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拔髓针椅旁清洁装置

文档序号:26067396发布日期:2021-07-30 13:15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拔髓针椅旁清洁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拔髓针的椅旁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牙髓炎及根尖周炎是最为多发、也是最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发作期间常引起牙齿疼痛,导致牙齿咀嚼功能受到极大影响,夜间牙痛将导致患者精神欠佳、抵抗力下降,如不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炎症扩散势必影响全身健康,造成严重后果。

拔髓针是临床上治疗牙髓组织、根尖周组织炎性病变等口腔疾病的医疗器械,为了保住患牙,在采用根管治疗时会使用拔髓针拔除牙齿内部的牙髓,再使用填充材料填充髓腔。而牙髓是包含了神经血管的疏松结缔组织,多位于牙齿内部的牙髓腔内,因此需要利用针尖带有倒刺的拔髓针将牙髓拔除。

拔除牙髓时,拔髓针上会缠绕很多牙髓组织。拔除后,拔髓针上常附着难以清理的牙髓,然而临床上缺乏针对拔髓针的椅旁即时清洁方法,在一次诊疗中对同一根拔髓针的反复多次使用将给患者带来感染风险,同时带有牙髓的拔髓针严重影响椅旁诊疗效率。因此在一次诊疗中通常只能取多支拔髓针使用,术后再集中清洁,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拔髓针椅旁清洁装置,提高拔髓针清洁效率,减少交叉感染风险,节约医疗资源。

本实用新型所述拔髓针椅旁清洁装置,包括清洗盒、转动盒、凹槽、限位槽、毛刷、转轴、轴承座、电机、开关、电池。

所述拔髓针椅旁清洁装置包括清洗盒、设置在清洗盒下部的转动盒。

所述清洗盒是内部为空腔、两端封闭的圆柱体,其下端的平面中心处设置凹槽,上端的平面中心设置限位槽。

所述凹槽内壁设置螺纹。

所述清洗盒内部设置有若干列用于去除拔髓针上牙髓组织的毛刷,所述毛刷设置为簇状,每簇由若干根毛刷组成。

所述毛刷垂直于清洗盒纵切面,一端固定于清洗盒内壁,另一端指向清洗盒横截面圆心。

所述转动盒,内部设置有电机、开关及电池。

所述转动盒顶部设置有轴承座,轴承座上设置有转轴,转轴一端通过螺纹固定于凹槽内侧,一端设置于转动盒内、通过联轴器与电机转子连接。

优选地,每列毛刷垂直于清洗盒顶端平面、设置于清洗盒内壁,清洗盒内至少设置两列毛刷。

进一步地,指向圆心的相对两簇毛刷末端接触。

所述限位槽上设置封闭膜。

所述拔髓针椅旁清洁装置还包括一个拔髓针悬挂架,设置于拔髓针椅旁清洁装置一侧,所述拔髓针悬挂架包括l型支架,挂钩,l型支架的横架位于拔髓针椅旁清洁装置上侧,挂钩安装在l型支架横架末端,正对拔髓针椅旁清洁装置的限位槽。

与现有的拔髓针清洁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拔髓针椅旁清洁装置的优越之处在于:1)清洗后的拔髓针能在同一患者的治疗中重复使用,节约了医疗资源;2)清洗盒拆卸方便,可取下、替换,保证了操作卫生,极大地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风险;3)本拔髓针清洁装置不仅可以用于术中椅旁操作,也可应用于术后统一清洁,清洁效率高、速度快。

附图说明

图1是拔髓针椅旁清洁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拔髓针椅旁清洁装置,包括清洗盒1、转动盒2、凹槽3、限位槽4、毛刷5、转轴6、轴承座7、电机8、开关9、电池10。

