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饮片盐炙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53817发布日期:2021-05-07 19:51阅读:77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药饮片盐炙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药加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中药饮片盐炙设备。



背景技术:

饮片指的是中药根据需要,加工成成为一定的形状,便于使用的一种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的中药。中药材经产地加工后,根据药材的性质和医疗的需要,把药材切成薄片、厚片、斜片、丝状、段状、块状等一定的规格,使药物有效成分易于溶出,并便于进行其他炮制及储藏和调剂等,这种中药材称为“饮片”。中药饮片是中药材经过按中医药理论、中药炮制方法,经过加工炮制后的,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的中药。

盐炙是饮片加工的其中一种方式,是指将净药材或切制品加盐水拌匀,闷透,置锅内,或将净药材放锅内边拌炒边喷盐水,以文火加热,炒至规定程度时,取出放凉的盐制方法。

现有的盐炙主要通过人工用盐水浸泡药材,然后再将浸润后的药材人工炒制,这种方式费时费力,加工效率低,目前市面上缺乏自动化的盐炙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饮片盐炙设备,能够自动对药材进行盐炙加工,有效提高盐炙的效率和质量。

一种中药饮片盐炙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入料口,所述壳体内设有隔片,所述隔片的中间设有出料门,所述隔片和出料门将壳体内部分隔形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与入料口连通,所述第一腔体的上端设有用于喷淋盐水的喷淋头;所述第二腔体设有炒锅,所述炒锅上方设有翻炒机构,所述炒锅与设置在壳体外侧的第一电机连接,所述第二腔体的下端设有出料口。

进一步的,所述翻炒机构包括转轴、叶片、以及第二电机,所述叶片排列在所述转轴的外周,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壳体的外侧,所述转轴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隔片形成为锥形,所述出料门与隔片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出料门上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隔片上设有计时器,所述计时器与所述压力传感器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加热所述炒锅的热源,所述热源设置在靠近所述炒锅下表面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上端设有用于储存盐水的盐水罐,所述喷淋头与盐水罐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入料口上设有漏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药材可在第一腔体中与盐水充分混合、闷润,通多计时器计算浸润的时间,在达到预设的时间后,药材可自动落入第二腔体并进行炒制,炒制完成后,炒锅可自动翻转,从而实现自动出料,大大提高了盐炙的效率。本实用新型在同一设备中集成盐水浸泡和炒制的功能,实现了盐炙加工的自动化,有效提高饮片盐炙的效率和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中药饮片盐炙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中药饮片盐炙设备的出料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较佳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中药饮片盐炙设备主要包括壳体1,壳体1的顶部设有用于放入待加工药材的入料口2,壳体1的下端设有出料口13,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放入药材,入料口2上设有漏斗3。

壳体1内设有隔片4,隔片4形成为中间向下凹陷的锥形,隔片4的外周与壳体1的内壁焊接,隔片4的中间设有出料门5,该出料门5与隔片4转动连接,出料门5与隔片4配合将壳体1内部分隔形成第一腔体7和第二腔体8。

其中,第一腔体7位于第二腔体8的上方,第一腔体7与入料口2连通,第一腔体7的上端设有喷淋头9,壳体1的上表面设有用于储存盐水的盐水罐6,喷淋头9与盐水罐6连通。当药材放入第一腔体7后,出料门5保持关闭,喷淋头9向第一腔体7内的药材喷淋盐水,使得药材浸泡在盐水中。

为了更好地控制药材浸泡的时间,本实施例中,出料门5上设有未图示的压力传感器,隔片4的下表面设有计时器10,计时器10与压力传感器电性连接,当药材与盐水的总重量达到预设值时,压力传感器向计时器10传送电信号,此时计时器10启动计时,当达到预设的时间后,出料门5打开,药材自动落入第二腔体8。应当理解的是,压力传感器和计时器10采用市售的即可,两者的连接电路可采用现有的电路,在此不作赘述。

第二腔体8设有炒锅11,该炒锅11形成为“u”形槽状,炒锅11的上方设有用于翻炒药材的翻炒机构,炒锅11与设置在壳体1外侧的第一电机12连接,炒锅11可在第一电机12的驱动下翻转。

其中,翻炒机构包括转轴14、叶片15、以及第二电机16,叶片15排列在转轴14的外周,第二电机16设置在壳体1的外侧,转轴14与第二电机16的输出轴连接,第二电机16可驱动转轴14转动,从而使得叶片15翻炒位于炒锅11内的药材。炒锅11下表面的两侧设有未图示的热源,该热源用于加热炒锅11,热源设于炒锅11两侧有利于在出料时避开药材,使药材顺利落入出料口13。

炒制药材的流程如下:药材从第一腔体7进入第二腔体8并落入炒锅11,此时热源启动加热炒锅11,同时第二电机16启动并驱动转轴14转动,叶片15随转轴14转动并翻炒炒锅11内的药材,翻炒完成后,第一电机12驱动炒锅11翻转,药材从炒锅11内落入出料口13,完成自动出料。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机12的输出轴、第二电机16的输出轴、以及转轴14位于同一轴线上,且炒锅11的半径大于该轴线到炒锅11的距离,从而保证炒锅11在翻转时,不会受到翻炒机构的阻挡。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中药饮片盐炙设备在同一设备中集成盐水浸泡和炒制的功能,实现了盐炙加工的自动化,有效提高饮片盐炙的效率和质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诸如“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是结合以上具体实施例进行的,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员能够根据上述的内容进行许多替换、修改和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所有这样的替代、改进和变化都包括在附后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中药饮片盐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入料口,所述壳体内设有隔片,所述隔片的中间设有出料门,所述隔片和出料门将壳体内部分隔形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与入料口连通,所述第一腔体的上端设有用于喷淋盐水的喷淋头;所述第二腔体设有炒锅,所述炒锅上方设有翻炒机构,所述炒锅与设置在壳体外侧的第一电机连接,所述第二腔体的下端设有出料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饮片盐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翻炒机构包括转轴、叶片、以及第二电机,所述叶片排列在所述转轴的外周,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壳体的外侧,所述转轴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饮片盐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片形成为锥形,所述出料门与隔片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药饮片盐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门上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隔片上设有计时器,所述计时器与所述压力传感器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饮片盐炙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加热所述炒锅的热源,所述热源设置在靠近所述炒锅下表面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饮片盐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上端设有用于储存盐水的盐水罐,所述喷淋头与盐水罐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饮片盐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口上设有漏斗。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药饮片盐炙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入料口,所述壳体内设有隔片,所述隔片的中间设有出料门,所述隔片和出料门将壳体内部分隔形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与入料口连通,所述第一腔体的上端设有用于喷淋盐水的喷淋头;所述第二腔体设有炒锅,所述炒锅上方设有翻炒机构,所述炒锅与设置在壳体外侧的第一电机连接,所述第二腔体的下端设有出料口。本实用新型能够自动对药材进行盐炙加工,有效提高盐炙的效率和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张炳树;毛展翔;张俊泽;钟宇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惠州市东华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21
技术公布日:2021.05.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