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吸痰辅助器

文档序号:26159162发布日期:2021-08-06 12:53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一次性吸痰辅助器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与吸痰管配合使用的一次性吸痰辅助器。



背景技术:

在日常工作中,有许多年老体弱亦或病情较重咳嗽无力者,需要通过负压吸痰来帮助患者清除呼吸道内的痰液,来预防因痰液淤积而引起的一系列相关并发症。如若痰液不能及时有效吸出,呼吸道内未被有效吸出的痰液,一部分会向肺内淤积,从而诱发坠积性肺炎的发生,导致肺内感染;而另一部分较为粘稠的痰液,则会附着于呼吸道内不能咳出,逐渐形成痰痂从而阻塞呼吸道导致患者突发窒息,危及生命。倘若患者病情长时间未能得到缓解,在肺内淤积的痰液达到一定程度,则会引起肺不张,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更严重者会引发呼吸衰竭,同样危及患者的生命。所以帮助患者有效清除呼吸道内的痰液,预防因痰液淤积而引起的一系列相关并发症也就成了重中之重。

但是,在为患者进行吸痰操作时,由于吸痰管刺激呼吸道会引起患者的强烈不适,所以每次为患者吸痰时都会引起患者极力的抗拒。例如:患者会做出牙关紧闭、咬紧吸痰管、舌头或者头部挣扎等一系列抗拒动作,导致在进行吸痰操作时不能有效的吸出呼吸道内的痰液,同时有可能损伤患者口腔、呼吸道内的黏膜,或导致吸痰管断裂、舌损伤等不良后果发生。另外不能有效清理痰液就意味着要增加患者的吸痰次数,增加患者的痛苦,与此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患者罹患相关并发症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次性吸痰辅助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辅助吸痰管的吸痰操作,可以快速有效的吸出深部的痰液,减少吸痰次数,降低吸痰所带来的不良后果。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次性吸痰辅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相连接的弧形机构和手持握柄;所述弧形机构上表面开设有上门齿卡槽,下表面开设有与上门齿卡槽位置相对应的下门齿卡槽,弧形机构中心开设有用于吸痰管穿入的中心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机构与手持握柄相连的一端为入口端,另一端为出口端,所述入口端厚度大于出口端厚度。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机构上端宽度小于下端宽度。

进一步的,所述手持握柄连接于弧形机构入口端下部,二者连接处夹角大于100度。

进一步的,所述上门齿卡槽和下门齿卡槽数量均为多个,分别依次间隔排列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机构和手持握柄均为医用pp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辅助吸痰管的吸痰操作,有效限制了患者因抗拒吸痰做出的一系列挣扎动作,可以快速有效的吸出深部的痰液,减少吸痰次数,减少了因吸痰对患者呼吸道产生的刺激,降低了患者罹患相关并发症的风险。应用于昏迷患者,可以有效预防舌后坠的发生,改善患者通气状态。采用医用pp材质,安全无毒,热稳定性好,比重小、易加工,焚烧销毁后对环境无污染,一人一用不会发生交叉感染,降低了成本。多个门齿卡槽的设置可以根据个人口腔内环境不同,决定将门齿置于哪个门齿卡槽内,更加人性化,使用范围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侧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弧形机构主剖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如下:1、手持握柄,2、上门齿卡槽,3、下门齿卡槽,4、中心通道,5、弧形机构,5.1、上弧形部,5.2、下弧形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次性吸痰辅助器,包括相连接的弧形机构5和手持握柄1,形成一体式结构,整体稳定性好,采用医用pp材质,整体呈扁平弧形;所述弧形机构5上表面开设有多个依次间隔排列设置的上门齿卡槽2,下表面开设有与上门齿卡槽2数量一致、位置相对应的下门齿卡槽3,优选的,相邻的两个门齿卡槽相距0.8cm,门齿卡槽内深度为1cm,宽度为0.2cm,可根据个人口腔内环境不同,决定将门齿置于哪个门齿卡槽内,更加人性化、个性化。

