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音耳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26898发布日期:2021-07-27 13:32阅读:1726来源:国知局
一种隔音耳塞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塞,尤其涉及一种隔音耳塞。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耳塞可应用于多种场合,包括噪音环境、卧室环境或者游泳场合等等,对于隔音耳塞而言,其主要通过与外界隔绝的方式实现去噪,所以一般由软体材质制成柱状的隔音耳塞,但是这种隔音耳塞的隔音效果太强,用户无法再听到外界声音,而且佩戴后会有轻微的耳鸣感,难以佩戴和容易脱落,使用体验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采用两级隔音方式来阻隔外界声音,多个零件搭配来方便佩戴和提高稳固性,进而提高佩戴舒适度以及用户体验的隔音耳塞。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隔音耳塞,其包括有弹性塞体和支架,所述弹性塞体的一端开设有盲孔,所述支架的前端形成有插柱,所述插柱插设于所述盲孔内且二者紧密配合,所述支架内开设有支架通孔,所述支架通孔的前端延伸至所述插柱的前端面,以令所述支架通孔与所述盲孔相互连通,所述支架通孔的后端开口处覆盖有膜片,所述膜片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插柱的侧部形成有两个向外凸出的卡环,位于所述插柱前端的卡环为锥状卡环。

优选地,所述支架通孔的后端开口边缘开设有台阶槽,所述膜片卡设于所述台阶槽内。

优选地,所述台阶槽和所述膜片均呈三角形。

优选地,包括有耳撑,所述耳撑的端部形成有套环,所述支架上开设有环形狭槽,所述套环套设于所述支架上,且所述套环卡设于所述环形狭槽内。

优选地,所述套环的内侧开设有定位口,所述环形狭槽内形成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卡设于所述定位口内。

优选地,所述环形狭槽的宽度由外至内逐渐减小,以令所述环形狭槽的截面呈梯形,所述套环的内侧形成有楔形的内环部,且所述内环部与所述环形狭槽紧密配合。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隔音耳塞中,所述支架通孔连通于所述盲孔,所述膜片覆盖于所述支架通孔外侧,用户在佩戴隔音耳塞时,利用所述膜片可以阻隔外界强度较大的声音,利用塞入耳内的所述弹性塞体可以对剩余强度较低的声音进行二次阻隔,并此外允许有不影响用户睡眠的少量声音入耳,这种两级隔音的方式能有效防止因完全隔绝声音而造成的不适感,进而优化睡眠效果,较好地满足了用户需要和市场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隔音耳塞的立体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隔音耳塞的分解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隔音耳塞的分解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加详细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隔音耳塞,结合图1至图3所示,其包括有弹性塞体5和支架2,所述弹性塞体5的一端开设有盲孔50,所述支架2的前端形成有插柱20,所述插柱20插设于所述盲孔50内且二者紧密配合,所述支架2内开设有支架通孔21,所述支架通孔21的前端延伸至所述插柱20的前端面,以令所述支架通孔21与所述盲孔50相互连通,所述支架通孔21的后端开口处覆盖有膜片3,所述膜片3与所述支架2固定连接。

上述结构中,所述支架通孔21连通于所述盲孔50,所述膜片3覆盖于所述支架通孔21外侧,用户在佩戴隔音耳塞时,利用所述膜片3可以阻隔外界强度较大的声音,利用塞入耳内的所述弹性塞体5可以对剩余强度较低的声音进行二次阻隔,并此外允许有不影响用户睡眠的少量声音入耳,这种两级隔音的方式能有效防止因完全隔绝声音而造成的不适感,进而优化睡眠效果,较好地满足了用户需要和市场需求。

为了更好地实现卡合,本实施例中,所述插柱20的侧部形成有两个向外凸出的卡环22,位于所述插柱20前端的卡环22为锥状卡环。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通孔21的后端开口边缘开设有台阶槽23,所述膜片3卡设于所述台阶槽23内。

进一步地,所述台阶槽23和所述膜片3均呈三角形。

为了更好地与人耳相配合,本实施例包括有耳撑4,所述耳撑4的端部形成有套环40,所述支架2上开设有环形狭槽24,所述套环40套设于所述支架2上,且所述套环40卡设于所述环形狭槽24内。

此外,现有技术中常见的耳塞一般是利用外力把耳塞强行塞入耳道,这种塞入方式将导致耳塞难以放入和取出,而且不稳固,容易掉落。相比之下,本实用新型在所述支架2上安装有软胶材质的耳撑4,利用耳撑4的弹性支撑作用,可以更加稳定可靠地与耳廓相互卡合,有效避免了塞体脱出的情况出现。此外,本实用新型采用了耳帽和耳钩固定在支架上的结构,这种组合方式使得容易佩戴和取出,较好地满足了应用需求。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套环40的内侧开设有定位口41,所述环形狭槽24内形成有定位块25,所述定位块25卡设于所述定位口41内。上述结构可防止所述套环40发生转动、移位。

本实施例中,为使得所述套环40与所述环形狭槽24更加紧密地配合,本实施例中,所述环形狭槽24的宽度由外至内逐渐减小,以令所述环形狭槽24的截面呈梯形,所述套环40的内侧形成有楔形的内环部42,且所述内环部42与所述环形狭槽24紧密配合。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内所做的修改、等同替换或者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隔音耳塞,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弹性塞体(5)和支架(2),所述弹性塞体(5)的一端开设有盲孔(50),所述支架(2)的前端形成有插柱(20),所述插柱(20)插设于所述盲孔(50)内且二者紧密配合,所述支架(2)内开设有支架通孔(21),所述支架通孔(21)的前端延伸至所述插柱(20)的前端面,以令所述支架通孔(21)与所述盲孔(50)相互连通,所述支架通孔(21)的后端开口处覆盖有膜片(3),所述膜片(3)与所述支架(2)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音耳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柱(20)的侧部形成有两个向外凸出的卡环(22),位于所述插柱(20)前端的卡环(22)为锥状卡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音耳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通孔(21)的后端开口边缘开设有台阶槽(23),所述膜片(3)卡设于所述台阶槽(23)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音耳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槽(23)和所述膜片(3)均呈三角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音耳塞,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耳撑(4),所述耳撑(4)的端部形成有套环(40),所述支架(2)上开设有环形狭槽(24),所述套环(40)套设于所述支架(2)上,且所述套环(40)卡设于所述环形狭槽(24)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隔音耳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环(40)的内侧开设有定位口(41),所述环形狭槽(24)内形成有定位块(25),所述定位块(25)卡设于所述定位口(41)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隔音耳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狭槽(24)的宽度由外至内逐渐减小,以令所述环形狭槽(24)的截面呈梯形,所述套环(40)的内侧形成有楔形的内环部(42),且所述内环部(42)与所述环形狭槽(24)紧密配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隔音耳塞,其包括有弹性塞体和支架,所述弹性塞体的一端开设有盲孔,所述支架的前端形成有插柱,所述插柱插设于所述盲孔内且二者紧密配合,所述支架内开设有支架通孔,所述支架通孔的前端延伸至所述插柱的前端面,以令所述支架通孔与所述盲孔相互连通,所述支架通孔的后端开口处覆盖有膜片,所述膜片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两级隔音方式来阻隔外界声音,进而提高佩戴舒适度以及用户体验。

技术研发人员:郭德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泰普达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09
技术公布日:2021.07.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