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化控温的防烫伤温针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55981发布日期:2021-06-01 23:36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自动化控温的防烫伤温针灸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针灸温针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可自动化控温的防烫伤温针灸装置,属于针灸温针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温针灸是针灸临床上广泛使用的一种疗法,其操作是将针灸针-毫针刺入人体穴位得气后,在留针过程中,艾段置于针柄上点燃,通过艾段燃烧对穴位形成温热刺激,同时具备光谱辐射、生物热效应及非热效应等物理特性;目前市面上的温针灸器主要由艾灸温针和电热温针;其需要解决烫伤问题;再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21461771.6,公开了一种可自动化控温的防烫伤温针灸装置,其在传统温针灸操作基础上实现自动化控制局部温度,但其降温是通过风扇吹风,其容易造成局部毛孔收缩问题,且当针柄温度过高时,其直接吹风降温效果一般。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可自动化控温的防烫伤温针灸装置,采用夹持套进行控温,其使用更加安全,控温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的可自动化控温的防烫伤温针灸装置,包括夹持于针灸针外部的夹持套;所述夹持套包括前套和后套;所述前套和后套两端粘结有隔热棉;所述前套和后套中间设置有超薄温控仓;所述夹持套外部设置有至少两夹体;一所述夹体其两夹片上固定有进液胶管;另一所述夹体其两夹片上固定有排液胶管;所述进液胶管和排液胶管一端与超薄温控仓连通并固定;另一端分别连接到进液总管和排液总管;所述进液总管通过泵体连接到控温筒;排液总管直接连接到控温筒;所述控温筒内设置有循环液;使用时,夹持套靠向针灸针,与针灸针贴合后,向下贴紧皮肤;松开夹体,利用夹体的夹持力将针灸针夹紧,使用时,夹持套底部可预先贴覆一层双面胶;接着,打开泵体,泵体将控温筒内的循环液加压抽送都各个前套和后套的超薄温控仓;超薄温控仓内额循环液直接与针灸针进行换热,从而达到控温目的,同时,利用前套和后套两端的隔热棉进行温度隔离,特别是使用艾灸温针时,其能够很好地进行温度传递;通过两段隔热棉进行隔热,能够保证热传递到皮肤处的热量不会造成皮肤烫伤。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控温筒内设置有电热管;所述电热管电连接有温控器;其采用普通针灸针,通过温控器对电热管进行温控,从而保证循环液保持在一个低变化的状态;利用循环液对针灸针进行加热,从而达到温针灸效果。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针灸针为艾灸针灸针;所述控温筒底部设置有半导体制冷器;通过半导体制冷器产生冷量,对循环液进行制冷,针柄上点燃的艾段传递热量,先经过隔热棉进行一道隔热,接着,通过循环液换热降温,最后通过第二道隔热棉进行二道降温,从而使热传递到皮肤处的热量不会造成皮肤烫伤。

进一步地,所述进液胶管和排液胶管上活动设置有夹体,通过夹体夹持和取下,可控制某一路循环液的关闭和流通。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前套和后套其底部的隔热棉内侧设置有温度变送器;所述温度变送器电连接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有多个电磁阀;每一所述电磁阀连接一进液胶管;温度变送器采集温度数据,并将温度数据传递到控制器,控制器进行温度判断,达到阈值时,将对应电磁阀打开;从而进行防烫伤的自动控温。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可自动化控温的防烫伤温针灸装置,采用夹持套进行控温,夹持套的隔热棉能够实现二道热隔离,同时其内部的超薄温控仓完成换热控温,其使用更加安全,控温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夹持套和夹体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前套或后套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至3所示的可自动化控温的防烫伤温针灸装置,包括夹持于针灸针a外部的夹持套;所述夹持套包括前套1和后套2;所述前套1和后套2两端粘结有隔热棉3;所述前套1和后套2中间设置有超薄温控仓4;所述夹持套外部设置有至少两夹体5;一所述夹体5其两夹片上固定有进液胶管6;另一所述夹体5其两夹片上固定有排液胶管7;所述进液胶管6和排液胶管7一端与超薄温控仓4连通并固定;另一端分别连接到进液总管8和排液总管9;所述进液总管8通过泵体10连接到控温筒11;排液总管9直接连接到控温筒11;所述控温筒11内设置有循环液;使用时,夹持套靠向针灸针,与针灸针贴合后,向下贴紧皮肤;松开夹体,利用夹体的夹持力将针灸针夹紧,使用时,夹持套底部可预先贴覆一层双面胶;接着,打开泵体,泵体将控温筒内的循环液加压抽送都各个前套和后套的超薄温控仓;超薄温控仓内额循环液直接与针灸针进行换热,从而达到控温目的,同时,利用前套和后套两端的隔热棉进行温度隔离,特别是使用艾灸温针时,其能够很好地进行温度传递;通过两段隔热棉进行隔热,能够保证热传递到皮肤处的热量不会造成皮肤烫伤。

