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性能好的金属钽制成的舟骨芯式假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99683发布日期:2021-11-22 16:13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力学性能好的金属钽制成的舟骨芯式假体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骨外科手术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力学性能好的金属钽制成的舟骨芯式假体。


背景技术:

2.腕舟骨骨折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骨折,占全身骨折的2% ,占腕骨骨折的 70% ~ 80% ,仅次于桡骨远端骨折。临床上治疗腕舟骨骨折的方法较多,但目前尚无明确的选择标准。若失治、误治,易导致严重畸形愈合、骨不连、无菌性缺血性坏死、肥厚性瘢痕疼痛等并发症的发生。
3.腕舟骨体型狭长,是远近排腕骨中体积最大的一块腕骨,也是活动性最大的腕骨。腕舟骨是一个复杂的三维解剖结构,其周围有 5 个关节面,腕舟骨远侧关节面呈凹型与头状骨接触,近侧关节面凸出与桡骨相关节,远侧另两个关节面分别与大多角骨和小多角骨相连,内侧关节面与月骨相连。凹陷远端是突起的舟骨结节,有桡侧腕屈肌腱及掌侧桡腕韧带附着。腕舟骨表面 70% ~ 80% 由软骨覆盖,其血供主要来自于桡动脉分支; 桡动脉分支自背侧进入舟状骨腰部,供应舟骨近端 80% 的血供,剩余 20% 由桡动脉掌侧分支进入腕舟骨近端结节部来供应。研究表明腕舟骨的稀薄血液供应是腕舟骨骨折术后缺血性坏死及骨不连的主要原因。舟骨骨折后容易发生舟骨坏死,目前没有好的治疗方法。现在主要采用肌腱球移植或着腕骨融合治疗,效果不满意。
4.目前对于舟骨坏死,注意要采用肌腱球移植及腕关节融合的办法治疗,即腕舟骨坏死后,可以用肌腱球(自体肌腱:一般用掌长肌腱,缝合成球状)代替舟骨,重建腕关节功能,减少疼痛,这是一个比较成熟的技术。肌腱球植入后,可在表面形成软骨化,进一步提高效果。
5.但是现有技术中,不足之处在于:1、肌腱球植入后,本身是软组织,和人体舟骨的硬度等力学性能有很大的差别,影响效果;2、肌腱球是的外形和舟骨差别较大,后期极大影响病患的施力。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舟骨替换手术中尤其是肌腱球移植中成型替换舟骨与周边组织形位尺寸不匹配的问题。
7.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是:
8.设计一种力学性能好的金属钽制成的舟骨芯式假体,包括形位尺寸与被替换舟骨尺寸正比缩小0.7

0.8的替换骨,所述替换骨由多孔金属钽材料制成,包括过渡表层和多孔内层,所述过渡表层的表面精度等级高于2.5,同时其表面设有螺旋状的上升限位轨线,所述上升限位轨线的螺旋间距与辅助肌腱的宽度相对应,螺旋线的两端处于替换舟骨的两端;在所述螺旋线的端部、过渡表层上设置定位关连孔。
9.具体实施中,所述多孔内层包括内部多孔结构相连通的蜂窝状网孔,网孔尺寸由
内向外渐缩。
10.具体实施中,在所述多孔内层的中心还设有加药腔,所述加药腔内安装药囊,所述药囊由渗透式半透膜制成。
11.具体实施中,上升限位轨线的宽度小于2mm,高度小于2mm。
12.具体实施中,在所述上升限位轨线设有通孔以缝合定位辅助肌腱。
13.具体实施中,沿所述定位关连孔的孔周设置厚度引导环,所述被替换舟骨与所述替换舟骨间的高度尺寸差为a,所述厚度引导环的高度不大于a/2。
14.具体实施中,所述厚度引导环的外轮廓为工字形,内部沿工字形的中轴设置有柱状通孔,由金属钽制成。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6.1、在肌腱球的中间,植入和舟骨形状相同的3d打印舟骨芯假体,外面包裹肌腱,提高植入物的力学性能;
17.2、外观更接近被替代的舟骨,同时表面一层柔性肌腱,该结构实现了金属的高硬度与肌腱的良好柔性的结合,力学性能更好,使用寿命更长,同时进一步提高了使用的舒适程度;
18.3、相对于传统的手术方法,本设计减少了肌腱的用量,进而降低对掌面肌腱的破坏程度,进一步降低手术中的损伤,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
19.4.增加的辅助缝合线和两端的缝合孔便于肌腱和金属芯体间的进一步的固定,降低了术后部件脱落的风险。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非缠绕辅助肌腱的主视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缠绕辅助肌腱的主视图;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剖视图;
23.图4是图2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24.图中各部件名称:1. 辅助肌腱;2. 替换舟骨;3. 上升限位轨线;4. 厚度引导环;5. 药囊;6.金属钽孔;7.辅助缝合线;8. 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6.实施例1
27.一种力学性能好的金属钽制成的舟骨芯式假体,参见图1至图4,包括形位尺寸与被替换舟骨尺寸正比缩小0.7

