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锤状指治疗辅助支具

文档序号:28056074发布日期:2021-12-17 22:14阅读:471来源:国知局
一种锤状指治疗辅助支具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锤状指治疗辅助支具。


背景技术:

2.锤状指是手指外伤,尤其是手指肌腱损伤最常见的并发症与后遗症,不完全的伸指肌腱损伤在保护不及时、保护不恰当时,也会有发展为锤状指的风险,手术联合合理的手指固定是目前锤状指治疗的唯一有效方式,早期有效的手指固定也可以有效预防不完全伸指肌腱损伤发展为锤状指。
3.但是,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手指外固定装置以通用塑形铝板与石膏为主。通用型手指铝板为铝制板,一端呈刀片状,一端呈1/4管型,可根据需要进行塑形,但受制于铝的金属特性,虽具有良好的塑形性,但其强度明显不足,在锤状指的固定中由其塑形的外固定装置常出现外型回弹而使固定失效。
4.手指的石膏固定有多种方式,其中以单指固定的单指石膏和以多指联合掌腕固定的传统石膏最为常用。单指石膏仅固定单个手指,可以根据医生的固定需要调整石膏的外观形状,但单指石膏受限于石膏的物理化学特性,容易折断失效、不防水,严重限制了其固定的可靠性;而传统的多指掌腕石膏则会过度限制不必要的手指,长期的不合理固定角度将导致正常手指的功能异常。
5.同时,无论是铝板固定还是石膏固定,都会完全包裹内固定衬托部分,通透性差,长时间的石膏固定患者体验极差,且无论是石膏还是铝板,其拆卸都极为不便,若患者存在外伤伤口或手术伤口,术后换药操作时拆卸外固定及重置外固定都极其繁琐,且容易因不同操作者的习惯差异导致固定的方式与角度差异,影响治疗效果。
6.针对上述问题,本新型设计的支具以单指石膏为外观基础,通过使用特殊设计的形状增加其结构强度,使用更轻便的环带作为固定结构并优化固定结构的位置,最大限度的降低固定结构的覆盖面积,同时保证固定结构的可靠性,降低支具的拆卸再安装难度与重复差异,同时在支具与皮肤接触面全面覆盖吸水软性材质,避免手指皮肤直接与外固定刚性部分接触,降低皮肤挤压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技术实现要素:

