架;

每条可调节支架够固定设置在犬类对应后腿的外侧。

再进一步地,每条可调节支架为多段式结构;

所述可调节支架上各段结构之间相互铰接;

所述可调节支架上各段结构沿长度方向上可伸缩。

还进一步地,各智能传导模块为可旋转结构;

各智能传导模块根据肌肉信号,自旋转至对应预定角度,从而调节可调节支架形成预判的行为对应的形状。

又进一步地,每条可调节支架上安装有四个智能传导模块,分别为:第一智能传导模块、第二智能传导模块、第三智能传导模块和第四智能传导模块;

所述第一智能传导模块设置在对应可调节支架的上端,位于犬类的髋关节处;

所述第四智能传导模块设置在对应可调节支架的下端,位于犬类的腕关节处;

所述第二智能传导模块和第三智能传导模块分别设置在对应可调节支架的铰接处,分别位于犬类的膝关节处和跗关节处。

优选地,所述支架,还包括:中间固定部,用于固定犬类的腹部;

所述中间固定部的前端两侧分别固定有一个智能传导模块,为第五智能传导模块;

所述第五智能传导模块位于犬类的肩关节处;

两条可调节支架分别铰接于中间固定部的后端,两个第一智能传导模块对称地设置在中间固定部后端的两侧。

其中较优地,所述第五智能传导模块获取犬类臂神经从的肌肉信号,第一智能传导模块获取犬类坐骨神经的肌肉信号,预判犬类行为;

所述第一智能传导模块、第二智能传导模块、第三智能传导模块和第四智能传导模块根据犬类臂神经从和坐骨神经的肌肉信号,自旋转至对应预定角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每条可调节支架上设置有绑定犬类对应后腿的固定带;

每条可调节支架的下端还固定设置有一个滑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架,还包括:前端固定部,用于使中间固定部与犬类的脖颈处相连接;

所述前端固定部有卡扣和尼龙绑带构成;

所述中间固定部的下部分包括:包裹犬类胸腹部的碳纤维外壳;

所述碳纤维外壳与犬类胸腹部之间还间隔有记忆海绵。

在本发明中,通过支架来支撑犬类的后肢,然后通过智能传导模块来控制预判犬类行为,从而来调节支架,使支架辅助犬类完成预判的行为。本发明可以通过识别犬类的动作做出预判,从而提供相应的助力辅助犬类行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4所示,针对后肢伤残犬类的助行器,包括:

支架,用于支撑犬类的后肢;

多个智能传导模块5,用于获取犬类的肌肉信号,预判犬类行为;

以及,根据肌肉信号,调节支架辅助犬类完成预判的行为。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支架来支撑犬类的后肢,然后通过智能传导模块5来控制预判犬类行为,从而来调节支架,使支架辅助犬类完成预判的行为。

所述犬类行为,包括:坐、卧和立。各智能传导模块5通过对犬类动作的识别,预判犬类将要执行的动作,从而控制支架作出相应的动态动作对应的形状进行助力。

如图1、3和4所示,所述支架,包括:后肢固定部,用于支撑并固定犬类的后肢;

所述后肢固定部,包括:两条可调节支架6;

每条可调节支架6够固定设置在犬类对应后腿的外侧。

每条可调节支架6上设置有绑定犬类对应后腿的固定带8;

每条可调节支架6的下端还固定设置有一个滑轮7。

所述支架,还包括:

中间固定部,用于固定犬类的腹部;

前端固定部,用于使中间固定部与犬类的脖颈处相连接;

所述前端固定部有卡扣1和尼龙绑带2构成;

所述中间固定部的下部分包括:包裹犬类胸腹部的碳纤维外壳4;

所述碳纤维外壳4与犬类胸腹部之间还间隔有记忆海绵3。

在本实施例中,中间固定部的上部分使用与卡扣1和尼龙绑带2相同的材料,使碳纤维外壳4固定在犬类胸腹部。记忆海绵3的作用是防止碳纤维外壳4与犬类胸腹部之间的摩擦,使得碳纤维外壳4与犬类连接更加紧密,从而使得犬类更加舒适。碳纤维外壳4与记忆海绵3为可拆卸式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每条可调节支架6上的固定带8有三个,分别对应捆绑在犬类的大腿、小腿和脚踝处。因此,所属同一可调节支架6上的各固定带8的形状大小不一定相同。各固定带8采用柔性材料,再固定后肢的基础上,又不会舒服后肢。

每条可调节支架6的下端固定有滑轮7。由于后肢伤残的犬类,其后蹄长时间直接接触地面,且长时间处于拖动的状态,会导致皮肤磨损、腐烂,而滑轮7在助力行走的同时也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另一方面,由于犬类的重心始终保持在接触地面的三蹄构成的三角区域内,而后肢皆伤残的犬类是依靠前蹄来进行身体支撑的,因此,本实施例使用支架和滑轮7相结合的方式使犬类身体始终保持平衡状态。

如图1和2所示,每条可调节支架6为多段式结构;

所述可调节支架6上各段结构之间相互铰接;

所述可调节支架6上各段结构沿长度方向上可伸缩。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可调节支架6要完成的形变分别对应了犬类的坐、卧和立的形态,即使是同样体型大小的犬类,不同形态时,可调节支架6的长度也会不同。所以可调节支架6上各段结构都为可伸缩式结构。而且针对不同体型大小的犬类,可调节支架6的可伸缩式结构也能够使其适应不同的后肢长度。

各智能传导模块5为可旋转结构;