0.8的替换骨,替换骨由多孔金属钽材料制成,包括过渡表层和多孔内层,过渡表层的表面精度等级高于2.5,同时其表面设有螺旋状的上升限位轨线,上升限位轨线3的螺旋间距与辅助肌腱1的宽度相对应,螺旋线的两端处于替换舟骨2的两端;在螺旋线的端部、过渡表层上设置定位关连孔。
28.多孔内层包括内部多孔结构相连通的蜂窝状网孔,网孔尺寸由内向外渐缩。在多孔内层的中心还设有加药腔,加药腔内安装药囊5,药囊5由渗透式半透膜制成。该设计便于
在设备成型之初就实现药物的内置,在后续康复过程中有一个缓慢的持续的给药,缩短康复的时间。
29.上升限位轨线的宽度小于2mm,高度小于2mm。该尺寸便于肌腱的缠绕。
30.在上升限位轨线设有通孔8以缝合定位辅助肌腱1。即工作过程中,缝合线传过通孔,实现芯与肌腱的固定,提高结合强度。
31.沿定位关连孔的孔周设置厚度引导环4,被替换舟骨与替换舟骨2间的高度尺寸差为a,厚度引导环4的高度不大于a/2。引导环的作用在于肌腱缠绕后,缠绕处的两端能够形成一个相对稳固的支点
32.厚度引导环4的外轮廓为工字形,内部沿工字形的中轴设置有柱状通孔8,由金属钽制成。柱状通孔的设计为了便于芯内外的连通,当内部打入骨水泥的情况下,便于骨水泥的生长。
33.工作过程中,步骤如下:
34.1、扫描对侧舟骨,镜像成拟植入侧,按比例缩小后打印;
35.2、使用时,在舟骨芯假体上,包裹肌腱并固定后植入腕关节,多空钽可以在后续的康复过程中和肌腱长在一起。实现假体和肌腱的融合一体,与周围组织固定。
36.本实施例的主要优点在于:1、为肌腱球提供力学支撑;2、外观更加接近人体舟骨。
3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力学性能好的金属钽制成的舟骨芯式假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形位尺寸与被替换舟骨尺寸正比缩小0.7

0.8的替换骨,所述替换骨由多孔金属钽材料制成,包括过渡表层和多孔内层,所述过渡表层的表面精度等级高于2.5,同时其表面设有螺旋状的上升限位轨线,所述上升限位轨线(3)的螺旋间距与辅助肌腱(1)的宽度相对应,螺旋线的两端处于替换舟骨(2)的两端;在所述螺旋线的端部、过渡表层上设置定位关连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力学性能好的金属钽制成的舟骨芯式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内层包括内部多孔结构相连通的蜂窝状网孔,网孔尺寸由内向外渐缩。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力学性能好的金属钽制成的舟骨芯式假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孔内层的中心还设有加药腔,所述加药腔内安装药囊(5),所述药囊(5)由渗透式半透膜制成。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力学性能好的金属钽制成的舟骨芯式假体,其特征在于:上升限位轨线的宽度小于2mm,高度小于2mm。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力学性能好的金属钽制成的舟骨芯式假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升限位轨线设有通孔(8)以缝合定位辅助肌腱(1)。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力学性能好的金属钽制成的舟骨芯式假体,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定位关连孔的孔周设置厚度引导环(4),所述被替换舟骨与所述替换舟骨(2)间的高度尺寸差为a,所述厚度引导环(4)的高度不大于a/2。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力学性能好的金属钽制成的舟骨芯式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厚度引导环(4)的外轮廓为工字形,内部沿工字形的中轴设置有柱状通孔(8),由金属钽制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外科手术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力学性能好的金属钽制成的舟骨芯式假体。旨在解决阶段舟骨替换手术中尤其是肌腱替代法中成型替换舟骨与周边组织形位尺寸不匹配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形位尺寸与被替换舟骨尺寸正比缩小0.7


技术研发人员:段家骐 王国华 刘江 宋坤 邹炜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普林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23
技术公布日:2021/11/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