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腹股沟处伤口压迫止血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13394发布日期:2021-03-19 10:51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一种腹股沟处伤口压迫止血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理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腹股沟处伤口压迫止血袋。



背景技术:

手术后病人的切口会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渗出,为了减小伤口的张力、防止出血、加快愈合过程,需包扎固定且加压。现有临床操作中,多数采用盐袋进行按压,但是盐袋包装材质较顺滑并且棱角分明,若病人稍微有活动,盐袋易滑脱和易造成皮肤的伤害特别是老年人,也极易引起患者心理上的焦虑。比如心血管外科手术切口较多的为腹股沟的切口,在进行盐袋固定上同样具有较多不便,因此需要一种方便固定的腹股沟处伤口压迫止血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腹股沟处伤口压迫止血袋,采用棉布袋的形式,将盐袋内置,改变接触伤口位置的材料,避免盐袋移位,且采用系带的形式,便于盐袋的固定,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腹股沟处伤口压迫止血袋,包括扁平的棉布袋,所述棉布袋的一侧表面开设开口,所述开口处设置拉链,所述棉布袋的四周分别固定设置封边,所述封边的四角分别固定设置系带,所述系带的固定侧与拉链处于同一侧,所述封边没有设置系带的一侧设置防滑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滑垫为医用硅胶垫,所述防滑垫表面均匀设置贯穿的透气孔;

通过增加防滑垫的形式,提升棉布袋与伤口周围皮肤的摩擦力,避免盐袋移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系带内设置扎紧器,所述扎紧器包括同轴转动安装的外壳和内芯轴,所述内芯轴与外壳能够在轴线方向上相对运动,所述内芯轴与外壳之间设置有螺旋弹簧,所述内芯轴和外壳对应位置均沿径向设置贯穿孔,所述内芯轴设置贯穿孔的位置半径小于两端,所述系带同时贯穿外壳和内芯轴的贯穿孔;

通过设置扎紧器,使系带在绑紧后,利用螺旋弹簧的旋转施力,使系带缠绕在内芯轴的外部,从而使系带始终保持涨紧力,保证盐袋对伤口持续按压,降低伤口的渗血,加快伤口愈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内芯轴的端部为同轴设置的花键轴,所述外壳的内壁设置花键槽,所述内芯轴的一端设置延伸至外壳外部的按钮,当内芯轴和外壳的贯穿孔重合时,螺旋弹簧处于旋紧且轴向伸长的状态,此时内芯轴处于外壳内腔的一端极限位置,且花键轴与花键槽结合,当推动内芯轴向另一端运动时,螺旋弹簧旋转放力且轴向缩短;

在初始状态时,系带未在内芯轴缠绕时,花键轴与花键槽处于结合状态,内芯轴与外壳相对位置固定,便于系带贯穿两者的贯穿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壳外部固定设置布垫,所述布垫垂直于外壳轴线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贯穿孔,所述系带依次贯穿布垫的贯穿孔;

通过设置布垫,降低扎紧器挤压皮肤造成的不适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腹股沟处伤口压迫止血袋采用棉布袋将盐袋内置,避免盐袋直接与伤口接触,提升接触位置的摩擦力,避免盐袋滑动,同时棉布袋阻挡力盐袋的棱角,而且棉布袋表层叠加设置拉链,方便内部盐袋的更换,同时通过四角系带的方式,便于根据患者腰围或腿围进行大小调节,便于固定安装,降低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扎紧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扎紧器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外壳与内芯轴装配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内芯轴示意图。

图中:1棉布袋、101拉链、102封边、103防滑垫、104系带、2扎紧器、201布垫、202外壳、203内芯轴、204螺旋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腹股沟处伤口压迫止血袋,包括扁平的棉布袋1,棉布袋1的一侧表面开设开口,开口处设置拉链101,棉布袋1的四周分别固定设置封边,封边的四角分别固定设置系带104,系带104的固定侧与拉链101处于同一侧,封边102没有设置系带104的一侧设置防滑垫103。

防滑垫103为医用硅胶垫,防滑垫103表面均匀设置贯穿的透气孔;

通过增加防滑垫103的形式,提升棉布袋1与伤口周围皮肤的摩擦力,避免盐袋移位。

系带104内设置扎紧器2,扎紧器2包括同轴转动安装的外壳202和内芯轴203,内芯轴203与外壳202能够在轴线方向上相对运动,内芯轴203与外壳202之间设置有螺旋弹簧204,内芯轴203和外壳202对应位置均沿径向设置贯穿孔,内芯轴203设置贯穿孔的位置半径小于两端,系带104同时贯穿外壳202和内芯轴203的贯穿孔;