各智能传导模块5根据肌肉信号,自旋转至对应预定角度,从而调节可调节支架6形成预判的行为对应的形状。

每个智能传导模块5都安装在支架上,分别对应位于犬类的关节处。

在本实施例中,智能传导模块5、可调节支架6和滑轮7相互辅助实现助行与静止状态切换功能。智能传导模块5在接收到肌肉信号后,首先进行相应的旋转,可调节支架6同时进行少许的长度调节,辅助犬类完成体态的转变动作。

智能传导模块5包括有轴承结构,犬类各状态的转换对应的智能传导模块5旋转的角度均在智能传导模块5转动的范围内。各智能传导模块5在超过转动范围后,会卡住,由此,保证了犬类在保持各状态时出现打滑的现象。

如图1和2所示,每条可调节支架6上安装有四个智能传导模块5,分别为:第一智能传导模块51、第二智能传导模块52、第三智能传导模块53和第四智能传导模块54;

所述第一智能传导模块51设置在对应可调节支架6的上端,位于犬类的髋关节处;

所述第四智能传导模块54设置在对应可调节支架6的下端,位于犬类的腕关节处;

所述第二智能传导模块52和第三智能传导模块53分别设置在对应可调节支架6的铰接处,分别位于犬类的膝关节处和跗关节处。

所述中间固定部的前端两侧分别固定有一个智能传导模块5,为第五智能传导模块55;

所述第五智能传导模块55位于犬类的肩关节处;

两条可调节支架6分别铰接于中间固定部的后端,两个第一智能传导模块51对称地设置在中间固定部后端的两侧。

所述第五智能传导模块55获取犬类臂神经从的肌肉信号,第一智能传导模块51获取犬类坐骨神经的肌肉信号,预判犬类行为;

所述第一智能传导模块51、第二智能传导模块52、第三智能传导模块53和第四智能传导模块54根据犬类臂神经从和坐骨神经的肌肉信号,自旋转至对应预定角度。

后肢伤残的犬类穿戴本实施例所述的助行器后,当该犬想行走时,第五智能传导模块55获取犬类臂神经从的肌肉信号,第一智能传导模块51获取犬类坐骨神经的肌肉信号,预判所属犬即将行走,将行走对应的肌肉信号传递至第二智能传导模块52、第三智能传导模块53和第四智能传导模块54;此时,第一智能传导模块51至第四智能传导模块54对应发生预设角度的转动,使两条可调节支架6变形为所属犬站立所需的形状;所属犬前肢行动,带动两个滑轮7滑动,从而带动后肢滑动。

当所属犬想趴卧时,同理,第一智能传导模块51和第五智能传导模块55获取到趴卧对应的肌肉信号,判断所属犬即将趴卧;将趴卧对应的肌肉信号传递至第二智能传导模块52、第三智能传导模块53和第四智能传导模块54;此时,第一智能传导模块51至第四智能传导模块54对应发生预设角度的转动,使两条可调节支架6变形为所属犬趴卧所需的形状;两条可调节支架6与碳纤维外壳4的夹角慢慢增加,两个滑轮7带动后肢向后延伸,从而使所属犬趴卧。

当所属犬想坐下时,同理,第一智能传导模块51和第五智能传导模块55获取到坐立对应的肌肉信号,判断所属犬即将坐下,将坐下对应的肌肉信号传递至第二智能传导模块52、第三智能传导模块53和第四智能传导模块54;此时,第一智能传导模块51至第四智能传导模块54对应发生预设角度的转动,使两条可调节支架6变形为所属犬坐下所需的形状;两条可调节支架6对称地发生折叠,从而使所属犬的后肢弯折,臀部向下,保持坐下的姿态。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

1、辅助行走;犬类在行走过程中,轴承的转动范围将被限制,以防出现行走时打滑现象;

2、在后肢蹄部装有滑轮,犬类在行走时下,后肢为滑行状态,防止了后肢的磨损。使用支架和滑轮相结合的方式使犬类身体始终保持平衡状态。

3、支架部分设计为可伸缩结构,以供根据犬类腿部长短进行调节、锁定。

应该明白,公开的过程中的步骤的特定顺序或层次是示例性方法的实例。基于设计偏好,应该理解,过程中的步骤的特定顺序或层次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得到重新安排。所附的方法权利要求以示例性的顺序给出了各种步骤的要素,并且不是要限于所述的特定顺序或层次。

在上述的详细描述中,各种特征一起组合在单个的实施方案中,以简化本公开。不应该将这种公开方法解释为反映了这样的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实施方案需要比清楚地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陈述的特征更多的特征。相反,如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本发明处于比所公开的单个实施方案的全部特征少的状态。因此,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特此清楚地被并入详细描述中,其中每项权利要求独自作为本发明单独的优选实施方案。

为使本领域内的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者使用本发明,上面对所公开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这些实施例的各种修改方式都是显而易见的,并且本文定义的一般原理也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保护范围的基础上适用于其它实施例。因此,本公开并不限于本文给出的实施例,而是与本申请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征的最广范围相一致。

上文的描述包括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举例。当然,为了描述上述实施例而描述部件或方法的所有可能的结合是不可能的,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各个实施例可以做进一步的组合和排列。因此,本文中描述的实施例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内的所有这样的改变、修改和变型。此外,就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包含”,该词的涵盖方式类似于术语“包括”,就如同“包括,”在权利要求中用作衔接词所解释的那样。此外,使用在权利要求书的说明书中的任何一个术语“或者”是要表示“非排它性的或者”。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