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鼻喉科专用的耳部去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68026发布日期:2021-07-30 13:15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一种耳鼻喉科专用的耳部去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耳鼻喉科专用的耳部去脓装置。



背景技术:

化脓性中耳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中耳炎是累及中耳,包括咽鼓管、鼓室、鼓窦及乳突气房,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好发于儿童,可分为非化脓性及化脓性两大类,非化脓性者包括分泌性中耳炎、气压损伤性中耳炎等,化脓性者有急性和慢性之分,在治疗化脓中耳炎的时候,一定要清洗干净化脓出来的东西,让耳朵保持干燥,这样才会使患者更快的痊愈,且治疗效果会更好,有些患者病情比较严重,需要进行借助外力进行鼓膜穿孔,从而排出内部的脓液,现在医生往往直接利用针管将脓液吸出,但是,医生在进行脓液抽取时,拉动针管的操作手容易抖动,会有抓持不稳的情况发生,从而可能造成医疗事故的发生。因此,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成为本领域人员研究的重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耳鼻喉科专用的耳部去脓装置,能完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耳鼻喉科专用的耳部去脓装置,包括针管、针头、拉杆、导柱和l型手柄,所述针头设置与针管前端,针管内设置有活塞,所述拉杆的一端连接活塞,拉杆的另一端延伸出针管、并在末端设置有握把,所述l型手柄设置于针管的侧壁,l型手柄设置有与针管平行的长条孔,所述导柱的一端与握把固定连接,导柱的另一端滑动延伸至长条孔内,且在握把与l型手柄靠近于握把一侧的侧壁之间的导柱上套装有弹簧。

进一步地,l型手柄设置有自下表面贯穿至长条孔的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工字型的定位销,定位销位于通孔内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磁块,导柱的侧壁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第二磁块,当导柱完全插入长条孔时,所述第一磁块与第二磁块相互吸合,使得定位销卡入凹槽内。

进一步地,针管的前端设置有集液槽,所述集液槽内填充有海绵。

进一步地,所述导柱远离握把的一端设置有防脱限位块,长条孔靠近握把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l型手柄设置有防滑护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利用弹簧的恢复原状态的作用力自动完成抽吸动作,使用者只需握紧l型手柄,无需手动拉扯拉杆,避免了吸液时手部抖动,杜绝了医疗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耳鼻喉科专用的耳部去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针管,2-针头,3-拉杆,4-导柱,5-l型手柄,6-握把,7-弹簧,8-集液槽,9-海绵,10-活塞,11-长条孔,12-定位销,13-凹槽,14-第一磁块,15-第二磁块,16-防脱限位块,17-限位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耳鼻喉科专用的耳部去脓装置,包括针管1、针头2、拉杆3、导柱4、l型手柄5、握把6和弹簧7,所述针管1的前端一体成型有集液槽8,集液槽8内填充有若干海绵9,且海绵9可以从集液槽8内取出,集液槽8和针管1之间设置有相互连通的螺纹孔,所述针头2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孔内。针管1内设置有活塞10,所述拉杆3的一端固定连接活塞10,拉杆3的另一端延伸出针管1、并在末端固定连接握把6,所述l型手柄5一体成型于针管1的下侧壁,l型手柄5设置有与针管1平行的长条孔11,所述导柱4的一端与握把6固定连接,导柱4的另一端滑动延伸至长条孔11内,导柱4远离握把6的一端一体成型有防脱限位块16,长条孔11靠近握把6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凸起17,防脱限位块16和限位凸起17的设置可以起到防止导柱4脱离长条孔11的作用。l型手柄5设置有自下表面贯穿至长条孔11的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工字型的定位销12,定位销12位于通孔内的一端嵌装有第一磁块14,导柱4的侧壁设置有凹槽13,所述凹槽13内嵌装有第二磁块15,当导柱4完全插入长条孔11时,所述第一磁块14与第二磁块15相互吸合,使得定位销卡入凹槽13内。同时在握把6与l型手柄5右侧壁之间的导柱4上套装有弹簧7。

由上述内容可知,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耳鼻喉科专用的耳部去脓装置,其使用原理及过程是:

首先握住握把6将拉杆3连同活塞10推入针管1内,于此同时导柱4也被推入长条孔11内,待活塞10到达针管1的前端时,凹槽13和定位销12正对,此时,在第一磁块14与第二磁块15相互吸合,定位销被吸入凹槽13内卡住导柱4,限制导柱4往右侧移动;接着手握l型手柄5,将针头2对准鼓膜进行穿刺,穿刺的同时,往下拉动定位销12,使其脱离凹槽13,于是导柱4和拉杆3在弹簧7恢复原长的作用力下,逐渐往针管1右侧移动,将脓液吸入针管1内,而少部分残留于针头2的脓液沿着针头2滴入集液槽8内,被海绵9吸收,避免滴入耳内,造成污染;待吸液完成后,拔出针头2即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耳鼻喉科专用的耳部去脓装置,在使用时,利用弹簧的恢复原状态的作用力自动完成抽吸动作,使用者只需握紧l型手柄,无需手动拉扯拉杆,避免了吸液时手部抖动,杜绝了医疗事故的发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耳鼻喉科专用的耳部去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针管(1)、针头(2)、拉杆(3)、导柱(4)和l型手柄(5),所述针头(2)设置与针管(1)前端,针管(1)内设置有活塞(10),所述拉杆(3)的一端连接活塞(10),拉杆(3)的另一端延伸出针管(1)、并在末端设置有握把(6),所述l型手柄(5)设置于针管(1)的侧壁,l型手柄(5)设置有与针管(1)平行的长条孔(11),所述导柱(4)的一端与握把(6)固定连接,导柱(4)的另一端滑动延伸至长条孔(11)内,且在握把(6)与l型手柄(5)靠近于握把(6)一侧的侧壁之间的导柱(4)上套装有弹簧(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鼻喉科专用的耳部去脓装置,其特征在于:l型手柄(5)设置有自下表面贯穿至长条孔(11)的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工字型的定位销(12),定位销(12)位于通孔内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磁块(14),导柱(4)的侧壁设置有凹槽(13),所述凹槽(13)内设置有第二磁块(15),当导柱(4)完全插入长条孔(11)时,所述第一磁块(14)与第二磁块(15)相互吸合,使得定位销(12)卡入凹槽(13)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鼻喉科专用的耳部去脓装置,其特征在于:针管(1)的前端设置有集液槽(8),所述集液槽(8)内填充有海绵(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鼻喉科专用的耳部去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柱(4)远离握把(6)的一端设置有防脱限位块(16),长条孔(11)靠近握把(6)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凸起(1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鼻喉科专用的耳部去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手柄(5)设置有防滑护套。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耳鼻喉科专用的耳部去脓装置,包括针管、针头、拉杆、导柱和L型手柄,所述针头设置与针管前端,针管内设置有活塞,所述拉杆的一端连接活塞,拉杆的另一端延伸出针管、并在末端设置有握把,所述L型手柄设置于针管的侧壁,L型手柄设置有与针管平行的长条孔,所述导柱的一端与握把固定连接,导柱的另一端滑动延伸至长条孔内,且在握把与L型手柄靠近于握把一侧的侧壁之间的导柱上套装有弹簧。本实用新型利用弹簧的恢复原状态的作用力自动完成抽吸动作,使用者只需握紧L型手柄,无需手动拉扯拉杆,避免了吸液时手部抖动,杜绝了医疗事故的发生。

技术研发人员:陈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陈林
技术研发日:2020.11.20
技术公布日:2021.07.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