其中,所述控温筒11内设置有电热管12;所述电热管12电连接有温控器13;其采用普通针灸针,通过温控器对电热管进行温控,从而保证循环液保持在一个低变化的状态;利用循环液对针灸针进行加热,从而达到温针灸效果。

其中,所述进液胶管6和排液胶管7上活动设置有夹体14,通过夹体夹持和取下,可控制某一路循环液的关闭和流通。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的可自动化控温的防烫伤温针灸装置,所述针灸针a为艾灸针灸针;所述控温筒11底部设置有半导体制冷器15;通过半导体制冷器产生冷量,对循环液进行制冷,针柄上点燃的艾段传递热量,先经过隔热棉进行一道隔热,接着,通过循环液换热降温,最后通过第二道隔热棉进行二道降温,从而使热传递到皮肤处的热量不会造成皮肤烫伤。

实施例3:

如图5所示的可自动化控温的防烫伤温针灸装置,所述前套1和后套2其底部的隔热棉内侧设置有温度变送器16;所述温度变送器16电连接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有多个电磁阀17;每一所述电磁阀17连接一进液胶管6;温度变送器采集温度数据,并将温度数据传递到控制器,控制器进行温度判断,达到阈值时,将对应电磁阀打开;从而进行防烫伤的自动控温。

上述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自动化控温的防烫伤温针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持于针灸针外部的夹持套;所述夹持套包括前套和后套;所述前套和后套两端粘结有隔热棉;所述前套和后套中间设置有超薄温控仓;所述夹持套外部设置有至少两夹体;一所述夹体其两夹片上固定有进液胶管;另一所述夹体其两夹片上固定有排液胶管;所述进液胶管和排液胶管一端与超薄温控仓连通并固定;另一端分别连接到进液总管和排液总管;所述进液总管通过泵体连接到控温筒;排液总管直接连接到控温筒;所述控温筒内设置有循环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化控温的防烫伤温针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筒内设置有电热管;所述电热管电连接有温控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化控温的防烫伤温针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灸针为艾灸针灸针;所述控温筒底部设置有半导体制冷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化控温的防烫伤温针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胶管和排液胶管上活动设置有夹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化控温的防烫伤温针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套和后套其底部的隔热棉内侧设置有温度变送器;所述温度变送器电连接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有多个电磁阀;每一所述电磁阀连接一进液胶管。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自动化控温的防烫伤温针灸装置,包括夹持于针灸针外部的夹持套;所述夹持套包括前套和后套;所述前套和后套两端粘结有隔热棉;所述前套和后套中间设置有超薄温控仓;所述夹持套外部设置有至少两夹体;一所述夹体其两夹片上固定有进液胶管;另一所述夹体其两夹片上固定有排液胶管;所述进液胶管和排液胶管一端与超薄温控仓连通并固定;另一端分别连接到进液总管和排液总管;所述进液总管通过泵体连接到控温筒;本实用新型的可自动化控温的防烫伤温针灸装置,采用夹持套进行控温,夹持套的隔热棉能够实现二道热隔离,同时其内部的超薄温控仓完成换热控温,其使用更加安全,控温效果好。

技术研发人员:李上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上庆
技术研发日:2020.08.12
技术公布日:2021.06.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