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血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65893发布日期:2021-07-23 14:11阅读:502来源:国知局
采血针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采血针。



背景技术:

在临床治疗及门诊检验工作中,每天都需要采集大量的静脉血标本做各种检查。

目前各医疗机构检验过程中用于采集血样的采血针,由针头、针柄和针管组成,其中一针头与针柄连接,另一针头与真空采血管相连接。该采血针没有固定装置,容易滑出血管,而且针头会在血管里转动,加重患者的疼痛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固定针头的采血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采血针,包括静脉穿刺针头、输血软管和采样针头,输血软管两端分别与静脉穿刺针头和采样针头连通;静脉穿刺针头由上部的针尖和下部的针柄固定连通构成,针柄上设有双翼片,双翼片的一面覆盖有粘贴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双翼片包括第一翼片和第二翼片,第一翼片一侧设有第一套筒,第二翼片一侧设有第二套筒,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均可转动的套设于针柄上,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的筒身上均设有贯通的环形槽,针柄上相对于环形槽位置上设有螺杆,螺杆可沿环形槽滑动,螺杆端头穿过环形槽且螺纹连接有螺母,旋转螺母后螺母顶住第一套筒或第二套筒。第一翼片和第二翼片可分别绕着针柄转动,医务人员穿刺时,第一翼片和第二翼片可合成一个用于辅助穿刺的翼片,提高穿刺的成功率,避免重新穿刺给患者带来痛苦,也相应减少了护理的工作量。穿刺完成后,转动第一翼片22和第二翼片21,使其分别位于针柄42两侧且粘贴于患者皮肤固定,并通过旋转螺母实现固定针尖,避免针尖会在血管里转动,加重患者的疼痛感。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翼片连接侧间隔设置有两个第一套筒,两个第一套筒之间形成卡口,环形槽设置在其中一个第一套筒上,第二套筒设置在第二翼片连接侧中部上,第二套筒卡入卡口内。结构设计合理。第一翼片和第二翼片贴合在一起时,贴合的面积相互匹配,保证粘贴层不裸露在外;第一翼片与第一套筒连接处的受力均匀,第二翼片与第二套筒连接处的受力均匀。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翼片设有缺口,缺口位于卡口处。缺口用于避让螺杆和螺母,使第一翼片和第二翼片转动更加顺利。

所述第二翼片设有固定孔,第一翼片远离粘贴层设有固定块,固定块从端部中央向内侧中央方向形成开口部,给予弹性,固定块端部两侧设有凸起部,固定块插入固定孔后,凸起部在弹性作用下拦挡于固定孔外。第一翼片和第二翼片合成一个用于辅助穿刺翼片后,利用固定块插入固定孔将第一翼片和第二翼片相对固定,更加便于辅助穿刺。

所述环形槽为四分之三圆环型槽。第一套筒与第一翼片连接更加牢固,第二套筒与第二翼片连接更加牢固。

所述针尖为单斜面结构。利用斜面进行穿刺,降低患者穿刺时的疼痛感。

所述输血软管和双翼片均医用聚丙烯材料。医用聚丙烯材料可经受高压蒸汽灭菌,采血针在使用前可进行高压消毒,提高采血的安全性。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

利用双翼片上的粘贴层将针柄固定在患者皮肤上,便于医务人员固定针尖,避免针尖会在血管里转动或者滑出血管外,加重患者的疼痛感。

附图说明

图1是采血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第二翼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第一翼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静脉穿刺针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采样针头;2、双翼片;3、输血软管;4、静脉穿刺针头;21、第二翼片;22、第一翼片;211、固定孔;212、第二套筒;213、环形槽;221、固定块;222、缺口;223、开口部;224、凸起部;225、第一套筒;226、卡口;41、针尖;42、针柄;43、螺杆;44、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非限制性的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采血针,包括静脉穿刺针头4、输血软管3和采样针头1,输血软管3两端分别与静脉穿刺针头4和采样针头1连通;静脉穿刺针头4由上部的针尖41和下部的针柄42固定连通构成,针柄42上设有双翼片2,双翼片2的一面覆盖有粘贴层。双翼片2包括第一翼片22和第二翼片21,第一翼片22一侧设有第一套筒225,第二翼片21一侧设有第二套筒212,第一套筒225和第二套筒212均可转动的套设于针柄42上,第一套筒225和第二套筒212的筒身上均设有贯通的环形槽213,针柄42上相对于环形槽213位置上设有螺杆43,螺杆43可沿环形槽213滑动,螺杆43端头穿过环形槽213且螺纹连接有螺母44,旋转螺母44后螺母44顶住第一套筒225或第二套筒212。第一翼片22连接侧间隔设置有两个第一套筒225,两个第一套筒225之间形成卡口226,环形槽213设置在其中一个第一套筒225上,第二套筒212设置在第二翼片21连接侧中部上,第二套筒212卡入卡口226内。第一翼片22设有缺口222,缺口222位于卡口226处。环形槽213为四分之三圆环型槽。针尖41为单斜面结构。输血软管3和双翼片2均医用聚丙烯材料。

