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针刺伤安全针

文档序号:25504569发布日期:2021-06-18 16:17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防针刺伤安全针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针刺伤安全针。



背景技术:

在输液、输血、血透、抽血、献血等日常医疗活动中,医务人员都必须使用带引液管的一次性针头,一次针头需要穿刺入病人的血管中进行输液或抽血,当病人病患有血液传染病时,医务人员就会增加被感染的机率。

不少医院推广无钢针化,使用安全型留置针,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针刺伤的发生率。

出现了如cn100563742c中公开的一次性防刺伤注射针头,其采用可伸缩的保护壳来进行保护,但是这种就会使得设备的结构变得复杂,并且这种保护的壳体不能自动进行保护,比如使用完成后不能快速的将针头包覆;其在使用的过程中也较难做到单手操作,不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防针刺伤安全针,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结构复杂,回弹效果差,不便于使用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防针刺伤安全针,包括保护壳和针体,

所述保护壳为中通结构,所述保护壳中设有弹性件,

所述弹性件为中通结构,且与所述保护壳同向设置,

所述保护壳侧边开设有槽体,

自所述保护壳下侧面至所述槽体下端开设有开缺口;

所述槽体的宽度大于所述开缺口的宽度。

一种方式,所述针体包括针柄和针头;

所述针柄厚度大于所述开缺口宽度。

一种方式,当所述针头在所述保护壳中滑动时,所述弹性件套设在所述针头上。

一种方式,当所述针头在所述保护壳中滑动时,所述针柄能在所述槽体中滑动。

一种方式,所述保护壳的侧壁转动设有卡勾,所述卡勾的卡接头位于所述保护壳的内腔,所述卡勾的拨头位于所述保护壳外。

一种方式,所述针体设有钩件;

当所述针头在所述保护壳中滑动时,所述钩件能与所述卡接头卡接。

一种方式,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一种方式,所述开缺口的下端为v型扩口。

一种方式,所述保护壳上端口为内收结构,

所述弹性件的外径大于所述保护壳的上端口内径。

一种方式,所述保护壳外设有防滑纹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帮助护士减少针刺伤发生率,协助医护人员做好职业防护;

2.具有锁紧件,在针尖伸出后能够锁紧,便于穿刺,更加便于使用;

3.便于组装,使用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透视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收缩状态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保护壳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保护壳,20针体,11槽体,12开缺口,13卡勾,131卡接头,21针头,22针柄,30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中所示,防针刺伤安全针,包括保护壳10和针体20,保护壳10用于保护针体20的针头21中;

结合图2中所述,所述保护壳10为中通结构,所述保护壳10中设有弹性件30,针体20的的针头21(针管)使用时设置在保护壳10中,针头21能在保护壳10的中通部中滑动。

所述弹性件30为中通结构,且与所述保护壳10同向设置,弹性件30的收缩方向也与保护壳10长度方向相同。

如图4中所示,所述保护壳10侧边开设有槽体11,

自所述保护壳10下侧面至所述槽体11下端开设有开缺口12;开缺口12使得槽体11与保护壳10下端连通。

所述槽体11的宽度大于所述开缺口12的宽度。

所述针体20包括针柄22和针头21;针柄22能够从保护壳10下部穿过开缺口12后进入槽体11中;

所述针柄22厚度大于所述开缺口12宽度,保护壳10一种方式为具有弹性的材质,从而当针柄22在开缺口12中穿行时,针柄22将开缺口12撑开使其开缺口12宽度增加。

槽体11的宽度大于针柄22的厚度,从而使得针柄22能够较好的在槽体11中滑动,并且在外力较小的情况下,针柄22就被限制在槽体11中移动,针柄22在槽体11中上下移动;外力较小时,针柄22不会将开缺口12撑开。

当所述针头21在所述保护壳10中滑动时,所述弹性件30套设在所述针头21上。

当所述针头21在所述保护壳10中滑动时,所述针柄22能在所述槽体11中滑动。

所述保护壳10的侧壁转动设有卡勾13,所述卡勾13的卡接头131位于所述保护壳10的内腔,所述卡勾13的拨头位于所述保护壳10外;