7.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锤状指治疗辅助支具,既能提高固定的可靠性,又能提高透气性及舒适性。
8.一种锤状指治疗辅助支具,包括主视呈“厂”字型的支具主体、起固定作用的第一固定环带和第二固定环带,第一固定环带和第二固定环带分别连接在“厂”字型的“丿”部和“一”部,所述支具主体立体结构呈瓦形结构。
9.上述的一种锤状指治疗辅助支具,所述支架主体“丿”部尾部上翘呈半钩状,作为手指固定时的定位结构。
10.上述的一种锤状指治疗辅助支具,所述“一”部远离“丿”部的一端逐步过渡为平板
状的掌托部分,限制手指屈曲。
11.上述的一种锤状指治疗辅助支具,所述支具主体上表面连接透气吸水柔性材料。
12.上述的一种锤状指治疗辅助支具,所述第一固定环带位于“丿”部近前弯处,第二固定环带位于“一”部近掌托处,第一固定环带限制手指向前滑动并维持远端指间关节的背伸状态,使手指与支具的“丿”部贴合,第二固定环带限制手指向后滑动。
13.上述的一种锤状指治疗辅助支具,所述第一固定环带和第二固定环带为魔术贴环带。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厂”字型的支具主体及瓦形结构能增加其结构强度,既能提高固定的可靠性,又能提高透气性及舒适性;所述支架主体“丿”部尾部上翘呈半钩状,作为手指固定时的定位结构;平板状的尾端掌托部分对手指的活动角度给予一定范围内的限制,避免活动过度;第一固定环带位于“丿”部近前弯处,第二固定环带位于“一”部近掌托处,第一固定环带限制手指向前滑动,第二固定环带限制手指向后滑动;第一固定环带和第二固定环带为魔术贴环带能适应不同粗细的手指;支具主体上表面连接透气吸水柔性材料,可以有效吸收伤口渗出液、维持皮肤通透性,改善外固定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锤状指治疗辅助支具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锤状指治疗辅助支具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锤状指治疗辅助支具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锤状指治疗辅助支具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锤状指治疗辅助支具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20.图中1、丿部,2、一部,3、掌托,4、第一固定环带,5、第二固定环带,6、“丿”部尾部。
具体实施方式
21.实施例1
22.一种锤状指治疗辅助支具,包括主视呈“厂”字型的支具主体、起固定作用的第一固定环带4和第二固定环带5,第一固定环带4和第二固定环带5分别连接在“厂”字型的“丿”部1和“一”部2,所述支具主体立体结构呈瓦形结构。
23.实施例2
24.优选地,上述的一种锤状指治疗辅助支具,所述支架主体“丿”部尾部6上翘呈半钩状,作为手指固定时的定位结构。
25.优选地,上述的一种锤状指治疗辅助支具,所述“一”部2远离“丿”部1的一端逐步过渡为平板状的掌托3部分,限制手指屈曲。
26.优选地,上述的一种锤状指治疗辅助支具,所述支具主体上表面连接透气吸水柔性材料。
27.优选地,上述的一种锤状指治疗辅助支具,所述第一固定环带4位于“丿”部1近前弯处,第二固定环带5位于“一”部2近掌托3处,第一固定环带4限制手指向前滑动并维持远端指间关节的背伸状态,使手指与支具的“丿”部1贴合,第二固定环带5限制手指向后滑动。
28.优选地,上述的一种锤状指治疗辅助支具,所述第一固定环带4和第二固定环带5
为魔术贴环带。
29.实施例3
30.呈“厂”字形的支具主体,其结构形状是根据锤状指治疗原则进行的设计,保证了外固定的临床有效性。
31.支架主体的最前端上翘呈半钩状,可作为手指固定时的定位结构,保证重复拆卸时位置不变。
32.手指固定的支架主体采用瓦形半管结构设计,近手掌端逐步过渡为平板状的掌托部分,瓦形结构具有良好的天然抗弯折特性,可以在有效保证结构强度的前提下降低外固定的质量,尾端掌托3部分对手指的活动角度给予一定范围内的限制,避免活动过度。
33.支具主体与手指手掌接触面完整覆盖透气吸水柔性材质敷层,可以有效吸收伤口渗出液、维持皮肤通透性,改善外固定使用体验。
34.第一固定环带4位于中段近前弯处,第二固定环带5位于后段近掌托3处,第一固定环带4可以保证远节指间关节的背伸状态,同时限制手指向前滑动,第二固定环带5使手指近节与支具充分贴合,同时限制手指向后滑动,通过第一固定环带4、第二固定环带5即可有效将手指固定于支具上并保证手指处于有效的治疗位置。


技术特征:
1.一种锤状指治疗辅助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视呈“厂”字型的支具主体、起固定作用的第一固定环带和第二固定环带,第一固定环带和第二固定环带分别连接在“厂”字型的“丿”部和“一”部,所述支具主体立体结构呈瓦形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锤状指治疗辅助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丿”部尾部上翘呈半钩状,作为手指固定时的定位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锤状指治疗辅助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一”部远离“丿”部的一端逐步过渡为平板状的掌托部分,限制手指屈曲。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锤状指治疗辅助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具主体上表面连接透气吸水柔性材料。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锤状指治疗辅助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环带位于“丿”部近前弯处,第二固定环带位于“一”部近掌托处,第一固定环带限制手指向前滑动,使手指与支具的“丿”部贴合,第二固定环带限制手指向后滑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锤状指治疗辅助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环带和第二固定环带为魔术贴环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锤状指治疗辅助支具,包括主视呈“厂”字型的支具主体、起固定作用的第一固定环带和第二固定环带,第一固定环带和第二固定环带分别连接在“厂”字型的“丿”部和“一”部,支具主体立体结构呈瓦形结构。支架主体“丿”部尾部上翘呈半钩状,作为手指固定时的定位结构。“一”部远离“丿”部的一端过渡为平板状的掌托部分,限制手指屈曲。支具主体上表面连接透气吸水柔性材料。第一固定环带位于“丿”部近前弯处,第二固定环带位于“一”部近掌托处,第一固定环带限制手指向前滑动,并使手指与支具的“丿”部贴合,第二固定环带限制手指向后滑动。通过第一第二固定环带即可有效将手指固定于支具上并保证手指处于有效的治疗位置。固定于支具上并保证手指处于有效的治疗位置。固定于支具上并保证手指处于有效的治疗位置。


技术研发人员:金林鑫 王本超 郭唐曦 陈森 金志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12.28
技术公布日:2021/12/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