其中,第二翼片21设有固定孔211,第一翼片22远离粘贴层设有固定块221,固定块221从端部中央向内侧中央方向形成开口部223,给予弹性,固定块221端部两侧设有凸起部224,固定块221插入固定孔211后,凸起部224在弹性作用下拦挡于固定孔211外。

本实施例的使用,参考如下步骤:

首先,将第一翼片22和第二翼片21合成一个翼片,固定块221插入固定孔211,凸起部224在弹性作用下拦挡于固定孔211外,从而实现第一翼片22和第二翼片21的固定连接。其次,通过第一翼片22和第二翼片21的辅助,将静脉穿刺针头4插入血管。再次,待输血软管3见回血后,分别旋转第一翼片22和第二翼片21,把覆盖于第一翼片22和第二翼片21上的粘贴层贴于患者皮肤,第一翼片22和第二翼片21分别位于针柄42两侧。然后,分别旋转两个螺母44,两个螺母44分别顶住第一套筒225和第二套筒212,从而实现将静脉穿刺针头4固定。最后,将采样针头1与真空采血管衔接紧密准备抽血。抽血完毕,解开第一翼片22和第二翼片21,将静脉穿刺针头4和采样针头1拔出,将第一翼片22和第二翼片21相互粘贴在一起后再将其丢至垃圾桶,避免第一翼片22和第二翼片21粘贴在手上,难以丢弃。将第一翼片22和第二翼片21合成一个翼片辅助穿刺,提高穿刺的成功率,避免重新穿刺给患者带来痛苦,也相应减少了护理的工作量及医疗耗材成本。



技术特征:

1.采血针,其特征在于:包括静脉穿刺针头(4)、输血软管(3)和采样针头(1),输血软管(3)两端分别与静脉穿刺针头(4)和采样针头(1)连通;静脉穿刺针头(4)由上部的针尖(41)和下部的针柄(42)固定连通构成,针柄(42)上设有双翼片(2),双翼片(2)的一面覆盖有粘贴层;双翼片(2)包括第一翼片(22)和第二翼片(21),第一翼片(22)一侧设有第一套筒(225),第二翼片(21)一侧设有第二套筒(212),第一套筒(225)和第二套筒(212)均可转动的套设于针柄(42)上,第一套筒(225)和第二套筒(212)的筒身上均设有贯通的环形槽(213),针柄(42)上相对于环形槽(213)位置上设有螺杆(43),螺杆(43)可沿环形槽(213)滑动,螺杆(43)端头穿过环形槽(213)且螺纹连接有螺母(44),旋转螺母(44)后螺母(44)顶住第一套筒(225)或第二套筒(2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翼片(22)连接侧间隔设置有两个第一套筒(225),两个第一套筒(225)之间形成卡口(226),环形槽(213)设置在其中一个第一套筒(225)上,第二套筒(212)设置在第二翼片(21)连接侧中部上,第二套筒(212)卡入卡口(226)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翼片(22)设有缺口(222),缺口(222)位于卡口(226)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翼片(21)设有固定孔(211),第一翼片(22)远离粘贴层设有固定块(221),固定块(221)从端部中央向内侧中央方向形成开口部(223),给予弹性,固定块(221)端部两侧设有凸起部(224),固定块(221)插入固定孔(211)后,凸起部(224)在弹性作用下拦挡于固定孔(211)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槽(213)为四分之三圆环型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尖(41)为单斜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输血软管(3)和双翼片(2)均医用聚丙烯材料。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血针,包括静脉穿刺针头、输血软管和采样针头,输血软管两端分别与静脉穿刺针头和采样针头连通;静脉穿刺针头由上部的针尖和下部的针柄固定连通构成,针柄上设有双翼片,双翼片的一面覆盖有粘贴层。上述采血针利用双翼片上的粘贴层将针柄固定在患者皮肤上,便于医务人员固定针尖,避免针尖会在血管里转动,加重患者的疼痛感。

技术研发人员:莫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0.07.17
技术公布日:2021.07.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