弧形机构5中心开设有用于吸痰管穿入的中心通道4。优选的,中心通道4为直径5mm的圆形通道,成人吸痰管常规规格直径为4mm,可以使吸痰管轻松通过中心通道4直达患者咽部深处,此规格同样适用于儿童吸痰管常规规格。

所述弧形机构5与手持握柄1相连的一端为入口端,另一端为出口端,所述入口端厚度大于出口端厚度,本实施例优选的入口端厚度为1.5cm,出口端厚度为0.8cm,弧形机构5整体厚度随其向前延伸逐渐变薄;所述手持握柄1连接于弧形机构5入口端下部,二者连接处夹角大于100度,这样手持握柄1不会对患者唇部、下颌部产生挤压,避免了不必要的损伤,且对于手持者留有足够空间。优选的手持握柄1厚度为2cm。

所述弧形机构5上端宽度小于下端宽度。优选的,上端宽度为3cm、下端宽度为3.5cm。

所述中心通道4将弧形机构分为上弧形部5.1和下弧形部5.2,所述上弧形部5.1长度为10cm,下弧形部5.2长度为10.5cm。

使用方法:护士握住手持握柄1,将弧形机构5部分送入患者口中,根据患者口腔内部具体情况,将患者上下门齿卡在相应、合适的门齿卡槽内。门齿卡住后,根据其前端弧形的特殊结构,门齿端的力会作用于吸痰辅助器弧形机构5处,从而达到压住舌根、辅助患者张口的目的。吸痰管可以穿过吸痰辅助器弧形机构5内置的中心通道4,直达患者咽部深处,甚至向下直至吸痰管长度极限。亦可在门齿卡槽卡住门齿后由嘴两侧缝隙送入吸痰管,来清除口腔内的痰液。

一次性吸痰辅助器应为一次性耗材,单一病患使用,不可替换使用。采用医用pp材质,安全无毒,热稳定性好。比重小、易加工,焚烧销毁后对环境无污染,一人一用不会发生交叉感染,并且成本低,有经济效益。

本实用新型保证在吸痰过程中有效限制了患者因抗拒吸痰做出的一系列挣扎动作,降低吸痰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可以帮助护士有效吸出深部痰液,减少吸痰操作次数,减轻患者痛苦。有效的预防了因痰液淤积引起的相关并发症,对患者疾病恢复奠定基础。应用于昏迷患者,可以有效预防舌后坠的发生,改善患者通气状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一次性吸痰辅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相连接的弧形机构(5)和手持握柄(1);所述弧形机构(5)上表面开设有上门齿卡槽(2),下表面开设有与上门齿卡槽(2)位置相对应的下门齿卡槽(3),弧形机构(5)中心开设有用于吸痰管穿入的中心通道(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吸痰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机构(5)与手持握柄(1)相连的一端为入口端,另一端为出口端,所述入口端厚度大于出口端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吸痰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机构(5)上端宽度小于下端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次性吸痰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握柄(1)连接于弧形机构(5)入口端下部,二者连接处夹角大于100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吸痰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门齿卡槽(2)和下门齿卡槽(3)数量均为多个,分别依次间隔排列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吸痰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机构(5)和手持握柄(1)均为医用pp材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与吸痰管配合使用的一次性吸痰辅助器,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包括相连接的弧形机构和手持握柄;所述弧形机构上表面开设有上门齿卡槽,下表面开设有与上门齿卡槽位置相对应的下门齿卡槽,弧形机构中心开设有用于吸痰管穿入的中心通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辅助吸痰管的吸痰操作,可以快速有效的吸出深部的痰液,减少吸痰次数,降低吸痰所带来的不良后果。

技术研发人员:孙晓莹;王丽君;吴少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0.11.13
技术公布日:2021.08.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