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触式TDP治疗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32846发布日期:2021-09-14 23:08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接触式TDP治疗板的制作方法
一种接触式tdp治疗板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属于tdp治疗板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接触式tdp治疗板。


背景技术:

2.当前社会工作与生活的快节奏与紧张程度逐渐提高,使得人们容易患上各种神经性疼痛。同时,随着人们寿命的延长,中老年人最常碰到的疾患是有关退行性病变导致的各种颈肩部、腰背部及腿膝部等损伤、炎症与疼痛。因此,对有关康复理疗产品有较大的市场需求。
3.tdp治疗器也称为特定电磁波谱,它可以增强身体代谢能力和免疫功能,达到改善症状,康复疾病的目的,在临床上它主要适用于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比如肌肉拉伤、关节韧带拉伤等,其次对关节囊、筋膜等组织损伤也有治疗效果。另外还可以治疗肩周炎、急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病变。
4.目前国内外市场的tdp康复理疗装置主要有几种:(1)各种频谱发射装置,如频谱仪。这些装置通过有关电磁场发射器发射有关频谱的电磁场,对疾患部位起到消炎止痛、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伤口愈合等效果。但使用者必须将疾患部位暴露并固定对准发射器,故使用时很不方便,不但在照射使用时患者不能活动,连稍稍移动一下部位都可能影响理疗效果。而且在天气寒冷季节暴露身体对许多人具有相当挑战性。(2)各种激光与led、红外线灯装置,如“神灯”等。这些装置通过发射各种可见、红外线光对有关疾患部位进行直接照射。其效能与频谱发射装置类似,其问题也与之相似。使用者也是必须将疾患部位暴露并固定对准发射器。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接触式tdp治疗板。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接触式tdp治疗板,包括上位机,还包括:连接线,与上位机通信连接;加热层,与连接线电连接,用于发热;隔热层,一面与加热层的一面贴合,与加热层固定连接;装饰层,一面与隔热层的另一面贴合,与隔热层固定连接;导热层,一面与加热层的另一面贴合,与加热层固定连接,用于将加热层的热量均匀分布;治疗层,一面与导热层的另一面贴合,与导热层固定连接;网隔层,一面与治疗层的另一面贴合,另一面与人体贴合;所述的加热层、隔热层、装饰层、导热层、治疗层以及网隔层都具有柔性,且皆可弯曲。
7.作为优选,所述的治疗层与网隔层贴合的一面上喷涂有治疗疾病的药物。
8.作为优选,所述的导热层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的温度传感器通过连接线与上位机通信连接。
9.作为优选,所述的导热层为铝箔板,所述的导热层使得治疗层更加均匀的接受到加热层产生的热量。
10.作为优选,所述的网隔层的边部与装饰层固定连接,用于将加热层、隔热层、导热
层和治疗层包裹。
11.作为优选,所述的网隔层包含有若干个网格,所述的网格为六边形,使得治疗层与皮肤之间形成震荡空间。
12.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通过加热方式,使药物分子的能量得到大幅提高,进而在加热板热辐射的作用下,使得药物分子在震荡空间中产生振荡的治疗板;与现有的治疗板相比,该治疗板具有弹性,可以固定身体需要治疗的部位,避免了常规的垫式治疗板,在人做出一些身体伸展活动或者翻身等身体自动调整活动时,使得治疗板与需要治疗部位偏离的情况。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14.图1为该治疗板侧面分层示意图
15.图2为该治疗板正面示意图
16.附图标记:
[0017]1‑
网隔层,2

