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舌板式开口器

文档序号:26415254发布日期:2021-08-27 10:49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护舌板式开口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口腔开口器,具体涉及一种护舌板式开口器。



背景技术:

在口腔医学领域中,开口器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医疗器件,尤其是当医生对病人口腔进行检查或牙体预备操作时,需让病人把开口器含在口中,以起到支撑口腔的作用,之后方能开展各项操作。

现有的开口器通常包括一个闭合的支撑环,该支撑环的上下两侧各设有上下唇的护板,左右两侧各设有左右颊护板。然而,现有的开口器仅能撑开唇侧,不能有效制约舌体组织的不自主活动,而在牙体预备阶段医生需要把舌体部分推向对侧,以避免操作过程中高速运转的手机车针误伤舌体组织及颊侧软组织,给患者增加痛苦,造成二次伤害。

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开口器进行改进,通过新设计以解决其不能约束舌头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护舌板式开口器,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是针对在牙体预备过程中舌头不自主活动的问题,首先想到用护舌板与拉簧的组合,将舌头拉向远离手术区的一侧,从而使手术区暴露出足够的空间,但是现有的开口器多采用强度不高的柔性塑料制作,故难以在开口器上找到拉簧的受力点,故根据开口器一侧的形状需要设计与之匹配的d形圈,d形圈的弧形段固定于开口器的其中一侧,并将该侧的颊支撑板去除,d形圈的直线段可充当护舌板的转轴,而d形圈具有较开口器更高的强度,可以作为拉簧的固定点。故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护舌板式开口器,包括一个支撑环,该支撑环的上缘设有唇侧前支撑和唇侧后支撑,下缘也设有唇侧前支撑和唇侧后支撑,其特征是该支撑环左右两侧的其中一侧设有一个颊支撑板,另一侧安装有一个d形圈,所述的d形圈是一个由弧形段和直线段首尾相连形成的闭合环,所述的直线段上设有一个轴套,轴套上连接一护舌板,护舌板的上下两侧各连接一个拉簧,所述两个拉簧未与护舌板连接的一端则分别固定在所述的d形圈上。

为了保证足够的强度,所述的d形圈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

为了具有足够的韧性,所述支撑环采用柔性塑料制作。

所述d形圈的弧形段可以采用被支撑环的塑料包裹的方式实现相互固定,或者采用细不锈钢丝绑缚的方式与支撑环的一侧进行固定。

为了使护舌板具有弹性和舒适性,护舌板采用塑料材料制作。

所述的轴套和护舌板采用一体式结构。

为了确保舌根具有舒适性,护舌板的与轴套相对的一侧开有弧形缺口。

为了确保拉簧与护舌板进行结合时的结构强度,在护舌板的背面(与舌头不接触的一面)中部设有一根与轴套相平行的支撑杆,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其中一个拉簧的一端相连。

为了避免支撑杆过长而对口腔产生摩擦,将护舌板上下两侧中部分别开设缺口,将所述支撑杆安装于两个缺口之间的位置,并使支撑杆两端分别位于两个缺口内,从而使拉簧与支撑杆两端连接后位于护舌板的宽度范围以内,使拉簧和支撑杆的末端均不超出护舌板的边缘。

口腔牙体预备过程中尤其是后磨牙的预备过程,因患者的张口度以及牙齿的解剖部位决定,使用手机车针时特别容易损伤临近的颊侧软组织及舌体组织,给患者造成二次伤害,也给医生的操作增加了难度。本实用新型旨在牙体预备过程中保护临近的软组织及舌体组织,避免给患者增加不必要的痛苦,同时帮助医生提高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在现有开口器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显然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特点,在使用过程中能够通过向外侧拉住护舌板的拉簧很好的约束舌头不自主的活动,尤其是在护舌板末端设置弧形缺口,可以提高舌头的舒适感,同时还能起到上下约束舌头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d形圈及其护舌板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d形圈及其护舌板的背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护舌板两侧开设缺口之后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护舌板开设缺口之后拉簧与支撑杆的连接示意图。

其中,1、支撑环,2、唇侧前支撑,3、唇侧后支撑,4、颊支撑板,5、d形圈,6、护舌板,7、拉簧,8、轴套,9、支撑杆,10、弧形缺口,11、弧形段,12、直线段,13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现有的开口器可参考图2的结构,其左右两侧均设有一个颊支撑板4,而本实用新型把其中一侧的颊支撑板4去掉,其效果如图2所示,并在去掉颊支撑板4的一侧设置d形圈5、轴套8、拉簧7、护舌板6等部件。

