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ES手术用软硬可控内窥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90335发布日期:2021-07-23 21:01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NOTES手术用软硬可控内窥镜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notes手术用软硬可控内窥镜。



背景技术:

notes是指无须开腹,利用内镜经人体的自然孔道如胃、阴道、结肠等途径对管腔外的器官进行检查、诊断与手术的治疗方法。notes的实质是内镜技术的延伸,由原来的腔内操作如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息肉摘除等延伸到腔外的操作如阑尾切除、胆囊切除等;是内镜技术与腹腔镜技术的结合与优化,从而实现“无疤痕外科”。notes是微创外科的新亮点,因其体表无疤痕,与传统开腹手术及腹腔镜手术相比,可以避免由切口所导致的疼痛、切口感染与裂开、切口疝、粘连、机体免疫功能降低等并发症,更具有美观效果。

医用内窥镜是一种常用的医疗器械,它经人体的天然孔道或者是经手术小切口进入人体内,包括可弯曲的插入管、光源和光学镜头,将插入管导入预检查的器官,可直接窥视有关部位的变化。目前市场上有单独的软性内镜和硬性内镜,软性内镜和硬性内镜的软硬是根据插入管的软硬来区分,由于人体内部构造很精巧,弯弯绕绕,要进入人体某些部位需要使用软式内镜,软性内镜可弯曲方便进入,但是软性内镜进入人体内后,检查完毕进行内镜手术时需要一定的操作空间,软管没有硬度,手术无法顺利展开。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软硬兼具的notes手术用软硬可控内窥镜。

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notes手术用软硬可控内窥镜,包括插入管,插入管先端部外套设有定位环套,所述定位环套包括环形囊体及与环形囊体连通的通气软管,环形囊体套在插入管先端部的外表面,所述环形囊体的外表面为硬质橡胶层,内表面是乳胶层;所述通气软管位于环形囊体外侧,通气软管平行于插入管。

通气软管外设有薄膜层。

环形囊体至少有两个,每个环形囊体连通一根通气软管,环形囊体与通气软管分别进行标号。

环形囊体内设置标记物。

所述标记物为荧光粉。

本发明公开的notes手术用软硬可控内窥镜,在现有内镜的基础上对插入管先端部进行改进,在插入管先端部外套设定位环套,通过定位环套的环形囊体充气抵紧插入管先端部,使得插入管先端部变硬,方便后续的手术等操作,将现有软镜变成硬镜,不需要硬镜时,将环形囊体放气,恢复成软镜状态,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环形囊体未充气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环形囊体充气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所有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方式。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图2所示,notes手术用软硬可控内窥镜,包括插入管1,插入管1内有器械通道2,进水通道3,出水通道4,照明通道5和成像通道6,器械通道2用于各种手术器械进入,也可以是光纤通道,进行激光手术;照明通道5端部采用led灯光源,照明通道内有导光丝,与led灯连接;成像通道6端部有ccd镜头或cmos镜头,成像通道6内有与镜头连接的光纤。器械通道2、进水通道3,出水通道4、照明通道5和成像通道6的一端进入人体内,另一端在体外。notes手术用软硬可控内窥镜在现有内镜的基础上改进插入管1的先端部,其余结构为现有技术,图中及文字未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图2、图3所示,notes手术用软硬可控内窥镜,包括插入管1,插入管1先端部外套设有定位环套7,所述定位环套7包括环形囊体71及与环形囊体71连通的通气软管72,环形囊体71套在插入管1先端部的外表面,所述环形囊体71的外表面为硬质橡胶层,内表面是乳胶层;所述通气软管72位于环形囊体外侧,通气软管72平行于插入管1。通气软管72紧贴插入管1,从进入人体内部最深处最靠近插入管端头的环形囊体一直延伸到体外医生手持操作手柄处。

环形囊体71的外表面为硬质橡胶层,内表面是乳胶层,环形囊体充气后,由于外表面是硬质橡胶不发生形变,环形囊体内表面的乳胶层较橡胶层易变形,因此充气后的环形囊体向内变形,变形的环形囊体在气压作用下向内挤压插入管先端部,将插入管先端部顶紧变硬。手术完,通气软管放气,插入管先端部变软,回到软镜状态。环形囊体不通气状态,环形囊体内表面轻微软榻折皱,环形囊体相对插入管长度方向固定,不发生位移,仅在充气时在插入管径向方向发生变形。

环形囊体71至少有两个,每个环形囊体71连通一根通气软管72,环形囊体71与通气软管72分别进行标号。根据插入管先端部需要变硬的长度,合理设置环形囊体数量,相邻环形囊体71之间间隔一段距离。相邻两个环形囊体同时充气,环形囊体向内挤压,顶紧插入管先端部,即可实现插入管先端部变硬。环形囊体按照数字或字母进行标号,与之连通的通气软管也采用相同的标号,根据需要通过通气软管对环形囊体进行充放气,可以将所有的环形囊体进行充放气,也可以实现某一个或某几个环形囊体充放气,通过通气软管对环形囊体单体控制,更利于后期手术操作。环形囊体与通气软管采用相同的标号,方便精准控制环形囊体的充放气,提高工作效率。

通气软管外设有薄膜层8。环形囊体71套在插入管先端部,各通气软管72平行并列,与环形囊体外表面紧密接触,无相对位移,通过设置薄膜层8,提高表面光滑度,使得插入管及环形囊体、通气软管进入人体通道更顺滑,无阻力;设置薄膜层8,避免环形囊体71、通气软管72、插入管1先端部相互之间存在间隙残留体液,使清洗更方便、快捷、且干净。

环形囊体71内设置标记物,所述标记物为荧光粉。在环形囊体的外表面橡胶层内加入荧光粉,所述荧光粉采用光致储能夜光粉,光致储能夜光粉是荧光粉在受到自然光、日光灯光、紫外光等照射后,把光能储存起来,在停止光照射后,再缓慢地以荧光的方式释放出来,所以在夜间或者黑暗处,仍能看到发光,持续时间长达几小时至十几小时。通过荧光粉定位环形囊体在体内,如肠道内的位置,由医生根据手术部位的形状、尺寸进行判断以确定需要变硬的插入管的长度。每个环形囊体连接一根通气软管,环形囊体及对应的通气软管分别进行标号,如将进入人体内部最深处最靠近端头的环形囊体标记为1,一次往外标记2.3.4……为1号环形囊体充放气的通气软管同样标记为1,为2号环形囊体充放气的通气软管同样标记为2,以此类推。根据荧光粉标记定位,确定需要变硬的插入管长度,也即确定需要充气的环形囊体的个数。如需要充气的环形囊体为1-4,则可将1号环形囊体和4号环形囊体充气,根据两点确定一条直线,1号环形囊体和4号环形囊体充气,将插入管先端部顶紧,使之变硬;也可同时将1号、2号、3号和4号环形囊体全部充气,使环形囊体对插入管先端部顶紧效果更好,变硬段更稳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