治疗层,3

导热层,4

加热层,5

隔热层,6

装饰层,8

网格。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19]
一种接触式tdp治疗板,包括上位机,还包括:连接线、加热层4、隔热层5、装置层、导热层3、治疗层2和网隔层1。加热层4、隔热层5、装饰层6、导热层3、治疗层2以及网隔层1都具有柔性,且皆可弯曲。
[0020]
连接线与上位机通信连接。加热层4与连接线电连接,用于发热。隔热层5一面与加热层4的一面贴合,与加热层4固定连接。装饰层6一面与隔热层5的另一面贴合,与隔热层5固定连接。导热层3一面与加热层4的另一面贴合,与加热层4固定连接,用于将加热层4的热量均匀分布。导热层3为铝箔板,导热层3使得治疗层2更加均匀的接受到加热层4产生的热量。导热层3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通过连接线与上位机通信连接。
[0021]
治疗层2一面与导热层3的另一面贴合,与导热层3固定连接。治疗层2与网隔层1贴合的一面上喷涂有治疗疾病的药物。网隔层1一面与治疗层2的另一面贴合,另一面与人体贴合。网隔层1的边部与装饰层6固定连接,用于将加热层4、隔热层5、导热层3和治疗层2包裹。网隔层1包含有若干个网格8,网格8为六边形,使得治疗层2与皮肤之间形成震荡空间。
[0022]
本申请的工作原理为,通过加热层4给治疗层2增加热量,使得治疗层2上的药物分子活跃,并同时通过治疗板的热辐射驱动下,使得药物分子可以进入人体,起到治疗作用。在本申请中,装饰层6作为整个治疗板的外层,而治疗板又是可以在一定限度内进行弯曲的,所以装饰层6需要采用具有很好恢复性的弹性材料,比如皮革。对于网隔层1,首先可以避免人体与治疗层2的直接接触,避免了被直接烫伤的危险,但同时又不会阻挡到热量的辐射。而且网格8板采用橡胶材质制成,具有弹性,所以可以很好的贴合在皮肤,进行避免了热
量无意义的散发。而在皮肤和治疗板之间的热量会震荡空间中形成能量震荡效应,使得药物分子可以更好的被人体吸收。六边形结构的网格8使得治疗板在弯曲时减小了克服橡胶刚性所需要的力。同时也提升了治疗板的可弯曲性。而在使用结束后,来自网隔层1的弹性以及装饰层6的弹性,使得整个治疗板可以很好的恢复原状,不会影响到下一次使用。
[0023]
与现有的治疗板相比,该治疗板具有弹性,可以固定身体需要治疗的部位,避免了常规的垫式治疗板,在人做出一些身体伸展活动或者翻身等身体自动调整活动时,使得治疗板与需要治疗部位偏离的情况。
[0024]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接触式tdp治疗板,包括上位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线,与上位机通信连接;加热层,与连接线电连接,用于发热;隔热层,一面与加热层的一面贴合,与加热层固定连接;装饰层,一面与隔热层的另一面贴合,与隔热层固定连接;导热层,一面与加热层的另一面贴合,与加热层固定连接,用于将加热层的热量均匀分布;治疗层,一面与导热层的另一面贴合,与导热层固定连接;网隔层,一面与治疗层的另一面贴合,另一面与人体贴合;所述的加热层、隔热层、装饰层、导热层、治疗层以及网隔层都具有柔性,且皆可弯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触式tdp治疗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治疗层与网隔层贴合的一面上喷涂有治疗疾病的药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触式tdp治疗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热层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的温度传感器通过连接线与上位机通信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触式tdp治疗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热层为铝箔板,所述的导热层使得治疗层更加均匀的接受到加热层产生的热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触式tdp治疗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隔层的边部与装饰层固定连接,用于将加热层、隔热层、导热层和治疗层包裹。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触式tdp治疗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隔层包含有若干个网格,所述的网格为六边形,使得治疗层与皮肤之间形成震荡空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TDP治疗板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接触式TDP治疗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接触式TDP治疗板,包括上位机,还包括:连接线,与上位机通信连接;加热层,与连接线电连接,用于发热;隔热层,一面与加热层的一面贴合,与加热层固定连接;装饰层,一面与隔热层的另一面贴合,与隔热层固定连接。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通过加热方式,使分子的能量得到大幅提高,进而在加热板热辐射的作用下,使得药物分子在震荡空间中产生振荡的治疗板;该治疗板具有弹性,可以固定身体需要治疗的部位,避免了常规的垫式治疗板,在人做出一些身体伸展活动或者翻身等身体自动调整活动时,使得治疗板与需要治疗部位偏离的情况。离的情况。离的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戴新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市国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30
技术公布日:2021/9/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