所述拔髓针椅旁清洁装置包括清洗盒1、设置在清洗盒1下部的转动盒2。

所述清洗盒1是内部为空腔、两端封闭的圆柱体,其下端的平面中心处设置凹槽3,上端的平面中心设置限位槽4。

所述凹槽3内壁设置螺纹,使清洗盒1与转轴6连接紧密,保证操作安全。

所述清洗盒1内部设置有若干列用于去除拔髓针上牙髓组织的毛刷5,所述毛刷5设置为簇状,每簇由若干根毛刷组成,簇状结构有利于增加洗刷力度,保证清洁效果。

所述毛刷5垂直于清洗盒1纵切面,一端固定于清洗盒1内壁,另一端指向清洗盒1横截面圆心,集中的毛刷末端使清洁方式更加简便,仅需上下移动拔髓针即可实现重复清洁。

所述转动盒2,内部设置有电机8、开关9及电池10。

所述转动盒2顶部设置有轴承座7,轴承座7上设置有转轴6,转轴6一端通过螺纹固定于凹槽3内侧,的螺纹,使清洗盒1与转轴6固定紧密、不易滑脱,转轴6另一端设置于转动盒2内、通过联轴器与电机8转子连接。

优选地,每列毛刷5垂直于清洗盒1顶端平面、设置于清洗盒1内壁,清洗盒1内至少设置两列毛刷5。

进一步地,指向圆心的相对两簇毛刷5末端接触,使拔髓针垂直插入后的位置处于毛刷5末端,清洁效果更佳。

所述限位槽4穿透清洗盒1顶端,用于拔髓针的放入。

所述限位槽4上设置封闭膜,保证拔髓针插入前清洗盒1内部的无菌环境。

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拔髓针椅旁清洁装置前,首先保证密封的清洗盒1内已经装有0.9%的氯化钠,然后将其与转轴6旋紧。使用时,使用拔髓针扎开限位槽4上的封闭膜,打开开关9,待清洗盒1开始旋转后将使用过的拔髓针从限位槽4伸入清洗盒1内,必要时上下移动,使清洁过程更加快速。完成清洁后重复使用拔髓针、清洗拔髓针的操作,诊疗结束后从转轴6上旋下清洗盒1并丢弃,再次使用只需更换清洗盒1即可。



技术特征:

1.一种拔髓针椅旁清洁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清洗盒、设置在清洗盒下部的转动盒,所述清洗盒是内部为空腔、两端封闭的圆柱体,其下端的平面中心处设置凹槽,上端的平面中心设置限位槽,所述凹槽内壁设置螺纹,所述清洗盒内部设置有若干列用于去除拔髓针上牙髓组织的毛刷,所述毛刷设置为簇状,每簇由若干根毛刷组成,所述毛刷垂直于清洗盒纵切面,一端固定于清洗盒内壁,另一端指向清洗盒横截面圆心;

所述转动盒,内部设置有电机、开关及电池,所述转动盒顶部设置有轴承座,轴承座上设置有转轴,转轴一端通过螺纹固定于凹槽内侧,一端设置于转动盒内、通过联轴器与电机转子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拔髓针椅旁清洁装置,其特征是每列毛刷垂直于清洗盒顶端平面、设置于清洗盒内壁,清洗盒内至少设置两列毛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拔髓针椅旁清洁装置,其特征是指向圆心的相对两簇毛刷末端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拔髓针椅旁清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限位槽上设置封闭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拔髓针椅旁清洁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一个拔髓针悬挂架,设置于拔髓针椅旁清洁装置一侧,所述拔髓针悬挂架包括l型支架,挂钩,l型支架的横架位于拔髓针椅旁清洁装置上侧,挂钩安装在l型支架横架末端,正对拔髓针椅旁清洁装置的限位槽。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拔髓针椅旁清洁装置,包括清洗盒、转动盒、限位槽、毛刷、转轴、轴承座。所述清洁装置包括清洗盒及其下方的转动盒,所述清洗盒下端平面设置凹槽,所述转轴一端与凹槽螺纹连接,一端固定于转动盒顶部的轴承座上,与转动盒内电机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槽设置于清洗盒顶端平面中心,毛刷以簇状形式设置于清洗盒内壁。本装置能提高拔髓针清洁效率,减少交叉感染风险,节约医疗资源。

技术研发人员:任文娟;王翔宇;侯如霞;刘君瑜;李然;李俊明;刘佳佳;杨婷婷;史晓彤;杜嘉琪;李玉芳;张宁;茹媛孟;宋慧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西医科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07.28
技术公布日:2021.07.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