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992840发布日期:2021-07-23 21:05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医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过敏性鼻炎又称变异性鼻炎,是机体对某些变应原(即过敏原)敏感性增高而发生在鼻腔黏膜的变态反应,也是呼吸道变态反应的常见表现形式。过敏性鼻炎的主要发病诱因多为变应原暴露:变应原是诱导特异性ige抗体并与之发生反应的抗原。它们多来源于动物、植物、昆虫、真菌或职业性物质,其成分是蛋白质或糖蛋白,极少数是多聚糖。变应原主要分为吸入性变应原和食物性变应原。变应原主要分为吸入性变应原和食物性变应原,其中吸入性变应原是过敏性鼻炎的主要原因。

过敏性鼻炎主要症状表现为突然和反复性发作的鼻痒、阵发性喷嚏、大量水样涕和鼻塞等。变应性鼻炎在中医领域认为当属“鼻鼽”的范畴,对其主要的病因病机的认识历代文献中都有相关记录。现阶段西医在针对过敏性鼻炎多采用药物脱敏的方法,如扑尔敏氯雷他定等。而现阶段中医所采用的治疗方法主要针对病源进行治疗而忽视了同病异治的基本原理,进而导致治疗效果欠佳、难以标本兼治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组合及其制备方法。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组合物,中药组合物由下列原料组成:

进一步地,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原料药的比例优选为:白芥子4.5g,麻黄15g,延胡索10g,甘遂0.6g,细辛2g,防风7.5g,白芷10g,辛夷7g,荆芥6g,苍耳子7g,冰片2g,地龙7g,补骨脂10g。

进一步地,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原料药的比例优选为:白芥子3.5g,麻黄12g,延胡索7g,甘遂0.4g,细辛1.5g,防风6g,白芷8g,辛夷5g,荆芥4g,苍耳子5g,冰片1.5g,地龙5g,补骨脂8g。

进一步地,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原料药的比例优选为:白芥子7g,麻黄17g,延胡索12g,甘遂0.8g,细辛2.5g,防风8g,白芷13g,辛夷8g,荆芥7g,苍耳子8g,冰片2.5g,地龙8g,补骨脂12g。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的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取白芥子、麻黄、延胡索、甘遂、细辛、防风、白芷、辛夷、荆芥、苍耳子、冰片、地龙以及补骨脂打磨成细粉状混合物,并将混合物经筛网过滤备用;

在备用的混合物中倒入黄酒并均匀搅拌,静置16-32小时;

静置完成之后,倒入蜂蜜搅拌均匀并摊平置厚度为1-5mm的薄饼;

将薄饼裁切为直径5-20mm的膏药;

在膏药的一侧贴合防粘隔离纸;

在防粘隔离纸外侧贴合医用胶布。

进一步地,膏药一侧贴合的医用胶布设有置药孔。

进一步地,在防粘隔离纸外侧贴合医用胶布之后,还包括:在膏药的另一侧贴合医用胶布。

进一步地,在防粘隔离纸外侧贴合医用胶布之后,还包括:压合医用胶布、防粘隔离纸以及膏药。

进一步地,膏药包括子贴与母贴,子贴用以贴合于患者鼻子处,母贴用以贴合于患者穴位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所提供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组合物以字母贴的形式被制成膏药贴敷于患者的鼻子以及对应穴位处,上述中药组合物具有祛风散寒、通鼻窍、温肺祛痰等功能,进而实现对肺气虚寒证、脾气虚弱证、肾阳不足证、肺经伏热证下的过敏性鼻炎进行治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目前,针对过敏性鼻炎主要采用中医及西医等治疗方法,其中西医主要采用药物脱敏疗法,如扑尔敏、西替利嗪等抗组胺类要、抗白三烯药、色酮类药等激素类药物等,但上述药物停药后容易导致复发,并且在服药阶段常伴随有嗜睡、精神萎靡,且对肠胃刺激较大;传统中医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主要采用方剂配伍等方式,但因至对病源治疗而没有对症治疗,不符合中医医疗“同病异治”的基本原理,进而难以取得标本兼治的效果。中医《内径》认为鼻炎主要与时令气候有关,亦与经络、脏腑,特别是肾有关。

针对上述不足,本发明采用基于形式概念分析理论的“属性偏序图”知识发现模型,对多部经典医学著作和医案进行知识挖掘,总结了过敏性鼻炎常见的中医证型:肺气虚寒证、脾气虚弱证、肾阳不足证、肺经伏热证;设计了基于人体全面健康状态辨识和过敏性鼻炎中医症候的问卷,主要包含的症候有:发作性鼻痒,喷嚏连作,清涕量多,鼻塞,嗅觉减退,鼻黏膜色淡、肿胀,语声低,易患感冒,经常咳嗽,头晕,面色苍白,气短乏力,咳嗽痰多,苔薄白,舌淡红,发作性鼻痒,喷嚏连作,清涕量多,鼻塞,嗅觉减退,鼻黏膜色淡、肿胀,食少纳呆,腹胀便溏,倦怠乏力,脘腹胀满,苔薄白,舌淡红或胖、边有齿痕,发作性鼻痒,喷嚏连作,清涕量多,鼻塞,嗅觉减退,鼻黏膜色淡、肿胀,畏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阳痿,早泄,尿频,宫寒,不孕,痛经,发作性鼻痒,喷嚏连作,清涕量多,鼻塞,嗅觉减退,鼻黏膜偏红、肿胀,粘稠涕,口干烦热,舌红,咽痒,苔薄黄,苔薄白共计55个常见症。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组合物以及制备方法。