如图1-4,一种护舌板式开口器,包括一个支撑环1,该支撑环1的上缘设有唇侧前支撑2和唇侧后支撑3,下缘也设有唇侧前支撑2和唇侧后支撑3,其特征是该支撑环1左右两侧的其中一侧设有一个颊支撑板4,另一侧安装有一个d形圈5,所述的d形圈5是一个由弧形段11和直线段12首尾相连形成的闭合环,所述的直线段12上设有一个轴套8,轴套8上连接一护舌板6,护舌板6的上下两侧各连接一个拉簧7,所述两个拉簧7未与护舌板6连接的一端则分别固定在所述的d形圈5上。

为了保证足够的强度,所述的d形圈5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

为了具有足够的韧性,所述支撑环1采用柔性塑料制作。

所述d形圈5的弧形段11可以采用被支撑环1的塑料包裹的方式实现相互固定,或者采用细不锈钢丝绑缚的方式与支撑环1的一侧进行固定。

为了使护舌板6具有弹性和舒适性,护舌板6采用塑料材料制作。

所述的轴套8和护舌板6采用一体式结构。

如图3-6,为了确保舌根具有舒适性,护舌板6的与轴套8相对的一侧开有弧形缺口10。

如图为了确保拉簧7与护舌板6进行结合时的结构强度,在护舌板6的背面(与舌头不接触的一面)中部设有一根与轴套8相平行的支撑杆9,支撑杆9的两端分别与其中一个拉簧8的一端相连。

为了避免支撑杆9过长而对口腔产生摩擦,将护舌板上下两侧中部分别开设缺口13,将所述支撑杆9安装于两个缺口13之间的位置,并使支撑杆两端分别位于两个缺口13内,从而使拉簧7与支撑杆9两端连接后位于护舌板6的宽度范围以内,使拉簧8和支撑杆9的末端均不超出护舌板6的边缘。

d形圈5仿佛一个城门,护舌板6则是吊桥,而拉簧7则是吊桥的拉索。

由于本实用新型为对称结构,使用时无论在口腔哪一侧进行牙体预备,将具有d形圈5的一侧放到口腔的不进行牙体预备的一侧,使舌尖塞入d形圈5中,舌体被护舌板6与拉簧7所阻挡,而贴向外侧,舌根则能卡在护舌板6外缘的弧形缺口10处,具有比平直外缘更舒适的效果,同时舌根也会被弧形缺口10上下约束,起到更好的固定作用。



技术特征:

1.一种护舌板式开口器,包括一个支撑环(1),该支撑环(1)的上缘设有唇侧前支撑(2)和唇侧后支撑(3),下缘也设有唇侧前支撑(2)和唇侧后支撑(3),其特征是该支撑环(1)左右两侧的其中一侧设有一个颊支撑板(4),另一侧安装有一个d形圈(5),所述的d形圈(5)是一个由弧形段(11)和直线段(12)首尾相连形成的闭合环,所述的直线段(12)上设有一个轴套(8),轴套(8)上连接一护舌板(6),护舌板(6)的上下两侧各连接一个拉簧(7),所述两个拉簧(7)未与护舌板(6)连接的一端则分别固定在所述的d形圈(5)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舌板式开口器,其特征是所述的d形圈(5)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舌板式开口器,其特征是所述护舌板(6)的与轴套(8)相对的一侧开有弧形缺口(1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舌板式开口器,其特征是在护舌板(6)的背面中部设有一根与轴套(8)相平行的支撑杆(9),支撑杆(9)的两端分别与其中一个拉簧(7)的一端相连。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护舌板式开口器,其特征是将护舌板(6)上下两侧中部分别开设缺口(13),将所述支撑杆(9)安装于两个缺口(13)之间的位置,并使支撑杆两端分别位于两个缺口(13)内,从而使拉簧(7)与支撑杆(9)两端连接后位于护舌板(6)的宽度范围以内。


技术总结
一种护舌板式开口器,包括一个支撑环,该支撑环左右两侧的其中一侧设有一个颊支撑板,另一侧安装有一个由弧形段和直线段组成的D形圈,所述的直线段设有一轴套,轴套上连接一护舌板,护舌板的上下两侧各连接一个拉簧,两个拉簧未与护舌板连接的一端则分别固定在所述D形圈上。护舌板的与轴套相对的一侧开有弧形缺口。本实用新型在现有开口器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特点,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能够向外侧拉住护舌板的拉簧很好的约束舌头不自主的获得,尤其是在护舌板末端设置弧形缺口,可以提高舌头的舒适感,同时还能起到上下约束舌头的效果,帮助医生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王英;刘杰;窦榕榕;李怡;李爱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0.11.27
技术公布日:2021.08.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