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儿童肠穿孔修补术中负压连接端软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60312发布日期:2021-06-15 20:06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儿童肠穿孔修补术中负压连接端软管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负压连接软管,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儿童肠穿孔修补术中负压连接端软管结构。



背景技术:

小孩出现肠胃穿孔症状多见是因为自身肠道慢性炎症导致的症状,因为人体小肠,结肠等器官在腹腔内分布面积广大,且无自身骨骼保护,因此当出现穿透性伤害时可能会导致出现肠道穿孔症状,多是因为碾压伤,撞击伤,打击伤等导致的。在肠胃穿孔修补手术中医生需要将肠胃内的黏液吸出来,露出肠胃穿孔,便于扩大视野清晰度,而在现有操作中,是采用金属材质管连接在负压端,另一头置于患者肠胃内,由于金属材质往往很容易损伤肠胃,造成不可逆损伤,因此亟需一种方便连接到负压端吸取黏液的软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便于控制的适用于儿童肠穿孔修补术中负压连接端软管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适用于儿童肠穿孔修补术中负压连接端软管结构,包括软管本体,所述软管本体尾端设置接口件,所述接口件为圆柱体,在圆柱体内中间位置设置小孔,所述接口件内壁设置密封层;所述软管本体首端为开放式口;所述软管本体上设有十字腔体,在十字腔体内设置控制阀,所述控制阀由上键、下键组成,在上键与下键之间设置连接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软管本体连通小孔且软管本体与接口件一体成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十字腔体内壁设置密封层,控制阀在密封层表面上下滑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上键和下键两端设置限位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上键长度大于下键长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连接体外直径小于软管本体内直径;连接体长度等于软管本体内直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

1、软管本体是两端,首端(伸入患者肠胃的)、尾端(连接负压装置的),首端是开口式的且开口边缘进行倒角处理,为了避免尖锐刮伤患者肠胃;尾端设置一体式的接口件,接口件为了连接负压装置,要保证连接负压后不漏气,因此在接口件内设置密封层,密封层可以增加负压装置出气端与接口件之间的摩擦阻尼,防止负压端漏气,不能将黏液吸取。

2、在软管本体上设置控制阀,控制为两个圆柱体通过比较细的圆柱体连接,通过上下推动,使控制阀塞住/露出软管本体内空腔,便于负压进入将黏液吸取。

上键上圆柱体,下键是圆柱体,这两个圆柱体长度不同,外直径相同,连接上键和下键的属于比较细的圆柱体,这个外直径远远小于软管本体内空腔,从而当它推到软管本体内,不能将软管本体内空腔隔断关闭,从而使负压可以进入,进行吸取黏液。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控制阀滑入状态图一。

图3为控制阀滑入状态图二。

图4为图1a放大图。

图5为接口件结构示意图。

其中,1-软管本体,2-接口件,3-小孔,4-密封层,5-控制阀,6-上键,7-下键,8-连接体,9-限位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作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的范围。

如图1-5所示,一种适用于儿童肠穿孔修补术中负压连接端软管结构,包括软管本体1,所述软管本体1尾端设置接口件2,所述接口件2为圆柱体,在圆柱体内中间位置设置小孔3,所述接口件2内壁设置密封层4;所述软管本体1首端为开放式口;所述软管本体1上设有十字腔体,在十字腔体内设置控制阀5,所述控制阀5由上键6、下键7组成,在上键6与下键7之间设置连接体8。

优选地,所述软管本体1连通小孔3且软管本体与接口件2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十字腔体内壁设置密封层4,控制阀5在密封层4表面上下滑动。

优选地,所述上键6和下键7两端设置限位帽9。

优选地,所述上键6长度大于下键7长度。

优选地,所述连接体8外直径小于软管本体1内直径;连接体8长度等于软管本体1内直径。

实施例一:

将接口件2连接到负压端(一些产生负压仪器等),软管本体1首端伸入到患者肠胃内,开启负压输入,软管本体1在患者肠胃表面游走,将肠胃内阻碍医生视线的黏液吸取,直到医生可以看到穿孔,再进行缝合。

实施例二:

如图4,在软管本体1安装控制阀5,控制阀上有上键6、下键7,分别还设置限位帽9,用连接体8将上键6与下键7固定在一起,从图上可以看出,三者之间形成高度差;

当把下键7往上推,连接体8置于软管本体1内,使得软管本体是通畅的(如图1),以此来达到控制软管本体吸取黏液;

当把上键6往下推,可以堵住软管本体1空腔(如图3)。

限位帽9用于防止上键6和下键7脱离十字腔体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适用于儿童肠穿孔修补术中负压连接端软管结构,包括软管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本体(1)尾端设置接口件(2),所述接口件(2)为圆柱体,在圆柱体内中间位置设置小孔(3),所述接口件(2)内壁设置密封层(4);所述软管本体(1)首端为开放式口;所述软管本体(1)上设有十字腔体,在十字腔体内设置控制阀(5),所述控制阀(5)由上键(6)、下键(7)组成,在上键(6)与下键(7)之间设置连接体(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儿童肠穿孔修补术中负压连接端软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本体(1)连通小孔(3)且软管本体与接口件(2)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儿童肠穿孔修补术中负压连接端软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字腔体内壁设置密封层(4),控制阀(5)在密封层(4)表面上下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儿童肠穿孔修补术中负压连接端软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键(6)和下键(7)两端设置限位帽(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儿童肠穿孔修补术中负压连接端软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键(6)长度大于下键(7)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儿童肠穿孔修补术中负压连接端软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8)外直径小于软管本体(1)内直径;连接体(8)长度等于软管本体(1)内直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适用于儿童肠穿孔修补术中负压连接端软管结构,包括软管本体,所述软管本体尾端设置接口件,所述接口件为圆柱体,在圆柱体内中间位置设置小孔,所述接口件内壁设置密封层;所述软管本体首端为开放式口;所述软管本体上设有十字腔体,在十字腔体内设置控制阀,所述控制阀由上键、下键组成,在上键与下键之间设置连接体;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紧凑、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可以控制软管本体内液体流通状态。

技术研发人员:李远洋;吕娜;胡晓艳;陈萍;卞雷娜;曹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0.09.18
技术公布日:2021.06.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