首先,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治疗的中药组合物,上述中药组合物被制成膏药的形式并以穴位服帖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上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原料组成:

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

s10:取白芥子、麻黄、延胡索、甘遂、细辛、防风、白芷、辛夷、荆芥、苍耳子、冰片、地龙以及补骨脂打磨成细粉状混合物,并将混合物经筛网过滤备用;

s20:在备用的混合物中倒入黄酒并均匀搅拌,静置16-32小时;

s30:静置完成之后,倒入蜂蜜搅拌均匀并摊平置厚度为1-5mm的薄饼;

s40:将薄饼裁切为直径5-20mm的膏药;

s50:在膏药的一侧贴合防粘隔离纸;

s60:在防粘隔离纸外侧贴合医用胶布。

其中,膏药一侧贴合的医用胶布设有置药孔。这里需要补充的是,上述置药孔设置在医用胶布贴近膏药的一侧,且优选情况下,上述置药孔被设为盲孔。首先膏药采用防粘隔离纸作为衬底,之后膏药连同衬底被放置于医用胶布所属的盲孔内。

进一步地,在防粘隔离纸外侧贴合医用胶布之后,还包括:在膏药的另一侧贴合医用胶布。在膏药的另一侧贴合医用胶布便于实现膏药的保存使用。

进一步地,在防粘隔离纸外侧贴合医用胶布之后,还包括:压合医用胶布、防粘隔离纸以及膏药。膏药包括子贴与母贴,子贴用以贴合于患者鼻子处,母贴用以贴合于患者穴位处。其中上述患者穴位包括大椎,肺腧,脾俞,肾腧,膻中,神阙,膏肓,风门,中脘,关元,以及鼻部相关穴位。

本发明所涉及的临床试验71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44例,年龄最大57岁,最小7岁。临床试验结果中,临床治愈15例,好转51例,无效5例,临床有效率92.9%。

实施例一

患者苏某、男性、45岁、患慢性鼻炎一年多,长期鼻塞不通,就诊于2009年6月,症见舌淡红苔薄黄,口于苦,使用上述中药组合物所制成的膏药,其中膏药的重量配比组成如下:中药组合物由白芥子4.5g,麻黄15g,延胡索10g,甘遂0.6g,细辛2g,防风7.5g,白芷10g,辛夷7g,荆芥6g,苍耳子7g,冰片2g,地龙7g,补骨脂10g。使用上述膏药两个疗程(约两周),鼻塞流清涕症状全部好转,随访一年,鼻炎未再复发。

实施例二

患者罗某、男性、56岁、长期鼻部干燥、痛苦,确诊为干燥性鼻炎。该患者就诊于2011年4月并进一步被诊断为寒湿夹热型慢性鼻炎,使用上述中药组合物所制成的膏药,其中膏药的重量配比组成如下:白芥子3.5g,麻黄12g,延胡索7g,甘遂0.4g,细辛1.5g,防风6g,白芷8g,辛夷5g,荆芥4g,苍耳子5g,冰片1.5g,地龙5g,补骨脂8g。使用上述膏药两个疗程后,诸症缓解。

实施例三

患者郭某、男性、39岁、患慢性鼻炎半年多,鼻塞、打喷嚏、清流涕、口苦、舌淡红苔薄黄腻,就诊于2011年8月,被确诊为变应性鼻炎。使用上述中药组合物所制成的膏药,其中膏药的重量配比组成如下:白芥子7g,麻黄17g,延胡索12g,甘遂0.8g,细辛2.5g,防风8g,白芷13g,辛夷8g,荆芥7g,苍耳子8g,冰片2.5g,地龙8g,补骨脂12g。使用上述膏药两个疗程后,鼻炎未再复发。

实施例四

何某、女、16岁、患慢性鼻炎半年多,鼻塞、打喷嚏、清流涕、口苦、舌淡红苔薄黄腻,精神欠佳,被确诊为寒湿夹热型慢性鼻炎。使用上述中药组合物所制成的膏药,其中膏药的重量配比组成如下:白芥子7g,麻黄17g,延胡索12g,甘遂0.8g,细辛2.5g,防风8g,白芷13g,辛夷8g,荆芥7g,苍耳子8g,冰片2.5g,地龙8g,补骨脂12g。使用上述膏药两个疗程后,鼻炎未再复发。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