通过上下拨动卡勾13的拨头,通过杠杆原理,使得卡接头131也上下摆动,比如当将拨头向下按动时,卡接头131就向上移动,当拨头向上移动时,卡接头131向下移动;

所述针体20设有钩件23,当将拨头向下按动后,使得卡接头131上翘,然后卡接头131就能与钩件23卡接;需要解锁时,将拨头向上拨动,卡接头131向下、向外侧移动,从而与钩件23脱钩,然后在弹簧作用下,就将针体20向下弹,从而使得针头21重新缩回保护壳10中。

当所述针头21在所述保护壳10中滑动时,所述钩件23能与所述卡接头131卡接。

所述弹性件30为弹簧。

所述开缺口12的下端为v型扩口,从而便于针柄22进入开缺口12。

所述保护壳10上端口为内收结构,所述弹性件30的外径大于所述保护壳10的上端口内径;从而保证针体20向上移动时,弹簧被压缩后,弹簧的上端被限制在保护壳10内。

所述保护壳10外设有防滑纹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方式为:

首先,针体20的针头21从保护壳10下端进入保护壳10腔体中,进入过程中,针柄22沿着开缺口12进入槽体11中;

然后,当针体20向上移动后,钩件23与卡接头131卡接,此时弹性件30被压缩,如图1中,针头21的上部针管从保护壳10上端伸出,进行取血;

最后,当取血输液完成后,拨动卡勾13,使得钩件23与卡接头131脱钩,弹性件将针体20向下抵,如图3中,使得针尖回到保护壳10中。

本文中所述“上下”均是为了便于表述,不具备其他特殊含义。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明确,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精神以及构思的情形下,可以做出对于以上实施例的各种变型。其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方案以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为准。



技术特征:

1.防针刺伤安全针,包括保护壳(10)和针体(20),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护壳(10)为中通结构,所述保护壳(10)中设有弹性件(30),

所述弹性件(30)为中通结构,且与所述保护壳(10)同向设置,

所述保护壳(10)侧边开设有槽体(11),

自所述保护壳(10)下侧面至所述槽体(11)下端开设有开缺口(12);

所述槽体(11)的宽度大于所述开缺口(12)的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针刺伤安全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20)包括针柄(22)和针头(21);

所述针柄(22)厚度大于所述开缺口(12)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针刺伤安全针,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针头(21)在所述保护壳(10)中滑动时,所述弹性件(30)套设在所述针头(2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针刺伤安全针,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针头(21)在所述保护壳(10)中滑动时,所述针柄(22)能在所述槽体(11)中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针刺伤安全针,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10)的侧壁转动设有卡勾(13),所述卡勾(13)的卡接头(131)位于所述保护壳(10)的内腔,所述卡勾(13)的拨头位于所述保护壳(10)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针刺伤安全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20)设有钩件(23);

当所述针头(21)在所述保护壳(10)中滑动时,所述钩件(23)能与所述卡接头(131)卡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针刺伤安全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30)为弹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针刺伤安全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开缺口(12)的下端为v型扩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针刺伤安全针,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10)上端口为内收结构,

所述弹性件(30)的外径大于所述保护壳(10)的上端口内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针刺伤安全针,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10)外设有防滑纹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针刺伤安全针,包括保护壳和针体,所述保护壳为中通结构,所述保护壳中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为中通结构,且与所述保护壳同向设置,所述保护壳侧边开设有槽体,自所述保护壳下侧面至所述槽体下端开设有开缺口;所述槽体的宽度大于所述开缺口的宽度;有益效果是:帮助护士减少针刺伤发生率,协助医护人员做好职业防护;具有锁紧件,在针尖伸出后能够锁紧,便于穿刺,更加便于使用;便于组装,使用成本更低。

技术研发人员:罗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0.05.18
技术公布日:2021.06.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