通过设置扎紧器2,使系带104在绑紧后,利用螺旋弹簧204的旋转施力,使系带104缠绕在内芯轴203的外部,从而使系带104始终保持涨紧力,保证盐袋对伤口持续按压,降低伤口的渗血,加快伤口愈合。

内芯轴203的端部为同轴设置的花键轴,外壳202的内壁设置花键槽,内芯轴203的一端设置延伸至外壳202外部的按钮,当内芯轴203和外壳202的贯穿孔重合时,螺旋弹簧204处于旋紧且轴向伸长的状态,此时内芯轴203处于外壳202内腔的一端极限位置,且花键轴与花键槽结合,当推动内芯轴203向另一端运动时,螺旋弹簧204旋转放力且轴向缩短;

在初始状态时,系带104未在内芯轴203缠绕时,花键轴与花键槽处于结合状态,内芯轴203与外壳202相对位置固定,便于系带104贯穿两者的贯穿孔。

外壳202外部固定设置布垫201,布垫201垂直于外壳202轴线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贯穿孔,系带104依次贯穿布垫201的贯穿孔;

通过设置布垫201,降低扎紧器2挤压皮肤造成的不适感。

棉布袋1设计为矩形结构,长度为25cm,宽度为20cm,内置一斤重的盐袋,系带104分为上系带和下系带,上系带用于腰部固定,总长设计为100cm,下系带用于腿部固定,总长设计为60cm。

在使用时:将棉布袋1固定在伤口位置,将上系带捆绑于腰部,下系带捆绑于腿部,使上系带和下系带均处于绷紧状态,随后按压扎紧器2端部的按钮,使花键轴从花键槽内滑出,此时螺旋弹簧204施力,使系带104在内芯轴203外部缠绕,从而使系带104处于持续绷紧状态,保证棉布袋1对伤口的压力。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腹股沟处伤口压迫止血袋,包括扁平的棉布袋(1),其特征在于:所述棉布袋(1)的一侧表面开设开口,所述开口处设置拉链(101),所述棉布袋(1)的四周分别固定设置封边,所述封边的四角分别固定设置系带(104),所述系带(104)的固定侧与拉链(101)处于同一侧,所述封边(102)没有设置系带(104)的一侧设置防滑垫(1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股沟处伤口压迫止血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垫(103)为医用硅胶垫,所述防滑垫(103)表面均匀设置贯穿的透气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股沟处伤口压迫止血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系带(104)内设置扎紧器(2),所述扎紧器(2)包括同轴转动安装的外壳(202)和内芯轴(203),所述内芯轴(203)与外壳(202)能够在轴线方向上相对运动,所述内芯轴(203)与外壳(202)之间设置有螺旋弹簧(204),所述内芯轴(203)和外壳(202)对应位置均沿径向设置贯穿孔,所述内芯轴(203)设置贯穿孔的位置半径小于两端,所述系带(104)同时贯穿外壳(202)和内芯轴(203)的贯穿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腹股沟处伤口压迫止血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轴(203)的端部为同轴设置的花键轴,所述外壳(202)的内壁设置花键槽,所述内芯轴(203)的一端设置延伸至外壳(202)外部的按钮,当内芯轴(203)和外壳(202)的贯穿孔重合时,螺旋弹簧(204)处于旋紧且轴向伸长的状态,此时内芯轴(203)处于外壳(202)内腔的一端极限位置,且花键轴与花键槽结合,当推动内芯轴(203)向另一端运动时,螺旋弹簧(204)旋转放力且轴向缩短。

5.根据权利要求3-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腹股沟处伤口压迫止血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02)外部固定设置布垫(201),所述布垫(201)垂直于外壳(202)轴线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贯穿孔,所述系带(104)依次贯穿布垫(201)的贯穿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腹股沟处伤口压迫止血袋,包括扁平的棉布袋,所述棉布袋的一侧表面开设开口,所述开口处设置拉链,所述棉布袋的四周分别固定设置封边,所述封边的四角分别固定设置系带,所述系带的固定侧与拉链处于同一侧,所述封边没有设置系带的一侧设置防滑垫,本腹股沟处伤口压迫止血袋采用棉布袋的形式,将盐袋内置,改变接触伤口位置的材料,避免盐袋移位,且采用系带的形式,便于盐袋的固定。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雅;张寒寒;胡潇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晓雅
技术研发日:2020.05.08
技术公布日:2021.03.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